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实行多年的中职教育模式为很多人提供了继续学习发展自身的机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已进入瓶颈期。文章作者多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工作中就发现,当前的中职技能竞赛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出现很多严峻的问题急需解决,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基本现状,提出“共享培养”机制的教学建议,并对具体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能力;技能比赛;共享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技术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教育事业也相应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教育行业对教师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中职教育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已经显现出了疲软乏力的态势。虽然后来为应对现实需求,出现了比较先进的“3+2”模式的中职教育,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与高等本科教育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技能竞赛活动是各中职学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类比赛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比赛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完善“共享培养”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也具备可行性。
1.技能比赛
技能比赛是指根据国家技能的标准,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技能竞赛注重考查参赛选手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专门为职业学校量身打造的一种竞赛活动,能有效地检测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优胜奖励机制,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励中职学校和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社会型人才。当前的中职技能比赛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种,一些学校还会举办小型的校级比赛。
2.“共享培养”机制
当前,国家发展进入新时期,“共享”观念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各高校之间和职业教育学校間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同时,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也日渐频繁和紧密。“共享培养”机制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谓“共享培养”机制,就是指学校联合各种校外资源进行人才的共同培养,涉及资源共享、使命和责任共担、人才共享等方方面面。
3.中职技能比赛机制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中职技能比赛比赛都由国家教育部或者省、市教育部发起,联合各区、各校及其他行业共同举办,且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支持、学校参与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运行机制。中职技能比赛已经发展成熟,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运行规范,如校企合作、内外结合的裁判聘任制、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合作双赢的双师型师资培训机制等。但是,就每届的举办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总结如下几点:
首先是规模小,比赛影响力不高的问题。一方面,中职技能竞赛一般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比赛,学校要选拔优秀的学生,规模较小,备选人选和名额较少;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中考失败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遭受失败之后,自信心容易受挫,两方面的因素中和作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技能竞赛在中职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减弱,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是竞赛公平性无法保证的问题。中职技能竞赛一般是放在中职学校举办,培训课程由学校开设,整个培训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有些教师既是举办组成员,也是带队教师,因此在参赛人员的选拔上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因此笔者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如果有第三方承办比赛,或许比赛会更具公平性。
最后是师资力量不充足、竞赛可用资源不充分的问题。受客观的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中职学校的缺少专业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而比赛的裁判组和专家通常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这些校外人员对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了解不深,做出的判断经常会有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学生和学校的竞赛准备工作方向走错,比赛成绩不合理。
1.职业技能竞赛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共享培养”机制下的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的项目设置、比赛规则以及大赛的裁判等方面都是行业内专门的人员决定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性,比赛的内容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设定的,其岗位的需求和相关要求都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考查进行设计的,在行业内是受到肯定的,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起到考查和提高的作用。这种竞赛模式的培养方案,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对接,切实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实践经验,还有助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更早、更快地找到实习岗位甚至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2.有助于中职院校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竟能竞赛通常采用教师带队、团体参赛的模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还有助于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让参与的教师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将所得信息反馈给课程改革部门,帮助推动竞赛项目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师也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案例,将这些经验传递给下一届的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帮助更多的学生。
3.有助于人才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工作机会
通过“共享培养”机制,将校外资源引入校内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通过与社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合作,获得支持的情况下,为学生争取更多到企业去实习的机会和工作岗位,有助于优秀的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取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在毕业生进入社会时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
1.加强校企合作,增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大企业不信任高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更大的诚意取得各企业的信任和认同,为学生获取更多的支持空间。在得不到大企业支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眼光放在小微型企业上。同时,学校要总结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根据竞赛的内容和考查标准改变教学内容和学业考核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改变标准,将职业竞赛的获奖情况与教学水平考核挂钩,做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例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管照本宣科,不注重案例分析;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教学中也不注重实践经验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健全在岗教师的实践能力考核制度,定期派新老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考察,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2.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建立竞赛资源共享平台
中职院校一般学校规模较小,校外资源与高职院校相比处于弱势,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上与高职学生相比也处于弱势地位。要改善中职教育的现状,在技能竞赛中获得更多优势,需要借鉴和学习高职院校的一些有效经验,尤其是教学资源的共享方面的先进经验。中职院校要积极与高职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邀请竞赛相关的专家到学校来开展经验分享讲座,在交流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帮助。还可以在中职和高职院校之间开展校际间的模拟技能竞赛,高职和中职之间的参赛人员结合在一起,以高职带中职,以学长、学姐带学弟、学妹的形式进行友谊赛,利用友谊赛的渠道建立中职与高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为例,中职学校可以联合高职院校进行职业进行校际技能竞赛,请高职院校的教师传授相关培训经验,参照往年的评判标准,结合学前教育英语教师的行业标准要求,邀请高职院校的优秀学生进行经验传授,带队教师对参赛学生的说课时间、教态、教学内容选择等细节方面做具体要求,在平时的培训中,时刻与高职学校保持联系,对出现偏差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或补救。
3.建立学科之间的共享体制,培养综合型的人才
当前,我国本科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发展较好,不仅院校之间建立了共享机制,校内不同学科之间也建立了相应的共享联系渠道,如跨学科选修课、学科内信息资源库等,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竞赛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建立学科间的共享机制,由教育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课题基金,鼓励中职院校之间加大联系,建立学科内的技能竞赛资源库,由专门的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运行和维护,每一届的竞赛成果都共享到资源库中,以供其他学校参考借鉴,这样有助于中职各学科的技能比赛都能长足发展,让学生的比赛项目都“有迹可循”。
另外,还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学校要树立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眼光,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保证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还应开设一些与本专业联系较紧密的其他专门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专门的技能比赛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識视野,还能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时间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有所思考和规划,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都进行自我丰富、自我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受职业院校的欢迎,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种竞赛模式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改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完善 “共享培养”的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需要加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之间联系,建立学科间的共享机制,促进更方便的资源共享;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1]刘敢新.基于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133-138.
[2]梁 洪.浅析如何以技能比赛的模式培训中职学生[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9):15.
[3]张增会.关于中职院校中举办专业技能比赛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5.
[4]刘 霞.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技能竞赛长效运行机制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76-79.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能力;技能比赛;共享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技术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教育事业也相应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教育行业对教师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中职教育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已经显现出了疲软乏力的态势。虽然后来为应对现实需求,出现了比较先进的“3+2”模式的中职教育,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与高等本科教育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技能竞赛活动是各中职学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类比赛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比赛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完善“共享培养”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也具备可行性。
一、中职技能比赛与“共享培养”机制概说
1.技能比赛
技能比赛是指根据国家技能的标准,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技能竞赛注重考查参赛选手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专门为职业学校量身打造的一种竞赛活动,能有效地检测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优胜奖励机制,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励中职学校和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社会型人才。当前的中职技能比赛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种,一些学校还会举办小型的校级比赛。
2.“共享培养”机制
当前,国家发展进入新时期,“共享”观念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各高校之间和职业教育学校間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同时,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也日渐频繁和紧密。“共享培养”机制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谓“共享培养”机制,就是指学校联合各种校外资源进行人才的共同培养,涉及资源共享、使命和责任共担、人才共享等方方面面。
3.中职技能比赛机制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中职技能比赛比赛都由国家教育部或者省、市教育部发起,联合各区、各校及其他行业共同举办,且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支持、学校参与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运行机制。中职技能比赛已经发展成熟,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运行规范,如校企合作、内外结合的裁判聘任制、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合作双赢的双师型师资培训机制等。但是,就每届的举办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总结如下几点:
首先是规模小,比赛影响力不高的问题。一方面,中职技能竞赛一般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比赛,学校要选拔优秀的学生,规模较小,备选人选和名额较少;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中考失败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遭受失败之后,自信心容易受挫,两方面的因素中和作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技能竞赛在中职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减弱,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是竞赛公平性无法保证的问题。中职技能竞赛一般是放在中职学校举办,培训课程由学校开设,整个培训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有些教师既是举办组成员,也是带队教师,因此在参赛人员的选拔上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因此笔者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如果有第三方承办比赛,或许比赛会更具公平性。
最后是师资力量不充足、竞赛可用资源不充分的问题。受客观的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中职学校的缺少专业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而比赛的裁判组和专家通常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这些校外人员对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了解不深,做出的判断经常会有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学生和学校的竞赛准备工作方向走错,比赛成绩不合理。
二、中职技能比赛实行“共享培养”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1.职业技能竞赛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共享培养”机制下的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的项目设置、比赛规则以及大赛的裁判等方面都是行业内专门的人员决定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性,比赛的内容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设定的,其岗位的需求和相关要求都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考查进行设计的,在行业内是受到肯定的,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起到考查和提高的作用。这种竞赛模式的培养方案,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对接,切实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实践经验,还有助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更早、更快地找到实习岗位甚至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2.有助于中职院校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竟能竞赛通常采用教师带队、团体参赛的模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还有助于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让参与的教师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将所得信息反馈给课程改革部门,帮助推动竞赛项目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师也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案例,将这些经验传递给下一届的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帮助更多的学生。
3.有助于人才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工作机会
通过“共享培养”机制,将校外资源引入校内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通过与社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合作,获得支持的情况下,为学生争取更多到企业去实习的机会和工作岗位,有助于优秀的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取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在毕业生进入社会时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
三、“共享培养”机制的实践策略探究
1.加强校企合作,增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大企业不信任高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更大的诚意取得各企业的信任和认同,为学生获取更多的支持空间。在得不到大企业支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眼光放在小微型企业上。同时,学校要总结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根据竞赛的内容和考查标准改变教学内容和学业考核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改变标准,将职业竞赛的获奖情况与教学水平考核挂钩,做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例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管照本宣科,不注重案例分析;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教学中也不注重实践经验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岗前培训力度,健全在岗教师的实践能力考核制度,定期派新老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考察,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2.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建立竞赛资源共享平台
中职院校一般学校规模较小,校外资源与高职院校相比处于弱势,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上与高职学生相比也处于弱势地位。要改善中职教育的现状,在技能竞赛中获得更多优势,需要借鉴和学习高职院校的一些有效经验,尤其是教学资源的共享方面的先进经验。中职院校要积极与高职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邀请竞赛相关的专家到学校来开展经验分享讲座,在交流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帮助。还可以在中职和高职院校之间开展校际间的模拟技能竞赛,高职和中职之间的参赛人员结合在一起,以高职带中职,以学长、学姐带学弟、学妹的形式进行友谊赛,利用友谊赛的渠道建立中职与高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为例,中职学校可以联合高职院校进行职业进行校际技能竞赛,请高职院校的教师传授相关培训经验,参照往年的评判标准,结合学前教育英语教师的行业标准要求,邀请高职院校的优秀学生进行经验传授,带队教师对参赛学生的说课时间、教态、教学内容选择等细节方面做具体要求,在平时的培训中,时刻与高职学校保持联系,对出现偏差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或补救。
3.建立学科之间的共享体制,培养综合型的人才
当前,我国本科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发展较好,不仅院校之间建立了共享机制,校内不同学科之间也建立了相应的共享联系渠道,如跨学科选修课、学科内信息资源库等,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竞赛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建立学科间的共享机制,由教育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课题基金,鼓励中职院校之间加大联系,建立学科内的技能竞赛资源库,由专门的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运行和维护,每一届的竞赛成果都共享到资源库中,以供其他学校参考借鉴,这样有助于中职各学科的技能比赛都能长足发展,让学生的比赛项目都“有迹可循”。
另外,还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学校要树立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眼光,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保证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还应开设一些与本专业联系较紧密的其他专门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专门的技能比赛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識视野,还能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时间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有所思考和规划,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都进行自我丰富、自我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受职业院校的欢迎,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种竞赛模式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改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完善 “共享培养”的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需要加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之间联系,建立学科间的共享机制,促进更方便的资源共享;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敢新.基于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133-138.
[2]梁 洪.浅析如何以技能比赛的模式培训中职学生[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9):15.
[3]张增会.关于中职院校中举办专业技能比赛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5.
[4]刘 霞.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技能竞赛长效运行机制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