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情景交融的悲秋绝唱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甫《登高》一诗,思想内容很大,饱含了诗人大半生的坎坷经历和穷困潦倒的喟叹。诗中真情源于诗人对现实客观世界以及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传颂千古的悲秋绝唱。本文从“景为情而设”和“情因景而发”两方面来解读此诗。
  【关键词】情景交融 悲秋 绝唱
  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诗的大意是:天高风急,猿啸声声,蕴含着无限的悲哀,清洲白沙闪闪,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涌来。常年漂泊异乡,不禁触景生情,感伤秋天,人到暮年多疾病,寒秋中独白登上高台。世事艰难,遗恨众多,秋霜一日日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又因病不得不放下浇愁的酒杯。
  “文学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人生关注的立场上看待客体世界的,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郁的主观性。”①《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思想内容很大,饱含了诗人大半生的坎坷经历和穷困潦倒的喟叹。诗中的真情源于诗人对现实客观世界以及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因此既富于形象又有很强的概括力。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中间虽有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情感,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此情此景交融出一曲伟大的悲秋绝唱,为后之赏者称赞不绝。
  (一)景为情而设
  诗的前半首写登高所见之景。一、三两句写山上之景,二、四两句写江面之景。纵横开阖,天高地远,形声兼备,描绘出一幅萧条冷落、凄清寥廓的长江峡谷图,为全诗的抒情造景,渲染悲秋气氛。
  “它(诗)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②首联对起,诗人用敏感的触角捕捉到夔州特有的环境现象,以“风急”带动首联,兴起全诗。直写环境之萧条肃杀,一开头就写成了传颂千古的佳句。诗人登高观望,闻“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仰而俯,至江水洲渚。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飞鸟,天造地设,自然成对。这些自然景物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概括性极强,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尽谢斧凿”。这些景物经过诗人的排列组合,给人一种“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③的美感。
  颔联集中表现夔州的典型特征。在写景的同时,含蓄地渗入自己的内在情怀,为下面的抒情蓄势。“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禁使人联想到叶落归根的萧萧之声和长江奔腾的汹涌之状。“萧萧”和“滚滚”这两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合成了优美的声调,而且字音和声调的组合还象征性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韶光易逝,人生已老,算而今,孤独飘零,壮志难酬。此景恰为此情而设。
  (二)情因景而发
  诗中景有灵有性,才能情趣盎然。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诗人的内心活动既千变万化,又细微幽渺,无法用一般的词语直接表现,所以常常借助具体的景物描写,写出独特而又微妙的感受过程,以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情是内在的,境是外在的,情的传达依赖于境的创造,两者一表一里,融为一体。诗歌是典型的情感艺术,但载体是境,不可直言”④。“化景物为情思”,才能使作品生机勃勃,情意盎然。
  诗的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来。“独登台”表明诗人居高远眺,这就把所见之景和这些景投射在诗人心中后所生发出来的情自然而又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独”字直白内心之孤独。“悲秋”二字读来令人沉痛,加之又是“万里”,这悲的面就无限地延伸开来了。秋天不一定是可悲的,只是诗人目睹萧条苍凉恢廓的秋景,触景生情,想到自己这大半生来“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坎坷遭遇,而今身到暮年,垂老多病,却沦落他乡,只身漂泊孤零零,形单影只凄惨惨。望家乡路远山高,叹此时困顿交交。因此,诗人以“万里”、“百年”与“无边”、“不尽”遥相呼应,使情与景自然融合,故生出无限悲秋之绪。诗人写景,意在言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⑤。这种悲秋之绪的生发乃至強烈,正如华兹华斯所说:“我曾经说过,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一篇成功的诗作一般都是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的情形下向前展开。”⑥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由平静的秋景、平常的登高生发,直至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无计可消除”。诗至此已给做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暮年漂泊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而壮志难酬的苦涩感叹。这样,诗意就更见深沉了,意境也就更加开阔深邃了。情景交融相洽,将这曲悲秋绝唱推至巅峰。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之因病断酒,悲秋就更难排遣。这种无奈的痛苦和“烈士暮年”艰难苦恨的悲酸交织于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⑦,“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⑧。诗至此“软冷收之”⑨,诗人的一把辛酸泪,满腔无声血浸渗在这悲怆的旋律之中,一泻千里。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⑩
  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⑾的诗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致工巧的通体对仗,然而其真正的动人处还在于诗人以“真景物”“真性情”所开拓出的审美想象空间。诗人设景造情,“吟咏性情”,“缘情体物”,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内涵,也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也正是《登高》能成为千古悲秋绝唱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①②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39页、170页、150页。
  ③司空图:《诗品·自然》
  ⑤王国维:《人间词话》
  ⑥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22页。
  ⑦《毛诗序》
  ⑧⑨⑾胡应麟:《诗薮》
  ⑩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第49页。
其他文献
函数y=Asin(wx φ)的性质主要有:  1定义域:R  2.值域:[-|A|,|A|];最大值|A|,最小值-|A|  3.单调区间与A,w的符号有关,都是正数时,求-π/2 2kπ
摘要:本文研究搞好高考文综地理的“质”、“量”和“度”的关系,正确指导高考文综地理的考前复习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改进教学方法和复习策略具有较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 高考备考 质 量 度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的是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高考地理复习
【摘要】“书香校园工程”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奠基工程与战略工程,是国家战略要求、师生成长诉求和家庭幸福需求三者的和谐统一。本文在相关专业理论的指导下,从“目标明确,认识到位;方法可行,培训到位;流程合理,管理到位;激励得当,服务到位;考核有效,评价到位”五个方面,分析论证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建设中执行力的不可或缺性,并发挥执行力的杠杆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该工程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书香校园工程
【摘要】仿射变换保持同素性、结合性和共线三点的单比不变。这里所谓的结合性指的是点和直线的结合性,而这是比较浅显并且容易证明的。但是,点与任意曲线的结合关系是否仍在仿射变换中保持?笔者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证明了点与任意曲线的结合性是仿射性质。该结论的意义,尚难以估计。  【关键词】仿射变换;点线的结合性;仿射性质    相关知识与问题的提出  相关知识:具体请查阅文末参
一、运用运算定律的简便運算    在小学教材中,最常用的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Web挖掘简介    1.1 Web挖掘的定义  Web挖掘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Web、数据挖掘、计算机语言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统计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学等多个领域。Web挖掘定义,Web挖掘是指从大量非结构化、异构的Web信息资源中发现有效的、新颖的、潜在可用的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的非平凡过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通過对J2EE架构技术的分析,使编程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出基于组件的J2EE解决方案,不再受任何产品和应用程序编程界面的限制。  关键词:J2EE 架构 组件 部署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2-0076-02
摘要:本文在现有的FIP文件传输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了P2P思想的文件传输、共享的网络结构实现此功能。切实减轻了主文件服务器的负载压力,结果表明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
摘要:本文以笔者在本地区高中课改实验学校中亲临课堂为第一手材料,对几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模式进行检索和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从而达到在课改中提高教学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走进课堂观察;英语课;提高;教学艺术    2010年9月,甘肃庆阳市高中课改实验全面铺开。在这之前,我校(环县一中)曾多次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两年多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氛围以及教学评
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性教学使教  师和学生在教英语和学英语的活动中增强了创造意识。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融入进去,力求使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艺术性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结合。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进行艺术性教学,学生便能在轻松、愉快且专注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