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流营销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高职院校作为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主体,必须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师资三方面入手,为我国物流市场提供优秀的物流营销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实操管理人才;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引言
自2004年12月全面開放物流行业后,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而中国物流企业整体营销理念相对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大量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找到生存出路。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固然重要,但毕竟需要大笔投资和长期积累,物流营销是物流企业成长、腾飞的翅膀,有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物流最紧缺需求人才之一正是物流营销人才。
二、物流营销的作用
1.物流营销对社会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一种网络间的竞争。企业开展物流营销,有助于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进行联结,形成物流网络,有效地推动商品的流动,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节约运行成本。物流营销获得的信息资源、优质的客户服务体系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共享,进而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效益的目的。
2.物流营销对物流企业的作用。面对潜力巨大的中国物流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物流市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开展物流营销必须进行市场调查,进而进行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实行差别化经营,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优势,减少投资风险,提高物流能力。同时物流营销围绕客户展开,优质的物流营销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引导市场需求,扩大企业物流服务销售,增加企业的利润。
三、高职院校肩负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高职教育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着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相对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密切、更直接。全国目前有超过1400所高职院校,超过五成的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物流营销课程、培养物流人才对我国物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可以发现,企业及学校对物流营销的认知度如图1所示。而麦可思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学生的最新调查数据却显示,学生离校后工作半年后认为在校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但是离校时掌握的销售与营销知识满足社会初始岗位要求的满足度只有78%,在所有28项在校学习核心知识的社会满足度排名最低。可见,企业和学校对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认知还不够深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物流事业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四、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对策
物流营销人才必须具备道德品质、公众素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物流营销人才的主体,必须以现代高职教育思想为指导,从企业的物流营销人才需求出发,在教学理念上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对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培养方案。提高对物流专业服务社会功能的认识,分析社会对物流专业的需求特点,合理选择物流专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份来自中外运集团人力资源部关于“中外运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报告显示,物流营销人才贯穿物流企业为供应链服务的全过程,在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从市场开发之初的物流销售,到方案决策的营销方案策划,最终到方案执行的营运控制。同时物流营销人才的通用性低,而物流营销知识的专业性很高,所以,高职院校培养物流营销人才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物流企业综合性实操管理人才。
2.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创新教学方法。物流营销的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笔者通过多年的物流营销教学实践发现,物流营销的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校企合作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物流营销项目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心理去实践、寻找获得知识,随后进行成果的展示,并接受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的物流营销环境中扮演决策者,需要设计防范,承担管理责任,设身处地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做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
而学校完善实训基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可以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一方面发挥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同时也为物流营销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基地。
3.提高师资实践和教学能力。教师是实施培养方案和先进教学方法的主题,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展开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定期的顶岗实习,增加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还应聘请工作在一线行业专家、物流营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五、结论
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流营销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高职院校作为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主体,必须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师资三方面入手,为我国物流市场提供优秀的物流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延华.物流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李小叶.谈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及对营销人才的需求[J].中国商贸,2010(16):133-134.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实操管理人才;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引言
自2004年12月全面開放物流行业后,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而中国物流企业整体营销理念相对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大量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找到生存出路。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固然重要,但毕竟需要大笔投资和长期积累,物流营销是物流企业成长、腾飞的翅膀,有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物流最紧缺需求人才之一正是物流营销人才。
二、物流营销的作用
1.物流营销对社会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一种网络间的竞争。企业开展物流营销,有助于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进行联结,形成物流网络,有效地推动商品的流动,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节约运行成本。物流营销获得的信息资源、优质的客户服务体系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共享,进而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效益的目的。
2.物流营销对物流企业的作用。面对潜力巨大的中国物流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物流市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开展物流营销必须进行市场调查,进而进行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实行差别化经营,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优势,减少投资风险,提高物流能力。同时物流营销围绕客户展开,优质的物流营销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引导市场需求,扩大企业物流服务销售,增加企业的利润。
三、高职院校肩负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高职教育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着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相对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密切、更直接。全国目前有超过1400所高职院校,超过五成的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物流营销课程、培养物流人才对我国物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可以发现,企业及学校对物流营销的认知度如图1所示。而麦可思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学生的最新调查数据却显示,学生离校后工作半年后认为在校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但是离校时掌握的销售与营销知识满足社会初始岗位要求的满足度只有78%,在所有28项在校学习核心知识的社会满足度排名最低。可见,企业和学校对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认知还不够深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物流事业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四、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对策
物流营销人才必须具备道德品质、公众素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物流营销人才的主体,必须以现代高职教育思想为指导,从企业的物流营销人才需求出发,在教学理念上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对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培养方案。提高对物流专业服务社会功能的认识,分析社会对物流专业的需求特点,合理选择物流专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份来自中外运集团人力资源部关于“中外运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报告显示,物流营销人才贯穿物流企业为供应链服务的全过程,在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从市场开发之初的物流销售,到方案决策的营销方案策划,最终到方案执行的营运控制。同时物流营销人才的通用性低,而物流营销知识的专业性很高,所以,高职院校培养物流营销人才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物流企业综合性实操管理人才。
2.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创新教学方法。物流营销的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笔者通过多年的物流营销教学实践发现,物流营销的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校企合作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物流营销项目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心理去实践、寻找获得知识,随后进行成果的展示,并接受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的物流营销环境中扮演决策者,需要设计防范,承担管理责任,设身处地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做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
而学校完善实训基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可以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一方面发挥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同时也为物流营销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基地。
3.提高师资实践和教学能力。教师是实施培养方案和先进教学方法的主题,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展开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定期的顶岗实习,增加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还应聘请工作在一线行业专家、物流营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五、结论
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流营销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高职院校作为物流营销人才的培养主体,必须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师资三方面入手,为我国物流市场提供优秀的物流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延华.物流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李小叶.谈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及对营销人才的需求[J].中国商贸,2010(1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