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落实方面的困难和弊病,着重研究基层统计与队伍建设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出路,意在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统计、重视统计,使统计事业真正走向协调、规范、科学化的轨道。
【关键词】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统计事业也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给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翔实的统计数据。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事业的前沿阵地,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 。但是,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这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并延续至今,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从纵向上看,各级政府统计之间既非垂直,又非独立,上级对下级只安排任务,而不给配套经费,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基层统计的发展空间和工作进展,同时还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干扰统计数据。从横向上看,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是平行运行的“双轨制”,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太密切。这种条块分割的分级管理体制,使统计工作质量受地方和部门利益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差;再加上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不力等,导致数出多门,信息失真。
一、基层统计与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建设不到位。从形式上看,前些年,各乡镇都设有统计站,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工作还能开展,但随着统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统计任务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 这么多统计任务,仅靠一名兼职或专职的统计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似乎已不太现实。而能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报表任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在乡镇还没有 实际发挥作用。再加上乡镇机构改革的开展,某些乡镇的统计站已合并到其它站所,统计站已名存实亡,何谈很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统计任务。
(二)地位待遇不如人。在许多人心目中,统计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钱,而在一些县乡领导的眼里,统计不像工商、税务、财政部门那样为政府增加收入,統计只生产数据,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近年来由于乡镇财政普遍紧张,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全靠当地财政拨付,统计上的普查、抽查、调查及正常的统计业务,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很难开展。
(三)队伍工作不匹配。一是乡镇统计员更换频繁。由于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待遇低,大部分乡镇统计员几年一换,甚至一年几换, 因此,乡镇统计员大多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二是基层统计员知识老化。大多数乡镇基层统计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招聘而来的,随着形势的变化,其业务知识老化,特别是微机操作方面,明显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执法环境不优越。统计上虽然也有法,也属于政府执法单位,但仍然缺乏力度。为了政绩,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法人,为了证明自己任期“成绩”显赫,往往暗示下属在统计数据上虚报、瞒报、漏报数据,以获得荣誉,或捞取政治资本。而一旦统计部门查出其违法行为,个别领导、某些熟人就上门说情、或拿大帽子压人,使统计执法受阻。统计部门的某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在上级部门下达的不切实际指标后,随意违背职业道德,人为调整统计数据,以迎合领导的心意。这样,统计执法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究其基层统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原因,主要是基层的领导思想上不重视,财力上不支持;其次是统计管理体制和方法制度上的不健全。
二、基层统计与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改革统计管理体制,优化统计方法制度
目前,我国的统计模式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有优点,但缺乏的是统计监督。为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应分离统计监督与统计事务职能,在县及县以上建立国家统计监督局,由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重点监督地方统计。当然,最好是从国家统计局到乡镇统计站实行垂直管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全部上划。一旦实行了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长期困扰统计部门的一系列困难即可迎刃而解。因为独立统计是世界各国政府官方统计共同遵守的最基本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平的提高,统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程度上与国际统计一般规则和做法接轨势在必行。基层统计要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统计系统的垂直统一管理。统计方法的改革,是要真正建立起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全面统计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重点建立以定点抽查为主的抽样调查体系。
(二)稳定基层统计队伍,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充分巩固统计队伍。另一方面,要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优化统计工作环境
基层统计既是统计的组织者,又是统计工作的直接调查者,承上启下,地位特殊,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统计环境工作环境一直较差。首先,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以获得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执法从严,违法必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统计违法成本。特别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对统计违法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向社会跟踪报道,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一经查处,决不姑息养奸,要从重、从快、从严处理。在这方面,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在统计违法方面,对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等给予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如日本,对虚报和拒报或妨碍调查的处以六个月以下的徒刑或拘禁,或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再如美国,官员或雇员虚假陈述、证明和报告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金或五年以下的监禁等。
(四)打造统计信息网络,搞好精品优质服务
近年来,县级统计系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基层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仍很薄弱。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是把统计部门“推出去”的一个平台,也是映射统计工作的一面镜子。要不断加大对基层统计的投入和重视,充实基层统计的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最终达到“网上统计”的发展目标。同时, 对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要及时调研,写出分析报告;要延伸统计职能,为企业、个体和其他单位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评估、分析,切实发挥统计人的才干,为全社会经济建设服好务。只有搞好统计优质服务,统计事业才能顺利开展并大放光彩。
【关键词】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统计事业也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给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翔实的统计数据。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事业的前沿阵地,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 。但是,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这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并延续至今,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从纵向上看,各级政府统计之间既非垂直,又非独立,上级对下级只安排任务,而不给配套经费,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基层统计的发展空间和工作进展,同时还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干扰统计数据。从横向上看,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是平行运行的“双轨制”,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太密切。这种条块分割的分级管理体制,使统计工作质量受地方和部门利益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差;再加上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不力等,导致数出多门,信息失真。
一、基层统计与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建设不到位。从形式上看,前些年,各乡镇都设有统计站,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工作还能开展,但随着统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统计任务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 这么多统计任务,仅靠一名兼职或专职的统计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似乎已不太现实。而能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报表任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在乡镇还没有 实际发挥作用。再加上乡镇机构改革的开展,某些乡镇的统计站已合并到其它站所,统计站已名存实亡,何谈很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统计任务。
(二)地位待遇不如人。在许多人心目中,统计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钱,而在一些县乡领导的眼里,统计不像工商、税务、财政部门那样为政府增加收入,統计只生产数据,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近年来由于乡镇财政普遍紧张,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全靠当地财政拨付,统计上的普查、抽查、调查及正常的统计业务,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很难开展。
(三)队伍工作不匹配。一是乡镇统计员更换频繁。由于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待遇低,大部分乡镇统计员几年一换,甚至一年几换, 因此,乡镇统计员大多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二是基层统计员知识老化。大多数乡镇基层统计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招聘而来的,随着形势的变化,其业务知识老化,特别是微机操作方面,明显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执法环境不优越。统计上虽然也有法,也属于政府执法单位,但仍然缺乏力度。为了政绩,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法人,为了证明自己任期“成绩”显赫,往往暗示下属在统计数据上虚报、瞒报、漏报数据,以获得荣誉,或捞取政治资本。而一旦统计部门查出其违法行为,个别领导、某些熟人就上门说情、或拿大帽子压人,使统计执法受阻。统计部门的某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在上级部门下达的不切实际指标后,随意违背职业道德,人为调整统计数据,以迎合领导的心意。这样,统计执法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究其基层统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原因,主要是基层的领导思想上不重视,财力上不支持;其次是统计管理体制和方法制度上的不健全。
二、基层统计与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改革统计管理体制,优化统计方法制度
目前,我国的统计模式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有优点,但缺乏的是统计监督。为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应分离统计监督与统计事务职能,在县及县以上建立国家统计监督局,由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重点监督地方统计。当然,最好是从国家统计局到乡镇统计站实行垂直管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全部上划。一旦实行了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长期困扰统计部门的一系列困难即可迎刃而解。因为独立统计是世界各国政府官方统计共同遵守的最基本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平的提高,统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程度上与国际统计一般规则和做法接轨势在必行。基层统计要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统计系统的垂直统一管理。统计方法的改革,是要真正建立起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全面统计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重点建立以定点抽查为主的抽样调查体系。
(二)稳定基层统计队伍,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充分巩固统计队伍。另一方面,要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优化统计工作环境
基层统计既是统计的组织者,又是统计工作的直接调查者,承上启下,地位特殊,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统计环境工作环境一直较差。首先,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以获得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执法从严,违法必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统计违法成本。特别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对统计违法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向社会跟踪报道,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一经查处,决不姑息养奸,要从重、从快、从严处理。在这方面,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在统计违法方面,对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等给予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如日本,对虚报和拒报或妨碍调查的处以六个月以下的徒刑或拘禁,或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再如美国,官员或雇员虚假陈述、证明和报告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金或五年以下的监禁等。
(四)打造统计信息网络,搞好精品优质服务
近年来,县级统计系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基层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仍很薄弱。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是把统计部门“推出去”的一个平台,也是映射统计工作的一面镜子。要不断加大对基层统计的投入和重视,充实基层统计的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最终达到“网上统计”的发展目标。同时, 对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要及时调研,写出分析报告;要延伸统计职能,为企业、个体和其他单位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评估、分析,切实发挥统计人的才干,为全社会经济建设服好务。只有搞好统计优质服务,统计事业才能顺利开展并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