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座城市都有三种建筑:当代的、历史留存的和被拆掉的。
城市的膨胀中,第一种建筑毫不留情地蚕食第二种建筑,将其变成第三种。这一度令陈赫感到愤怒无助。
数年前,沈阳北大营马厩,九一八事变打响第一炮仅存的遗迹面临拆迁。媒体爆出消息,陈赫赶去拍照留念。可到了现场,只剩残砖破瓦,一片狼藉。原来开发商提前动手了。“日本右翼势力一直说没有侵华,咱自己还把证据毁了。这是中国人干的事吗?”电视台恰好在采访,陈赫对着镜头呜呜哭了起来。
晚上新闻播出,陈赫接到很多电话,问他咋上了电视。其实那晚他值夜班,并未看到。第二天清晨节目重播,唯独他的镜头被剪了。“觉得挺痛心,又失望。”9年过去了,再次谈起这事,他眼眶里还是有泪花在转。
生于1978年的陈赫,喜欢走街串巷拍摄老建筑,然后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因此爱好,他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者,后来聚合成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这群或老或少之人,凭着微薄之力,努力打捞着辽宁深处的记忆。
“方城是沈阳最早的历史,从汉代到明清,一直都是沈阳的中心。以清故宫为中心,东西到顺城路,南北到顺城街。老城是有城墙的,就像现在的西安一样。”
“老城最早是十字形街道,后来改成了井字形,保留到了现在。通天街是沈阳最早的街巷,元代已经有了雏形,距今已经600多年了。”
“中街是方城里最早的商业街,也是国家第一批被评定的商业街,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延续到现在近400年了。”
“1980年代时,中街两侧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建筑,跟哈尔滨中央大街一样,但现在只剩下何氏眼镜店这几个老楼了。”
“老楼是1920年代的。当时商业竞争激烈,传统的小平房式商铺吸引力小,顾客更喜欢摩登的。所以前市后铺的老店,逐渐都变成了这种小楼风格。”
“后来,铁路和船运也更加通畅,外地货物包括南洋的都流通到这来,中街就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陈赫说,很多人在沈阳生活了一辈子,其实并不了解这的历史。他看出我脸上有些许犹疑,于是便有了上面的一大段讲述,我立刻被震住了。“你看,仅方城的历史,我就能讲出这么多故事,其实沈阳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历史。”
几乎每个月陈赫都会跟团队一起,带着感兴趣的网友在沈阳或辽宁省内“扫街”——浏览街巷里的历史建筑古迹。“很多人以为沈阳就是故宫、北陵和帅府,其实不然。这只是历史的几个点,把这些点串成线、连成面,让更多的民众深刻了解历史,就需要我们这些志愿者去做。”陈赫斜依着沙发,脊背微驼,语气异常坚定。
那一刻,他身上透出一种难言的风范。
陈赫对历史建筑的喜爱,首先起于陵寝。
关外有三陵,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和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因分别坐落在沈阳市的东部和北部,福陵、昭陵又名东陵、北陵。
身为沈阳人,小时候陈赫常去北陵玩耍,“就像去公园一样。”1996年前后,他无意间淘到了《盛京昭陵》这本书,一下被迷住了。他先后买来许多相关书籍,翻看资料和照片。因为痴迷于此,他的网名就叫“关外三陵”。
后来,纸上读得不过瘾,他开始频频往陵寝里跑。踏上神道,看石像生,观牌楼碑柱,寻宝顶地宫。北陵看完,看东陵;东陵看完,去新宾县看永陵。
等关外三陵看遍了,陈赫又抽时间数次去河北遵化和保定,观摩清东陵、清西陵。“研究陵寝如果不把它们做一个参考,很多东西是整不明白的。”
浸染多年,现在的陈赫堪称半个专家。“拿一张北陵的老照片,学者不一定能认出是哪儿,我一眼就行。毕竟他们很多是在做案头工作,我实地跑得太多了。”
普通人眼中枯燥冷峻的陵寝,在陈赫看来却是理解历史兴衰的最好钥匙。“比如在清初石像生的脸上,神情积极向上,身材非常魁梧。到咸丰年间国家丧权辱国,石像生也是低眉臊眼的,神情颓败。这就是工匠的精气神,背后能看出国家的兴衰。”他这种收获和乐趣,恐怕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2000年左右,陈赫跟家住东陵区一些远房亲戚走动,90多岁的大舅姥爷告诉他,祖上就是给努尔哈赤在东陵守坟的。“我有这个爱好,也许就是因为有守陵人的血液。”他开玩笑说。
等舅姥爷去世,陈赫得知老人还曾给张学良做过厨子,经历十分丰富。“真后悔当年没多问问,把那段历史挖掘一下。”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无情,一旦隐去,再要开启便千难万难。
关注陵寝时,陈赫时常在网上搜索老照片。
一来二去,他发现了名为中国记忆的论坛。论坛有辽宁版块,里面有数个省内网友,同样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众人把搜集到的老照片和资料贴到论坛里,相互交流。
在老照片里,大家发现当年沈阳有很多老建筑,后来都渐渐消失了,颇觉惋惜。怎么办?众人七嘴八舌,最终达成共识:抓紧时间把现存的老建筑,以照片的形式拍下来,然后把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挖掘出来,以飨后人。“也不是多么高尚的想法,就是一种爱好。”
此时的交流,都还集中在虚拟空间里。2008年初,有人提议出来走走,几个人第一次约在了故宫和大帅府,“像网友见面似的”。这次活动陈赫没赶上,他第一次和大家参观的是中国医科大学。这是日本人创建的南满医科大学,校园里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等,充满了异域风格。彼时,它还未被政府列为保护性建筑,陈赫和友人一路拍摄,“万一哪天被拆了也好留个念想。”
尔后一年,户外活动频频发起,众人去爬山、“扫街”、探古、寻迹。此时,即时通讯工具QQ开始流行。QQ群建立起来后,聚集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加,“很快就发展到上百人,每次组织二三十人的活动都不费劲。”
2009年,陈赫在一个讲座上结识了葛保全。老葛自1990年代初就喜欢拍摄老建筑,家里攒着一大摞老照片,陈赫兴奋地把他拉进了QQ群。 葛保全是沈阳市文物局聘任的第一位民间文物监督员。接触一段时间后,老葛认定陈赫等人确实是热心于文物发现和保护工作,于是向文物局建议,把他们也吸收进去。2009年7月,陈赫等9名核心网友被正式评为监督员,负责监督文物保护情况或提供新的文物线索。
陈赫对这个身份很重视。之前出去拍老建筑,常有人对这群形迹可疑的人报以警惕的眼神,“这以后咱出去搞调查就师出有名了。”
2009年9月,众人聚餐时陈赫提出:“咱们拍了这么多照片,不能只发在论坛上,最好做成印刷品。”他的出发点,一是网络服务器如果关闭这些资料就没了,二是身为文物监督员理应出点成绩。
于是,陈赫发起,全省各地网友撰文描述古迹建筑,沈阳的网友每人凑150元,第一期300本杂志付印了。时至今日,第四期杂志已在筹备中。因为众人皆来自中国记忆论坛,所以杂志拟名辽宁记忆。“对外也不能总叫论坛网友吧,就起名叫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
后来每次跟各级文物部门打交道,陈赫都不忘递上杂志。“这就像一张名片,让很多人看到我们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事。”
他们的成果不止于此。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长3年有余,“咱们提供了很多线索和资料。”
在皇姑区天山路,有一处破旧不堪的大杂院,志愿者“扫街”时无意中听里面的老住户提到,这是民国时的文物。“有说是小日本的,也有说是英国的。”志愿者多方查询,证实这是1900年代修建京奉铁路时,英国工程师居住过的小楼。“它是青砖建筑,每一块砖头上都有三个英文字母,翻译过来就是京奉线。”
日俄战争后英国人撤走,日本人进驻沈阳,把它改成奉天妇婴医院。1922年到1943年期间,很多在沈阳的日本人生孩子都在此地。解放后,小楼成了车辆厂的民房。陈赫等人把情况反映上去,最终小楼被定为文物,建成了皇姑屯历史博物馆。
“第三次文物普查没做之前,沈阳评定的文物有700多处,普查结束增至1500多处。”陈赫说,其中不少文物的发现和评定都是基于志愿者提供的资料。
其实陈赫本职工作是名工人。
技校毕业后,陈赫分到金杯汽车发动机厂,负责焊接汽车车身。那时金杯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2000年,他应聘到金杯客车厂,负责维护生产设备。新工作强度不大,他的业余爱好终于有了生长空间。
2004年婚后蜜月,陈赫把媳妇带到了河北清东陵,对着陵寝又拍又讲。媳妇哭笑不得,“人家度蜜月都去海边啥的,你倒好,给我领坟圈子里了!”
有朋友知道他的爱好,第一反应就是问挣钱不。陈赫说,每次外出拍摄访古,交通食宿都要自掏腰包,电话费每月也近百元,而他的工资还不足2000元。朋友很费解,那你图点啥?“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个人爱好。”
这个爱好其实没少给他添堵。2009年初,因商业开发沈阳铁路局图书馆面临被拆,这是当年日本人修建的满铁图书馆。陈赫等人赶紧向文物部门反映,但对方表示也无能为力。陈赫又找到媒体,稿子却又被封杀了。最终,图书馆消失。
陈赫和团队只能自我调整心态,“咱只是民间力量,再着急上火有啥用?尽到自己的努力就不后悔了。”好在近几年,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渐入人心,老建筑的保护也日趋完善。陈赫给团队定位:记录历史,宣传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辽宁记忆。“只有关注者多了,将来文保的力量才会更强大。”
2014年,陈赫和团队在大东图书馆做文史讲座,给更多年轻人普及文保知识。起初,图书馆对这群无名无望的年轻人颇持怀疑态度。一年过去,听众反映良好,馆长主动打来电话,“欢迎你们明年继续来搞讲座。”
每个人的爱好背后,都是行迹各异的人生。只不过,有些人的爱好一生也得不到认可和拥趸。还好,陈赫不在此列。
城市的膨胀中,第一种建筑毫不留情地蚕食第二种建筑,将其变成第三种。这一度令陈赫感到愤怒无助。
数年前,沈阳北大营马厩,九一八事变打响第一炮仅存的遗迹面临拆迁。媒体爆出消息,陈赫赶去拍照留念。可到了现场,只剩残砖破瓦,一片狼藉。原来开发商提前动手了。“日本右翼势力一直说没有侵华,咱自己还把证据毁了。这是中国人干的事吗?”电视台恰好在采访,陈赫对着镜头呜呜哭了起来。
晚上新闻播出,陈赫接到很多电话,问他咋上了电视。其实那晚他值夜班,并未看到。第二天清晨节目重播,唯独他的镜头被剪了。“觉得挺痛心,又失望。”9年过去了,再次谈起这事,他眼眶里还是有泪花在转。
生于1978年的陈赫,喜欢走街串巷拍摄老建筑,然后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因此爱好,他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者,后来聚合成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这群或老或少之人,凭着微薄之力,努力打捞着辽宁深处的记忆。
“方城是沈阳最早的历史,从汉代到明清,一直都是沈阳的中心。以清故宫为中心,东西到顺城路,南北到顺城街。老城是有城墙的,就像现在的西安一样。”
“老城最早是十字形街道,后来改成了井字形,保留到了现在。通天街是沈阳最早的街巷,元代已经有了雏形,距今已经600多年了。”
“中街是方城里最早的商业街,也是国家第一批被评定的商业街,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延续到现在近400年了。”
“1980年代时,中街两侧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建筑,跟哈尔滨中央大街一样,但现在只剩下何氏眼镜店这几个老楼了。”
“老楼是1920年代的。当时商业竞争激烈,传统的小平房式商铺吸引力小,顾客更喜欢摩登的。所以前市后铺的老店,逐渐都变成了这种小楼风格。”
“后来,铁路和船运也更加通畅,外地货物包括南洋的都流通到这来,中街就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陈赫说,很多人在沈阳生活了一辈子,其实并不了解这的历史。他看出我脸上有些许犹疑,于是便有了上面的一大段讲述,我立刻被震住了。“你看,仅方城的历史,我就能讲出这么多故事,其实沈阳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历史。”
几乎每个月陈赫都会跟团队一起,带着感兴趣的网友在沈阳或辽宁省内“扫街”——浏览街巷里的历史建筑古迹。“很多人以为沈阳就是故宫、北陵和帅府,其实不然。这只是历史的几个点,把这些点串成线、连成面,让更多的民众深刻了解历史,就需要我们这些志愿者去做。”陈赫斜依着沙发,脊背微驼,语气异常坚定。
那一刻,他身上透出一种难言的风范。
陈赫对历史建筑的喜爱,首先起于陵寝。
关外有三陵,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和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因分别坐落在沈阳市的东部和北部,福陵、昭陵又名东陵、北陵。
身为沈阳人,小时候陈赫常去北陵玩耍,“就像去公园一样。”1996年前后,他无意间淘到了《盛京昭陵》这本书,一下被迷住了。他先后买来许多相关书籍,翻看资料和照片。因为痴迷于此,他的网名就叫“关外三陵”。
后来,纸上读得不过瘾,他开始频频往陵寝里跑。踏上神道,看石像生,观牌楼碑柱,寻宝顶地宫。北陵看完,看东陵;东陵看完,去新宾县看永陵。
等关外三陵看遍了,陈赫又抽时间数次去河北遵化和保定,观摩清东陵、清西陵。“研究陵寝如果不把它们做一个参考,很多东西是整不明白的。”
浸染多年,现在的陈赫堪称半个专家。“拿一张北陵的老照片,学者不一定能认出是哪儿,我一眼就行。毕竟他们很多是在做案头工作,我实地跑得太多了。”
普通人眼中枯燥冷峻的陵寝,在陈赫看来却是理解历史兴衰的最好钥匙。“比如在清初石像生的脸上,神情积极向上,身材非常魁梧。到咸丰年间国家丧权辱国,石像生也是低眉臊眼的,神情颓败。这就是工匠的精气神,背后能看出国家的兴衰。”他这种收获和乐趣,恐怕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2000年左右,陈赫跟家住东陵区一些远房亲戚走动,90多岁的大舅姥爷告诉他,祖上就是给努尔哈赤在东陵守坟的。“我有这个爱好,也许就是因为有守陵人的血液。”他开玩笑说。
等舅姥爷去世,陈赫得知老人还曾给张学良做过厨子,经历十分丰富。“真后悔当年没多问问,把那段历史挖掘一下。”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无情,一旦隐去,再要开启便千难万难。
关注陵寝时,陈赫时常在网上搜索老照片。
一来二去,他发现了名为中国记忆的论坛。论坛有辽宁版块,里面有数个省内网友,同样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众人把搜集到的老照片和资料贴到论坛里,相互交流。
在老照片里,大家发现当年沈阳有很多老建筑,后来都渐渐消失了,颇觉惋惜。怎么办?众人七嘴八舌,最终达成共识:抓紧时间把现存的老建筑,以照片的形式拍下来,然后把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挖掘出来,以飨后人。“也不是多么高尚的想法,就是一种爱好。”
此时的交流,都还集中在虚拟空间里。2008年初,有人提议出来走走,几个人第一次约在了故宫和大帅府,“像网友见面似的”。这次活动陈赫没赶上,他第一次和大家参观的是中国医科大学。这是日本人创建的南满医科大学,校园里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等,充满了异域风格。彼时,它还未被政府列为保护性建筑,陈赫和友人一路拍摄,“万一哪天被拆了也好留个念想。”
尔后一年,户外活动频频发起,众人去爬山、“扫街”、探古、寻迹。此时,即时通讯工具QQ开始流行。QQ群建立起来后,聚集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加,“很快就发展到上百人,每次组织二三十人的活动都不费劲。”
2009年,陈赫在一个讲座上结识了葛保全。老葛自1990年代初就喜欢拍摄老建筑,家里攒着一大摞老照片,陈赫兴奋地把他拉进了QQ群。 葛保全是沈阳市文物局聘任的第一位民间文物监督员。接触一段时间后,老葛认定陈赫等人确实是热心于文物发现和保护工作,于是向文物局建议,把他们也吸收进去。2009年7月,陈赫等9名核心网友被正式评为监督员,负责监督文物保护情况或提供新的文物线索。
陈赫对这个身份很重视。之前出去拍老建筑,常有人对这群形迹可疑的人报以警惕的眼神,“这以后咱出去搞调查就师出有名了。”
2009年9月,众人聚餐时陈赫提出:“咱们拍了这么多照片,不能只发在论坛上,最好做成印刷品。”他的出发点,一是网络服务器如果关闭这些资料就没了,二是身为文物监督员理应出点成绩。
于是,陈赫发起,全省各地网友撰文描述古迹建筑,沈阳的网友每人凑150元,第一期300本杂志付印了。时至今日,第四期杂志已在筹备中。因为众人皆来自中国记忆论坛,所以杂志拟名辽宁记忆。“对外也不能总叫论坛网友吧,就起名叫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
后来每次跟各级文物部门打交道,陈赫都不忘递上杂志。“这就像一张名片,让很多人看到我们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事。”
他们的成果不止于此。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长3年有余,“咱们提供了很多线索和资料。”
在皇姑区天山路,有一处破旧不堪的大杂院,志愿者“扫街”时无意中听里面的老住户提到,这是民国时的文物。“有说是小日本的,也有说是英国的。”志愿者多方查询,证实这是1900年代修建京奉铁路时,英国工程师居住过的小楼。“它是青砖建筑,每一块砖头上都有三个英文字母,翻译过来就是京奉线。”
日俄战争后英国人撤走,日本人进驻沈阳,把它改成奉天妇婴医院。1922年到1943年期间,很多在沈阳的日本人生孩子都在此地。解放后,小楼成了车辆厂的民房。陈赫等人把情况反映上去,最终小楼被定为文物,建成了皇姑屯历史博物馆。
“第三次文物普查没做之前,沈阳评定的文物有700多处,普查结束增至1500多处。”陈赫说,其中不少文物的发现和评定都是基于志愿者提供的资料。
其实陈赫本职工作是名工人。
技校毕业后,陈赫分到金杯汽车发动机厂,负责焊接汽车车身。那时金杯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2000年,他应聘到金杯客车厂,负责维护生产设备。新工作强度不大,他的业余爱好终于有了生长空间。
2004年婚后蜜月,陈赫把媳妇带到了河北清东陵,对着陵寝又拍又讲。媳妇哭笑不得,“人家度蜜月都去海边啥的,你倒好,给我领坟圈子里了!”
有朋友知道他的爱好,第一反应就是问挣钱不。陈赫说,每次外出拍摄访古,交通食宿都要自掏腰包,电话费每月也近百元,而他的工资还不足2000元。朋友很费解,那你图点啥?“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个人爱好。”
这个爱好其实没少给他添堵。2009年初,因商业开发沈阳铁路局图书馆面临被拆,这是当年日本人修建的满铁图书馆。陈赫等人赶紧向文物部门反映,但对方表示也无能为力。陈赫又找到媒体,稿子却又被封杀了。最终,图书馆消失。
陈赫和团队只能自我调整心态,“咱只是民间力量,再着急上火有啥用?尽到自己的努力就不后悔了。”好在近几年,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渐入人心,老建筑的保护也日趋完善。陈赫给团队定位:记录历史,宣传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辽宁记忆。“只有关注者多了,将来文保的力量才会更强大。”
2014年,陈赫和团队在大东图书馆做文史讲座,给更多年轻人普及文保知识。起初,图书馆对这群无名无望的年轻人颇持怀疑态度。一年过去,听众反映良好,馆长主动打来电话,“欢迎你们明年继续来搞讲座。”
每个人的爱好背后,都是行迹各异的人生。只不过,有些人的爱好一生也得不到认可和拥趸。还好,陈赫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