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话是作文的基础,低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处于语言、智力、思维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识字与写字是重点,但引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从写好一句话入手,循序渐进,学习运用书中的句式,积累好词佳句,在仿写中拓展思维。注重利用文本知识,有意识地把词串连成句子,串成一篇小文章,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学习句式;借鉴语言;连词成话;课文作文;阅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79-0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写话是作文的基础,低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处于语言、智力、思维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识字与写字是重点,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从低年级段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的写话训练,引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也是非常必要的。
崔峦老师在全国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为基本点,牢牢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扎扎实实求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为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实现“高效课堂,有效学习”,在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提高写话能力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坚持每日一句话
汉语拼音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我便让学生试着用汉语拼音写一句话。一开始学生写的很简单如“秋天小草发黄了。”“今天天空很蓝”。而且拼音也有不少错误。即使这样,我坚持每天中午拿出一点时间在班级中朗读写的好的句子,低年级学生一切的学习都是刚起步,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和宽容心。在一边纠正拼音一边交流引导中,学生的写话表达的更完整,内容也渐渐充实起来。
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常用汉字后,我继续鼓励学生坚持每日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有时学生写今天的心情,有时写今天学会的本领,有时写一天里的趣事。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写话激情,有时还创设情境让学生续写一句话,或者和学生商量一个主题如“我喜欢的动画片”“我喜欢吃的水果”等,在每日的写话练习中生字和拼音在不断的运用中得到有效的巩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又培养了良好的表达习惯和想象力。
二 学习句式练仿写
苏教版一下的《雨点》一课是首优美的小诗,在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句式写一写:“雨点落进______ ,______在______。”在想和写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同一事物,感受都不一样。《小池塘》一课中,在学习感受了作者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后,练习仿写句子______倒映在池塘里,像 ______。既深刻的感受了春天小池塘的美丽,又初步练习了比喻句。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不丰富,更需要学习运用书中的句式,积累好词佳句,在仿写中拓展思维,为写好一段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利用词串教学,教学写话
教材中的“词串识字”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底蕴、科学的编排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是为学生练习口语表达、练习写话的有力平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利用文本知识,有意识地把词串连成句子,串成一篇小文章,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无所不至,但写作却是感性材料与思维加工结合的产物。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嘴高手低”,说得热闹,写得干巴。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苏教版第三册《识字5》是有关冬天的词串,引导学生在边看图边想象的基础上用上词串中的词初步练说冬天的美景。同时本册的练习5中“读读背背”展示的有关冬天的成语和对联,将教材内容适时整合,在用词串连词成话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些描写冬天的成语和对联写一段话:“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季里,腊梅花正迎着风雪开放,松树和竹子也不怕寒冷,依然苍翠挺立,充满生机。蟒蛇、蚂蚁和刺猬躲进了洞里生活,但小朋友却不怕冷,他们迎着风雪滑雪、溜冰、跳绳,积极锻炼身体。” 在每一个词串的教学基础上,我都注意开发课外资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词语搭配,说完整的话,将生活、感受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扎实的落实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 依托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
1.读中想象
茹贝尔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在写话及作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没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我们要积极借助这一优势,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学习了《蚂蚁和蝈蝈》,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此时的蝈蝈会说什么,蚂蚁又会对蝈蝈说什么呢?《蜗牛的奖杯》中看着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说什么,给它写封信吧。《沉香救母》沉香在救母亲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母亲的恩情》中,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缝补衣裳,母亲在想什么?在学习课文中创设情境,链接生活,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激发表达的欲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培养学生说写的能力。
2.借鉴语言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是这样描写丹顶鹤的“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色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呢。”这段描写特别传神,丹顶鹤的样子跃然纸上,学生们也跃跃欲试纷纷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交流中孩子们觉着怎么自己描述的小动物一点不可爱,太普通了,我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这句话细细品读,孩子们终于发现原来课文中描写丹顶鹤的句子加入了颜色的描写,还有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时让孩子再来说我喜欢的小动物时自然的就会抓住动物的特点来描述,“我喜欢大熊猫,黑黑的眼睛像戴了一副眼镜。”“小白兔浑身的毛雪白雪白,摸上去好像棉花一样柔软。” 这样优美的句子孩子们都听得高兴起来。在教学中充分用好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佳段仿写
“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使用的教材选文优美,很多文段都可以作为写话教学仿写的例子。
4.课文作文
教材中的课文是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作为写作教学的“例子”。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以文中信息为触发点,进行联想、想象、推理、整合、重组后,写出既与原文有关,但又不同于原文的新片段。在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后,我出示了这样一句话:“ 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让学生以这句话作为开头或是结尾,选择文中的语句,写一段话。学生有的这样写:“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有的写:“蝴蝶谷里有的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学生在联想、整合中通过“写”的方式来“读”懂课文,把课文里的“米”煮到写话这“锅”里去,使得学生写话时“有话可说”,并将课文作为一个“例子”多揣摩体验,将积累运用到位,把教材用“厚”,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落实,“课文作文”也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写话方式。
五 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积累素材
学生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就在于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总等着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特殊事件发生时才能写。其实,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值得我们留意的细节。如学校一年一度举行的体育节,在开幕前我就动员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在运动会中最感兴趣的画面和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谁先跑的,谁跑得最快,他是怎么跑的?比赛结果怎样?有了观察、收获后再用完整的句子简单地介绍就可以了。去年冬天的雪姗姗来迟,当大片大片的雪花打着旋抱着团的簌簌飘落时,学生们忍不住欢呼雀跃!走出教室堆雪人,打雪仗,欣赏雪景,抓住学生的兴趣,适时引导学生写下了《第一场雪》,随后翻开这一篇篇写话,“鹅毛大雪、冰天雪地”这样美丽的词汇不断喷涌而出,有的写话中不仅描述了学校的雪中美景,甚至还联系平日的课外积累介绍了雪花的各种形状,那充满童趣的语言让忍俊不禁。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抓住合适契机,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孩子学会如何观察。利用各种资源,带领学生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积累写话材料,给学生不断创设愿说乐写的氛围。
六 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扩充课外阅读量,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的重要途径。我喜欢和学生同读一本书。为了激励学生认真读书,班级的读书会从《沈石溪动物小说》、《淘气包马小跳》、《一年级的小豆豆》等文学类作品到充满科学趣味的《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等天马行空充满儿童情趣的书籍,我经常和学生进行读书比赛,看谁读得快,读得多。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读书的收获。每学期我都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选读书目,还在班内开辟了“我思我想妙笔生花”,用来张贴学生的优秀手抄报、读书小感。每个学期初都建立图书捐赠记录本和借阅记录本,安排专人管理,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奖励办法。坚持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学生一起以书为友,共沐书香。为营造班级家庭的书香氛围,积极在班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利用班级读书会展示家长的优秀读书心得,进一步调动学生和家长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写话愿望。学生的阅读量在大大增加,读书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进行。多些赞赏,多些鼓励,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写话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更为以后的写话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汤文彬.浅谈作文构思的模仿写作,《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4期
[2] 余映潮.研读教材,启发创新,《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5年第3期
[3] 张庆,朱家珑.词串识字模式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关键词:学习句式;借鉴语言;连词成话;课文作文;阅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79-0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写话是作文的基础,低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处于语言、智力、思维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识字与写字是重点,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从低年级段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的写话训练,引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也是非常必要的。
崔峦老师在全国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为基本点,牢牢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扎扎实实求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为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实现“高效课堂,有效学习”,在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提高写话能力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坚持每日一句话
汉语拼音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我便让学生试着用汉语拼音写一句话。一开始学生写的很简单如“秋天小草发黄了。”“今天天空很蓝”。而且拼音也有不少错误。即使这样,我坚持每天中午拿出一点时间在班级中朗读写的好的句子,低年级学生一切的学习都是刚起步,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和宽容心。在一边纠正拼音一边交流引导中,学生的写话表达的更完整,内容也渐渐充实起来。
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常用汉字后,我继续鼓励学生坚持每日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有时学生写今天的心情,有时写今天学会的本领,有时写一天里的趣事。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写话激情,有时还创设情境让学生续写一句话,或者和学生商量一个主题如“我喜欢的动画片”“我喜欢吃的水果”等,在每日的写话练习中生字和拼音在不断的运用中得到有效的巩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又培养了良好的表达习惯和想象力。
二 学习句式练仿写
苏教版一下的《雨点》一课是首优美的小诗,在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句式写一写:“雨点落进______ ,______在______。”在想和写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同一事物,感受都不一样。《小池塘》一课中,在学习感受了作者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后,练习仿写句子______倒映在池塘里,像 ______。既深刻的感受了春天小池塘的美丽,又初步练习了比喻句。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不丰富,更需要学习运用书中的句式,积累好词佳句,在仿写中拓展思维,为写好一段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利用词串教学,教学写话
教材中的“词串识字”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底蕴、科学的编排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是为学生练习口语表达、练习写话的有力平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利用文本知识,有意识地把词串连成句子,串成一篇小文章,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无所不至,但写作却是感性材料与思维加工结合的产物。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嘴高手低”,说得热闹,写得干巴。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苏教版第三册《识字5》是有关冬天的词串,引导学生在边看图边想象的基础上用上词串中的词初步练说冬天的美景。同时本册的练习5中“读读背背”展示的有关冬天的成语和对联,将教材内容适时整合,在用词串连词成话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些描写冬天的成语和对联写一段话:“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季里,腊梅花正迎着风雪开放,松树和竹子也不怕寒冷,依然苍翠挺立,充满生机。蟒蛇、蚂蚁和刺猬躲进了洞里生活,但小朋友却不怕冷,他们迎着风雪滑雪、溜冰、跳绳,积极锻炼身体。” 在每一个词串的教学基础上,我都注意开发课外资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词语搭配,说完整的话,将生活、感受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扎实的落实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 依托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
1.读中想象
茹贝尔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在写话及作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没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我们要积极借助这一优势,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学习了《蚂蚁和蝈蝈》,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此时的蝈蝈会说什么,蚂蚁又会对蝈蝈说什么呢?《蜗牛的奖杯》中看着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说什么,给它写封信吧。《沉香救母》沉香在救母亲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母亲的恩情》中,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缝补衣裳,母亲在想什么?在学习课文中创设情境,链接生活,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激发表达的欲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培养学生说写的能力。
2.借鉴语言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是这样描写丹顶鹤的“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色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呢。”这段描写特别传神,丹顶鹤的样子跃然纸上,学生们也跃跃欲试纷纷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交流中孩子们觉着怎么自己描述的小动物一点不可爱,太普通了,我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这句话细细品读,孩子们终于发现原来课文中描写丹顶鹤的句子加入了颜色的描写,还有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时让孩子再来说我喜欢的小动物时自然的就会抓住动物的特点来描述,“我喜欢大熊猫,黑黑的眼睛像戴了一副眼镜。”“小白兔浑身的毛雪白雪白,摸上去好像棉花一样柔软。” 这样优美的句子孩子们都听得高兴起来。在教学中充分用好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佳段仿写
“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使用的教材选文优美,很多文段都可以作为写话教学仿写的例子。
4.课文作文
教材中的课文是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作为写作教学的“例子”。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以文中信息为触发点,进行联想、想象、推理、整合、重组后,写出既与原文有关,但又不同于原文的新片段。在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后,我出示了这样一句话:“ 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让学生以这句话作为开头或是结尾,选择文中的语句,写一段话。学生有的这样写:“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有的写:“蝴蝶谷里有的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学生在联想、整合中通过“写”的方式来“读”懂课文,把课文里的“米”煮到写话这“锅”里去,使得学生写话时“有话可说”,并将课文作为一个“例子”多揣摩体验,将积累运用到位,把教材用“厚”,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落实,“课文作文”也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写话方式。
五 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积累素材
学生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就在于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总等着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特殊事件发生时才能写。其实,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值得我们留意的细节。如学校一年一度举行的体育节,在开幕前我就动员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在运动会中最感兴趣的画面和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谁先跑的,谁跑得最快,他是怎么跑的?比赛结果怎样?有了观察、收获后再用完整的句子简单地介绍就可以了。去年冬天的雪姗姗来迟,当大片大片的雪花打着旋抱着团的簌簌飘落时,学生们忍不住欢呼雀跃!走出教室堆雪人,打雪仗,欣赏雪景,抓住学生的兴趣,适时引导学生写下了《第一场雪》,随后翻开这一篇篇写话,“鹅毛大雪、冰天雪地”这样美丽的词汇不断喷涌而出,有的写话中不仅描述了学校的雪中美景,甚至还联系平日的课外积累介绍了雪花的各种形状,那充满童趣的语言让忍俊不禁。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抓住合适契机,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孩子学会如何观察。利用各种资源,带领学生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积累写话材料,给学生不断创设愿说乐写的氛围。
六 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扩充课外阅读量,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的重要途径。我喜欢和学生同读一本书。为了激励学生认真读书,班级的读书会从《沈石溪动物小说》、《淘气包马小跳》、《一年级的小豆豆》等文学类作品到充满科学趣味的《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等天马行空充满儿童情趣的书籍,我经常和学生进行读书比赛,看谁读得快,读得多。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读书的收获。每学期我都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选读书目,还在班内开辟了“我思我想妙笔生花”,用来张贴学生的优秀手抄报、读书小感。每个学期初都建立图书捐赠记录本和借阅记录本,安排专人管理,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奖励办法。坚持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学生一起以书为友,共沐书香。为营造班级家庭的书香氛围,积极在班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利用班级读书会展示家长的优秀读书心得,进一步调动学生和家长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写话愿望。学生的阅读量在大大增加,读书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进行。多些赞赏,多些鼓励,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写话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更为以后的写话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汤文彬.浅谈作文构思的模仿写作,《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4期
[2] 余映潮.研读教材,启发创新,《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5年第3期
[3] 张庆,朱家珑.词串识字模式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