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学理念十分关注学生发展,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尤其要演示实验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使学生享受成功喜悦,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物理教学的认识和看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促进主动参与
布鲁纳曾说:“自主探索是学生探索学习的生命线。”这充分说明了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潜能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就不能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全过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实行支持和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温暖”,还要为他们搭建获得成功的平台,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例如: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笔者一改过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验,首先,请学生观察几张白纸由什么材料制成,当他们知道白纸由什么材料制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的两侧为什么会都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你如何进行研究?(同学们不一会就得出结果),学生思维活跃,很快运用阳光或灯光在白纸上找到了那个又亮又小又烫的光斑(凸透镜的焦点)。这时,学生在笔者的引導下,从探究白纸到探究凸透镜的焦点,逐步趋近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继续抓住学生好奇心,巧妙演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所成的像(让同学们观察:有倒立缩小和倒立放大的两种像),之后问学生:“你们对这一现象有怎样的猜想?”他们非常高兴地得出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系。”学生得出这一猜想与教材结论正好吻合,这就说明,我们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就能使他们主动参与,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二、创设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分析问题、创新潜能、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多开展演示实验,使学生真正经历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回味,引导他们猜想、归纳、总结,必要时,让学生自己操作,体验新知识,这样就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深刻、不易遗忘、观察分析能力强。
例如:在探索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笔者创设下列演示实验情境:首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器材,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笔者将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学生很快观察到鸡蛋的下沉和上浮,之后让学生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使他们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其次,笔者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发现悬浮现象,探索悬浮条件。再次,笔者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会不同?2.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为什么相同?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讨论热烈,探究氛围比较浓,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笔者这样处理,不仅学生容易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实验,享受成功喜悦
要想学好物理应认真做好物理实验。而“学生探究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实验。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广大教师就要努力激活物理实验课堂,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实验中,实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验,让他们动手、动脑,尽量使他们享受成功喜悦。
例如:在探索《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积极性,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里进行看书讨论,学生通过看书,查阅资料,发言积极,学生1认为: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学生2认为: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学生3认为: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学生4认为: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学生5认为:与物体压在接触面上的压力有关,等等。此时,笔者对这些学生踊跃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首先让他们感到受表扬的喜悦;其次,对他们回答的问题不作正面肯定,而是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信息进行整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学生一致得出下列结论:物体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这时,笔者作充分肯定: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比老师还棒。学生脸上展露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当然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自己,不断创造,从而实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目标,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充分调动学生,促进主动参与
布鲁纳曾说:“自主探索是学生探索学习的生命线。”这充分说明了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潜能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就不能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全过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实行支持和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温暖”,还要为他们搭建获得成功的平台,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例如: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笔者一改过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验,首先,请学生观察几张白纸由什么材料制成,当他们知道白纸由什么材料制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的两侧为什么会都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你如何进行研究?(同学们不一会就得出结果),学生思维活跃,很快运用阳光或灯光在白纸上找到了那个又亮又小又烫的光斑(凸透镜的焦点)。这时,学生在笔者的引導下,从探究白纸到探究凸透镜的焦点,逐步趋近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继续抓住学生好奇心,巧妙演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所成的像(让同学们观察:有倒立缩小和倒立放大的两种像),之后问学生:“你们对这一现象有怎样的猜想?”他们非常高兴地得出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系。”学生得出这一猜想与教材结论正好吻合,这就说明,我们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就能使他们主动参与,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二、创设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分析问题、创新潜能、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多开展演示实验,使学生真正经历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回味,引导他们猜想、归纳、总结,必要时,让学生自己操作,体验新知识,这样就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深刻、不易遗忘、观察分析能力强。
例如:在探索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笔者创设下列演示实验情境:首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器材,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笔者将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学生很快观察到鸡蛋的下沉和上浮,之后让学生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使他们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其次,笔者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发现悬浮现象,探索悬浮条件。再次,笔者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会不同?2.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为什么相同?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讨论热烈,探究氛围比较浓,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笔者这样处理,不仅学生容易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三、引导学生实验,享受成功喜悦
要想学好物理应认真做好物理实验。而“学生探究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实验。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广大教师就要努力激活物理实验课堂,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实验中,实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验,让他们动手、动脑,尽量使他们享受成功喜悦。
例如:在探索《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积极性,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里进行看书讨论,学生通过看书,查阅资料,发言积极,学生1认为: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学生2认为: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学生3认为: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学生4认为: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学生5认为:与物体压在接触面上的压力有关,等等。此时,笔者对这些学生踊跃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首先让他们感到受表扬的喜悦;其次,对他们回答的问题不作正面肯定,而是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信息进行整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学生一致得出下列结论:物体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这时,笔者作充分肯定: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比老师还棒。学生脸上展露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当然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自己,不断创造,从而实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目标,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