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力资本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引擎,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检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会强化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间的“抢人大战”越来越激烈,本文利用70个大中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人才新政对房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带动城市房价上涨和经济增长;在人才新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房价存在中介效应,人才新政能间接通过影响房价上涨,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房价波动具有负向调节人才新政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当房价较低时,会增强人才新政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作用,当房价较高时,会减弱这种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权衡多种因素;实施差异化的人才新政,
特奥多尔·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是欧洲著名的女性悲剧小说,它展示了普鲁士女性的羸弱和无助,讲述了她们最终成为社会规范和荣誉崇拜的牺牲品的命运.小说出色的叙事结
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徽文化的当代传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文创产品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利用文创产品的优势,结合徽文化的当代传播条件,通过突出产品的实用性能,赋予其创新性、艺术性和现代性的特质,并凸显其文化内涵,可以使文创产品成为连接徽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桥梁,疏通徽文化的当代传播之路。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宁木拱廊桥,蕴涵着丰富的多元文化。廊桥民间信仰祭祀是廊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通过桥祀的形式记录了神明和民间信仰的融合。桥祀仪式内容和形式的变迁反映了闽东山区社会经济与精神文化生活,折射出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闽东木拱廊桥建筑文化生态。探析闽越文化的内在基因和集体无意识,思考廊桥桥祀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希望木拱廊桥的精神文化能得以保护与传承。
《宠儿》是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小说中黑人和女性的困境与自我挣扎,而忽略其中更具普世价值对整个社会精神困境的反思和对其出路的探索。文章借用申丹的隐性进程理论,揭示出《宠儿》对于人类精神缺失的书写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自我精神构建知识的贫乏,同时莫里森还通过爱弥这一人物表现出她对精神上充实的人类的构想,鼓励人们坚持自己信念从而免于被社会的畸形准则所挤压。
近年来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及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理论的发展,使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大势所趋。文章运用动态指数法测算中国近20年的透明度指数,并构建基于有向无环图的SVAR模型,分析在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框架下透明度冲击对不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度作为新型政策改良工具,虽受时滞效应的影响,但在长期确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平抑价格波动。在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时应结合相机抉择手段进行逆经济周期调控并缩短传导周期,在运用价格型调控模式时应注重调控的时机、节奏,关注实际干预工具对价格调整的粘性
摘要:在中国语境下,同妻是指与男同性恋者缔结合法婚姻的异性恋女子。然其在婚姻中诸多合法权益极易遭到损害,如性生活、爱情等难以得到满足,从而产生自我认同障碍等后果。而救济途径也实属有限,离婚权实现存在制度性障碍。本文论述局限于同性恋者隐瞒性倾向的情况下同妻离婚的困境和对其救济途径的建议。  关键词:隐瞒性倾向 同妻 婚姻权益 离婚  一、同妻生存现状及出现原因  同妻即与男同性恋者缔结合法婚姻的妻子
6月2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智富,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任陈湘文,省社科联软科学研究室主任李邦铭,长沙理工大学社科联委员会秘书长刘建江,校党委书记陈弘和副校长吴波、兰勇出席,校社科联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会员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由副校长唐圣松主持。
在党从初创走向成熟的民主革命时期,组织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为革命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基于对党的一大至七大党纲党章的文本考察,可以发现其成功举措主要包含:不断修改完善党章
追诉时效制度是世界各国刑事司法设置中的必备制度。1997年《刑法》改变了1979年《刑法》中追诉时效无限延长的具体规定。考察裁判文书涉跨两部刑法追诉时效交叉问题的案例后发现,我国法院对追诉时效交叉问题分为两派观点,即“旧法提倡说”与“新法提倡说”。争议焦点产生的缘由是对1997年《刑法》第12条法律适用的解释和刑法追诉时效的司法属性存在博弈。文章提出统一法律适用、遵循“实体从旧,程序从新”“有利于被告人”的司法理念以及以“核准追诉”程序作为兜底性规定乃当下逻辑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