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投仁,美人献义。壮士激烈,女儿悲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诸侯问鼎,群雄逐鹿。金戈铁马,血剑腥刀。究日月星辰,为何独尊?”
好一幅风云突变图。
1644年,史载“崇祯十七年”、“大顺元年”、“大西元年”、“顺治元年”,纷繁交错的年号有如风起云涌的历史格局令人四顾不暇。李自成直捣京畿,张献忠挥师湖广,吴三桂冲冠倒戈,多尔衮兴师入关,崇祯帝煤山自缢,顺治皇开启盛世。究竟将由谁来揭开历史的新篇章?
与其他历史小说类比,《谁主沉浮》并非“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英雄赞歌,而更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历史哲思。这是一个没落王朝的背影。亡国之君绝望自缢,可谓江山无主,气数已尽。可大明的遗老遗少忠心护主,拥护朱由榔这位大明朝的永明王建立了偏于一隅的永历小朝廷。他们期待朱由榔能挽狂澜于既倒,大明朝能一洗浊尘,收拾旧山河。但历史的精彩不会重复第二次,昔者比干剖心,伯夷不食周粟,亦不能阻殷之亡,挡周之兴。永历朝终究只能消匿在清军的烽火狼烟里。
与明武宗朱厚照、明神宗朱诩钧的昏聩庸逸相比,朱由榔似乎像个有道之君。但身为永明郡王他表现了懦弱、平庸。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抛家舍国,隐匿山林,希图粗茶淡饭了此一生。岂不知王室贵胄,受明之惠必当死明之事,享明之福也必当怀明之忧。岂可避祸趋福,自暴自弃。连自杀的方式都选择了上吊,这种骨子里的懦弱透出明朝的衰弱,这也许就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浸润的悲凉的灵魂。笔者以为后人的诟骂非落井下石,也无武断苛求之意,实有当年后蜀花蕊夫人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之同感。江山飘摇,若君臣戮力,即便大势已去,亦不失为悲壮。而君辱臣亡,主隐将逃,则小女子深鄙不屑也。
历史总是以卓然崛起为开端,万物兴荣为高潮,萧瑟亡落为结尾。开国之君往往神采俊逸,英姿勃发,而末代君主落寞无助,软弱疲乏。而其实一个王朝致命的毒瘤早在肇始之初便埋下祸根,而至末代统治者毒性蔓延全身,乃至无力回天。亡国之君往往是一些倒霉的庸医,对绝症无有良策,反误诊致死。
一个王朝的逝去不能只留下一个背影,或一段记忆。历史老人的翻云覆雨还有更深的含义。不明则永不逃脱其宿命。究竟缘何江山易主,社稷沉浮?是明朝国君荒于政,奸臣当于道,忠将不见容,百姓无以生。或汉族人体力不支,智慧不济,精神不健?《谁主沉浮》在尾篇里描述朱由榔的临终悟言:“民心,大明朝失了民心!”笔者以为民心即天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谓天道。历史永不以某个人物的喜好与作为而易其轨道。而主宰沉浮,执掌江山的只能是天道所趋,民心所向。这也许是《谁主沉浮》作为历史小说最大的价值所在吧。(之子)
“诸侯问鼎,群雄逐鹿。金戈铁马,血剑腥刀。究日月星辰,为何独尊?”
好一幅风云突变图。
1644年,史载“崇祯十七年”、“大顺元年”、“大西元年”、“顺治元年”,纷繁交错的年号有如风起云涌的历史格局令人四顾不暇。李自成直捣京畿,张献忠挥师湖广,吴三桂冲冠倒戈,多尔衮兴师入关,崇祯帝煤山自缢,顺治皇开启盛世。究竟将由谁来揭开历史的新篇章?
与其他历史小说类比,《谁主沉浮》并非“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英雄赞歌,而更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历史哲思。这是一个没落王朝的背影。亡国之君绝望自缢,可谓江山无主,气数已尽。可大明的遗老遗少忠心护主,拥护朱由榔这位大明朝的永明王建立了偏于一隅的永历小朝廷。他们期待朱由榔能挽狂澜于既倒,大明朝能一洗浊尘,收拾旧山河。但历史的精彩不会重复第二次,昔者比干剖心,伯夷不食周粟,亦不能阻殷之亡,挡周之兴。永历朝终究只能消匿在清军的烽火狼烟里。
与明武宗朱厚照、明神宗朱诩钧的昏聩庸逸相比,朱由榔似乎像个有道之君。但身为永明郡王他表现了懦弱、平庸。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抛家舍国,隐匿山林,希图粗茶淡饭了此一生。岂不知王室贵胄,受明之惠必当死明之事,享明之福也必当怀明之忧。岂可避祸趋福,自暴自弃。连自杀的方式都选择了上吊,这种骨子里的懦弱透出明朝的衰弱,这也许就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浸润的悲凉的灵魂。笔者以为后人的诟骂非落井下石,也无武断苛求之意,实有当年后蜀花蕊夫人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之同感。江山飘摇,若君臣戮力,即便大势已去,亦不失为悲壮。而君辱臣亡,主隐将逃,则小女子深鄙不屑也。
历史总是以卓然崛起为开端,万物兴荣为高潮,萧瑟亡落为结尾。开国之君往往神采俊逸,英姿勃发,而末代君主落寞无助,软弱疲乏。而其实一个王朝致命的毒瘤早在肇始之初便埋下祸根,而至末代统治者毒性蔓延全身,乃至无力回天。亡国之君往往是一些倒霉的庸医,对绝症无有良策,反误诊致死。
一个王朝的逝去不能只留下一个背影,或一段记忆。历史老人的翻云覆雨还有更深的含义。不明则永不逃脱其宿命。究竟缘何江山易主,社稷沉浮?是明朝国君荒于政,奸臣当于道,忠将不见容,百姓无以生。或汉族人体力不支,智慧不济,精神不健?《谁主沉浮》在尾篇里描述朱由榔的临终悟言:“民心,大明朝失了民心!”笔者以为民心即天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谓天道。历史永不以某个人物的喜好与作为而易其轨道。而主宰沉浮,执掌江山的只能是天道所趋,民心所向。这也许是《谁主沉浮》作为历史小说最大的价值所在吧。(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