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族经典邂逅地方美味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早在《乐记》中,我国就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之说。如何打破原有传承式的歌唱方式,引导幼儿借助音乐来自由抒发对家乡的情感呢?我想到了民族经典《刘三姐》中的精彩对歌片段。对歌活动就是努力创造一个发展幼儿“心灵语言”的音乐情境,创设让幼儿敢唱、想唱、有机会唱并积极应答的歌唱环境,让幼儿在对歌活动中自由歌唱,相互交流,大胆抒发自己的心声,提高歌唱的兴趣与能力。于是,笔者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借鉴少数民族对歌的方式,在充分激发幼儿歌唱愿望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运用熟悉的歌曲旋律,将美食唱进歌曲并鼓励他们自由创编简单的歌词,唱响《美食对对歌》表达爱家乡的自豪感,真正享受歌唱活动自由表达和创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对歌的歌唱形式,学习对歌。
  2.能描述家乡美食的特点并仿编对歌,体验对歌的乐趣。
  3.了解家乡美食,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河豚、百叶、脆饼、圆子等图卡及海安美食调查表。
  2.欣赏《刘三姐》选段中民歌对唱的曲子,感受对唱歌曲的旋律和特点。
  活动过程:
  1.创设小游戏,教师当导游。
  (教师和幼儿伴随着音乐进场)
  师:小朋友们,导游公司准备为我们的家乡海安设计一首对唱的美食宣传歌,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帮忙。
  (设计意图:《美食对对歌》乐曲中创设“我是海安小导游”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说画”调查表,夸美食。
  (回忆美食的味道,说说有什么特点)
  师:小导游们,你们调查了海安有哪些美食?你最喜欢吃什么?它的味道怎么样?它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设计意图:小导游通过“说画”美食调查表描述美食的特色,丰富了形容美食的词汇积累。比如:河豚是海安的特产,被称为天下第一鲜,老坝港有中洋河豚庄园;西场的圆子有小朋友拳头那么大,里面包着糖和花生碎,又大又甜;李堡的百叶味道特别鲜美,可以包酱鸭吃;苏琪的脆饼脆又香;等等。)
  3.欣赏旋律,学唱问歌。
  (1)教师范唱第一段问歌。
  师:我来问,你来猜我唱的是什么美食?
  (2)提问歌词,对应图卡。
  师:老师问了哪些问题?怎么问的?你喜欢问歌的哪个地方?哪两个问题是重复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说一说听到了哪些问题,学唱“什么鱼儿第一鲜列,嗨第一鲜”的问歌,感知“嗨第一鲜”和声部分的有趣以及词曲对应的节奏规律,也为活动最后部分创编歌词做铺垫。)
  (3)游戏:你唱我和。
  师幼合作唱问句及和声部分。第一次教师唱前部分,幼儿接和声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进一步熟悉曲调,体验合作的乐趣。)
  4.对应图卡,学唱对歌。
  (1)创编对歌。
  师:什么鱼儿第一鲜?什么圆子大又甜?……我问了几个问题?请把美食贴到对应的地方。
  (设计意图:选择美食图卡对应的地方,并尝试把海安美食填进《美食对对歌》,如:海安河豚第一鲜,西场的圆子大又甜,李堡百叶味最美,苏琪脆饼脆又香。)
  (2)听音乐轻轻地学唱。
  (设计意图:让幼儿跟着音乐的旋律轻轻跟唱,帮助他们再次熟悉音乐旋律,为后面准确抓住词曲节奏和歌词创编做铺垫。)
  (3)师幼合作对唱。
  师:我来问你来唱,你对得上来吗?
  (4)男女生合作对唱。
  (设计意图:教师与幼儿共同玩对歌的游戏,引导幼儿体验对歌的乐趣,尝试对歌的表现方式,充分激发幼儿以对歌方式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欲望。开始可以教师问幼儿答,逐步过渡到幼儿问教师对歌、再到幼儿男女生合作对歌。)
  5.创编对歌。
  (1)两两合作,创编对歌。
  师:你还知道哪些美食?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商量并记录你们创编的《美食对对歌》。
  分组讨论并记录,根据海安其他美食及其特点进行创编歌词。
  (2)对歌表演。
  师:你们的对歌准备好了吗?请把创编的歌词贴到黑板上,然后站在“河”的两岸表演对歌。老师将拍摄你们的对歌视频上传班级群,请爸爸妈妈们帮我们投票,导游公司将根据投票结果选出最佳对歌作为我们海安的美食宣传歌,并颁发“导游证”。
  将活动室布置成“河流”,每组幼儿分问歌组与对歌组,各自站在“河”的两岸开展对歌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醒他们看记录的歌词,给予暗示或帮助。
  分析与反思:
  当民族经典邂逅地方美食,《美食对对歌》成了最美妙的合作载体。在对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独唱对独唱、合唱对合唱,还可以有领唱、伴唱等对歌方式,逐步提高歌唱难度,使对歌的形式更加丰富、歌声更加和谐。游戏“小导游”的角色让幼儿在学唱的同时赋予了身份的使命感——创编对对歌,炫炫我的家乡美食,不但提高了歌唱的兴趣与能力,而且促使他们自发地、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美食,让他们爱家乡并以身为海安人而自豪。
  当然,仅通过一节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美食是远远不够的。
  1.以幼儿的视野为线索推进课程
  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以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点贯穿“舌尖上的海安”整个课程。如:参观活动“中洋河豚庄园”“海安特产店”,介绍河豚的古诗欣赏《春江晓景》,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河豚”,亲子活动“老家寻老味”,体验活动“美食品尝会”,科学探究活动“李堡百叶哪里来”,美工活动“海安美食加工厂”,中班社会活动“海安美食知多少”等等。
  2.以寻美食为契机弘扬乡土文化
  活动前,家长们带着幼儿寻找家乡的美食,通过寻找、感知、交流、分享等活動,引导他们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海安美食,知道其名称,了解其制作过程,获得了味觉、嗅觉的感受,萌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增进了爱家乡的情感,使幼儿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知道的家乡特产:有美名传天下的中洋河豚、红色的雅周烧饼、鲜美的李堡麻虾酱、不可不吃的曲塘羊肉等。
  3.以传统美食街为情境创设游戏
  音乐活动结束后,“小导游”的对歌表演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在角色区,他们利用废旧材料积极动手制作各种小吃,开展了“石板街特产店”“石板街美食店”等游戏。茗哲当起了米店的老板,卖起了里下河大米、中洋河豚;安琪、小羽的“西场米糕店”,她们蒸的米糕有草莓味、香蕉味、红豆味等,引来很多顾客。在游戏情境中,幼儿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对家乡小吃的认识,增进了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其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情智也得到了和谐发展。
  家乡美食是幼儿熟悉的生活资源,为《美食对对歌》的创编输送了丰富的内容题材。经典的对歌形式别具一格,既增添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凸显了美食的特点,也为幼儿表达情感、增强合作提供了契机。活动中,幼儿是小导游、小记者、小主持、小老板、小厨师,他们变得更大方、活泼、好学,也更乐于表现。青石铺就的石板街小巷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特有的海安美食似乎还在小街深巷里徘徊,而那家乡的味道已深深地植入幼儿的心灵。
  (责任编辑:郭凯云)
其他文献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决定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走向的因素很多,其中的思维品质至关重要,当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思维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以思维品质为抓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思维活动中形成应有的思维品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向本质进发,锻造深刻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过程是隐性的,看不清也摸不着。浅层次的思维只是根据大脑中累积的
期刊
思维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思维训练的英语课堂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拟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如何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为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一、设置悬念,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悬念,即在原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设置悬而未解的
期刊
高中物理课堂利用“情境创设”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将枯燥的物理概念和公理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之中,然后,再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或互助学习等方式,可以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疑惑,从而在学生脑海中自然生成相关的公理和概念,并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以下笔者将以高中物理《弹力》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就如何创设情境使物理教学更加生活化、更具探
期刊
在全国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拉开新课改的序幕,值得让人期待。新课改能否在本土落地生根、创生出自己特色明显的“地方模式”,这些重大问题,备受关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应围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展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和策略,灵活调控课堂学习气氛和流程,不断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学校经过研究,提出了一
期刊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鉴赏意识以及鉴赏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主动鉴赏成为支撑这个目标的根基。没有主动性的学习很难有成效,鉴赏更是如此。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被动欣赏的课程案例不胜枚举,教师总是安排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活动,这样的欣赏看似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局限性太强,从根
期刊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又被称之为幼儿的心理化,其具有的特点是通过教学活动、内容、情境以及过程的生活化,不断丰富幼儿教学的内容。但是在幼儿园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对游戏化的方式理解存在较大的误区,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科内容不断分化,整个课堂中缺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接受知识的情境,使得幼儿在综合性内容的学习中提升他们的能力
期刊
致敬“母亲”,你们是幼儿信赖的依靠!  每到开学季,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幼儿园门口“哇”声一片的场景,伴随着家长们形态各异的观望。因工作采访的需要,今年9月我也在开学时走进了幼儿园。在我眼里,幼儿园里有适应很快的幼儿,但也真的有一些因为想妈妈而哭闹不止的幼儿,他们或一直让老师抱着不肯下来,或只有坐在老师腿上才肯吃午饭、在老师怀里才能渐渐入睡……教师的怀抱成了幼儿的港湾和依靠,给他带来母爱般的温暖和力量
期刊
网络可以突破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利用其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辅助,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体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全方位发展。  一、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索兴趣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加上小学生年龄小,生理与心理还不够成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毫无兴趣可言。而网络,它能够提供形象、直观
期刊
一、特色创建新做法  (一)环境育人——与环境创设相结合,理念浸润,文化育人  环境育人,让环境发挥教育功能,是我园一直以来重视和遵循的原则。我园在一层大厅的醒目位置,通过展示食物金字塔、二十四节气灯、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制作的食谱、各班幼儿近期食育活动的照片等宣传食育理念,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食育文化的熏陶,也让家长感受到我园浓郁的食育文化氛围。  (二)行为养成——与进餐环节相结合,知礼懂礼,培
期刊
每逢开学或放假,厨房都会特意给幼儿做炸酱面,所以我园历届幼儿回忆在园饮食,必会谈起炸酱面。今年也不例外,经过漫长的暑假,一开学幼儿就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炸酱面,由此还引发了关于面食的讨论。为了满足幼儿对面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我们结合当下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大背景,追随幼儿的兴趣,和幼儿一同开启了面文化之旅。主题研讨  主题活动是一个预设加生成的探究活动。面食文化流传数千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