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长Au纳米粒子测定黄嘌呤的循环伏安法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u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催化和光电性能,己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Willner课题组最先发展了一种耦合酶和Au纳米粒子的方法,利用Au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来识别酶的底物、测定酶的活性或酶的抑制作用。黄嘌呤(Xanthille)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含量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含量。朱俊杰课题组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结合生物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建立了黄嘌呤的近红外荧光测定方法。
其他文献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抗肿瘤和延缓衰老等功能。硒属于易挥发元素,在高于150℃时就有损失。因此,研究简易、快速前处理及测定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以乙二胺、乙酰丙酮缩水杨醛异双席夫碱合钴(Ⅱ)为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碘离子(Iˉ)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Iˉ〉Salˉ〉SCNˉC
研究了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在热石墨柱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对吸附有FAD的电极加热同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随电极温度升高,氧化还原峰电位负移,峰电流减小,峰形变差。采用方
在含20%乙醇的B-R缓冲溶液(V/V,pH=7.2)中,利用电分析化学方法测得双氢青蒿素氧基苯甲酰肼(dihydroartemisininoxy benzoic acid hydrazide,DBAH)在银电极上于-0.66V(vs.SCE)处有一
合成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异丙基氯甲酸酯(BCIC)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5种多胺进行了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在乙腈中,以
利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同时分离检测人体尿液中两种β-阻断剂类兴奋剂药物索他洛尔和塞利洛尔的新方法。以直径300μm的铂圆盘电极为
使用改进的巯基棉分离流程和^74硒-^77硒双稀释剂,在氢化物(HG)-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高精度硒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巯基棉用于分离样品基质中的硒,随
过氧化氢的检测在制药,环境,临床和工业研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可靠,简单,快速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研究有很大的需求。近年来,随着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低检测限的酶生物传感器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形态相似的灰疣鹅膏菌、灰绒鹅膏菌和灰褶鹅膏菌的光谱,结果显示,它们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的振动吸收带组成,其蛋白质的
钌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元素,它在地壳中仅有10-9。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钌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已有很多的报道多采用光度法以三苯甲烷燃料做显色剂。本实验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和三氯化钉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金钌复合纳米微粒并将其应用于催化高碘酸钾-罗丹明B体系。通过研究该催化体系的温度、时间、酸碱度等有关参数后,对合成样品中微量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