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汽车专业为例分析了在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从专业课程的特点、学生特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政治导向、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卓越技术技能型汽车人才。
关键词 :课程思政,新能源汽车,高职院校
一、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必要性
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专业教学“立德树人”的要求,专业课应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等各类课程一道落实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卓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中国制造急需的深具家国情怀底蕴、秉承“大国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完整知识体系、复合专业能力、坚实技术技能积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主席说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庞大的市场基础必须有庞大的深具家国情怀的人才基础来支撑。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新能源汽车技术基础》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技术平台课程,秉承“大国工匠”精神,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更重要的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有必要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融入其他適当的德育元素,培养热爱祖国、有创造力、有奋劲、文明的大学生。
二、 课程特点及学情分析
1.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特点
本课程为汽车新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展新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所以注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授课的时候,注重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1)开展课堂思政教学,课堂引入互动讨论内容,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2)邀请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家,尤其是我们国家的民族品牌“比亚迪汽车”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3)联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培养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投身新能源汽车事业的抱负,以达到对学生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效果。
2.授课对象分析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院校大二学生,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已学习过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气和汽车底盘等汽车专业基础课,但对汽车新技术了解不多;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更是了解甚少,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工作岗位没有建立强烈的安全责任、质量意识;没有建立科技强国的意识;缺少科技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
3. 课程思政目标
本课程在设计方向主要以新能源汽车现有的发展现状为依托,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组成为模块,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涉及面较广,以物理和化学方面知识为基础,电池和电机的原理为主导部分。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同步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融入其他适当的德育元素。培养热爱祖国、有创造力、有奋劲、文明和有工匠精神的大学生。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各章节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入点,如表1 所示: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富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这两个思政元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工业发展尽力,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追求科学的精神。
2.环保意识教育
习近平主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育学生,发展科技的同时,要重视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要尊重自然、切实保护环境;要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以电动汽车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介绍其排出物仅仅为水,非常清洁、环保。氢能时代即将到来,作为社会一员我们有责任满足下一代对环境清洁、能源安全、持续增长及资源保护的要求。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锂离子电池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个经典应用案例——锂离子电池的前世今生,锂离子电池的发现及发展知识现代科技产品开发及发展的缩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正常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工匠精神
在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汽车发展史上毕生专注于汽车行业的名人故事(如福特、卡尔本茨等)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敬业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基于学科实际问题开展小组项目式任务,并在课堂教学之外带领学生做电池、电驱以及电控的新技术研究,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6.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
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维修质量问题,例如过度维修、偷换不良配件与用品以及维修配件报价虚高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理实一体教学,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总结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汽车专业课《新能源汽车基础》为例,分析课程特点,学生情况,搜集思政资源,并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提供了范例。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课程思政项目(201016120KC006);《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
参考文献:
[1] 易鹏,王永友.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4):54-58+66.
[2] 王明慧.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3]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作者简介:严淑君,工学硕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关键词 :课程思政,新能源汽车,高职院校
一、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必要性
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专业教学“立德树人”的要求,专业课应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等各类课程一道落实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卓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中国制造急需的深具家国情怀底蕴、秉承“大国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完整知识体系、复合专业能力、坚实技术技能积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主席说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庞大的市场基础必须有庞大的深具家国情怀的人才基础来支撑。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新能源汽车技术基础》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技术平台课程,秉承“大国工匠”精神,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更重要的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有必要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融入其他適当的德育元素,培养热爱祖国、有创造力、有奋劲、文明的大学生。
二、 课程特点及学情分析
1.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特点
本课程为汽车新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展新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所以注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授课的时候,注重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1)开展课堂思政教学,课堂引入互动讨论内容,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2)邀请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家,尤其是我们国家的民族品牌“比亚迪汽车”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3)联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培养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投身新能源汽车事业的抱负,以达到对学生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效果。
2.授课对象分析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院校大二学生,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已学习过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气和汽车底盘等汽车专业基础课,但对汽车新技术了解不多;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更是了解甚少,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工作岗位没有建立强烈的安全责任、质量意识;没有建立科技强国的意识;缺少科技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
3. 课程思政目标
本课程在设计方向主要以新能源汽车现有的发展现状为依托,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组成为模块,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涉及面较广,以物理和化学方面知识为基础,电池和电机的原理为主导部分。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同步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融入其他适当的德育元素。培养热爱祖国、有创造力、有奋劲、文明和有工匠精神的大学生。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各章节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入点,如表1 所示: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富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这两个思政元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工业发展尽力,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追求科学的精神。
2.环保意识教育
习近平主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育学生,发展科技的同时,要重视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要尊重自然、切实保护环境;要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以电动汽车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介绍其排出物仅仅为水,非常清洁、环保。氢能时代即将到来,作为社会一员我们有责任满足下一代对环境清洁、能源安全、持续增长及资源保护的要求。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锂离子电池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个经典应用案例——锂离子电池的前世今生,锂离子电池的发现及发展知识现代科技产品开发及发展的缩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正常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工匠精神
在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汽车发展史上毕生专注于汽车行业的名人故事(如福特、卡尔本茨等)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敬业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基于学科实际问题开展小组项目式任务,并在课堂教学之外带领学生做电池、电驱以及电控的新技术研究,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6.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
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维修质量问题,例如过度维修、偷换不良配件与用品以及维修配件报价虚高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理实一体教学,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总结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汽车专业课《新能源汽车基础》为例,分析课程特点,学生情况,搜集思政资源,并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提供了范例。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课程思政项目(201016120KC006);《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
参考文献:
[1] 易鹏,王永友.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1(04):54-58+66.
[2] 王明慧.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3]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作者简介:严淑君,工学硕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