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统一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去捕捉学生的各种动态信息,及时对教学的内容、方式、节奏等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批判、去反思,增强师生互动,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试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就如何根据学生动态信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进行一些思考。
一、观其神,听其言,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掌控学生情意状态,适时进行如下调整:
1.调整进度与难度
当大部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一脸茫然,互相询问“怎么做”,或只剩少数优生在“表演”的时候,教师就要考虑是否已经偏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及时降低坡度,放慢进度,增加铺垫,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情感体验等指标中都有亮点。
2.调整教学兴奋点
重复的教学结构,常规的教学手段,都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疲劳,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或呆坐在位子上。这时,教师应改变教学手段,创造新的兴奋点,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愿望,和教师一起实现教学目标。
3.调整教学切入点
高年级数学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有些学生会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的疑问,在心理上有一种抗拒。教师应善于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布置专题作业,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等,加深数学价值的认同感,去除消极心理。
二、观其演,听其解,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核心”一维,是学科探究的结论表征。新课程理念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反对知识与技能简单的“移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情况,引导学生提高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水平。
1.通过模仿,考察对知识的了解水平
对新知识点完成初步认知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点或对象进行模仿、重复和例证,进而巩固新知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遗漏、混淆等反应,教师要及时辅以选择、判断、再现等手段,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新知识点的基本特征。
2.通过操作,考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与已有知识和技能建立联系,独立完成操作,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收集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还要具备调整、改进等动手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正确率、合理化程度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加以分析后,分类施教,让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运用知识,独立完成操作。
3.通过迁移,考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在新的情境下建立知识的合理联系,理解技能的适用性,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较高层次,也是灵活运用、触类旁通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轨迹,倾听学生是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发其未萌,启其未通。
三、观其错,听其述,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获得新知的过程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创新。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教师要把学生的差错当作十分珍贵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巧妙引申,实现学生智慧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
1.延迟评价,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学会合作
有的差错是属于知识性和方法性的差错,但与普遍性的差错相比,这种差错出现了新的变化,能够引起新的思考。这时,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甚至连错与对都不置可否,而是让出错者展示探究和思考过程的机会。而后教师适当引导,让同学一起研讨,各抒己见,在分享与合作的良好氛围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2.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发展思维
有的差错虽然是普遍性的、意料之中的,但这种差错利用得当,可以实现“质的转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要活用学生的差错,创设开放性的环境,作“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果……会怎么样”等启发式鼓励,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敏度,其效果往往出于预设教学目标之外。
3.放大差错,引导学生查找原因,学会反思
课堂上学生的差错是多样的,并且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把个别学生的某一差错,转变成全体学生的差错体验,使全体学生对这一差错产生集体“免疫力”,是教师捕捉学生动态信息的又一重要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了对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今后怎么避免”,让差错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
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离开来,而实际上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情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真正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到以发展为本位的转移,致力于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责编 张亚莎)
一、观其神,听其言,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掌控学生情意状态,适时进行如下调整:
1.调整进度与难度
当大部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一脸茫然,互相询问“怎么做”,或只剩少数优生在“表演”的时候,教师就要考虑是否已经偏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及时降低坡度,放慢进度,增加铺垫,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情感体验等指标中都有亮点。
2.调整教学兴奋点
重复的教学结构,常规的教学手段,都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疲劳,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或呆坐在位子上。这时,教师应改变教学手段,创造新的兴奋点,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愿望,和教师一起实现教学目标。
3.调整教学切入点
高年级数学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有些学生会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的疑问,在心理上有一种抗拒。教师应善于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布置专题作业,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等,加深数学价值的认同感,去除消极心理。
二、观其演,听其解,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核心”一维,是学科探究的结论表征。新课程理念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反对知识与技能简单的“移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情况,引导学生提高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水平。
1.通过模仿,考察对知识的了解水平
对新知识点完成初步认知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点或对象进行模仿、重复和例证,进而巩固新知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遗漏、混淆等反应,教师要及时辅以选择、判断、再现等手段,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新知识点的基本特征。
2.通过操作,考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与已有知识和技能建立联系,独立完成操作,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收集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还要具备调整、改进等动手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正确率、合理化程度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加以分析后,分类施教,让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运用知识,独立完成操作。
3.通过迁移,考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在新的情境下建立知识的合理联系,理解技能的适用性,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较高层次,也是灵活运用、触类旁通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轨迹,倾听学生是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发其未萌,启其未通。
三、观其错,听其述,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获得新知的过程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创新。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教师要把学生的差错当作十分珍贵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巧妙引申,实现学生智慧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
1.延迟评价,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学会合作
有的差错是属于知识性和方法性的差错,但与普遍性的差错相比,这种差错出现了新的变化,能够引起新的思考。这时,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甚至连错与对都不置可否,而是让出错者展示探究和思考过程的机会。而后教师适当引导,让同学一起研讨,各抒己见,在分享与合作的良好氛围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2.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发展思维
有的差错虽然是普遍性的、意料之中的,但这种差错利用得当,可以实现“质的转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要活用学生的差错,创设开放性的环境,作“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果……会怎么样”等启发式鼓励,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敏度,其效果往往出于预设教学目标之外。
3.放大差错,引导学生查找原因,学会反思
课堂上学生的差错是多样的,并且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把个别学生的某一差错,转变成全体学生的差错体验,使全体学生对这一差错产生集体“免疫力”,是教师捕捉学生动态信息的又一重要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了对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今后怎么避免”,让差错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
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离开来,而实际上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情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真正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到以发展为本位的转移,致力于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