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外科监护室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确诊为血流感染的1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5年中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3.88‰(138/35 524),且以1岁以下婴儿发生最多,最终死亡19例(13.77%)。138例血流感染患儿共获得17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分别占60.89%(109/179)、22.91%(41/179)和16.20%(29/179)。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84/179,46.93%);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5/179,8.38%)、肺炎克雷白杆菌(12/179,6.70%)和大肠埃希菌(6/179,3.35%),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真菌中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14/179,7.82%)。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明显上升。

结论

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血流感染率逐年增高,且低龄儿童的病死率亦高,需要临床上注重病原学检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共纳入52例经体外放疗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剩余肿瘤仍>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宫腔管和自由金属针组成的"混合"施源器对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勾画高危CTV (HR-CTV)、中危CTV (IR-CTV)及OAR。将体外照射与近距离治疗的EQD2相加。评
目的探讨初诊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结肠癌neoCRT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分析2010—2015年本中心收治的初诊不可切除的40例接受术前neoCRT的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资料。结果39例按计划完成术前neoCRT。34例行根治性手术,R0切除率为91%,pCR率为24%(8/34),T降期率为76%(26/34),N降期为100%(32/32),临床分期降期94%(32/34;21例膀胱受侵者中术后全膀
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改进,霍奇金淋巴瘤已成为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治疗的远期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因此,根据疾病分期和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早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更好了解不同类型NSCLC肿瘤最大径与最远微转移之间关系,提供由GTV确定CTV外扩范围更精确的组织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间收治的113例NSCLC (44例鳞癌、69例腺癌)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分析。肿瘤最大直径由大体测量与显微镜下测量结合确定,肿瘤微观转移灶由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肿瘤边界外局部微观转移灶与肿瘤之间距离以目镜测微尺测量计算得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Log
期刊
目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尚缺乏有效临床预后和治疗决策因子。本研究旨在定义原发肿瘤负荷(PTB)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作用。方法共回顾性收录10家医院1383例病例,其中Ⅰ期947例(68.5%),Ⅱ期326例(23.6%),Ⅲ—Ⅳ期110例(8.0%)。751例患者(54.3%)具有高PTB (H-PTB)特征。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H-
期刊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目前临床研究进展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现有治疗方案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标准治疗方案。采用常规的CHOP类化疗疗效欠佳,放疗在早期患者中的价值尚有待确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危患者巩固治疗的首选,新型药物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仍需进一步证实。PET/CT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判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PICU危重患儿临床营养的管理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儿科危重病临床营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数据。方法对PICU专科骨干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国内PICU的危重患儿营养评估、营养干预、营养管理状况。结果共39家PICU的专科骨干参与调查。国内不同PICU中危重患儿常用营养评估和指南不统一。64.1%(25人)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量表作为共同决定危重患儿喂养的依据;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