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弟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看见舅舅和母亲站在后院蜜柑树旁谈话。两人有时像是仇人对峙,有时则只是普通老姐弟的轻声细语。
   启一舅舅的回国多少和我有关。舅舅和舅妈都持有美国国籍,没有子嗣,想要在美国终老是毫无问题的,但我在一次美国之行中顺道前往纽约拜访他们,舅舅曾经就接下来的有限余生,应该回日本还是留在美国问过我的意見。
   翌年,我又有机会前往美国,和他们再度见了面。“何况,你母亲还在,不是吗?”舅舅说。我想母亲还健在这件事对启一舅舅归国的决定应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舅舅在美国五十多年只回过一次日本,对当年时尚年轻的姐姐念念不忘。我提醒他母亲如今垂垂老矣。“人老了,谁都一样,我可以做她聊天的对象。我自己也老态龙钟啦。”那年秋天,舅舅和舅妈结束美国的生活,回到故乡伊豆定居。舅舅在故乡安顿好之后,很快建好了一栋漂亮的洋式住宅并搬了进去,和母亲住的地方中间隔着四五栋农家,但母亲走去也就是一两分钟的路程。
   母亲早年就对年纪轻轻即远渡重洋的启一最有好感。“如果启一在的话”是母亲的口头禅。这个启一就要回来了,母亲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是等到舅舅真的回来了,母亲打心眼儿里怀疑远道归来的这个人不是真正的启一。母亲虽然每天都和过来串门子的舅舅聊天、喝茶,可是她基本上把这个人当作新认识的好朋友,套套交情没问题,如果说他是自己的亲弟弟、那个她一辈子都很喜欢的启一、遇到事情总是让她寄予满腔信赖的弟弟,她是无法接受的。
   舅舅一开始对母亲非常亲热,但母亲的衰老程度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同样一件事母亲翻来覆去说个不停,时间一久,三次里面总有一次忍不住要讲一些重话丢回去。尽管如此,弟弟对姐姐的孺慕之情和孩子对母亲的孺慕之情是不一样的,每当我或桑子回去的时候,舅舅都会帮母亲开脱。为了不让我们看到母亲失智的狼狈模样,他有时会小声斥责下母亲,有时则会纠正母亲。如此的姐弟关系,我们看在眼里有点不可思议。舅舅先是耐着性子事事顺着母亲,等耐心用完忍无可忍了,就开始发火:“我再也不要见到你这个不可理喻的人啦。”然后扬长而去。
   比起我们这几个孩子,舅舅骂母亲的话可重多了。母亲则从不叫舅舅的名字,净是“美国佬先生”地叫,而且多少带点轻蔑。可一旦哪天没看到美国佬先生,她就会一次次去美国佬先生家找人。她才去过,马上就忘,转身又出门去找。
  “到底妈妈知不知道美国的舅舅就是启一呢?”每次回去探视母亲,我都忍不住问。每天和母亲朝夕相处的志贺子一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说母亲有时好像知道那就是启一,有时又说不是。不管怎么说,这对老姐弟的互动,看来都是舅舅比较委屈。每天早上,舅舅穿着烫得笔挺的西装裤,打着领带,套件毛衣,穿上皮鞋,一派潇洒地来访,不生气的时候就陪着母亲,发脾气了怎么也不进房,在庭院绕几圈散散步就回去了。当舅舅不进房在外头散步的时候,母亲也会穿上木屐出去请他。这种场面,舅舅一副视而不见的模样,想避开闪人。母亲可不是省油的灯,走起路来比舅舅还快,两三下就追上了,还追到舅舅前面去了。
   我常看见舅舅和母亲站在后院蜜柑树旁谈话。两人有时像是仇人对峙,有时则只是普通老姐弟的轻声细语。这光景只能说是母亲交了一个非常谈得来的茶友。
  卢松摘自《我的母亲手记》(重庆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临走时,我忍不住回过头去,再看他一次。   1982年冬天,我经过北极,转飞温哥华,又经温哥华,最终抵达墨西哥城。   初抵大都会,可以讲西班牙语,不用讲英语了,我心里欢喜得发狂。   对某些女人来说,墨西哥风格的服饰可能完全不适合她们。但是对我来说,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好似是為我定做的一样。   抵达墨西哥,不过是长途旅行的首站。而我,身为一个女人,完全忘记了长途旅行的禁忌就是买东西
期刊
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只要想起母亲的味道,思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母亲的味道,已深深烙印在了游子的心坎里,走到哪,就跟到哪,这就是中国人的根。   云南的同行在春天里寄来了一盒玫瑰花饼,极富诗意的事情,虽然饼不贵,但此情意,不敢忘了。我一收到,立即打开,见花饼呈圆球状,中等的马铃薯大小,外层其实就是蛋糕,内馅才是紫色的玫瑰花。味道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带着花香味,不甜不腻,滑口。   事实上,在家乡,春天
期刊
回想起在海啸中逃生的情形,四郎仍然心有余悸,说:“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要不行了。”  贵惠与四郎结婚50年。丈夫四郎在退休前,是一名卡车司机。20年前,贵惠得了白内障,眼睛几近失明,那之后,不管贵惠去哪里,四郎都陪伴在贵惠身边。因为眼睛失明,贵惠的日常生活全由丈夫四郎照顾着。  日本大地震时,在大地开始摇晃之后,老夫妻俩牵着手一起赶往避难所,当时他们所处的位置,距离海边只有一公里。眼见着巨浪来袭,四
期刊
不论时光过去了多少,身边的朋友是真的变了,永远不变的是那一辈子的情谊,是永远的陪伴,是最真诚的付出和包容。  1   清风吹打着窗帘,四月的北方,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凉气,教室里却是热闹非凡。经过一个小假期的分别,重新聚到一起的同学们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肖琪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大将,正和三五好友谈论着假期的趣事。   “铃铃铃!铃铃铃!”上课铃就像一剂镇静剂,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來。这节课是她们最爱的班
期刊
躺在土楼前,依旧是儿时的星空。外婆的蒲扇缓缓摇着,微风徐徐吹来,萤火虫闪着微弱的光芒。  1   春子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了外婆那里。那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庄,走出土楼,就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外婆接过襁褓中的春子,紧紧抱在了怀中。   可能感觉到父母的远隔,外婆将会是她唯一的依靠,春子对外婆的眷念近乎苛刻,除了外婆,她拒绝任何人对她的爱抚。   春子爱哭,外婆就抱着她在山间小路上走来走去,直到春子
期刊
也许是爱心感动了特丽莎,与此同时,她双眼竟向父母眨动了几下,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18岁的女孩特丽莎是斐济共和国劳托卡市一名中学生,2018年5月7日下午,她在放学回家途中被一辆卡车撞倒,虽经全力抢救侥幸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植物人,只能靠进食管维持生命。   特丽莎的父母不忍女儿受折磨,商量后做出了痛苦决定:对特丽莎停食以让其自然死亡。决定看似残酷,却能从根本上帮女儿解脱痛苦。由于斐济
期刊
许多时候,仅凭眼睛去看,而不用心去捕捉和感受,我们很难发现那些藏匿于琐碎时光背后真正的体贴与温柔。   出门前,她依然把烧好的饭菜,用电保温饭盒装好,放进他的手提包里,并嘱咐他加热了再吃。以前,他工作繁忙,每天叫外卖,吃坏了胃。后来,她每天早早起床,变着花样为他准备午饭。   他却没像往常一样进公司。其实,他失业已经21天了,他整天在街头闲逛。   这天早晨,他们之间发生了小小的争吵。她买了
期刊
我终于说出来了!这样的倾诉让我有一种被拯救的感觉,而且妈妈那句“谢谢你告诉我”也救了我。  班上的女同学都不愿意和我讲话。我原本就不大爱说话,可是有一天,女同学们仿佛说好了似的,忽然都不理我了。   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成了一个孤独的人。   在学校,我不能和任何人说话。后来,开口说话都变得很困难。   对我来说,每一天都很煎熬。上学成了一件痛苦的事,让人痛苦却又无能为
期刊
一位盲眼的老人手持一根拐杖立在门口,问道:“是谁呀?快请进来吧!”   大学毕业后,工作生活一直不顺,找工作接连碰壁。为了能留在这座城市工作,只好在一家小公司里暂时栖身。  那时,我在一片等待拆迁的棚户区里租了一间房子。一是房租便宜;二是离我上班的公司比较近,上下班不用坐公交車,能省下一些钱。  我上班的那家小公司刚成立不久,每晚都要加班到夜里十点左右。下班回出租屋,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深夜的
期刊
从你凝固着美的目光里  我也感受著对于身边万事万物的惊奇  我遥望着既谙熟又陌生的世界  我感受着作为人真正生活着的快乐  呵,活着真好!我想说  从你凝固着美的目光里  我想说,你真美世界真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