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通俗作品不再是“靡靡之音”的时候;当大多数的年轻人对美歌与民歌少有问津的时候,美歌与民歌的发展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前途问题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了。本文试图分析当前部分现象,并浅探美歌演唱艺术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美歌;时代主流;音乐剧;音乐影视
用美妙的声音诠释不同的作品和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人着迷。作为歌者常能成为瞩目的焦点,享受着鲜花与掌声的满足感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总令人倍感失望。当我乐此不疲地研究古典歌剧时,通俗歌曲以其通俗易懂的“快餐式文化”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当我还沉醉于美歌与民歌的演唱技巧时,那些靠电子技术弥补自然演唱技术不足的通俗歌曲在市场上俯拾皆是,且形成了“流水线式”生产歌曲和歌星产业化模式的趋势;当我用方言唱着地方小曲给许多同龄年轻人听时,他们会谄笑着问我:“你唱什么?可以换首流行歌曲吧?”。面对国内歌剧市场不景气,很多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该演唱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如果我们现在演唱的一些经典歌剧没有足够的群众市场,那么我们饿着肚子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歌剧在国内不景气,我们该如何开拓市场呢?
一、反映本时代意识形态的作品,才能成为时代主流。
我们知道任何艺术作品、歌曲音乐都应是反映本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才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这样当代人才会去思考其文化内涵,或产生共鸣,或艺术批评与争论。如果一部作品离现实生活比较远,那么肯定很难成为意识领域的主流,很难得到广泛关注。
当今的时代环境不能叫这些敢爱敢恨的年轻人像咪咪那样对鲁道夫吐露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当代的独立女性也不可能像巧巧桑那样花费一生去等待爱人。而现在在大街小巷传唱的通俗歌曲就不同了,曲调不会太冗长,歌词韵律符合当代人说话节奏语气。朗朗上口,内容也都是现今生活中的场景,极易传唱。或许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很多通俗歌曲没有什么艺术性,只能传唱一时,也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还真别小瞧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就是这样的一批歌曲,在慰藉时下青年人的感情创伤,缓解、宣泄精神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广泛地群众基础呢!如今社会,能唱上几首具有现代特征的通俗歌曲才能算是赶得上潮流的年轻人。
那么,通俗歌曲是当今社会主流,我们还有必要学习传统的美歌与民歌吗?既然现今的录音技术和电子设备能做出自然嗓音所不能达到的音响尺度和效果,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苦练几十载,坚持不懈地学习演唱技术?
二、学习美歌技巧的误区和意义
1.学习美歌技巧的误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声乐界就有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区分,我认为这是中西声乐文化交融导致的一个不成熟期,这个不成熟期给后来的学习者带来的种种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必须反思一下什么是美声?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美妙声音就是美声或叫美歌,并不是外国的大粗嗓子才是美声,自己本民族的小细嗓子就是民族唱法,美声也不是只能唱歌剧的。
我们学习演唱技巧的目的在于能唱出沁人心脾的声音,而此声音只有忠于作品才可能沁人心脾或称之为美歌。为了技术而忘记作品一味的追求声音大、共鸣响、泛音浓,显然不合时宜。我们更不能偏执的认为美声歌剧是比通俗音乐高一等级的音乐艺术,艺术是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雅俗之别的,只能说它们是针对不同阶层,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人群产生并类化的不同艺术。任何演唱技术、技巧都是手段,是该服务于作品风格的工具。吴碧霞早以她精湛的演唱技术唱惯中西,也引起了声乐演唱界的争论与深思。我们也在廖昌永演唱的通俗歌曲《菊花台》中倍感此曲的美妙之处。我认为美妙的声音只有一种,这种声音肯定是忠于作品风格且能细致诠释作品特点的。
对于为何要坚持几十载苦练演唱技巧,我的个人看法是:首先,演唱技术是作为一个歌者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们既不可能为了技术忽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在演唱作品时完全不受技术的限制;其次就像照片和绘画的关系一样,照片能夠达到绘画所不能达到的真实性,这依然不妨碍好的绘画作品能拍卖出成百上千万的高价,懂画的人一定知道好的绘画比照片贵在哪。或许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制造出自然嗓音无法企及的音域或音响色彩,但最自然地嗓音效果所能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又是任多先进的电子技术都远不能及的。
2.演唱经典曲目的意义
在现在社会环境下,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耐着性子听完一部《阿依达》、《图兰朵》或《漂泊的荷兰人》,似乎那些早期冗长的歌剧脚本也很难让投资商对其产生经济幻想,那么,我们研究那些经典唱段的意义在哪?我认为在于吸收其中养分,更好的为现代作品服务。如果能唱好《o soave fanciulla》那么《all I ask for you》的声音和技巧肯定不是难事。风靡百老汇的音乐剧《西贡小姐》不是从《蝴蝶夫人》中吸收的营养吗?
每个时代的声乐艺术作品,都会烙有各个时代的印记,力求最真实地诠释历史文化也是对艺术作品的充分尊重。那么,要做到历史风貌与时代品位的统一,就是摆在演绎者面前的艰深课题了。若我们演绎经典作品时,尽可能地尊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再加以现代的一些品位元素,是否也能增添原作品一些新的内涵,滋养他人呢?现代版《恶魔罗勃》中人们穿西装看《太阳报》便是拉与近观众距离的一种革新,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呢!
三、现代演唱者之路的设想
1.音乐剧——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
据观察,风靡欧洲的音乐剧(musical comedy)是颇具潜力的朝阳艺术。我认为对于声乐研习者,音乐剧不失为一条康庄大道!尽管目前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但它仍会成为未来声乐艺术发展的趋势:第一,音乐剧不像歌剧那样具有“专业姿态”,绝大多数的音乐剧都通俗易懂,即使不具备音乐或戏剧基础知识的人,只要耐心欣赏,都能在音乐剧里得到感动;第二,音乐剧的轻松娱乐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慕羽博士曾说过:“有很多国内观众觉得音乐剧只是肤浅的歌舞,算不上高雅艺术,也有人会主观的觉得它离自己生活太远,难以欣赏。其实,如果能给自己和音乐剧一个机会,静下来欣赏,你就会发现:我们错看了音乐剧!因为音乐剧的目的正是为了尽可能地愉悦大众,它就是一种通俗易懂、娱乐性很强的戏剧样式。”;第三,音乐剧有极强的包容性,融声乐、音乐、戏剧、舞蹈甚至杂耍、魔术为一体,集古典与流行于大成。它不像歌剧一样必须用大型管弦乐队伴奏,真人真唱也可以用电声传播,场景的变化甚至可以运用蒙太奇效果,能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
音乐剧《狮子王》2000年在中国演出了103场;2004年音乐剧经典剧目《歌剧魅影》在中国上演了100多场;而2003年就在中国演出过的音乐剧《猫》,2007年又重在京演出,连演50多场,上座率都达90%以上……,这些事实都证明制作精良的音乐剧在中国很有市场。
2.歌曲与影视结合——声乐艺术的主流趋势
相信,影视在中国的普及已无需赘述。歌曲与影视的结合,对歌曲作品的普及和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这种结合,一定不是生搬硬套的急就章,或简单拼凑,一定是制作精良,寓意考究,画面精致的综合体,这种能给人们带来视听享受的音画,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如电影《立春》中出现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的经典选段《为艺术为爱情》,当蒋雯丽跪在地上唱着《为艺术为爱情》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将这种主人翁的悲惨命运与歌曲结合,不知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还有电影《教父》(第三部)末尾处使用了歌剧《乡村骑士》选段;《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现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的咏叹调《晚风多么轻柔》等。我认为,这些被引用在电影中的歌剧咏叹调,在电影作品的宣传下,能让更多人(可能从未听过歌剧的人),了解感受这些经典唱段,这就为普及工作做了大贡献了。舞台艺术让位于影视,这不争的事实,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在声乐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中间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无疑是为严肃声乐艺术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3.声乐专业网站的开发——拓展声乐艺术的潜在经济效益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一些网络歌手和网络歌曲的蹿红,我们才忽然发现,网络的力量如此之大。声乐艺术靠网络方式传播实现潜在的经济效益,有几个方式是可以尝试的:建立一个专业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进行专业技能的交流与共享。我曾经加入了好几个声乐艺术交流群,在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对专业的困惑,学习心得和一些专业音像资料在群里交流,群里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群中也有些颇具商业头脑的声乐爱好者,将一些市面上很难买到的音像资料,或是昂贵的音像资料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群里的朋友。网络的销售比实体音像店的成本开支低,而且又具有专业针对性,所以,他们一个月的营业额可达7-8万,纯利至少有50%以上;对于一些没有途径接受声乐专业指导的演唱爱好人士,可以通过声乐专业网站寻找到一些,具备专业技能的声乐老师,让自己的爱好走的更远,而这些指导老师也能在教学实践中收获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达到双赢;网站的媒介作用还可以为一些有创作技能和爱好的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作品和传播作品的平台;对于某些经典歌剧,我们也可以开发一些相关的纪念产品销售,如:某部歌剧人物的T恤,有经典唱段的音乐盒、音乐卡、笔记本等,或是歌剧道具的纪念品等等,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说到底声乐艺术在商品经济时代也难逃成为商品的命运,那么市场就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晴雨表,只有适应了市场,才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结语:
每个时代也都需要歌声,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歌唱,不论是以何种风格,何种形式出现,我认为都是物质外化的产物,作为演唱的学习者和表演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懂得多一些,了解深一些,兴趣和知识面广泛些,若我们始终有勤勤恳恳地专心于歌唱艺术的态度,我们总能找到一条艺术的光明大道,这条路的方向一定是我们用毅力坚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顾旭光《中国民族声乐论》顾旭光1997年 光明日报出版社.
[2]郭克俭《声歌求道》2007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
[3]卢海珍《从音画关系看咏叹调<為艺术为爱情>的表艺术表现——以歌剧电影<托斯卡>和电影<立春>为例》2009年20期《黄河之声》.
[4]刘佳《传统音乐文化与经济关系思考》2009年第20期《黄河之声》.
[5]郭建民《声乐文化学》郭建民 2007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6]居其宏《朝阳艺术与朝阳产业——音乐剧在中国的命运》2006年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7]蒋力《咏叹集》200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8]慕羽《西方音乐剧史》2004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9]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2008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10]罗展凤《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映画音乐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增订版)蔡仲德2007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
注释:
①美歌——美歌在此文中泛指严肃音乐演唱的声乐文化,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
关键词:美歌;时代主流;音乐剧;音乐影视
用美妙的声音诠释不同的作品和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人着迷。作为歌者常能成为瞩目的焦点,享受着鲜花与掌声的满足感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总令人倍感失望。当我乐此不疲地研究古典歌剧时,通俗歌曲以其通俗易懂的“快餐式文化”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当我还沉醉于美歌与民歌的演唱技巧时,那些靠电子技术弥补自然演唱技术不足的通俗歌曲在市场上俯拾皆是,且形成了“流水线式”生产歌曲和歌星产业化模式的趋势;当我用方言唱着地方小曲给许多同龄年轻人听时,他们会谄笑着问我:“你唱什么?可以换首流行歌曲吧?”。面对国内歌剧市场不景气,很多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该演唱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如果我们现在演唱的一些经典歌剧没有足够的群众市场,那么我们饿着肚子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歌剧在国内不景气,我们该如何开拓市场呢?
一、反映本时代意识形态的作品,才能成为时代主流。
我们知道任何艺术作品、歌曲音乐都应是反映本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才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这样当代人才会去思考其文化内涵,或产生共鸣,或艺术批评与争论。如果一部作品离现实生活比较远,那么肯定很难成为意识领域的主流,很难得到广泛关注。
当今的时代环境不能叫这些敢爱敢恨的年轻人像咪咪那样对鲁道夫吐露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当代的独立女性也不可能像巧巧桑那样花费一生去等待爱人。而现在在大街小巷传唱的通俗歌曲就不同了,曲调不会太冗长,歌词韵律符合当代人说话节奏语气。朗朗上口,内容也都是现今生活中的场景,极易传唱。或许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很多通俗歌曲没有什么艺术性,只能传唱一时,也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还真别小瞧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就是这样的一批歌曲,在慰藉时下青年人的感情创伤,缓解、宣泄精神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广泛地群众基础呢!如今社会,能唱上几首具有现代特征的通俗歌曲才能算是赶得上潮流的年轻人。
那么,通俗歌曲是当今社会主流,我们还有必要学习传统的美歌与民歌吗?既然现今的录音技术和电子设备能做出自然嗓音所不能达到的音响尺度和效果,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苦练几十载,坚持不懈地学习演唱技术?
二、学习美歌技巧的误区和意义
1.学习美歌技巧的误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声乐界就有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区分,我认为这是中西声乐文化交融导致的一个不成熟期,这个不成熟期给后来的学习者带来的种种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必须反思一下什么是美声?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美妙声音就是美声或叫美歌,并不是外国的大粗嗓子才是美声,自己本民族的小细嗓子就是民族唱法,美声也不是只能唱歌剧的。
我们学习演唱技巧的目的在于能唱出沁人心脾的声音,而此声音只有忠于作品才可能沁人心脾或称之为美歌。为了技术而忘记作品一味的追求声音大、共鸣响、泛音浓,显然不合时宜。我们更不能偏执的认为美声歌剧是比通俗音乐高一等级的音乐艺术,艺术是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雅俗之别的,只能说它们是针对不同阶层,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人群产生并类化的不同艺术。任何演唱技术、技巧都是手段,是该服务于作品风格的工具。吴碧霞早以她精湛的演唱技术唱惯中西,也引起了声乐演唱界的争论与深思。我们也在廖昌永演唱的通俗歌曲《菊花台》中倍感此曲的美妙之处。我认为美妙的声音只有一种,这种声音肯定是忠于作品风格且能细致诠释作品特点的。
对于为何要坚持几十载苦练演唱技巧,我的个人看法是:首先,演唱技术是作为一个歌者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们既不可能为了技术忽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在演唱作品时完全不受技术的限制;其次就像照片和绘画的关系一样,照片能夠达到绘画所不能达到的真实性,这依然不妨碍好的绘画作品能拍卖出成百上千万的高价,懂画的人一定知道好的绘画比照片贵在哪。或许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制造出自然嗓音无法企及的音域或音响色彩,但最自然地嗓音效果所能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又是任多先进的电子技术都远不能及的。
2.演唱经典曲目的意义
在现在社会环境下,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耐着性子听完一部《阿依达》、《图兰朵》或《漂泊的荷兰人》,似乎那些早期冗长的歌剧脚本也很难让投资商对其产生经济幻想,那么,我们研究那些经典唱段的意义在哪?我认为在于吸收其中养分,更好的为现代作品服务。如果能唱好《o soave fanciulla》那么《all I ask for you》的声音和技巧肯定不是难事。风靡百老汇的音乐剧《西贡小姐》不是从《蝴蝶夫人》中吸收的营养吗?
每个时代的声乐艺术作品,都会烙有各个时代的印记,力求最真实地诠释历史文化也是对艺术作品的充分尊重。那么,要做到历史风貌与时代品位的统一,就是摆在演绎者面前的艰深课题了。若我们演绎经典作品时,尽可能地尊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再加以现代的一些品位元素,是否也能增添原作品一些新的内涵,滋养他人呢?现代版《恶魔罗勃》中人们穿西装看《太阳报》便是拉与近观众距离的一种革新,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呢!
三、现代演唱者之路的设想
1.音乐剧——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
据观察,风靡欧洲的音乐剧(musical comedy)是颇具潜力的朝阳艺术。我认为对于声乐研习者,音乐剧不失为一条康庄大道!尽管目前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但它仍会成为未来声乐艺术发展的趋势:第一,音乐剧不像歌剧那样具有“专业姿态”,绝大多数的音乐剧都通俗易懂,即使不具备音乐或戏剧基础知识的人,只要耐心欣赏,都能在音乐剧里得到感动;第二,音乐剧的轻松娱乐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慕羽博士曾说过:“有很多国内观众觉得音乐剧只是肤浅的歌舞,算不上高雅艺术,也有人会主观的觉得它离自己生活太远,难以欣赏。其实,如果能给自己和音乐剧一个机会,静下来欣赏,你就会发现:我们错看了音乐剧!因为音乐剧的目的正是为了尽可能地愉悦大众,它就是一种通俗易懂、娱乐性很强的戏剧样式。”;第三,音乐剧有极强的包容性,融声乐、音乐、戏剧、舞蹈甚至杂耍、魔术为一体,集古典与流行于大成。它不像歌剧一样必须用大型管弦乐队伴奏,真人真唱也可以用电声传播,场景的变化甚至可以运用蒙太奇效果,能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
音乐剧《狮子王》2000年在中国演出了103场;2004年音乐剧经典剧目《歌剧魅影》在中国上演了100多场;而2003年就在中国演出过的音乐剧《猫》,2007年又重在京演出,连演50多场,上座率都达90%以上……,这些事实都证明制作精良的音乐剧在中国很有市场。
2.歌曲与影视结合——声乐艺术的主流趋势
相信,影视在中国的普及已无需赘述。歌曲与影视的结合,对歌曲作品的普及和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这种结合,一定不是生搬硬套的急就章,或简单拼凑,一定是制作精良,寓意考究,画面精致的综合体,这种能给人们带来视听享受的音画,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如电影《立春》中出现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的经典选段《为艺术为爱情》,当蒋雯丽跪在地上唱着《为艺术为爱情》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将这种主人翁的悲惨命运与歌曲结合,不知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还有电影《教父》(第三部)末尾处使用了歌剧《乡村骑士》选段;《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现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的咏叹调《晚风多么轻柔》等。我认为,这些被引用在电影中的歌剧咏叹调,在电影作品的宣传下,能让更多人(可能从未听过歌剧的人),了解感受这些经典唱段,这就为普及工作做了大贡献了。舞台艺术让位于影视,这不争的事实,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在声乐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中间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无疑是为严肃声乐艺术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3.声乐专业网站的开发——拓展声乐艺术的潜在经济效益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一些网络歌手和网络歌曲的蹿红,我们才忽然发现,网络的力量如此之大。声乐艺术靠网络方式传播实现潜在的经济效益,有几个方式是可以尝试的:建立一个专业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进行专业技能的交流与共享。我曾经加入了好几个声乐艺术交流群,在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对专业的困惑,学习心得和一些专业音像资料在群里交流,群里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群中也有些颇具商业头脑的声乐爱好者,将一些市面上很难买到的音像资料,或是昂贵的音像资料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群里的朋友。网络的销售比实体音像店的成本开支低,而且又具有专业针对性,所以,他们一个月的营业额可达7-8万,纯利至少有50%以上;对于一些没有途径接受声乐专业指导的演唱爱好人士,可以通过声乐专业网站寻找到一些,具备专业技能的声乐老师,让自己的爱好走的更远,而这些指导老师也能在教学实践中收获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达到双赢;网站的媒介作用还可以为一些有创作技能和爱好的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作品和传播作品的平台;对于某些经典歌剧,我们也可以开发一些相关的纪念产品销售,如:某部歌剧人物的T恤,有经典唱段的音乐盒、音乐卡、笔记本等,或是歌剧道具的纪念品等等,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说到底声乐艺术在商品经济时代也难逃成为商品的命运,那么市场就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晴雨表,只有适应了市场,才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结语:
每个时代也都需要歌声,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歌唱,不论是以何种风格,何种形式出现,我认为都是物质外化的产物,作为演唱的学习者和表演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懂得多一些,了解深一些,兴趣和知识面广泛些,若我们始终有勤勤恳恳地专心于歌唱艺术的态度,我们总能找到一条艺术的光明大道,这条路的方向一定是我们用毅力坚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顾旭光《中国民族声乐论》顾旭光1997年 光明日报出版社.
[2]郭克俭《声歌求道》2007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
[3]卢海珍《从音画关系看咏叹调<為艺术为爱情>的表艺术表现——以歌剧电影<托斯卡>和电影<立春>为例》2009年20期《黄河之声》.
[4]刘佳《传统音乐文化与经济关系思考》2009年第20期《黄河之声》.
[5]郭建民《声乐文化学》郭建民 2007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6]居其宏《朝阳艺术与朝阳产业——音乐剧在中国的命运》2006年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7]蒋力《咏叹集》200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8]慕羽《西方音乐剧史》2004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9]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2008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10]罗展凤《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映画音乐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增订版)蔡仲德2007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
注释:
①美歌——美歌在此文中泛指严肃音乐演唱的声乐文化,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