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我国城乡居民导致急性中毒的主要化学药物,居农药中毒第一位,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中毒原因以自杀者居多,社会危害性极大,及时诊断治疗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关键。
  急性有机磷中毒机理是有机磷农药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经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当中乙酰胆碱的积聚,其结果引起胆碱能受体活性紊乱,而使有胆碱能受体的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1. 毒蕈碱样症状:由脏器平滑肌、腺体、汗腺等兴奋引起的症状,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可见大汗,流涎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虹膜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胃肠平滑肌兴奋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心血管系统受抑制而致心跳缓慢,血压下降。2.烟碱样症状:表现肌肉纤维颤动或抽搐,晚期则见肌无力或麻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胆碱能受体兴奋可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3.中枢神经细胞触突间胆碱能受体兴奋,则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中毒早期有头晕、头痛以后出现言语障碍、神志不清和阵发性抽搐等,有机磷中毒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1临床资料
  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1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222例,年龄10~60岁,平均35岁,轻度中毒者49例,占总数15.5%;中度中毒者181例,占总数57.1%;重度中毒者87例,占总数27.4%;口服中毒者282例,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者35例。发生呼吸衰竭者35例。从以上资料看出,以中、重度中毒为主,占总数84.5%。
  2诊断
  诊断中部分病例容易被忽略,特别是早期出现中枢神经抑制,循环、呼吸及中枢神经衰竭者,应及时了解有关病史并做有关检查,排除中毒可能。
  2.1 病史
  确定有接触食入或吸入有机磷杀虫剂历史。
  2.2 中毒症状
  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以大汗、流涎、肌肉颤动、瞳孔缩小和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皮肤接触农药吸收致中毒者起病稍缓慢,症状多不典型,须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有无皮肤红斑水疱,密切观察临床演变协助诊断。
  2.3 呕出物
  呕出物或呼出气体有蒜臭味。
  2.4 实验室检查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显著低于正常。
  2.4.1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轻度中毒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正常的50%~70%;中度为30%~50%;重度则<30%。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与神经突触的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及中毒程度相平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与中毒缓解程度相平行,可作为病情的动态监测指标。
  2.4.2 胃液和可疑食物的毒物分析毒物分析可确诊。
  2.5 有机磷化合物测定
  将洗胃洗出的胃内容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作有机磷分析。对不典型病例或病史不清楚者,应注意排除其他疾病,如其他食物中毒、毒蕈中毒和乙型脑炎等,意识不清者需与脑血管病及一氧化碳中毒鉴别,测血胆碱酯酶活性可鉴别。
  3治疗方法
  3.1 迅速清除毒物,脱离现场
  3.1.1吸入毒气时应将病人移到空气清洁的环境,必要时吸氧,有窒息者应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3.1.2经皮肤广泛接触中毒者或衣服被污染的患者,立即脱去衣服,并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多次清洗皮肤,直至没有有机磷气味为止。
  3.1.3口服中毒者尽早插管,反复洗胃,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延长胃排空时间,故洗胃时间不受限制,应反复、多次、彻底的清洗,即使中毒时间超过24小时,也应彻底洗胃,电动洗胃机反复洗胃,一般用温清水(32℃左右),每次灌洗量约300~400ml,总水量30L左右,直至洗出液无有机磷气味,洗胃后从胃管注入20%甘露醇250ml进行导泻。
  3.2 特殊治疗
  3.2.1 合理使用阿托品:早期迅速阿托品化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成败关键所在。由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病情复杂,各项阿托品化指标变异性大,使有时阿托品化判断困难盲目大剂量使用阿托品或使用过程中阿托品突然减量,都可以增加死亡率。一般认为阿托品化标准为:①瞳孔扩大,不再缩小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肺部罗音减少或消失③心率加快④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有轻度烦躁不安⑤体温轻度升高(37.5~37.8℃)⑥眼底动脉扩张。根据有机磷中毒救治经验,总结出阿托品用药方案,轻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1~4mg静注,每3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1mg静注,2~4小时1次;中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5mg静注,每5~1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2~3mg静注,30分钟1小时1次静注;重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10mg静注,每3~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3~5mg静注,15~30分钟分钟1次静注,阿托品化维持时间5~7天。
  3.2.2 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首次剂量:轻度中毒0.5~0.75g;中度中毒0.75~1.5g;重度中毒1.5~2.5g,每1~2小时可重复半量或改用0.25~0.5g每小时静滴,至少维持24小时(日用量控制在10 g以内),而后剂量逐日减半,3天后改用小剂量(0.25g肌注,每日1~2次)直至症状消失,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稳定48小时以上停药。
  3.2.3纳洛酮、纳美芬的应用: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致体内游离的乙酰胆碱大量积聚,使胆碱能神经元先兴奋后抑制,出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是呼吸衰竭。这些改变均可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至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素释放β内啡肽引起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纳洛酮能有效地拮抗β内啡肽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可兴奋中枢系统,使呼吸加快,肺通气量增加,预防肺水肿;同时可兴奋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增加,滤过增多,有利毒物排出。临床亦有盐酸钠美芬代替纳洛酮,纳美芬(nalmefene)作为一种特异性吗啡受体阻断剂,结构为6位亚甲基的纳曲酮类似物,在作用上与纳洛酮相似,与纳洛酮相比,纳美芬具有作用时间长、给药途径多、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纳美芬静注2 min即可产生受体拮抗作用,5 min之内可阻断80%的大脑阿片受体。它广泛分布于组织中,在肝脏与葡糖苷酸结合并缓慢代谢形成非活性物质,从尿中以原形排泄的量不足5%,但纳美芬的排泄对于肾末期疾病患者而言有很大改变,晚期肾病患者的清除半衰期从正常者的 (10.2±2.2)h增至(26.1±9.9) h。纳美芬的t1/2约为11 h,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达40%~50%,而纳络酮的 t1/2仅为1~2 h,纳美芬的作用持续时间比多数阿片受体激动剂(除美沙酮和右丙氧芬)都长。肌注和皮下注射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1.5±8.1)%和(99.7± 6.9)%。肌注(2.3±1.1)h后,皮下注射(1.5±1.2)h后纳美芬达最大血药浓度,紧急情况下静注1mg剂量在5~15 min就可达到治疗浓度。
  3.3 其他措施
  3.3.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呼吸衰竭时可插管,正压给氧。
  3.3.2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大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使用利尿剂促进毒物排出,液体量依患者尿量而定,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对有肺水肿和脑水肿病人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液量。
  3.3.3 输新鲜血:对治疗中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输新鲜血,补充提高胆碱酯酶活力。
  3.3.4 重度中毒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抑制抗体对药物的反应,改善脑水肿和肺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喉水肿。
  4预后
  重症和延误治疗常致死亡,关键彻底清除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上的毒物及解毒剂足量应用,同时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加强急救中的各种措施,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也能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当牙体组织缺损较多,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常常采取桩冠修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铸造桩核,但由于金属桩弹性模量较大,易导致根折,而且由于不透光,影响美学效果。近年来,玻璃纤维纸由于其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及美学性能,正逐渐应用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我科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缺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8月~2009年1月就诊于我科
期刊
[摘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对于苦味的感知是通过舌,软颚等处的味蕾介导的。苦味受体(T2Rs)表达在组成味蕾的味觉细胞上,在苦味感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2Rs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关于苦味感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有一定突破。同时,苦味也是中药五味之一。研究认为其物质基础为生物碱,苷类等苦味化合物。然而,对于苦味中药中苦味化合物在体内的作用靶点及这些靶点与疾病的预防治疗之间的潜在关系的研究领域并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现有HBV耐药变异的检测方法,探讨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和试验方法的价值,选择适合目前临床实验室条件和水平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病毒乙肝耐药检测  中图分类号:R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15-02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至4亿人口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超过10
期刊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81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30多年,肾功能不全20年,曾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治疗5年,每月定时检测肾功,血糖控制满意。2009年5月15日夜间突然出现精神失常,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第二天早上完全恢复正常,且对发生的事情全无记忆,连续三天,每到夜间准时发作。第四天晚上我们专门安排一名医生、两名战士陪护,夜里11:00多钟,几个人正在说笑,患者突然从椅子上跌坐地下,
期刊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29-02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率随机体状况和昼夜时间而规律性变化的程度。研究显示HRV可作为检测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无创性指标,对了解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多种心血管病病情、评价药物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CAD)患者心率变异性的
期刊
[摘要]目的混合痔术后口服地奥司明对术后水肿、出血以及疼痛等情况的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6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手术当天开始连服地奥司明1000mg,每天3次,共7d。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术前术后常规的治疗。术后4d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水肿、出血、疼痛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水肿、出血、疼痛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口服地奥司明可有效缓解水肿、
期刊
关键词:药理学子宫药物作用大鼠妇科调经胶囊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39-03       调经祛斑片是由黄芪,当归,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等中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养血、调经、祛瘀消斑的功效。就针对对其主要药效进行了实验研究,现介绍如下。  1实验材料  1.1 药物  调经祛斑片由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32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6月~1年,10~14周妊娠引产较好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8月诊治的180例剖宫产术后6月¬¬~1年,妊娠10~14周患者药流加生化汤终止妊娠临床资料。结果药流加生化汤终止高危疤痕子宫10~14周妊娠,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员依从性好,是一种具有可行性、较理想的引产方法。  关键词:疤痕子宫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生化汤宫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孕期保健产前宣传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提高孕期保健质量的促进妇儿身体健康。使孕产妇正确地对待妊娠、分娩合并症,协调失衡的心理。本文通过分析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对孕产妇做好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有针对性地对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科进行产前检查的1000名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
期刊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38-02       跟骨骨折是足部比较常见的损伤,它常发生于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足部骨折的60%左右,其中约75%骨折波及跟距关节面。跟骨关节外骨折预后较好,而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比较棘手,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患者留有疼痛和严重的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