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只重视成绩而轻视德育、重言轻行、重养轻教等,文章分析考量了家庭德育功能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措施对消极影响进行克服。以期引发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并秉着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使人们重新对德育智育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审视,并使青少年德育功效全面提高。
关键词 青少年德育 家庭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79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作为21世纪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与建设者,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一个国家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来反映的,并且我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至关重要以及不可取代的地位,需要引起广大科研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深思。
1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德育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对青少年进行自觉主动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在《社会科学大词典》对家庭教育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互动关系”是现代教育更强调的内容,也就是说子女在教育方面与自己的父母及其他年长者相互影响。本文中,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为重点,并从家庭教育的方式、观念以及内容上进行分析,使父母或其他长辈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主动、自觉的教育帮助和影响。
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在古代,我国并没有完备的“道德教育”的定义,到了近代,道德教育还以“训育”等概念代替。逐渐,欧美国家的教育方法与思想引进到中国,“德育”概念开始逐渐的被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材料就对“德育”进行了准确定义:人们按照社会与阶级要求,把相应的社会思想和行为规则转变为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对他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简单来说,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模块,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特点为基础,在满足青少年需要并符合社会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对青少年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
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开始加大对教育的物质投入,与此同时,家庭教育逐渐凸显出其不可代替的地位。关于青少年德育方面,相比于青少年的校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旨在加强青少年德育建设。
2.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作用
2.1.1家庭教育逐渐被重视
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青少年的成长与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各方面的素质关系密切,相关文献就指出:我国建国之初,教育程度低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15周岁及以上人口仅仅平均接受了1.6年的教育。至1999年,我国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才提高至七年,并超过世界平均教育年限。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平均教育年限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城市人口9.4年,农村人口6.9年,平均年限为7.9年。教育平均年限的增加意味着全民整体受教育度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家长对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学习去提高教育的方法。
2.1.2家庭教育投入总量逐年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每个家庭个体对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为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发展奠定好的环境与基础。经统计我们得知:截止到2009年,我国居民银行存款超过15.3万亿元,而调查发现,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是家庭投资的第一位,例如在天津市,近九成以上家庭的第一消费为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到家庭消费的33.9%以上。
2.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消极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富裕,可以使相当数量家庭中的长辈有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家庭中的青少年加强教育投资,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有了优良的基础和坚实的保障。但是青少年家庭德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家庭在加大青少年教育投资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与途径较为片面,主要表现在言与行、教与养的认识缺失以及智与德的失衡三个方面。(1)重养轻教。青少年最初的成长都在家庭中完成,其道德思想的启蒙也是源于家庭教育。可是很多家庭中的成员对他们的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知:一些认为家庭中的青少年年龄尚小,而道德又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育或暂时不需要进行德育;另一些家长则将道德教育的大任推给学校,认为只要学校进行德育就可以了,家庭只需要配合学校的任务即可。(2)重智轻德。经调查发现,近八成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从事脑力劳动,而此时成绩与分数是这些父母们普遍最重视的内容,因此青少年成功的唯一证明就是在校期间得到更高的分数,在升学过程有更大的优势,进而放松甚至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3)重言轻行。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仅仅采用说教的方法,而不是在实际的生活行动上去作子女的榜样,这样使整个教育过程显现得较为抽象,甚至有反面的作用。
3克服家庭教育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3.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家长要在重视智力教育的同时看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即德育与智育同时进行,相辅相成,使子女能全面的发展,智力与德育相互统一与促进,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全面的成长,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科尔伯格和皮亚杰为世界著名教育家,他们都在其理论中提出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与认知过程有相似的特点,他们的观点表明:家庭中子女思想道德的成型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下形成的,进而通过已经形成的道德基础对环境进行再次过滤、选择以及整合,最终形成某种固定的价值观,道德行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培养出来。另外,人的智力水平与其德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智育发展有较大提高的前提。但是,智力水平的提高并不会使道德水平有相应程度的提高,所以值得家长重视的是,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德育与智育要平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3.2提高家庭教育者素质
上文已经提到,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承担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家庭中的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方面,家庭教育者要培养自身的高尚道德和正直的心理素质,子女品质道德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长优良的道德榜样力量,同时,子女很容易就能融合与感应到父母的情感状态中,父母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德育水平的效果。因此,這些因素的存在就要求家长拥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并主动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以不断培养其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者要积极提高自身德育能力和文化素质,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长可以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求,在德育过程中掌握主动,并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具有良好德育能力主要表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选择教育方式的能力,选择合适教育时机的能力,转化孩子不良思想的能力等。要拥有以上能力,就需要每个家庭教育者主动学习实践,提升自身能力,并和学校老师、家庭教育者以及各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使自身的德育能力进行提高。
3.3增强家庭与学校、社会的沟通与协作
家校合作的模式已经被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各项政策也被制定、决议以及颁发,并指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建设有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加强家庭教育者与学校进行合作与沟通,要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目标达成一致,引导家庭教育的德育方向。同时也要了解与重视亲职教育,落实家庭教育者能够并且愿意面对挑战,重视这种教育方法在亲子关系中地位。另外,要提高家庭与社会的协作与沟通,政府需要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发挥德育的榜样作用,树立道德模范人物。文化监管方面,执法部门要对网络、出版及影视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杜绝各类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排除不良因素与障碍。
综上所述,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教育体系,德育作为对青少年现代教育的一个重点,需要发挥这三者的共同作用,进行联系与协作。构建这种教育体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找到其中的切入点,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为引导、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组成三道防线,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合力作用,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的进步。
通讯作者:马森琦
关键词 青少年德育 家庭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79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作为21世纪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与建设者,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一个国家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来反映的,并且我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至关重要以及不可取代的地位,需要引起广大科研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深思。
1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德育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对青少年进行自觉主动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在《社会科学大词典》对家庭教育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互动关系”是现代教育更强调的内容,也就是说子女在教育方面与自己的父母及其他年长者相互影响。本文中,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为重点,并从家庭教育的方式、观念以及内容上进行分析,使父母或其他长辈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主动、自觉的教育帮助和影响。
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在古代,我国并没有完备的“道德教育”的定义,到了近代,道德教育还以“训育”等概念代替。逐渐,欧美国家的教育方法与思想引进到中国,“德育”概念开始逐渐的被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材料就对“德育”进行了准确定义:人们按照社会与阶级要求,把相应的社会思想和行为规则转变为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对他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简单来说,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模块,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特点为基础,在满足青少年需要并符合社会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对青少年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
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开始加大对教育的物质投入,与此同时,家庭教育逐渐凸显出其不可代替的地位。关于青少年德育方面,相比于青少年的校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旨在加强青少年德育建设。
2.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作用
2.1.1家庭教育逐渐被重视
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青少年的成长与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各方面的素质关系密切,相关文献就指出:我国建国之初,教育程度低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15周岁及以上人口仅仅平均接受了1.6年的教育。至1999年,我国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才提高至七年,并超过世界平均教育年限。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平均教育年限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城市人口9.4年,农村人口6.9年,平均年限为7.9年。教育平均年限的增加意味着全民整体受教育度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家长对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学习去提高教育的方法。
2.1.2家庭教育投入总量逐年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每个家庭个体对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为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发展奠定好的环境与基础。经统计我们得知:截止到2009年,我国居民银行存款超过15.3万亿元,而调查发现,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是家庭投资的第一位,例如在天津市,近九成以上家庭的第一消费为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到家庭消费的33.9%以上。
2.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消极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富裕,可以使相当数量家庭中的长辈有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家庭中的青少年加强教育投资,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有了优良的基础和坚实的保障。但是青少年家庭德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家庭在加大青少年教育投资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与途径较为片面,主要表现在言与行、教与养的认识缺失以及智与德的失衡三个方面。(1)重养轻教。青少年最初的成长都在家庭中完成,其道德思想的启蒙也是源于家庭教育。可是很多家庭中的成员对他们的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知:一些认为家庭中的青少年年龄尚小,而道德又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育或暂时不需要进行德育;另一些家长则将道德教育的大任推给学校,认为只要学校进行德育就可以了,家庭只需要配合学校的任务即可。(2)重智轻德。经调查发现,近八成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从事脑力劳动,而此时成绩与分数是这些父母们普遍最重视的内容,因此青少年成功的唯一证明就是在校期间得到更高的分数,在升学过程有更大的优势,进而放松甚至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3)重言轻行。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仅仅采用说教的方法,而不是在实际的生活行动上去作子女的榜样,这样使整个教育过程显现得较为抽象,甚至有反面的作用。
3克服家庭教育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3.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家长要在重视智力教育的同时看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即德育与智育同时进行,相辅相成,使子女能全面的发展,智力与德育相互统一与促进,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全面的成长,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科尔伯格和皮亚杰为世界著名教育家,他们都在其理论中提出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与认知过程有相似的特点,他们的观点表明:家庭中子女思想道德的成型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下形成的,进而通过已经形成的道德基础对环境进行再次过滤、选择以及整合,最终形成某种固定的价值观,道德行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培养出来。另外,人的智力水平与其德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智育发展有较大提高的前提。但是,智力水平的提高并不会使道德水平有相应程度的提高,所以值得家长重视的是,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德育与智育要平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3.2提高家庭教育者素质
上文已经提到,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承担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家庭中的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方面,家庭教育者要培养自身的高尚道德和正直的心理素质,子女品质道德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长优良的道德榜样力量,同时,子女很容易就能融合与感应到父母的情感状态中,父母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德育水平的效果。因此,這些因素的存在就要求家长拥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并主动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以不断培养其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者要积极提高自身德育能力和文化素质,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长可以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求,在德育过程中掌握主动,并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具有良好德育能力主要表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选择教育方式的能力,选择合适教育时机的能力,转化孩子不良思想的能力等。要拥有以上能力,就需要每个家庭教育者主动学习实践,提升自身能力,并和学校老师、家庭教育者以及各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使自身的德育能力进行提高。
3.3增强家庭与学校、社会的沟通与协作
家校合作的模式已经被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各项政策也被制定、决议以及颁发,并指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建设有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加强家庭教育者与学校进行合作与沟通,要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目标达成一致,引导家庭教育的德育方向。同时也要了解与重视亲职教育,落实家庭教育者能够并且愿意面对挑战,重视这种教育方法在亲子关系中地位。另外,要提高家庭与社会的协作与沟通,政府需要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发挥德育的榜样作用,树立道德模范人物。文化监管方面,执法部门要对网络、出版及影视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杜绝各类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排除不良因素与障碍。
综上所述,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教育体系,德育作为对青少年现代教育的一个重点,需要发挥这三者的共同作用,进行联系与协作。构建这种教育体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找到其中的切入点,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为引导、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组成三道防线,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合力作用,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的进步。
通讯作者:马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