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0月28日,由重庆交响乐团、重庆市歌剧院自主创作、排演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太阳之子》在重庆隆重上演。
   作为“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全国巡演的第十场,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兼副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副主任覃志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等领导、专家到场观看演出。重庆本市市民对这场音乐会也给以极大关注。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十分欣喜于能在自家门口,看到自家人如此精彩的演出,盛赞背后,饱含着重庆交响乐团全体创演队伍长期以来坚定的艺术信念与艰辛付出。
  
  浸浴在巴渝民风中的“本土制造”
  
  本场音乐会为观众展现的是两部由重庆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江河回想》和《太阳之子》,原汁原味的“本土制造”。
  《江河回想》由重庆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国家一级作曲何泽生创作。音乐由《笁—传说—雾里巴人》、《偯—苦难—泪里巴人》、《吙—狂欢—火里巴人》三乐章组成,着力表现生活在巴渝大地上的英雄儿女历经远古开天、战争磨难最终浴火重生、再次欢腾的曲折历史。作品在交响乐基本框架结构内,引入土家族远古情歌、巴人响器、图腾木板等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象征元素,更将重庆最古老的乐器——虎钮錞于搬上舞台,成为交响乐首尾呼应的标志,以其特有的外饰造型和原始音色进一步强化了作品内涵。在表现渝州风情的同时,第二乐章采用直接拉响防空报警器以及人声的夸张吟唱等现代作曲技法,将听众瞬时间带入特定的历史情景,显露出作曲家专业技巧的娴熟。
  《太阳之子》由重庆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王华创作完成。第一乐章《水》采用十二音技法,带有点描音乐的性质,通过木管、弦乐的竞相追逐描绘出生命之源的色彩斑斓。第二乐章《空气》试图表现时空的对话,三个主题分别代表忧郁、飞翔与理想,贯穿起时空间亘古永恒的穿梭。第三乐章《太阳之子》在前一乐章的铺垫下,转为明显的有调性音乐,经过长笛描绘朦胧的“晨曦”、弦乐继续烘托扩张以及固定音型的回旋裂变,终于在舞蹈般的律动中将音乐推向了最后的高潮。作品采撷《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等民间音调,使巴渝人民的炽烈情感得到了更为完满的绽放,进一步彰显出自然与人的和谐互融。
  两部作品均显露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各种现代手法加以提炼,提升到交响音乐创作层面。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说来简单,想要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长期的民间采风已是家常便饭,单就錞于等稀有乐器的租借也颇耗时耗力——艺术创作成果的背后是一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沉甸甸的总谱浸透着作曲家的心血。
  
  闹市中的清音高扬
  
  完成总谱只代表一度创作的初步结束,要想把作品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乐队的二度创作同样关键。
  重庆交响乐团是在重庆市歌剧院乐队基础上扩编而成,正式挂牌还不到两年,与重庆市歌剧院采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特殊组建模式。乐团队伍虽然年轻,但乐队人员均毕业于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具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就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奥运文化展演季中,这支年轻的队伍已经带着委约作品——大型交响音乐诗画《长江》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得到国内外友人的交口称赞。这次,乐队成员终于拿到自己院团创作的作品,大家视若至宝。
  为了保证作品实际的演出效果,乐队排练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一次排练都必然伴随着新的修改。
  两部作品,从创作到排练演出,历时一年有余,在夜以继日的艺术锤炼中,在全院上下不计报酬、主动放弃节假日的刻苦排演中,《太阳之子》终于蓄势待发。
  
  真知灼见 如获至宝
  
  演出后,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连赞作品“有新意、有特色”,指挥家卞祖善、理论家梁茂春也表示“十分期待能尽快在北京再次听到这两部作品”。而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诚恳地说:“作品还很粗糙,太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于是,一场题为“交响乐在重庆”的专题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座谈会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指出:“对于作品中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是值得我们加以鼓励和保护的,在接下来的进一步打磨中,要在技法多样化、语言民族化和结构科学化方面继续下功夫。”座谈会上,中央芭蕾舞团指挥家卞祖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家梁茂春,《人民音乐》于庆新,《音乐周报》社长、主编安瑞等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
  卞祖善认为:“作为重庆第一部本土创作,交响乐团的起步是很高的,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鼓舞。作品视角独特,气势磅礴,其中对民间音调的运用,体现出作者对民间音乐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把生活中具体的音响和现场的演奏结合到一起,用音乐以外的手段来强调音乐也是值得肯定的;从演出效果来看,指挥和乐团都下了很大功夫。重庆需要一个世界级水平的交响乐团,相信你们能越做越好!”
  梁茂春则从重庆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谈起,指出抗战时期的重庆可以说是“交响乐在中国发展的中心”。对于本次演出在继承重庆交响乐光辉历史、振兴新时代新发展方面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于庆新着重强调了作品在处理现代技法与可听性关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作品充满新意,作曲家努力追求音乐语言的新颖,比起那些纯理性的物理音响,具有很强的可听性。这种对现代技法的探索精神首先应该给予保护。重庆交响乐团能够有今天的发展,与这种坚持推陈出新的宽松氛围是分不开的。”
  安瑞指出,两部作品分别在民风民俗描述和人生哲理感悟两方面有所侧重,同时具有内在联系,为听众拓展出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作品本身可听性很强,技法成熟,大胆使用各种民间乐器,表现手段丰富,体现出本次全国巡演活动所主张的“中国乐团、中国作品”。
  对于作品的进一步修改,与会专家也提出了许多中肯建议,卞祖善、梁茂春、于庆新先后提出,关于现场砸碎陶器、拉响报警器等非音乐元素的使用上,应该考虑其与交响音乐本身的有机融合,避免割裂音乐本身的内在逻辑;对民族素材要以交响性写作手法加以运用;在处理具体历史事件描绘与抽象哲理升华的关系上,应注重前后内容的融合;在合唱部分应加强对原生态特征的凸现,在民族乐器的运用方面应更加注重流畅性,等等。
  艺术无限路在脚下
  座谈会结束后,交响乐团立刻整理出修改意见,创演人员又开始了对作品新的修改,在他们看来,只有尽快拿出更加成熟的原创作品、磨炼更加精湛的表演技艺,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重庆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平”的职业化院团,经受住严峻的市场考验。院团有一个响亮的口号——艺术无限,正是在这种坚定的艺术信仰的支持下,他们克服了人员编制不足、乐器损耗严重、院址面临拆迁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努力实践着“经典、多彩、品质”的艺术追求。只有拥有了自主品牌的交响乐团、本土制造的交响乐创演,重庆才能真正拥有交响乐这一具有“全球认证”的文化载体。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前言    托马斯·库恩的新编史学理论提出了“范式”的理论概念。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讲道:“科学史家不追求一门旧学科对我们目前优势地位的永恒贡献,而且尽力展示出那门学科在它盛行时代的历史整体性。”我们可以用这种观点来审视艺术歌曲,这是用一种新编史学的观点来看历史问题。本文试从“范式”这个理论来谈谈艺术歌曲的音乐史发展脉络,以及它作为一个范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更换。  艺术歌曲在19世纪出现有它的社
2007年10月中旬,歌剧《霸王别姬》在北京首演后的一天,我应中国歌剧研究会新任主席王祖皆之约,参加了“2008中国歌剧论坛”策划草案的讨论会。会议的规模不大,是在解放军歌剧院的贵宾室举行的,参加的人有歌研会新班子的主席王祖皆,常务副主席金曼,副主席李小祥、戴玉祥,秘书长李晓云,老班子的田川、胡士平、刘诗嵘、卢森,正巧在京的居其宏(南京)、韩万斋(四川),音乐周报的评论版编辑傅显舟和我等人。新班子
桐先生(1923年1月—2011年7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桑先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开创了我国最早运用自由无调性技法创作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桑先生先后撰写了《和声的理论与运用》(上、下册)①、《和声学专题六讲》②、《和声学教程》③、《半音化的历史]进》④四部专著。专著构成桑桐学术思想的主体内容,既对和声理论作系统的概括,又对
今年元月八日,敬爱的音乐教育家、声乐艺术家喻宜萱先生离开了我们,仙逝而去。望着三个月前我们在喻先生家里给先生过九十九大寿的合影,回味着她老人家豁达的气度、诙谐的谈吐、端庄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依恋。  喻宜萱先生的一生曾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沧桑巨变,更见证了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喻宜萱先生的声乐艺术生涯与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是同步的,透过这位世纪老人的人生历程,我们
周君维民,与我有多项交集,可之“三同”——同年,同学,同事。  同年:我与他都是1942年生,都属马的(据说是劳碌命),好像生只差个把月,只是籍贯不同,他是苏赣榆,我是湖南溆浦。  同学:都受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他是声乐系,我是作曲系。因为同,所以都是1960年入学,他由成都德中学考入,我由上海市西中学考。大学虽是同学,可是当时我的思和行动都很封闭,与隔系的同学几没有交往。只是在一次学院举办的舒泽池
1994年初春,在北京三联书店工作多年的沈昌文同志在晤面时告我,陈原先生在该社创办的《生活周刊》上推荐了我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20周年以唯民笔名所编的一本译文集《贝多芬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我为此喜出望外,不久即找到刊载这本杂志的创刊号“文化生活栏”上《名家手中一卷书》里那篇不足千字的短文。陈文题为《我爱上了〈贝多芬论〉》。文中写道:因为“自我封闭”、孤陋寡闻,竟至于这部书问世两年
多年来,兴山县教育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为教育宣传工作思路,注重营造一个好氛围,武装一批好队伍,建立一套好机制,推出一批好作品,唱响了山区教育的好声音。  内引外联,营造一个好氛围。将教育宣传工作写进每年的工作要点,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办公会,解决制约教育宣传工作的相关问题。教育局每年落实教育宣传专项资金3万元以上,用于设施设备的更新及骨干通讯员的奖励。积极争取县委宣传部
儒布,这个名字对于蒙古族音乐界来讲,早已是一张不朽的王牌了。2012年9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主办、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以及北京十月天传媒携手承办的“‘草原之魂’——永儒布交响作品音乐会”奏响北京音乐厅。早在23年前的1989年,永儒布就作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作曲家率先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他的交响作品音乐会。如今,先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依然不辞辛劳地冲在创作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熏于2010年9月24日至26日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0多所高校和教学研究单位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8篇,艺术歌曲(指定体裁)33首。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高师和声理论与教学研究,除此以外,作曲技术理论的其他方面也有广泛涉及。  一、关于和声及其他作曲技术理论  1.高师
“报刊”是近代西风东渐以来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而在“救亡”、“启蒙”背景下所产生的近代音乐文化,既是对中国传统“乐教”理念的继承,又呼应着新时代的各种脉动。所以,音乐栏目或一些有关音乐的题材就成为晚清报刊特别愿意刊载的内容。经过百来年的战火和社会动荡,近代音乐文献留存下来的部分已经不能充分展示近代音乐发生的原貌。因此,检索近代期刊中的有关史料就成为研究者还原历史现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笔者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