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2014年命题趋势预测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考尘埃落定,总体来说,今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设计的作文试题都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为考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考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做法,是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作文教学步入正确轨道的明智选择,因而受到广泛的好评。
  下面结合今年全国各地的一些作文试题题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经久不衰,始终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都处于稳定的阶段。从总量上看,全国大部分考区都选用了全命题或半命题形式。从内容上看,广泛涉及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社会与生活、问题与哲思、事物与联想五大主题。其中,半命题注重与“我”牵手。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作文要引导考生“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恰当的做法是鼓励考生写“我”的生活,抒“我”的情感,于是,很多考区就直接将“我”明确拟在题目之中。比如,四川眉山卷的“我的梦来自语文 ”,四川乐山卷的“那微笑,给了我________ ”,浙江丽水卷的“那一天,我与______相遇 ”,湖南邵阳卷的“这句话,我要说给______听 ”等就是以“我”为圆心命题的。从形式上看,全命题试题构成形式多样:有的题目题意明确,如“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上海卷)、 “掌声又响起来了”(江苏宿迁卷)等,命题时没有设计提示语和导语,题干由“题目 要求”组成;有的题目题意相对较隐蔽,如“微笑的味道 ”(重庆A卷)、 “阅读,真好”(重庆B卷)、 “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福建福州卷)、 “窗外有蓝天”(山东德州卷)等,命题者便设计了提示语或导语,题干由“导语 题目 要求”或“题目 要求 提示语”组成。这样,有助于考生把握题旨,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话题作文退位,选题作文崭露头角。话题作文因为具有材料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的“三自”特点,给予考生很大的自主权,有助于“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而在一段时间里普遍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纷纷采用这一命题形式。这两年这种命题形式逐渐退位了,只有山东聊城卷(以“提醒”为话题作文、四川凉山卷(以“过程”为话题作文)、四川广安卷(以“反省”为话题作文)等考区出现了这种题型。话题作文的“退位”,是因为命题者找到了更为开放、更有利于营造宽松写作环境的新题型——选题作文。
  现在很多考区的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偏爱选题作文。试想想,多一道或两道试题让你自由挑选,你不是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你不是更拥有了相对而言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你不是更有机会“表达真情实感”?选题作文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选用“命题 材料作文”,如重庆AB卷。也有的采用“命题 半命题”,如山东青岛卷。还有的采用“半命题 漫画作文”,如四川凉山卷。还有的采用“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如四川宜宾卷。命题者这么做,旨在面对现实,尊重考生的不同写作习惯和接受能力,兼顾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命题者贯彻新课标精神的不倦探索和可贵追求。
  材料作文保持稳定,中规中矩。近年来的材料作文文体大为放开,一般除戏剧、诗歌外,文体可由考生自由选择。有的考区连戏剧、诗歌都不设限,呈现一种全开放的格局。选材注重多元化。用的材料,涉及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社会与生活、问题与哲思、事物与联想五大主题;选用材料,不再是主题单一的材料,这样,考生不会因对材料主旨把握不准而出现审题偏差。主题多元,可以让考生从不同角度选材、构思、写作;选用的材料有文字和图片材料两大类。文字材料中,故事、新闻、诗歌、寓言等都有涉及。提示注重明朗化。有时点明材料主旨,有时说明可写角度,有时提示思考切入点,尽量快速打开考生的思维,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审题之外的写作上。如山东潍坊卷要求考生阅读所给的两段文字,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选用的两则材料,一是经历过干旱的树木,树根扎得深,能够应对风吹雨打;二是被铁圈箍住超过5000磅的压力时,南瓜的内部会长满一层层坚韧结实的纤维,而且根系会伸向多个方位,并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和资源。这实际上是表达逆境造就人或是经历挫折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问题。在文章体裁的选择上,可以写记叙文,通过熟悉人物的真实经历诉说磨难成就人的主旨;可以写议论文,在材料立意的范围内确立一个观点,如逆境造就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最后强化中心论点;可写散文随笔,以生活中那些跟压力与动力类同的各种现象一一列举,由此发表个人的感慨。这就是材料作文的优势。
  下面结合今年全国各地的一些作文试题内容,谈谈2014年的一些命题趋势。
  2013年中考作文试题主要涉及“自我与成长”、”文化与素质“、“心灵与感悟”、“想象与创新”等四大板块。估计2014年的中考作文也会涉及这些板块。
  一、自我与成长
  2013年中考作文题大部分都注重以考生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人生道路,感悟成长历程,思考人生的态度。
  如山东滨州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以“疼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命中,我们有过许多次“疼痛”的感觉;生活中,我们有过许多次“疼痛”的经历。“疼痛”,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而生活中的“疼痛”亦是如此。在疼痛中,我们成熟、成长。正视疼痛,疼痛也美丽。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山东临沂考题:
  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
  ①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
  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这类考题,贴近学生实际,顾及学生生活体验,尤其是成长中的各种体验,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学生可以在感性的叙述中引发对自我、对成长甚至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二、文化与素质
  写作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些地方的考题也关注到了学生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养,同时,这也正是命题者借以引导考生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方式。这在2013年中考作文题中也有所体现。
  如山东泰安考题: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以“朋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4.字数不少于600字。
  如四川广安考题: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反省对我们是多么重要。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时常反省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过失,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
  请你以“反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这两道题虽然在写作上对初中生来说没有难度,但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修养,视角较为独特,立意较高远,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三、心灵与感悟
  写作归根到底是心灵的行动。在写作中,要能使考生进行内心的自我省检,或激奋,或醒悟,或反思,或浸润……以实现写作的内在功利目标——陶冶性情,滋润心灵,审视生活,锐化思想,放飞情感。这样,就要求写作题源于生活而又引导考生从高处思考生活,从自我着手而又能引申到人生、人间、人世的大领域,主观与客观,内与外,都能和谐一体;有话可说而又不能流于太浅太俗,观照着内心而又不能拘泥于狭小,启示中有引导,散放中有收敛,貌似限,实则放,既便于考场写作,也便于高信度评阅。今年的作文题有一些地方较重视这一点。
  如四川成都考题: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这道作文题中“再也没有”这个题目应是偏向于人生感悟、体验、理解,情感因素较重,考查的是如何表达考生自我的情感倾向。这就要求考生以独特的视角去触摸、去理解分析、去感悟生活中的人和事,特别是那些依然成为记忆的事,其中一定有考生值得怀想或留下遗憾或播种过希望的东西。这是命题的旨意。
  四、想象与创新
  这些年来,中考作文的考核有些现象值得反思,除了太“放”以外,更值得重视的是“偏”——淡化了形象思维,重了理性,重义理轻形象,重套路轻发挥,重模式轻创造。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强化形象思维考查的力度,凸显想象在写作中的地位,十分必要。极而言之,想象能力是一个创新型人才诸项特质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在表达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是考场作文的追求,鼓励学生在想象的氛围下写作,竭力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作文命题的应有之义,也是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今年很多地方的试题加大了这种考查。
  如四川南充考题: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目作文。要求: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又如甘肃兰州考题: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前面一题是纯粹的想象作文。后一题与想象有些联系。这些题突出了对考生想象(或联想)力的考查,给考生留下了较大的创作空间。
  下面说一说备考2014年的一点想法。
  一、把握三大要点
  1.题型:考生要特别注意,从这两年的命题来看,今后一两年内的中考作文命题,仍然会是以命题作文为、主以命题或半命题作文为辅的命题格局。
  2.要求:写作要求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文体特征的限制则会逐渐明显。全国各地对中考阅卷中“四不像”类的作文一律封杀。2014年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记叙文的训练与写作。
  3.内容:成长、道德与审美类考题非常重要,情感与认知类考题则会逐渐增多。
  二、关注三大趋势
  1.关注生活,关注自身成长经历。 中考作文命题注重人文教育的思路,特别注重做人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从内容上看,将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考生实际,侧重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检验与考查,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作用。它既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要求考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自我。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考生要真切地感受自己周边的生活,将在寻常琐事中体味到的喜怒哀乐,以抒情化的笔调融入字里行间。
其他文献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胖胖的,像一个圆圆的大气球。他是个名副其实的铁杆“球迷”。无论是足球、篮球、羽毛球还是排球,他都非常喜欢。就说昨天吧,爸爸刚下班回到家,就开始看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雇用和使用相分离的就业制度,最早源于美国,目前在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由于其灵活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我国受到很多不同性质
语文学习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能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我们业已身置其中的世界里,教育的目标务必是培养对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语文学习力的培养就是着眼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持续学习,以适应终身学习语文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    一、语文学习力的含义及培养    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
本文提出了双排桩的基坑支护结构。首先,建立这种结构与土共同作用的模型,并编制了程序。然后,利用该程序,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工程设计的建议。
长期以来,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自1996年起,因配合基本建设和大遗址保护课题的设置等,偃师商城的新一轮大规模考古发掘相继展开,并取得了若干突破性学
在一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 ,一位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 ,在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抓好防火安全工作时强调 :抓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 ,宁愿被厂矿企业、个体业主埋
境界,让死亡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关于《相约星期二》中的老教授莫里,这句话其实是对他的一生最精准的概括。境界,让一个人有了分明的层次感,有了重重叠叠与来回往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研究,本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设计计算中若干问题作了研究并提出建议,内容包括这类房屋的底层地震作用设计值的取值、底层地震剪力的分配、第1层与第2层侧移刚度
对于完全个人化的超便携型笔记本电脑来说, 轻薄似乎是无条件要求。在一个厚度、重量的数字面前, 你是否知道这背后隐藏这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它的实现方式对 你的使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