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双导师制”的解决方案。从“双导师制”在培养模式中的实施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为学生配备校内和校外导师,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保障“双导师制”的落实,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推动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專业硕士; 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4-0076-03
根据我国教育部文件规定, 从2009年起各科研院所在逐渐减少学术硕士基础上,同时,相应增加专业硕士招生比例,从此我国专业硕士培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1- 2] 此项改革将会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资源高效利用产生深远意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构建专业硕士“双导师制”是适应社会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形式。由于环境工程硕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环保产业,如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和施工等领域。[3]因而通过以“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等措施,可有效解决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然而,在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结合专业硕士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方案极为迫切和重要。
1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前所存在问题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能力培养取代传统的知识培养,近年来,高校及科研单位在制定培养模式上,已进行了系列有效改革和探索,如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提倡个案教学;重视实践,引入集中与分段相结合教学模式;丰富论文内容,围绕企业产品开发及工艺优化方面应用性强的内容作为学生论文课题。尽管上述系列改革思路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破解。
1.1 研究生导师制问题
导师制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校对导师考核要求等因素,导致大部分老师和企业进行实质产学研合作相对较少。此外,由于高校对导师选拔在科研项目、学历、职称等方面原因,使具备实践经验、但学历层次相对不高的教师无法成为硕士生导师,导致应用型导师的严重缺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科研院所近年来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即所谓“双导师制”。 [4]然而,外聘有实践经验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授课,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外聘教师时间安排、学生培养成本及实践和理论如何结合等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学生还是主要依靠校内教师进行指导,使以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分类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理论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硕士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通过个案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传统课程设置主要用于学术型硕士培养,主干课程设置时重理论、重学科前沿研究,与专业硕士培养要求不符。由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级应用型技术骨干,所以课程设置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很多高校在制定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没有什么难度,关键问题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操作、实施和执行。例如,涉及到教学时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理论水平外,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实践基础,因而应用型指导理论教学改革只能变成一句空话。
1.3 实践教学环节落后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条件的科研院所相对较少,为此,如何有效构建硕士生在企业实践基地极其重要。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如有些高校只是在企业挂牌,学校跟企业并未建立有效、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导致学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机会。
1.4 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
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因而学生论文题目最好来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但目前存在问题是应用型导师指导及企业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完成应用型论文时,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最终不能有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对专业硕士毕业要求不是以论文而以专利等成果为指标,由于很多专利不能进行实际成果转化,学生到企业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解决企业真正存在技术需求问题,最终导致论文质量不高,脱离实际情况。
由此可见,要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必须确定企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双导师制”无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子,因而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有效实施“学校、企业、学生”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环境工程类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借鉴。
2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
成功实施“双导师制”的关键在于双方必须在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共赢。无论以学校或企业为主体进行分工与合作时,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一致,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 “双导师制”内涵及职责
江苏理工学院目前有两个专业硕士授予点,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其中之一, “双导师制”为期3年,第一学年实施校内导师制,学生主要任务是完成相关理论课的学习,期间实行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授课;后两年实施“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同一个学生,双方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共同制定订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内容、论文完成进度,及时交流反馈便于实施过程跟踪管理。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指导,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引导、毕业设计、顶岗实践报告的撰写和就业方向选择等。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由于指导校外导师通常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因而要完成培养硕士生的任务在时间、精力上有一定难度。为了深化校企深度合作,目前江苏省有各种人才项目,如高校教师去企业任“科技副总”,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做“产业教授”,使高校和企业明白国家设立专业硕士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要,为解决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求提供一个效途径。实施专业硕士培养时,企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也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推进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科研院所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离不开企业大力支持,而企业产品开发、员工素质提高也离不开学校高质量人才的输出,只有双方紧密合作,才能使“双导师制”真正得到落实。 2.2 “双导师制”的有效合作与协调
企业技术负责人作为专业硕士校外导师,务必要求其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培养指导,但由于其本职工作限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导师作用,需要协调和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包括高校和企业、双方导师之间有效协调与配合。实践结果表明,近年来,高校和企业导师相互交流较少,例如90%以上的人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和合作,仅30%左右认为,校内外导师保持经常联系,共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5]有效构建“双导师制”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双方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在学生课题立项、实验研究及论文撰写等方面应给予充分指导和关心。通过校内校外导师有效、及时沟通,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课题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3 构建高效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实现“双导师制”的首要条件。以学生培养、关键技术攻克为载体和纽带,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使“双导师制”真正贯穿到专业硕士培养全过程中,能够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企业产品开发等应用项目为切入点,开拓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沟通,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满足企业对高校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此外,政府要制定政策来激励和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例如,对参与“双导师制”的企业在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方面予以优惠,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为“双导师制”成功实施提供政策支持。由于企业主要目标是开发及生产产品,对培养学生积极性不高,如何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有效合作机制,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甚至“多赢”,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3 结语
目前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下,企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送基地,有义务和能力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骨干,无疑“双导师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尽管“双导师制”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相信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必将推动“双导师制”的顺利、有效实施。
參考文献:
[1] 孙阳春,王富荣,李瑨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9-10.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3] 肖鸿,彭宏,张延宗,等.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2 (1):45-47.
[4] 杜静, 丁忠.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 [J]. 高等农业教育, 2011(6):78-80.
[5] 罗兵,高月华.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案例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3,7(3): 100-103.
责任编辑 祁秀春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專业硕士; 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4-0076-03
根据我国教育部文件规定, 从2009年起各科研院所在逐渐减少学术硕士基础上,同时,相应增加专业硕士招生比例,从此我国专业硕士培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1- 2] 此项改革将会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资源高效利用产生深远意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构建专业硕士“双导师制”是适应社会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形式。由于环境工程硕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环保产业,如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和施工等领域。[3]因而通过以“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等措施,可有效解决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然而,在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结合专业硕士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方案极为迫切和重要。
1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前所存在问题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能力培养取代传统的知识培养,近年来,高校及科研单位在制定培养模式上,已进行了系列有效改革和探索,如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提倡个案教学;重视实践,引入集中与分段相结合教学模式;丰富论文内容,围绕企业产品开发及工艺优化方面应用性强的内容作为学生论文课题。尽管上述系列改革思路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破解。
1.1 研究生导师制问题
导师制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校对导师考核要求等因素,导致大部分老师和企业进行实质产学研合作相对较少。此外,由于高校对导师选拔在科研项目、学历、职称等方面原因,使具备实践经验、但学历层次相对不高的教师无法成为硕士生导师,导致应用型导师的严重缺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科研院所近年来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即所谓“双导师制”。 [4]然而,外聘有实践经验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授课,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外聘教师时间安排、学生培养成本及实践和理论如何结合等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学生还是主要依靠校内教师进行指导,使以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分类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理论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硕士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通过个案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传统课程设置主要用于学术型硕士培养,主干课程设置时重理论、重学科前沿研究,与专业硕士培养要求不符。由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级应用型技术骨干,所以课程设置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很多高校在制定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没有什么难度,关键问题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操作、实施和执行。例如,涉及到教学时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理论水平外,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实践基础,因而应用型指导理论教学改革只能变成一句空话。
1.3 实践教学环节落后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条件的科研院所相对较少,为此,如何有效构建硕士生在企业实践基地极其重要。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如有些高校只是在企业挂牌,学校跟企业并未建立有效、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导致学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机会。
1.4 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
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因而学生论文题目最好来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但目前存在问题是应用型导师指导及企业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完成应用型论文时,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最终不能有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对专业硕士毕业要求不是以论文而以专利等成果为指标,由于很多专利不能进行实际成果转化,学生到企业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解决企业真正存在技术需求问题,最终导致论文质量不高,脱离实际情况。
由此可见,要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必须确定企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双导师制”无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子,因而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有效实施“学校、企业、学生”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环境工程类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借鉴。
2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
成功实施“双导师制”的关键在于双方必须在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共赢。无论以学校或企业为主体进行分工与合作时,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一致,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 “双导师制”内涵及职责
江苏理工学院目前有两个专业硕士授予点,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其中之一, “双导师制”为期3年,第一学年实施校内导师制,学生主要任务是完成相关理论课的学习,期间实行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授课;后两年实施“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同一个学生,双方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共同制定订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内容、论文完成进度,及时交流反馈便于实施过程跟踪管理。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指导,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引导、毕业设计、顶岗实践报告的撰写和就业方向选择等。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由于指导校外导师通常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因而要完成培养硕士生的任务在时间、精力上有一定难度。为了深化校企深度合作,目前江苏省有各种人才项目,如高校教师去企业任“科技副总”,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做“产业教授”,使高校和企业明白国家设立专业硕士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要,为解决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求提供一个效途径。实施专业硕士培养时,企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也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推进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科研院所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离不开企业大力支持,而企业产品开发、员工素质提高也离不开学校高质量人才的输出,只有双方紧密合作,才能使“双导师制”真正得到落实。 2.2 “双导师制”的有效合作与协调
企业技术负责人作为专业硕士校外导师,务必要求其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培养指导,但由于其本职工作限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导师作用,需要协调和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包括高校和企业、双方导师之间有效协调与配合。实践结果表明,近年来,高校和企业导师相互交流较少,例如90%以上的人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和合作,仅30%左右认为,校内外导师保持经常联系,共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5]有效构建“双导师制”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双方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在学生课题立项、实验研究及论文撰写等方面应给予充分指导和关心。通过校内校外导师有效、及时沟通,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课题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3 构建高效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实现“双导师制”的首要条件。以学生培养、关键技术攻克为载体和纽带,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使“双导师制”真正贯穿到专业硕士培养全过程中,能够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企业产品开发等应用项目为切入点,开拓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沟通,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满足企业对高校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此外,政府要制定政策来激励和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例如,对参与“双导师制”的企业在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方面予以优惠,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为“双导师制”成功实施提供政策支持。由于企业主要目标是开发及生产产品,对培养学生积极性不高,如何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有效合作机制,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甚至“多赢”,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3 结语
目前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下,企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送基地,有义务和能力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骨干,无疑“双导师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尽管“双导师制”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相信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必将推动“双导师制”的顺利、有效实施。
參考文献:
[1] 孙阳春,王富荣,李瑨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9-10.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3] 肖鸿,彭宏,张延宗,等.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2 (1):45-47.
[4] 杜静, 丁忠.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 [J]. 高等农业教育, 2011(6):78-80.
[5] 罗兵,高月华.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案例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3,7(3): 100-103.
责任编辑 祁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