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诃子中11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诃子中11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及优质种源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 以不同产地的16批诃子为检测样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诃子中牡荆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柯里拉京、莽草酸、阿魏酸、木犀草素、槲皮素、芦丁11种成分的含量.采用Shim-pack GIST-HP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3μL,柱温为35℃;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在正、负离子电离模式下进行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雾化气流量为3 L/min,加热气流量为10 L/min,接口温度为300℃,脱溶剂温度为526℃,加热块温度为40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RA)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对不同产地诃子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相关要求.16批诃子样品中上述11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7.27~106.38、5370.24~31010.43、21.42~1097.50、4.26~111.09、17940.42~38490.18、6247.26~40182.18、12125.94~209519.96、2.71~9.04、0.24~44.12、1.49~9.17、25.35~126.51μg/g.GRA和TOPSIS分析结果均显示,样品H12(产地为云南)、H11(产地为广西)、H5(产地为湖南)、H14(产地为广东)、H13(产地为四川)、H8(产地为广东)、H1(产地为云南)的综合质量相对较好.结论 所建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诃子的内在质量综合评价和优质种源筛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洛阳地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洛阳地区9家三级医院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的细菌总数为120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59株(70.4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3545株(29.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标本大多数来源于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和血液.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大多数革兰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检测到的280株CRE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大,CRE检出菌株数量也随之增加;CRE检出率从2017年的3.83%提高到2020年的5.13%,呈逐年上升趋势.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黏质沙雷菌为主;CR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和血液标本;CRE菌株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肿瘤科和老年病科
目的 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现况调查、原因分析以及实行多种干预措施等,比较某院综合ICU干预前后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前该院综合ICU 2016年1-4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别为16.82%、17.17%、23.40%和21.62%,干预后2017年4季度和2018年1-3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63%、2.08%、2.44%和4.90%.干预前总感染率19.71%,干预后总感染率3.50%,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索公立医院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外包管理新型模式.方法 比较外包模式(观察组)和传统消毒灭菌模式(对照组)两组之间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果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 与传统消毒灭菌模式相比,外包模式在手术器械供应到位率、手术器械完整性合格率、手术器械包包装合格率、手术器械包包内器械数目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有提升(P<0.05),外包模式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传统消毒灭菌模式(P<0.05).结论 公立医院手术室器械外包模式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消毒灭菌质量,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期刊
目的 调查口腔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前瞻性目标监测调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癌患者,分析口腔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394例口腔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8例,医院感染率为14.72%;总住院天数≥14 d、合并糖尿病和气管切开是口腔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口腔癌手术患者为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目的 探讨基于敏感指标对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交还率的效果研究.方法 成立外来医疗器械专项组,优化增设追溯系统使用后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交还模块,强化科内医务人员及外来医疗器械厂家人员对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交还相关知识培训,利用信息化追溯管理及敏感指标监测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交还,完善反馈督察制度,动态追踪外来医疗器械去向,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结果 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交还率从71.9%提升至99.8%,敏感指标监测持续稳定,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敏感指标建立对使用后
目的 为阐明中国药品安全治理的行动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治理理论建立“动力-共享-效能与反馈”分析框架,以阐释药品安全跨部门合作治理的理论机制.通过构建“3个阶段+1个培育期”的国家药品安全治理行动框架,剖析各个阶段的内涵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提出改善建议.结果与结论 制约我国药品安全治理效能发挥的障碍主要源于信息、资源动员和权力共享不足.因此,“基础协作阶段”应当扩大信息共享的幅度、吸纳非政府主体参与,“立法协调阶段”应注重正式的法律制度供给、使非政府力量在治理活动中发挥必要作用,“深化协同阶段”
目的 对比研究国家及各省份出台的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以下简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工作制度的配套政策及开展情况,为该类制剂后续备案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及各省局出台的通告和具体实施细则,选取10个省份近3年的备案数据进行比较、梳理、统计、分类归纳,研究备案工作政策特征及进展情况.结果与结论 部分省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细化或扩充明确了《公告》政策中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藿香正气软胶囊中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白术内酯Ⅲ、欧前胡素、和厚朴酚、异欧前胡素、厚朴酚10种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12批藿香正气软胶囊内容物经乙醇超声提取,以Ultimate XB-C18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的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白术内酯Ⅲ、欧前胡素、和厚朴酚、异欧前胡素、厚朴酚的检测质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