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英格斯·怀德作品所映衬出的西进运动中的美国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劳拉·英格斯·怀德的自传体系列小说真实再现了西进运动中普通美国人家庭生活的细节,堪称美国西进运动的缩微图。在其看似简单的作品中反映出了激励着向西迁移人们的“美国梦”。同时,这一系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国家庭教育的典范。
  关键词:劳拉·英格斯·怀德 西进运动 美国梦
  一 劳拉·英格斯·怀德其人
  劳拉·英格斯·怀德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她没有高深的学历,没受过正规的写作训练;与众多少年成名的作家不同,她是一位大器晚成却成绩斐然的“祖母”级作家。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列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只有三位,而劳拉·英格斯·怀德就是其中之一。劳拉·英格斯·怀德出生于美国中部的拓荒者家庭,幼年时随全家过着向美国西部移民的生活。她从小喜爱阅读,曾有过短暂的教师生涯,在20世纪初,她的女儿罗丝(Rose)成为以写文章为事业的知名新闻作家后,她深受启发,在65岁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创作,并一发而不可收,到75岁完成了全系列共9本的“小木屋·大冒险”系列作品。这一系列自传体文学作品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女孩从五六岁一直到结婚生子的经历,展现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的拓荒者生活,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拓荒者勤劳、善良、乐观和勇敢的精神。她的作品获得了纽伯瑞大奖,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被列为美国青少年必读书目。
  二 美国西进运动的缩微图
  美国著名的西进运动是在美国独立之后进行的二次革命,完成了从其早期单纯的版图扩张到资源开发扩张的进程,是使美国真正强大起来的一次运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尤其是1862年颁布的《宅地法案》规定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条件并愿作为美国公民的外来移民,只需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获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些土地政策为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吸引了大批勇敢的拓荒者到西部去追逐他们的梦想。劳拉一家就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开始了辗转的拓荒者生活,年幼的劳拉也在这漫长的生活历程中成长起来。西进运动积极的历史意义毋庸质疑:开发了西部的广大资源,使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成了三大农业区:“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畜牧王国”。西进运动扩大了美国的生产基地和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工农业发展,使它从一个地处一隅的小邦,变成一个泱泱大国。尽管很多文学作品及历史学家常称西进运动是一部“血泪史”、“掠夺史”等等,但是对于曾经身临其境的劳拉来说,那里有艰辛,但更多的是勤劳和美好。作为西进运动大军中的一份子,小女孩劳拉真实生动地讲述了她所经历的移民生活。《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中5岁的劳拉和爸爸妈妈以及姐姐妹妹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恬静美好;向西迁移的生活始于《草原上的小木屋》,一辆篷车载着全家所有的家当,一路奔向西部,在印第安人保留地建造了自己的房子,开垦了土地;几乎同时,《农庄男孩》描述了劳拉的丈夫、家境富裕的阿曼乐少年时期全家人辛勤劳作、创造富足生活的故事;由于印第安保留区拒绝向定居移民开放,劳拉一家不得不离开刚建好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放弃已经开垦播种的土地,继续向西迁移,来到明尼苏达州离小镇不远的梅溪边安居,于是就有了第四部作品:《在梅溪边》。在梅溪边经历了颗粒无收的蝗灾之后,一家人生活困顿;劳拉的姐姐玛丽患了猩红热后双目失明,生活艰难,全家人跟着修建铁路的工人迁移,来到了《在银湖岸》,在这里劳拉一家快乐地生活,申领到了一块放领地,并在镇上建了一栋房子;一家人终于在放领地上安居下来,但却遭遇到了多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第六部作品《漫长的冬天》里描述了阿曼乐和另外一个男孩冒着生命危险找来食物,帮助小镇居民度过极寒的冬天;《草原小镇》中,15岁的劳拉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家人帮助玛丽到盲人学校学习,劳拉获得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快乐的金色年代》讲述在劳拉最初任教的艰苦日子里,阿曼乐用真心打动了劳拉,他们相爱了,共同度了他们快乐的金色年代。最后一部小说《新婚四年》的手稿是在劳拉去世多年后被发现,描述他们婚后最初四年历经磨难,但仍然憧憬美好的未来,努力劳作。这一系列的文学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了西进运动中劳拉一家人的生活细节,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后来的人们对西进运动有了更加具体、明确、真实的认识,堪称美国西进运动的缩微图。也正是这些作品,使现在的人们读来如同亲历西进运动的种种,透视出当时的美国。
  三 令人振奋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美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勤奋的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西进运动是很多美国普通人实现梦想的过程,很多人是因为国家的土地政策才被吸引而来的。正如一位观察家在1768年所说:“在将近五十年以内,每一宗巨大财富都是靠土地积累起来的”。作为西进大军中的一份子,劳拉一家也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奔向西部。作品当中没有提及“美国梦”这样的抽象的概念,但是他们心中都怀着一个向往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克服种种困难前进。
  梦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在一家人辛辛苦苦地建成了草原上的小木屋,并完成播种、期待丰收、梦想富足生活的时候,由于当地的印第安人拒绝放弃领地,劳拉一家不得不放弃这里的一切,继续向西部迁徙。他们住过草皮地洞,遭受过疾病,经历过蝗灾,抵御过严冬……这所有的困难得以克服,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个梦想,这不是暴发梦,而是淳朴的农民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而收获美好生活的梦。正是由于他们的勤劳,他们面对种种困难的乐观,他们本质上的善良与勇敢,让一家人一步步靠近梦想,最终成为土地的主人——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
  四 家庭教育的典范
  劳拉的母亲曾经做过教师,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在迁移中,她与劳拉父亲商定要定居在离小镇比较近的放领地,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由于他们是比较早到达的拓荒者,加上当时的学校教育仍很不完善,所以整个系列小说更多地体现出了劳拉和姐姐妹妹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和基础,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这些作品一直都贯穿着父母充满爱意的家庭教育,正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懂得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浓浓亲情,也使这一系列作品成为了一部家庭教育的典范。   1 家庭的快乐教育贯穿始终。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事实上,一直以来,包括最初定居在大森林里的生活,全家人都是要克服诸如物质匮乏、出行不便、躲避野兽等困难,但是劳拉的父母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中,仍然想方设法带给孩子很多的生活乐趣,更确切地说,是在简单的生活细节中给孩子们制造快乐。如劳拉的爸爸在杀猪的时候给孩子们制作猪尿泡气球、烤猪尾巴吃,冬天做雪橇带他们玩儿;妈妈教她们剪纸娃娃,带着她们做针线活儿等活动,让她们的童年充满了快乐。不仅如此,不管生活如何艰辛,每到圣诞节父母都会尽量创造条件,给孩子准备礼物,即使物质匮乏时期的圣诞节也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和欢笑,也让孩子们懂得了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道理。尤其当劳拉第一次离家当老师,寄宿在布鲁斯特太太家,目睹了布鲁斯特太太对待草原生活的绝望和厌倦——这也是当时面对荒凉的大草原上贫困生活的人们的真实感受,更衬托出劳拉父母的乐观向上。孩子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父母,当父母对生活中的艰辛甘之若饴,孩子自然就容易接受并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这是劳拉父母通过快乐教育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
  2 勤劳善良品质的培养。向西迁徙的生活是艰苦的,只有勤劳的人们才能在这种自然环境恶劣、靠天吃饭的条件下生存。劳拉的父母以自己的身教为范,不论是定居还是在迁徙中,一家人都在井井有条地完成每天的劳作。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用行的方方面面都要自己动手去创造,如制作黄油、熬制枫糖、制作蜡烛等等,让孩子们了解了生活的技能、养成了勤劳的习惯。无论是住在相对体面的新木屋里,还是住在河堤岸下的地洞里,孩子们每天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整齐后才能开始做其他的事情、家里的衣物床品总是清洗得干干净净。甚至在乘坐马拉篷车迁徙的途中,都要每餐前摆好餐具、餐后认真清洗餐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足以展现出了一家人通过辛勤的劳动,而过上有品质的生活的一面。劳拉一家对所饲养的牲畜、小动物的爱护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的善良。
  3 怡情的熏陶。这一系列小说从一开始就贯穿着一条暗线——爸爸的小提琴。从大森林到大草原,一路走来,只要爸爸有时间,就会在晚上拉小提琴,让孩子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下进入梦乡——怡情教育的最佳状态。正是在这样的熏陶之下,直到孩子们长大以后,她们都会在欢乐的时刻让爸爸演奏小提琴、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音乐让孩子们的心理永驻阳光,歌声让孩子们跟父母一样乐观向上。生活中的艰难和困苦是永恒的,乐观的心态也是永恒的。正是这种无坚不摧的永恒的乐观,陪伴孩子成长、成熟,积极地面对人生。
  4 文学素养的渗透。劳拉65岁才开始写作,却成绩斐然,这种成功不是偶然的。从小妈妈就教她们读颂《圣经》,有一段时间背诵《圣经》成为家里姐妹们的游戏,大家比赛看谁会背诵得更多。这些早期的家庭教育使阅读和学习成为她受用一生的好习惯。上学后,劳拉更是认真学习,成为班里第一个获得教职的学生。在她初次任教生涯中,也一直抓紧时间孜孜不倦地认真学习。即使在她结婚以后,她仍然热爱阅读。正是这种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让她不断提升,最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五 结语
  劳拉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她用自身的经历激励着爱好文学的人们。她的自传体文学作品更是从细微之处入手,向人们展现了西进运动中普通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她希望:她写这些小说就是要让人们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她做到了,并且她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西进运动中人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她父母的家庭教育所给予孩子们的简单的快乐,体会到的快乐的简单。
  参考文献:
  [1] 美国卡洛斯出版集团编,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译:《人人都有写作天赋》,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 秋实编:《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
  [3] 张友仑:《美国通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王俊峰:《危机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 黄绍湘:《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 赫伯特·斯宾塞,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李响,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
其他文献
一、引言美国学者托马斯·索威尔在其论著中曾提到:美国黑人是在违反其意志的情况下被强行带到美国来的唯一种族。[1]231自踏上美国国土开始,美国黑人就处于从属地位,开始了
你总能在“混乱”的人群中一眼认出严歌苓。精致的淡妆,黑色鬈发随意地披在肩上,一袭飘逸的白裙更显身姿婀娜。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华裔女作家背后,有着不逊色于她笔下小说人
一、巴塞尔姆及其写作风格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独具创新力及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以后现代主义表现方式“拼贴”而著称,其标志是浅薄的尝试和一种忧郁的快乐,因此
上插电解槽阳极的操作包括定期地把阳极棒从下层转换到上层的作业。为完成这一作业,经一定的时间需把阳极棒拔出来,放到棒笼中,再经长时间冷却到周围介质温度,而在原来的棒
我一个人独自占了一整个车厢,直到列车到达罗哈才上来一位姑娘。为这位姑娘送行的夫妇可能是她的父母,他们似乎对姑娘这趟旅行放不下心。那位太太向她作了详细的交代,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避免同陌生人交谈,等等。  我是个盲人,所以不知道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嗒啪嗒”的声音,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  “你是到台拉登去吗?”火车出站时我问她。  我想我可
摘要 在文风盛行的穆陵盛世年间,诗文兼备之人当数简易崔岦。他与金宗直、张维并称为朝鲜三大文章家,其诗峭刻,兼以调声。崔岦生存时代的骚坛唐风已经占了主流。但是这一时期的崔岦却走在衰败之路的江西诗派诗风的延长线上进行着他的创作。崔岦乖戾的性格,以及其对自己诗文的自负感,不得不说是他对自己卑贱出身所受挫折的一种条件反射行为,拥有出众的才华却因为卑贱的出身而在仕途屡屡受挫的崔岦,更加埋头于诗文的修炼,他希
《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广受好评。本文以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为参照点解,读《老人与海》中体现出的生态关怀引,发对生态和谐这个恒久
据美国《今日再生产》杂志报道,“冷战”结束导致钛和钛合金生产削减,而世界经济的“贫血”状态,使航空航天工业和汽车制造业中的钛用量减少。钛价格跌至创纪录水平。据专家
富士康注定就是一口高产的新闻油井,即使在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仍然“井喷”不已。10月6日,据美国非营利性机构“中国劳工观察”网站报道,富士康郑州工厂周五发生罢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