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男女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消除课程和教学中的性别不公平是实现男女教育平等的重要标准。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其高度浓缩的主流社会性别文化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倾向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性别教育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科书 性别倾向 性别教育
2001年,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年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1]新时代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男女教育平等问题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据此,本文对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否存在性别倾向、为何会产生这种倾向,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改进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教科书中的性别倾向现状及存在问题
1. 统计分析
(1)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出现的频率
①课文题目中两性出现频率
A.内容抽样。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目录中抽出49个题目。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男”表示题目中以男性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女”表示题目中以女性人物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性。分析单元为“篇”。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②故事性课文中两性担当主角的频率
A.内容抽样。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包括课后短文)抽出180篇以写人为主的课本作为样本。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男”表示课文以描写男性人物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女”表示课文以描写女性人物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性。分析单元为“篇”。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2所示。
③插图中两性出现频率
A.内容抽样。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抽出367幅人物插图作为统计样本。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其中“男”表示插图中为男性人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女”表示插图中为女性人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性。分析单元为“幅”。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3所示。
④插图中两性作为主角的频率
A.内容抽样。从367幅人物插图中抽出234幅集体人物插图作为统计样本。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其中“男”指插图中男性人物是表现画面主题的主要人物,常常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女”指女性人物是旁观者、辅助者,常常出现在画面的边缘。“不明显”表示以上两种关系都不明显,无法确定。分析单元为“幅”。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4所示。
(2)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形象分析
①内容抽样。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以写人为主的180篇课文为样本。
②类目与分析单元。类目有伟人、革命英雄、科学家、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文学家和其他共七项。分析单元为“篇”。
③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5所示。
(3)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职业分析
①内容抽样。此项统计分析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所有职业,课文、插图、习题、单元训练等各种出现的职业都被作为统计对象。
②类目与分析单元。分为科学研究职业、卫生技术职业、文艺职业、体育职业、文化教育职业、产业制造职业、农林职业、军人职业、商业、服务性职业十项。分析单元根据该项统计分析要求确定为“次”。
③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6所示。
(4)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行为特征分析
①内容抽样。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抽出描写男女人物行为特征的语句,并按所确定的类目进行归类。
②类目与分析单元。确定14个类目,即英勇、顽强、果断;机智、沉着、冷静;聪明、博学、好奇;勤奋、认真、刻苦;诚实、礼貌、俭朴;目标远大、有抱负;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热爱祖国、有责任感;无知、迷信、少见;羞涩、忸怩、退缩;善良、温和、文静;自私自利、不明是非;其他优良行为特征;其他不良行为特征。分析单元仍为“次”。
③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7所示。
2. 存在问题
(1)从两性人物出现频率来看:男性多于女性
如表1、2、3、4所示,无论是从题目中两性出现的频率、故事性课文中担当主角的频率角度,还是从插图中两性出现频率、插图中两性作为主角的频率角度来看,男性出现频率的比例均远远大于女性,有的甚至是女性的2倍多。
(2)从两性人物形象范围来看:男性宽于女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伟人、革命英雄、科学家等几乎全由男性来充当,整个教科书中只出现居里夫人一位女性科学家。所有人物形象中的男性均宽泛于女性,女性人物形象出现的次数几乎为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3)从两性人物职业层次来看:男性高于女性
如表6所示,男性在科学、卫生技术、农林、军人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在服务性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出现的文化教育职业和体育职业中,男女比例不相上下,这比以往教科书中出现的此项比例有所改进。但女性的职业始终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形象,使本来就很少出现的女性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地位要比男性逊色许多。
(4)从两性人物行为特征来看:男性优于女性
如表7所示,在英勇、顽强、果断,机智、沉着、冷静,聪明、博学、好奇,勤奋、认真、刻苦、有抱负、热爱祖国、有责任感等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在善良、温和、文静等方面女性略微优于男性;而在羞涩、忸怩、退缩等方面女性高于男性,甚至可以说男性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明显表现,这也凸显了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思想。
二、教科书中产生性别倾向的原因
1.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表现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参与社会,从而成为与社会文化规范相适应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和适应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一切行为规范,例如社会习俗、社会角色与身份等[2]。社会通过社会化使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化,使男女两性很合理地顺从文化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差异,又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将这种男性主导的倾向更加合理化,而女性则将这种倾向进行内化,如此代代相传、周而复始,女性就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她们的地位。
2. 编写教科书的文化背景
教材文化是体现在教材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社会文化,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系统,明确显示了社会领导阶级为青少年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的教学内容[3]。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旧制约和影响着性别角色观念,“男尊女卑”的陈旧思想以不同的方式隐藏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这样与女性相关的议题常常被排除在外,造成了女性经验边缘化。
3. 教科书的编写者、审定者队伍及其性别倾向
据相关统计,教科书编写者中以男性比例居多,这样就会在编写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他们认为正确的传统性别观念。而教科书审定者中男女比例的再次失调使得这种倾向继续呈现。此外,一部分教科书编写者可能并不具备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并根据男性为主导的标准来组织学习内容,而不去探究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女性的内在需要,既而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就凸显在教科书中。
三、性别教育的建议
1. 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审定者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首先,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审定者要学习领会性别平等的理念,并改变传统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性别观念,确立男女性格特征各有利弊的客观意识,并将这一正确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其次,努力使教科书的内容适应时代的需要,能够客观地体现两性的社会生活,特别要充分体现以往受忽视女性群体的社会贡献和价值;最后,要对传统的性别定势语言进行重新审定和改编。
2. 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教导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男女角色的人物形象,对于一些传统的女性形象要给予正确评价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去认识和重构教科书的内容;其次,要注意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使用,尽量避免给学生呈现传统性别歧视的图片和资料,避免经常性灌输“男儿有泪不轻谈”、“女孩是水做的”等语言;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非传统的课外活动,并让男女生都有参与担当领导角色的机会。
3. 政府应加强监督和指导职能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拥有决策权的中国女性的一般状况是:地位越高、越有实权的领导干部,女性领导人越少,女性领导人担任副职的多,正职的少,担任名誉性虚职的多,有实权的少。总的来看,中国女性参政的水平还是相当低的”[4],所以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审定者队伍,保证男女均衡的比例,这样可以使女性发挥自己应有的编写与审定权利。此外,还要对她们进行性别平等观念的培训,保证她们对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上的敏感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她们本身的性别偏见。
4. 家庭和社会要给予大力支持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非传统性别观念的引导,鼓励他们参与非传统的游戏和运动,并协助教师对孩子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男女双性化并不是代表性别中立或者没有性别,也不涉及性的取向,而是描述个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两性的行为特征,以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5]。从儿童出生起,父母就应淡化成人世界固有的性别观念框架,使男女儿童都养成各个方面良好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减少对孩子进行传统性别观念的期望和评价。同时,社会各界应消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营造性别公平的外部环境,树立平等的法律制度,普及传播社会性别知识,争取扭转现阶段某些大众话语的后退现象,使性别公平问题深入人心,进而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Z].2001-5-22.
[2] 林聚任.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33.
[3]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7):34.
[4] 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14.
[5]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8.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编辑:陈 敏
[关键词] 小学教科书 性别倾向 性别教育
2001年,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年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1]新时代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男女教育平等问题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据此,本文对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否存在性别倾向、为何会产生这种倾向,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改进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教科书中的性别倾向现状及存在问题
1. 统计分析
(1)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出现的频率
①课文题目中两性出现频率
A.内容抽样。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目录中抽出49个题目。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男”表示题目中以男性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女”表示题目中以女性人物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性。分析单元为“篇”。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②故事性课文中两性担当主角的频率
A.内容抽样。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包括课后短文)抽出180篇以写人为主的课本作为样本。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男”表示课文以描写男性人物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女”表示课文以描写女性人物为主,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性。分析单元为“篇”。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2所示。
③插图中两性出现频率
A.内容抽样。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抽出367幅人物插图作为统计样本。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其中“男”表示插图中为男性人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女”表示插图中为女性人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性。分析单元为“幅”。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3所示。
④插图中两性作为主角的频率
A.内容抽样。从367幅人物插图中抽出234幅集体人物插图作为统计样本。
B.类目与分析单元。分男、女两个类目,其中“男”指插图中男性人物是表现画面主题的主要人物,常常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女”指女性人物是旁观者、辅助者,常常出现在画面的边缘。“不明显”表示以上两种关系都不明显,无法确定。分析单元为“幅”。
C.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4所示。
(2)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形象分析
①内容抽样。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以写人为主的180篇课文为样本。
②类目与分析单元。类目有伟人、革命英雄、科学家、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文学家和其他共七项。分析单元为“篇”。
③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5所示。
(3)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职业分析
①内容抽样。此项统计分析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所有职业,课文、插图、习题、单元训练等各种出现的职业都被作为统计对象。
②类目与分析单元。分为科学研究职业、卫生技术职业、文艺职业、体育职业、文化教育职业、产业制造职业、农林职业、军人职业、商业、服务性职业十项。分析单元根据该项统计分析要求确定为“次”。
③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6所示。
(4)教科书中男女两性人物行为特征分析
①内容抽样。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抽出描写男女人物行为特征的语句,并按所确定的类目进行归类。
②类目与分析单元。确定14个类目,即英勇、顽强、果断;机智、沉着、冷静;聪明、博学、好奇;勤奋、认真、刻苦;诚实、礼貌、俭朴;目标远大、有抱负;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热爱祖国、有责任感;无知、迷信、少见;羞涩、忸怩、退缩;善良、温和、文静;自私自利、不明是非;其他优良行为特征;其他不良行为特征。分析单元仍为“次”。
③统计结果。把评判记录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如表7所示。
2. 存在问题
(1)从两性人物出现频率来看:男性多于女性
如表1、2、3、4所示,无论是从题目中两性出现的频率、故事性课文中担当主角的频率角度,还是从插图中两性出现频率、插图中两性作为主角的频率角度来看,男性出现频率的比例均远远大于女性,有的甚至是女性的2倍多。
(2)从两性人物形象范围来看:男性宽于女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伟人、革命英雄、科学家等几乎全由男性来充当,整个教科书中只出现居里夫人一位女性科学家。所有人物形象中的男性均宽泛于女性,女性人物形象出现的次数几乎为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3)从两性人物职业层次来看:男性高于女性
如表6所示,男性在科学、卫生技术、农林、军人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在服务性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出现的文化教育职业和体育职业中,男女比例不相上下,这比以往教科书中出现的此项比例有所改进。但女性的职业始终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形象,使本来就很少出现的女性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地位要比男性逊色许多。
(4)从两性人物行为特征来看:男性优于女性
如表7所示,在英勇、顽强、果断,机智、沉着、冷静,聪明、博学、好奇,勤奋、认真、刻苦、有抱负、热爱祖国、有责任感等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在善良、温和、文静等方面女性略微优于男性;而在羞涩、忸怩、退缩等方面女性高于男性,甚至可以说男性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明显表现,这也凸显了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思想。
二、教科书中产生性别倾向的原因
1.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表现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参与社会,从而成为与社会文化规范相适应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和适应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一切行为规范,例如社会习俗、社会角色与身份等[2]。社会通过社会化使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化,使男女两性很合理地顺从文化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差异,又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将这种男性主导的倾向更加合理化,而女性则将这种倾向进行内化,如此代代相传、周而复始,女性就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她们的地位。
2. 编写教科书的文化背景
教材文化是体现在教材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社会文化,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系统,明确显示了社会领导阶级为青少年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的教学内容[3]。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旧制约和影响着性别角色观念,“男尊女卑”的陈旧思想以不同的方式隐藏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这样与女性相关的议题常常被排除在外,造成了女性经验边缘化。
3. 教科书的编写者、审定者队伍及其性别倾向
据相关统计,教科书编写者中以男性比例居多,这样就会在编写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他们认为正确的传统性别观念。而教科书审定者中男女比例的再次失调使得这种倾向继续呈现。此外,一部分教科书编写者可能并不具备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并根据男性为主导的标准来组织学习内容,而不去探究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女性的内在需要,既而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就凸显在教科书中。
三、性别教育的建议
1. 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审定者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首先,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审定者要学习领会性别平等的理念,并改变传统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性别观念,确立男女性格特征各有利弊的客观意识,并将这一正确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其次,努力使教科书的内容适应时代的需要,能够客观地体现两性的社会生活,特别要充分体现以往受忽视女性群体的社会贡献和价值;最后,要对传统的性别定势语言进行重新审定和改编。
2. 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教导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男女角色的人物形象,对于一些传统的女性形象要给予正确评价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去认识和重构教科书的内容;其次,要注意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使用,尽量避免给学生呈现传统性别歧视的图片和资料,避免经常性灌输“男儿有泪不轻谈”、“女孩是水做的”等语言;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非传统的课外活动,并让男女生都有参与担当领导角色的机会。
3. 政府应加强监督和指导职能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拥有决策权的中国女性的一般状况是:地位越高、越有实权的领导干部,女性领导人越少,女性领导人担任副职的多,正职的少,担任名誉性虚职的多,有实权的少。总的来看,中国女性参政的水平还是相当低的”[4],所以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教科书的编写者和审定者队伍,保证男女均衡的比例,这样可以使女性发挥自己应有的编写与审定权利。此外,还要对她们进行性别平等观念的培训,保证她们对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上的敏感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她们本身的性别偏见。
4. 家庭和社会要给予大力支持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非传统性别观念的引导,鼓励他们参与非传统的游戏和运动,并协助教师对孩子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男女双性化并不是代表性别中立或者没有性别,也不涉及性的取向,而是描述个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两性的行为特征,以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5]。从儿童出生起,父母就应淡化成人世界固有的性别观念框架,使男女儿童都养成各个方面良好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减少对孩子进行传统性别观念的期望和评价。同时,社会各界应消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营造性别公平的外部环境,树立平等的法律制度,普及传播社会性别知识,争取扭转现阶段某些大众话语的后退现象,使性别公平问题深入人心,进而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Z].2001-5-22.
[2] 林聚任.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33.
[3]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7):34.
[4] 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14.
[5]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8.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编辑: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