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育面临教学目标功利化、教学内容孤立化、教学方法传统化、教学评价单一化等问题。基于需求侧的改革无法彻底解决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需要从供给侧上进行根本的变革。文章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寻解决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改革路径,包括人文素养下的供给理念;结构性优化供给内容,提高供给效率;创新供给方式,充分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善供给质量。只有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高中语文教学才能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同时,需注意“教”与“学”的相互转化和语文实用价值与装饰价值的平衡,在不断摸索中开拓新的天地,推动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供给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战略布局,对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有很大功绩,有形或无形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政治、经济与文化息息相关,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家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天文学家重视观测手段的创造,生物学家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教育学家则是倾向于教育资源的配置。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解读、学习的能力大抵由此发端。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借鉴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寻找切合自身发展之路的方向,用好存量,优化增量,可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根本目的即是实现其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迎合受教育者的消费需求,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优化教育供给结构,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教育时间与空间的持续性。今日,姑且不谈简政放权、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宏观层面的问题,仅从微观着手,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众多学科支流的上游——语文,应挣脱其教学的现实困境,在资源共享的21世纪,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既保持“修道之谓教”的胸襟,又紧接地气,贴近生活,培养不失独特性也不失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在物质资源优越的当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品质也愈加渴求。信息时代下的网络原住民,以高中生群体为例,这一代年轻人接触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希望挣脱固着的“缰绳”,驰骋一望无垠的“草原”。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逐步提升质量,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亟待完善,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结构性优化任重而道远。
1.教学目标功利化
语文,本是一门启迪人智慧和心灵的学科,但在高考模式下,学校背负社会的压力,教师背负学校的压力,最后的责任承担者自然就是学生。所谓的读书用功,不是龙应台笔下为了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而是跟别人比成绩,不辜负教师的期望,努力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听话的“好学生”,争取金榜题名,成为另一个“方仲永”。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简单地交代写作背景,进行词句分析,总结中心思想以及进行大量的试题练习。但是,你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你的学生,他们是对生命的渴望而来到你的身旁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学识,你的想法,却不是你的思维方式。《荷塘月色》的情景交融,《归园田居》的怡然自得,《雷雨》的现实悲剧,《装在套子里的人》的黑色幽默,都在上课、测试、高考的冲刷下消失殆尽,不留痕迹。一如村上春树所言:“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供需之间的失衡从此在这里驻足扎根。
2.教学内容孤立化
语文包罗万象,在海量资源中生活的“千禧一代”求知欲极强,学校教材早已不能满足其对知识的热望。培根云:“知识就是力量。”但在知识转化成力量的过程中,必须获得学习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智慧”,唯有如此,方能进行知识迁移。学科之间相互融合,而每一门学科又各成体系。只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忘记了语文的整体性。没有因《雨巷》而拓展戴望舒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没有因《短歌行》而涉及《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没有因《故都的秋》而联想古今吟哦四季的诗歌散文,也没有因鲁迅的《祝福》而引入“新文化运动”。就课文论课文,这样就导致思想的局限,以致高考完学生就浑然不知曾经学过的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思考,而非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此般的教学就像鲁滨逊生活的那座孤岛,脱离了高中的人生情境,于是语文供给侧改革不得不向教学内容发起挑战。
3.教学方法传统化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风起云涌。然而,高中语文教师并未真正抓住机遇,唯一变化的就是从教科书过渡到PPT。任何只是技术的而没有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自己的東西,必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譬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首很唯美的诗歌,却在语文教师的自动切换、滔滔不绝中结束。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殊不知,这样的课堂讲授就像是想让兔子快些长大的主人,一不小心就喂食过多,而未根据兔子的实际所需分量喂养。再者,教师没有视课文本身与学生偏好采纳不同的教学风格,例如,《再别康桥》一诗充满离情别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颇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之心境——父母的分开,朋友的离去,初中生涯的消逝,对该篇诗文一定感同身受。教师的角色即是唤醒学生的惜别深情,在诗歌的朗诵中重温往昔之时光,不是独角戏,也不是“一言堂”。语文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按照课本的内在情境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缓缓带入文本;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内在诉求,从需求侧着手,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单一化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仅凭笔试分数这一终结性评价指标来衡量,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显得无足轻重。而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语文,一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学科,需要用智慧的方法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力量,学生方能学以致用,进行知识迁移。怀特海指出,充斥呆板思想的教育不仅仅没有用处,而且最大的害处是具有腐蚀性,进而这种腐蚀性发展成为劣根性。如果教师只用量化评价去了解学生对语文的掌握程度,而不进行质性分析,则缺少教育格局。热爱语文并且乐于学习的孩子,其成绩不一定理想,其思维是发散的,而答案通常是标准化的,教师已经固着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上,无法突破旧有习惯对学生的答案做出理性判断。单一化、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已经淹没了无数学生喜欢读书的心灵。
四、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的启示
(一)人文素养下的供给理念
欲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供给端,必须从观念入手,由于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的学生,所以要坚持春风化雨的原则,用爱去濡染这群有思想的灵魂,去唤醒其记忆深处的知识,收获真、善、美的果实。
1.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生需要的不是道德说教与喋喋不休,而是能够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的教育;不是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提出解决办法的教师,而是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在困惑中指点迷津、在失望中默默倾听的守护人。诸多教师或有想过怎样做教育,但常常忽视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需要的只是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那些无拘无束狂奔的孩子,直到他们往悬崖边奔去才把他们捉住。我们的社会极度缺失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应提倡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释放其自由天性,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2.语文学科的本真情怀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小说戏剧到散文诗歌,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和作者的有感而发。从人本出发,体现灵魂深处的情怀。正如柏拉图所说:诗的模仿术模仿行为着——或被迫或自愿地——的人,以及,作为这些行为的后果,他们交了好运或厄运(设想的),并感受到了苦或乐。语文更多的是带来生活的哲学、理想的追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捧着一颗本真的心来,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本真的孩子,他们渴望在本真的土壤中成长。最打动人心、最能引起共鸣的也是语文。被爱滋养的一代人,方能用爱去回赠社会,这也是通过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最终向缺失初心的社会输送人才,从而实现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双向流通。
(二)结构性优化供给内容,提高供给效率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学生和教师在浩瀚的海洋中汲取多样化的知识。然而信息化社会纷繁芜杂,如何取舍教学内容以进行有效供给,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唯有如此,方能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1.补充拓展,做好加法
教材不過是教学的一个主要载体,但并非是唯一载体。语文教师需从文本出发,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并充分调动其学习潜能。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做不同的处理,环环相扣,适当衔接,相互比较,这种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譬如,在导入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时,联系初中学过的他的散文名篇——《匆匆》,让学生谈谈对其写作风格的认识。分析荷塘的多角度描写时,引入艺术的审美学,通过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联想绘画的透视;文字与图片的渲染,文学与艺术的结合,既不失高雅,也不失教学的灵动。再如,学习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时,为引发学生对于秋的思考,教师可用飞花令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与秋相关的诗句。例如,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孤冷寂寞,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空灵幽静,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丽美好,从而为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诗文奠定基础。
2.删改筛选,做好减法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语文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琐碎的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不能舍本逐末,以致教育对象不知所措,迷失语文学习的方向。学习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重在感受作者的归隐情结、人文精神与优美的旋律,不必执着于疑问代词、文言虚词及句子翻译,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现。教师更不宜因自身对某方面的偏爱而倾斜重心,影响教学效果,要适度节制自己的感情。不能因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颇有感触就呶呶不休人生几何,也不要因对沈从文《边城》的热爱就放映太多的湘西图片供学生欣赏,这不是教学的精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语文供给结构,在教学上实现质的突变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创新供给方式,充分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这一群年轻的孩子对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深深地渴望在知识的无涯海洋里遨游。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多层次的需求,转变单一的教学形态,创新语文供给方式,优化教学活动实乃当务之急。
1.翻转课堂的精准供给
我们的教育给予了太多标准化的东西,标准化的目标,标准化的讲授,标准化的思维,标准化的练习。可是,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而不是任由摆布的木偶。摆脱标准化的僵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节奏来个性化安排,这样就回到了最初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精准供给。翻转课堂打破常规,学生课后看视频讲座、听播客、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遇到有疑问处与同学相互探讨,并在课堂上提出见解,教师协助其学习,启发诱导学生。学生在学习《祝福》一文的过程中通过网络了解辛亥革命的政治背景,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回顾小说的六要素,抓住人物个性的塑造手法,整体把握情节发展脉络,在课堂中分享心得体会,困惑之处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明晰,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文本主题,交流感想。这样,就照顾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汲取更多的知识。 2.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欲增强需求侧“学”的活力,供给侧“教”的质量体系则需相应完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直观性、情境性、交互性,多样化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例如用唐磊的歌曲《丁香花》渲染气氛,走进戴望舒《雨巷》的淡淡忧伤;用视频《大西洋黑奴贸易》使学生感受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人民长期侵略与掠夺的累累罪行,深入领会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悲愤呼吁;用图像再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浪漫色彩,院落建筑和服饰仪节的富贵尊荣,林黛玉的娇,宝玉的嗔……教师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易,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简化教学操作,提高教学效率。
3.语文的课外延伸
在这个知识经济社会,终身学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高中生身心的蜕变与发展要求语文向外拓展供给资源。单调的课堂教学是一潭死水,偶尔的狂欢刺激是学习的点心,教师也应让学生品尝知识的甜蜜。例如,举办辩论赛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情景剧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外在表达,可发挥学生的好动天性,使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分工合作中,加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朗诵比赛是古今中外经典诗歌散文的自然流露,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聆听远古的声音,感受前古人,后来者的震撼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给教学增添一分浪漫情调;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是对学生知识积累与反应能力的一种挑战,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受语文课之束缚,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供给质量
一个社会人,其健全人格在学生生涯已慢慢形成,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教师须在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在供给端方面,教师尚需自我提升、自我评价,通过内需与供给策略的调整以期吻合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单一的评价体系未曾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质,在不同的领域,每位学生都是属于他们自己天地的领头人,拘泥于用语文的卷面成绩衡量学生的评价系统是个片面,难以考查其真正的语文能力,泯灭其自身的光芒。作为高中生,他们渴望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渴望在一片未知的领域发现其闪光点。过程性评价可弥补终结性评价僵化的缺陷,终结性评价补充过程性评价整合度不高的不足,将二者结合,可使学生克服短板,全面发展。当书面的应试技巧遇上口头的表达能力,每一位学生都跃跃欲试。语文课上的发言思考对写作的驾驭能力、课堂上小组的交流学习、包括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所有这些都可以纳入评价范围,不受应试的局限,使学生在更自主、更轻松的氛围下学习。
2.教师的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的反馈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正如在经济学领域,生产者必须生产消费者所需的产品,并根据需求量的多少进行调整,否则,容易导致库存过多或供不应求。比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如果学生普遍沉默,或者发呆,或者不停地做笔记,那么教师就要考虑这个教学方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该篇课文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文言诗词活用多,对手才步入高中时代的他们来说,需要一定的缓冲阶段。教师应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反思,采取学生易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式,这里就可用情景剧演绎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人风貌,这样方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高中语文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反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有其现实的价值,但同时也要注意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维持语文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价值的平衡。
1.“教”与“学”的相互转化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并通过对生产的调节,影响市场价值。同样的道理,在教育学领域,“教”与“学”相互转化,教师角色、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结果又反过来推动“教”的转变。正像地球的板块运动在相互碰撞挤压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地貌。因此,教育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一端发力,忽视“学”的需求侧,而正是在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的基础上,建构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2.实用价值与“裝饰”价值的平衡
世人深觉莲没有价值,过一个夏天即“留得残荷听雨声”,殊不知她的花可以供人赏玩,她的籽供人养生,她的藕供人朵颐。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提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高考的需要,也是表达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是学生和教师内在素养的体现,而往往这种潜在的影响人们难以察觉。教师务必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传道,语文技能是一种实用价值,而语文素养则是一种“装饰”价值,是对于人生哲理的追求,在供给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不致迷失“修道之谓教”的教育方向。
六、结语
需求和供给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把需求和供给结合在一起,不能使两者截然对立和分离。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同时,应优化课堂改革,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有效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方能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汪洋,用语文的风雅点缀真切的人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语文的本真情怀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知与行的融合。推动个体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革新,实现社会的有效运转。在山的那边,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钟焜茂,曹冬金.“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改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8):79-83.
[2]胡春林.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2):49-52.
[3]李英毅.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J].市场论坛,2015(1):78—80.
[4]郭继文.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7(4):43-47.
[5]陈 磊.“供给侧改革”视野下中学语文教学段位再思与践行[N].江苏教育报,2016-12-9(4).
[6]廖振祥.中学语文教学“媚俗”现象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2) :36-37.
[7]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9).
关键词:教育供给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战略布局,对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有很大功绩,有形或无形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政治、经济与文化息息相关,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家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天文学家重视观测手段的创造,生物学家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教育学家则是倾向于教育资源的配置。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解读、学习的能力大抵由此发端。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借鉴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寻找切合自身发展之路的方向,用好存量,优化增量,可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根本目的即是实现其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迎合受教育者的消费需求,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优化教育供给结构,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教育时间与空间的持续性。今日,姑且不谈简政放权、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宏观层面的问题,仅从微观着手,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众多学科支流的上游——语文,应挣脱其教学的现实困境,在资源共享的21世纪,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既保持“修道之谓教”的胸襟,又紧接地气,贴近生活,培养不失独特性也不失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在物质资源优越的当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品质也愈加渴求。信息时代下的网络原住民,以高中生群体为例,这一代年轻人接触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希望挣脱固着的“缰绳”,驰骋一望无垠的“草原”。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逐步提升质量,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亟待完善,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结构性优化任重而道远。
1.教学目标功利化
语文,本是一门启迪人智慧和心灵的学科,但在高考模式下,学校背负社会的压力,教师背负学校的压力,最后的责任承担者自然就是学生。所谓的读书用功,不是龙应台笔下为了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而是跟别人比成绩,不辜负教师的期望,努力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听话的“好学生”,争取金榜题名,成为另一个“方仲永”。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简单地交代写作背景,进行词句分析,总结中心思想以及进行大量的试题练习。但是,你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你的学生,他们是对生命的渴望而来到你的身旁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学识,你的想法,却不是你的思维方式。《荷塘月色》的情景交融,《归园田居》的怡然自得,《雷雨》的现实悲剧,《装在套子里的人》的黑色幽默,都在上课、测试、高考的冲刷下消失殆尽,不留痕迹。一如村上春树所言:“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供需之间的失衡从此在这里驻足扎根。
2.教学内容孤立化
语文包罗万象,在海量资源中生活的“千禧一代”求知欲极强,学校教材早已不能满足其对知识的热望。培根云:“知识就是力量。”但在知识转化成力量的过程中,必须获得学习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智慧”,唯有如此,方能进行知识迁移。学科之间相互融合,而每一门学科又各成体系。只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忘记了语文的整体性。没有因《雨巷》而拓展戴望舒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没有因《短歌行》而涉及《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没有因《故都的秋》而联想古今吟哦四季的诗歌散文,也没有因鲁迅的《祝福》而引入“新文化运动”。就课文论课文,这样就导致思想的局限,以致高考完学生就浑然不知曾经学过的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思考,而非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此般的教学就像鲁滨逊生活的那座孤岛,脱离了高中的人生情境,于是语文供给侧改革不得不向教学内容发起挑战。
3.教学方法传统化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风起云涌。然而,高中语文教师并未真正抓住机遇,唯一变化的就是从教科书过渡到PPT。任何只是技术的而没有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自己的東西,必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譬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首很唯美的诗歌,却在语文教师的自动切换、滔滔不绝中结束。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殊不知,这样的课堂讲授就像是想让兔子快些长大的主人,一不小心就喂食过多,而未根据兔子的实际所需分量喂养。再者,教师没有视课文本身与学生偏好采纳不同的教学风格,例如,《再别康桥》一诗充满离情别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颇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之心境——父母的分开,朋友的离去,初中生涯的消逝,对该篇诗文一定感同身受。教师的角色即是唤醒学生的惜别深情,在诗歌的朗诵中重温往昔之时光,不是独角戏,也不是“一言堂”。语文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按照课本的内在情境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缓缓带入文本;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内在诉求,从需求侧着手,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单一化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仅凭笔试分数这一终结性评价指标来衡量,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显得无足轻重。而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语文,一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学科,需要用智慧的方法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力量,学生方能学以致用,进行知识迁移。怀特海指出,充斥呆板思想的教育不仅仅没有用处,而且最大的害处是具有腐蚀性,进而这种腐蚀性发展成为劣根性。如果教师只用量化评价去了解学生对语文的掌握程度,而不进行质性分析,则缺少教育格局。热爱语文并且乐于学习的孩子,其成绩不一定理想,其思维是发散的,而答案通常是标准化的,教师已经固着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上,无法突破旧有习惯对学生的答案做出理性判断。单一化、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已经淹没了无数学生喜欢读书的心灵。
四、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的启示
(一)人文素养下的供给理念
欲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供给端,必须从观念入手,由于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的学生,所以要坚持春风化雨的原则,用爱去濡染这群有思想的灵魂,去唤醒其记忆深处的知识,收获真、善、美的果实。
1.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生需要的不是道德说教与喋喋不休,而是能够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的教育;不是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提出解决办法的教师,而是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在困惑中指点迷津、在失望中默默倾听的守护人。诸多教师或有想过怎样做教育,但常常忽视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需要的只是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那些无拘无束狂奔的孩子,直到他们往悬崖边奔去才把他们捉住。我们的社会极度缺失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应提倡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释放其自由天性,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2.语文学科的本真情怀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小说戏剧到散文诗歌,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和作者的有感而发。从人本出发,体现灵魂深处的情怀。正如柏拉图所说:诗的模仿术模仿行为着——或被迫或自愿地——的人,以及,作为这些行为的后果,他们交了好运或厄运(设想的),并感受到了苦或乐。语文更多的是带来生活的哲学、理想的追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捧着一颗本真的心来,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本真的孩子,他们渴望在本真的土壤中成长。最打动人心、最能引起共鸣的也是语文。被爱滋养的一代人,方能用爱去回赠社会,这也是通过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最终向缺失初心的社会输送人才,从而实现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双向流通。
(二)结构性优化供给内容,提高供给效率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学生和教师在浩瀚的海洋中汲取多样化的知识。然而信息化社会纷繁芜杂,如何取舍教学内容以进行有效供给,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唯有如此,方能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1.补充拓展,做好加法
教材不過是教学的一个主要载体,但并非是唯一载体。语文教师需从文本出发,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并充分调动其学习潜能。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做不同的处理,环环相扣,适当衔接,相互比较,这种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譬如,在导入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时,联系初中学过的他的散文名篇——《匆匆》,让学生谈谈对其写作风格的认识。分析荷塘的多角度描写时,引入艺术的审美学,通过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联想绘画的透视;文字与图片的渲染,文学与艺术的结合,既不失高雅,也不失教学的灵动。再如,学习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时,为引发学生对于秋的思考,教师可用飞花令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与秋相关的诗句。例如,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孤冷寂寞,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空灵幽静,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丽美好,从而为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诗文奠定基础。
2.删改筛选,做好减法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语文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琐碎的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不能舍本逐末,以致教育对象不知所措,迷失语文学习的方向。学习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重在感受作者的归隐情结、人文精神与优美的旋律,不必执着于疑问代词、文言虚词及句子翻译,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现。教师更不宜因自身对某方面的偏爱而倾斜重心,影响教学效果,要适度节制自己的感情。不能因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颇有感触就呶呶不休人生几何,也不要因对沈从文《边城》的热爱就放映太多的湘西图片供学生欣赏,这不是教学的精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语文供给结构,在教学上实现质的突变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创新供给方式,充分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这一群年轻的孩子对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深深地渴望在知识的无涯海洋里遨游。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多层次的需求,转变单一的教学形态,创新语文供给方式,优化教学活动实乃当务之急。
1.翻转课堂的精准供给
我们的教育给予了太多标准化的东西,标准化的目标,标准化的讲授,标准化的思维,标准化的练习。可是,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而不是任由摆布的木偶。摆脱标准化的僵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节奏来个性化安排,这样就回到了最初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精准供给。翻转课堂打破常规,学生课后看视频讲座、听播客、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遇到有疑问处与同学相互探讨,并在课堂上提出见解,教师协助其学习,启发诱导学生。学生在学习《祝福》一文的过程中通过网络了解辛亥革命的政治背景,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回顾小说的六要素,抓住人物个性的塑造手法,整体把握情节发展脉络,在课堂中分享心得体会,困惑之处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明晰,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文本主题,交流感想。这样,就照顾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汲取更多的知识。 2.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欲增强需求侧“学”的活力,供给侧“教”的质量体系则需相应完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直观性、情境性、交互性,多样化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例如用唐磊的歌曲《丁香花》渲染气氛,走进戴望舒《雨巷》的淡淡忧伤;用视频《大西洋黑奴贸易》使学生感受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人民长期侵略与掠夺的累累罪行,深入领会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悲愤呼吁;用图像再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浪漫色彩,院落建筑和服饰仪节的富贵尊荣,林黛玉的娇,宝玉的嗔……教师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易,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简化教学操作,提高教学效率。
3.语文的课外延伸
在这个知识经济社会,终身学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高中生身心的蜕变与发展要求语文向外拓展供给资源。单调的课堂教学是一潭死水,偶尔的狂欢刺激是学习的点心,教师也应让学生品尝知识的甜蜜。例如,举办辩论赛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情景剧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外在表达,可发挥学生的好动天性,使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分工合作中,加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朗诵比赛是古今中外经典诗歌散文的自然流露,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聆听远古的声音,感受前古人,后来者的震撼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给教学增添一分浪漫情调;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是对学生知识积累与反应能力的一种挑战,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受语文课之束缚,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供给质量
一个社会人,其健全人格在学生生涯已慢慢形成,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教师须在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在供给端方面,教师尚需自我提升、自我评价,通过内需与供给策略的调整以期吻合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单一的评价体系未曾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质,在不同的领域,每位学生都是属于他们自己天地的领头人,拘泥于用语文的卷面成绩衡量学生的评价系统是个片面,难以考查其真正的语文能力,泯灭其自身的光芒。作为高中生,他们渴望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渴望在一片未知的领域发现其闪光点。过程性评价可弥补终结性评价僵化的缺陷,终结性评价补充过程性评价整合度不高的不足,将二者结合,可使学生克服短板,全面发展。当书面的应试技巧遇上口头的表达能力,每一位学生都跃跃欲试。语文课上的发言思考对写作的驾驭能力、课堂上小组的交流学习、包括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所有这些都可以纳入评价范围,不受应试的局限,使学生在更自主、更轻松的氛围下学习。
2.教师的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的反馈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正如在经济学领域,生产者必须生产消费者所需的产品,并根据需求量的多少进行调整,否则,容易导致库存过多或供不应求。比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如果学生普遍沉默,或者发呆,或者不停地做笔记,那么教师就要考虑这个教学方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该篇课文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文言诗词活用多,对手才步入高中时代的他们来说,需要一定的缓冲阶段。教师应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反思,采取学生易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式,这里就可用情景剧演绎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人风貌,这样方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高中语文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反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有其现实的价值,但同时也要注意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维持语文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价值的平衡。
1.“教”与“学”的相互转化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并通过对生产的调节,影响市场价值。同样的道理,在教育学领域,“教”与“学”相互转化,教师角色、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结果又反过来推动“教”的转变。正像地球的板块运动在相互碰撞挤压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地貌。因此,教育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一端发力,忽视“学”的需求侧,而正是在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的基础上,建构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2.实用价值与“裝饰”价值的平衡
世人深觉莲没有价值,过一个夏天即“留得残荷听雨声”,殊不知她的花可以供人赏玩,她的籽供人养生,她的藕供人朵颐。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提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高考的需要,也是表达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是学生和教师内在素养的体现,而往往这种潜在的影响人们难以察觉。教师务必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传道,语文技能是一种实用价值,而语文素养则是一种“装饰”价值,是对于人生哲理的追求,在供给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不致迷失“修道之谓教”的教育方向。
六、结语
需求和供给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把需求和供给结合在一起,不能使两者截然对立和分离。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同时,应优化课堂改革,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有效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方能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汪洋,用语文的风雅点缀真切的人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语文的本真情怀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知与行的融合。推动个体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革新,实现社会的有效运转。在山的那边,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钟焜茂,曹冬金.“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改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8):79-83.
[2]胡春林.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2):49-52.
[3]李英毅.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J].市场论坛,2015(1):78—80.
[4]郭继文.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7(4):43-47.
[5]陈 磊.“供给侧改革”视野下中学语文教学段位再思与践行[N].江苏教育报,2016-12-9(4).
[6]廖振祥.中学语文教学“媚俗”现象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2) :36-37.
[7]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