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从组成和变化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项目式学习——家用氯化钙除湿剂

来源 :化学教育(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家用氯化钙除湿剂”为例,开展项目式学习,在完成项目任务、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从组成和变化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融合溶解与结晶、盐类水解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检验和化学计算等学科知识,学习基于热失重曲线定性和定量分析物质组成的方法,建立身边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学科认识方式,发展变化观、微粒观、平衡观,提升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为获得对玉米茎基腐病具有良好防效的拮抗菌株,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以玉米茎基腐病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靶标菌的拮抗放线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用抑菌圈法筛选效果良好的拮抗菌株并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谱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获得1株对拟轮枝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SM3-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系统发育
病毒性传染病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愈发便利,病毒的传播途径变得多种多样,传播速度也飞速提升。因此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和准确鉴定是有效应对病毒性传染病的前提,同时也为有关治疗提供了指导。目前初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依赖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和专业操作人员,耗时且成本高昂。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的相对集中造成了治疗资源的相对集中,对于县市级城市而言,医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秸秆直接还田后腐解效率低,易造成病原菌积累。为促进秸秆原位腐解,降低病原菌积累,采用低温培养结合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活性筛选,获得一株低温降解秸秆的木霉菌株C47-3;该菌在秸秆液体培养基中于15 ℃条件下培养15 d时对秸秆的降解率为22.28%;该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近深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troviride);木霉菌株C47-3及其
在新高考背景下,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要,学科交叉渗透教学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以分科教学为主,学科之间缺少综合、类比和交流。以物理类组合中的“物+化+X”模式为例,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若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注意与物理学科进行适时适度的交叉融合教学。通过学科交叉教学可以突破当前的常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本文总结夏氏外科诊治痛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夏氏外科认为,痛风初起以邪实为主,湿热痰瘀是关键,久则深入筋骨,累及脏腑,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治疗上宜从整体出发,分期分型论治,分别采用清热利湿、除湿降浊、祛瘀化痰、益气补肾等治疗方法。
为研究低盐胁迫对青蛤存活和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我们从台州、温州、宁波、南通等地搜集青蛤4个自然群体,以20‰盐度为对照,对各群体处以1‰、2‰、3‰、4‰、5‰五个梯度低盐环境胁迫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低盐胁迫对青蛤的存活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南通群体对低盐环境较为敏感,1‰、5‰盐度胁迫120 h存活率仅为17%和35%,宁波群体对低盐环境的耐受力最强,1‰盐度胁迫120 h存活率仍达66.3
对于白疕病(即银屑病),夏氏外科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提出"血热阳浮"为基本病机,以清热凉血为治疗大法,擅用重镇药物、皮类药物、藤类药物及发散药物,同时注重内、外合治。本文旨在总结夏氏外科诊治白疕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连续下降。同时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采用EPC模式实施。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受限于资质和历史沿革,只能应用EPC联合体形式承揽和运行工程项目。在承包方式变化条件下,施工企业必须对EPC联合体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增长模式和方向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某典型建筑施工企业近五年来以EPC联合体模式运维工程项目的调研,并以对其国内不同行政区域内工程项目实例进行
为了对设计院主导EPC模式风险进行准确评价,综合应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设计院主导EPC模式风险评价模型。使用该模型对某设计院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得分为38.46,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领悟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双向预测关系,本研究对河南省159名留守儿童进行两次间隔四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控制年级、性别后,T1抑郁显著负向预测T2领悟家庭支持与朋友支持;T1领悟朋友支持显著预测T2领悟家庭支持。研究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抑郁对领悟家庭支持与朋友支持的耗损效应以及朋友支持对家庭支持的溢出效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和预防干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