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信息化环境下在线协同研究理论综述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科研信息化的理念,对在线协同研究的概念进行简要界定,并对在线协同研究活动和线下协同研究活动差异做了若干方面的对比。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就国内外学者关于在线协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科研信息化;e-Science;在线协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12-0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就笔者所从事的教育领域来看,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都让人体验着信息技术的力量。同样,在教育的科研领域,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也在发生紧密结合,传统科研方式的封闭性使得研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匮乏、重复性劳动率高,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寻求基于网络在线的科研协同,信息化的科研方式改变了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方法和手段,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些学科的发展。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提出数字科研(科研信息化)的现代化科研方式来致力于科研的发展。
  1 科研信息化
  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即e-Science(或译为“信息化的科研活动”)。E-Science一词由英国学者John Taylor提出,其意义被解释为“在重要的科学领域中的全球性合作,以及使这种合作成为可能的下一代基础设施”。一般来说就是在科研活动中系统地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发展新的科研手段、科研模式、科研环境,从而实现科学技术新的革命。
  信息化科研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的具体体现。那么,在科研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新一代基础设施提供可共享的高性能计算资源,通过海量的数据存储技术提供分布式数据库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同研究的虚拟环境支持(Sargent,2006)。研究人员借助信息化科研软件和基础设施服务,建立起相互依赖和互信的协同研究关系,进而协同地开展数据的挖掘、数据的模拟、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利用领域特定的研究工具,研究人员能够开展更具建设性的研究实践活动[1]。
  2 在线协同研究概述
  在线协同研究 在线协同研究主要是对其协同研究的环境进行了限定,是对传统研究环境的一种改善或拓展。本文将在线协同研究界定为:不同的研究者个体,基于共同的研究兴趣或选题,借助网络在线支持平台,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组织开展协同研究活动,使得传统的研究工作流程在网络在线平台中也得以实现,从而有效地促使研究者进行跨时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探讨,从而也有利于创设出良好的协同研究网络环境。
  在线协同研究和线下协同研究 随着信息化科研的深入,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如何将信息化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然成为时下探讨热点。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正像网络在线协作学习不是利用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一样,网络在线协同科研也是试图通过利用一切信息技术手段和服务来改善和促进传统的线下科研环境和过程,而不是取代传统的科研方法。
  在线协同研究与线下协同研究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线下协同研究活动包含确定研究选题、研究综述、现状调查、收集/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成果等过程,而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资源的获取、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成果共享等操作过程更具可视化。虽然线下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是在研究活动的具体要素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组队方式、成员管理、成员交流、成员定位和研究成果等几个维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1)从组队方式来看,研究人员的线下协同研究因时间、地域、专业学科的限制,所能选的成员范围比较窄,常常是由同专业方向、同门的师生组成,成员比较固定;而在线协同研究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实现跨地域、跨专业的成员组队方式,可选范围大,但是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研究活动的稳步推进。
  2)从成员管理来看,一般线下协同研究活动是由研究导师带头牵起,导师为主要的上级管理者,参与的研究人员则负责执行、服从导师的安排;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由于是自发的因共同的研究兴趣组成,各成员间优势互补、平等协作,管理上也相对比较注重自由平等的氛围。
  3)从成员交流上来看,传统的线下协同研究活动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主要是基于固定的时间、地点,采取面对面的一对多会议模式来进行,形式比较单一;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各成员可选择的交流方式则更显多样化,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如QQ、Email、论坛回帖等渠道进行,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成为线下协同研究活动交流方式的有力补充。
  4)从成员定位上来看,受成员管理方式的影响,线下协同科研活动中的管理者往往承担着指导、监督、把控全局的职责,普通成员主要是作为任务执行者而存在;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的管理者则是负责协调、引导参与者研究活动进程,普通成员则可参与到研究活动各阶段进程方向的讨论制定,更具开放自主性。
  5)从研究成果的共享发布上来看,线下协同研究活动更倾向于通过正规的会议期刊来发布学术研究成果,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可通过学术论坛、博客、工作空间等途径发布共享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当然也可通过正式会议期刊发布。
  3 在线协同研究的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
  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化科研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学者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给科研领域带来的创新和挑战,相关网络在线协同科研的文献也在逐年增加,研究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视角对各学者近年来关于在线协同研究所做的相关实践研究工作进行简要概述。
  在线协同研究环境构建的理论探源 理论指导实践,在线协同科研的关键是协同工作环境的创建以及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它的构建必然有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原理,由于不同学科科研领域的多元需求,其在线协同研究环境的构建的理论支撑势必也是各有学科特色,然而就从学术交流、数据共享这块来看,不同领域的协同科研却又是异曲同工。归纳来讲,主要有如下理论。   1)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通常从CSCW角度出发对协同研究设计、协同研究平台开发等方面进行应用。比如兰灵在《基于Web的CSCW系统:合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这篇论文中,将CSCW的群体工作理论、协同控制机制、共享应用和并发机制等应用到协同研究平台的建设。中山大学的刘超在《数字化校园中的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这篇论文中,在基于CSCW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数字校园中科研协作的一个模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科研工作(CSCWRW)模型,实现了用户管理模块、知识共享模块、协作沟通模块等数字化学习环境相关系统的集成。
  2)知识管理理论。协同研究作为知识密集型活动,其研究实践就是一个知识共享、转化、创新的过程。如于书红在其《高校科研团队网上协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就将知识管理应用于平台设计中,对显性和隐性知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流程。
  3)信息架构学。信息架构学是关于信息环境设计及其过程管理的一门科学,对于信息化科研协同环境的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如刘军在其《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文中,将信息架构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设计者和研究者呈现了在面对环境时所应该遵循的思想,并给出在架构信息环境、系统和平台时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应该遵守的原则,同时也对设计者(架构师)提出技能要求和工作要求。
  4)系统理论。将在线协同研究活动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其网络研究资源的随机性、广泛性,更体现在由研究者、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及其之间关系的相互依赖性构成。
  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建立和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在线协同研究团队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研究团队管理方式、团队研究任务分配、团队知识共享以及共享途径的选择、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团队成员参与的激励机制、归属感等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团队组织形式,合作与共享是其存在的根本(Zakaria,2004)。协作与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依赖于有效的团队领导(Mann,2005)、成员间的互信互惠关系以及冲突的有效管理(Zakaria,2004)。为此,需要建立协作研究团队的目标、规则,利用技术协商进行问题解决与冲突管理,以及互相学习等(Zakaria,2004),如我国学者王琛将Twitter技术应用于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对于基于项目的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其主要影响因素归为项目管理者的权力、经费机制、项目目标、系统的相互依存性、组织结构方式及过程方式、沟通工具等(Gassman
其他文献
分析ICT技术在新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识别影响ICT技术应用的促进和制约因素;比较分析中国和欧洲(英国、德国和希腊)新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ICT技术的应用情况。以ICT技术的
目前国内许多学校都开始尝试采用Ipad进行教学,教育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媒体,它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Ipad在远程开放教育方面有着较为明显
本文对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巯基及丙二醛一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分别在两组中各10例取血液标本进行自由基浓度测定。结晶显示:CHF患者血浆在含量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自我探寻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学习主体。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129-02  1 前言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对当代小学教育产生非常深刻影响,特别是对小
<正>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症状均改善情况:用药后两组焦躁、疲倦、心悸、面红及头昏等症状改善消失。卡托普利组直立头晕一例症状加重,但未停
茶文化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时,要注重茶文化的融入教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茶文化对大学生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03  摘 要 工程测量教学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但民办高校现状对此学科的教学提出挑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必须采用更好的教学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民办高校现状及工程测量教学特点,提出些许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民办高校;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摘 要 信息储存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策略及文化意识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他们合作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由于信息共享,学生随时都能知道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气氛更融洽。  关键词 信息储存;英语教学;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35-02  Apprais
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重要性,识别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概念性框架,并提出了提升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水平的系统机制。
摘 要 从PBL教学模式的定义、优势、对教师及学生的素质要求、如何深入开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PBL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高等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04-02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已由过去的扩大规模、数量转变为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