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诊断价值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集中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中对于好发于胰腺的囊性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4年4月经临床诊断为发生于胰腺的囊性癌变并于我院胰腺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在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时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本次观察的17例浆液性囊性腺瘤的患者中,大囊性和小囊性腺瘤的病灶大小不同,前者囊腔更大,无结节和分隔。8例黏液性囊腺瘤患者3例呈多房性,剩余为多房性病变。3例黏液性囊腺癌可伴有病灶肝区转移。另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伴有实性病变。结论:因采用多层螺旋CT对胰腺部的囊性病变具有无创、便捷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可结合临床资料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胰腺;囊腺瘤;囊腺癌;诊断价值
  胰腺囊性病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且病变具有多样性,同时在疾病的早期无特征性表现,因而对临床的鉴别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1]。临床上采用多层螺旋CT可将不同类型的囊性病变有效的进行区分,特异性较强。本次实验针对3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患者的CT诊断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4月-2014年4月经临床病理活检确诊为癌灶发生于胰腺且为囊性病变的的患者30例,于我院胰腺外科进行就诊,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7.5±6.4)岁。其中8例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剩余患者则因腹部伴有不适症状前来就诊。以上患者均为囊性病变,其中腺瘤患者27例,浆液性为17例,8例为黏液性,剩余2例为实性乳头状瘤。3例腺癌患者且均为黏液性病变。以上病变均分布于胰腺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为16例和14例。
  1.2检查方法
  患者须在检查前空腹8-12h,在临检前口服饮用水800-1000ml,使得胰腺毗邻器官保持充盈状态。使用美国C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VCT 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以下操作均由我院资深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取肝区至十二指肠水平部进行扫描,根据实际情况可做适度调整。扫描时电压为120KV,厚度层为0.5cm,螺距为1.0。嘱患者全程为屏息状态,扫描后进行增强操作,在右前臂静脉处经护士推注显像剂造影,注意推速保持在3ml/s,推注量为75ml。
  2.结果
  2.1浆液性囊腺瘤CT表现
  在17例患者中,13例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就诊,另4例经常规体检发现。14例属小囊性腺瘤,CT表现为病灶区呈低密度影,且与间隔在图像上界限清晰,二者均为可见状态,且囊壁光滑。另3例为大囊性腺瘤,囊壁薄且光滑,图像表现无间隔。根据囊性病变的大小,增强图像下结节和囊壁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2.2黏液性囊腺瘤CT表现
  在8例患者中,均出现上腹部不适。平扫图像表现为密度不均的单纯或混合性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最大直径为6-12cm。3例为单房性,剩余为多房性。前者的增强图像表现为轻度增强且囊壁程度明显。后者的增强图像表现为囊壁和分隔轻度增强且显示为多房,对于半径在1cm的小房,可见结节。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2.3黏液性腺癌CT表现
  平扫图像上的囊性区域显示为混合密度,且与周围无明显分界,肝部有癌灶分布,毗邻部位因挤压而变形。增强图像显示囊壁及其肿物的呈实性表现。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2.4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出现不适。肿物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直径在7-13cm。平扫图像表现为边缘清晰,伴有囊性和非囊性,囊性部位为低密度,剩余高密度且密度均匀影为非囊性区域。造影后,肿物图像表现为密度不均,非囊性部位动脉轻度强化,静脉较动脉更明显。囊性区的密度不均且均为低密度影无明显强化现象。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3.讨论
  因胰腺部的囊性癌变因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在疾病的早期较难发现,通常在发现时已错过疾病治疗的黄金时间,因此引起临床上的高度关注[2]。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多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本次也就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浆液性囊腺瘤患者分为大囊性和小囊性。前者图像囊壁薄且光滑,图像表现无间隔。后者病灶区呈低密度影,且与间隔在图像上界限清晰,二者均为可见状态,且囊壁光滑[3]。增强图像下结节和囊壁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黏液性囊腺瘤患者分为单房性和多房性。平扫图像表现为密度不均的单纯或混合性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前者的增强图像表现为轻度增强且囊壁程度明显。后者的增强图像表现为囊壁和分隔轻度增强且显示为多房。黏液性腺癌患者平扫图像上的囊性区域显示为混合密度,且与周围无明显分界,肝部有癌灶分布,增强图像显示囊壁及其肿物的呈实性表现。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平扫图像表现为边缘清晰,囊性区域呈低密度影,实性区域呈高密度影。增强后,肿物图像表现为密度不均,非囊性部位动脉轻度强化,静脉较动脉更明显。
  因CT检查具有无创且针对不同的囊性病变的具有特征性显像,可在临床工作中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殷小平,梁广路,田笑,等.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0,50(47):64-65.
  [2]王锋,袁克美,贾明胜.胰腺缄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5):805-807.
  [3]鞠志国,鲁宏,朱晖,等.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的多层CT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9-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负压治疗系统(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先行足跟、足底清创,取面积合适负压封闭装置并安装于创面,7-12天后创面有新肉芽组织生长,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逆行修复软组织损伤。结果:临床应用2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6.0×4.0-18.0×8.0cm。结论:创伤负压治疗系统可大大改善创面条件,提前手术时间和缩短愈合时间
期刊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Bell's palsy),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多数报道与疱疹病毒的感染相关性极大。Burgess及其同事在一个患Bell麻痹后6周死亡的患者的膝状神经节证实了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组,另有作者认为该病是由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神经炎。部分病人可能由于面部及耳后局部受凉或吹冷风过久引起发病,面神经充血、水肿、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骨外科临床上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的价值及其意义,以期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 对本院骨外科2010年05月至2014年08月收治的5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以患者的膝关节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结果与膝关节镜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结果中本组5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存在半月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BNP(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NYHA心功能分级II一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血浆BNP≥400pg/ml组和BNP<400pg/ml组的LVEDD、LVEF、一个月再住院率 结果:血浆BNP水平随患者心功能的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在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门诊或住院经临床确诊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颈动脉检查,根据二维超声测量内中膜厚度,排除颈动脉斑块形成者。另选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无明显心血管病且颈动脉弹性正常者)。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高血压病组颈动脉的二维及组织多普勒相关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加速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干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11例大面积脑干出血c采取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采用枕下正中直切口经小脑蚓部入路,3例采用一侧经桥小脑角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并止血。结果 死亡6例,存活5例,随访1年,均有生存,但均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通过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以及日益成熟的显微手术技术,对大面积脑干出血急诊手术的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射阳县2014年春学期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为针对性的制定学生常见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射阳县2014年春学期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春学期男生缺课率为7.68%,女生缺课率为5.32%,小学生缺课率为7.17%,中学生缺课率为5.57%,县城学校学生缺课率为3.55%,农村学校缺课率为11.17%。结论:呼吸道和消化道
期刊
摘要: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管理的最新经验和研究进展。总结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应采取的措施,即:分析危险因素、采取集中干预措施;针对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呼吸机消毒应规范;重视医务人员教育培训。认为 VAP的控制重点在于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管理;研究进展  Abstract:Summed up the l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经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肝癌及肝血管瘤患者共60例,所有病人均经术后病理、CT影像学等其他方法明确诊断。结果:肝癌患者超声表现为在肝内实性占位病变,由于肿瘤内部组织结构不同,肝癌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的表现也呈多样化。肝血管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内圆形或椭圆形的中强回声结节,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变异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经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诊断的60例椎动脉变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属于单纯椎动脉起源变异;12例患者属于单纯椎动脉行径变异;28例患者属于起源变异合并行径变异;2例患者属于单侧椎动脉双分支,10例患者属于椎动脉窗式变异;6例患者属于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结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