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化学新课改下的科学探究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实效地实施探究是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对一节化学探究课的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探究的六个环节是否要面面俱到?教师如何在探究教学中把握指导程度?探究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活动场所是否只局限于课堂?
  【关键词】 探究教学 教学思考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教学把现实世界带入课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了科学家们艰辛的探究过程,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真正的探究不但能改变目前学生厌学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并使教师从中受益;但由于大家对探究教学的不同理解,在探究教学中就出现了未尽人意的情况;下面以本县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探究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探究CO2制取的方法实验教学片断
  学生二人一组,桌上摆放大试管、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火柴、木炭、酒精灯等。
  师:我们已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和CO2的性质,今天来探究如何制取CO2。探究前请仔细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和以下补充材料:①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继续进行,②制取气体应考虑反应控制、反应速率、气体纯度、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操作方便等方面。
  师:科学探究有六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和假设③设计实验④实验和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评估⑥交流和合作。请按照这六个环节来探究。
  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后,教师除了安全提示外成为旁观者一言不发……看着临近下课,但还有一半学生还在探究;为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只得强行将学生的探究停下来,在完成与未完成的小组中各选几组上台交流。有些小组顺利完成了六个探究环节,认为最好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但已完成的小组中实验方案也有不正确的:他们想另辟蹊径收集人呼出来的CO2;或用木炭燃烧来制取CO2。未完成的小组中有的因气密性不好收集不到CO2而怀疑实验原理是否正确;有的因燃着的火柴离集气瓶口太高而不能确定是否收集满CO2,因而不能确定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和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哪个方案更好;有的因检验时通气时间太长使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故不能确定所收集的气体是CO2……但还未等评估、交流完,下课铃响了,只得草草下课。
  2.课堂实践引发的思考
  课后听课者一致认为: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教学特有的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的科学性、探究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全面性;但只有一半小组完成探究、"探"而来不及"究",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显得不够。究其原因,我认为授课者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值得思考:
  2.1 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是否要在一节课内面面俱到
  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流程。首先,不是每个问题的探究都需要这几个环节的。如本节课是探究"如何制取CO2?",就不要学生再提出问题了。其次,由于受学生身心特点和学力基础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能进行完整的探究,因此教师在培养探究能力时应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梯度下安排,在某阶段可针对某些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另外几个环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经过长时期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对六个探究环节有完整的认识和体验。其三,由于受中考升学压力和现行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教师必须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与教学进度关系,只能根据课题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安排合适的探究环节,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本节应重点探究第③④⑤三个环节。
  2.2 教师如何在探究教学中把握指导程度
  在具体的探究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困惑是把握不住指导程度。一种极端是低估学生探究能力,对探究步步指导,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只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另一种极端是高估学生探究能力,把学生天生的探究冲动当作探究能力;同时由于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教师一旦指导学生,学生就失去了主体性,不敢指导学生;从而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会因某一环节不能完成而影响整个探究的成功。
  2.3 探究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本节课有一半小组未完成探究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处理好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探究教学适合小班化,但实际情况是普遍班额大,教师管理和指导很难到位;而学生又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和能力的形成速度不同;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可以解决以上矛盾。教师应根据探究内容、条件的不同,将前后两桌四人组成成绩有上中下、素质互补的均衡的异质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发挥生与生互补的合作学习优势,减少差生探究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各有所得。
  2.4 探究活动场所不应只局限于课堂
  课堂时间有限,但课外的教学资源和时间是丰富的,只有将课堂内、外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地完成问题的探究。例如学习了过滤知识后,可让学生在课外探究"如何把红糖制成白糖?",通过探究可重温溶解、吸附、过滤、浓缩、冷却等操作。以上是这节探究课引发的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同行指教。探究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课程和教学实践中;但如何有的放矢地开展探究教学,促进探究教学的实效性,仍需我们不断思考。
其他文献
我任教的班级,学生两级分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口语表达能力也比较差。上课时我一提问,时常会出现学生"答不上来"、"答非所问"等现象。使得课堂气氛紧张,也使学生自信心受挫,更使我陷入"两难"处境,不知该怎样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到底是学生自身状况差,还是我的提问技巧有问题呢?通过与课代表的交流,我知道了我提问的不足之处在于小问题问的少,大问题问得多。这使得学生们回答问题"压力山大",没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 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1.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运用给力的教学方法和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标准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义务数学教育方面,同样跟随新的历史进程,着眼国际范围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
期刊
【摘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特别是新课改强调思想品德课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要求。  【关键词】 中学政治 思想品德 融入生活  从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特别是新课改强调思想品德课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要求,笔者想谈谈在一线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1.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期刊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然而,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观念还是影响着现代的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评价教师的优劣,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纵观中学语文课堂:学生的
期刊
【摘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大纲也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特别强调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高中生物教学  【Abstract】  One of the basic concepts
期刊
【摘要】 在高考中,"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查的重点,生活中的实例是重要的题源。题目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源于物理,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一步一步的引导培养出来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有这样的意识。通过原创题的开发,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去体味题目,建构合理的物理模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物理 原创题  1.问题的提出  每年
期刊
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现在的孩子真的是越来越难教了,孩子的心思也是越来越难捉摸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发现,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们的最好法宝,人格魅力应从以下几点来塑造:  1.精湛的专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养成学习的习惯是教师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现在的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想要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
期刊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类似的题目:  例:在恒容恒压条件下,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H2 ,发生N2+3H2≒2NH3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NH3,此时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见解,现分别表述如下。  第一种观点:由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可知,达到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完成《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二十多年来,我对于一堂课的开头探讨不少,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则不多。以下我就语文课结尾的探索谈谈自己的观点。  语文课结尾如果以"不了了之"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