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60 例恶性肿瘤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 观察组采用癌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 ,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 (3.24±0.35) 分 , 低于对照组的 (4.57±1.35) 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223, P<0.05)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治疗认知水平评分为 (25.41±2.32) 分 , 高于对照组的 (18.45±2.46) 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1.274, 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总依从率为 90.00%,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812, P=0.028<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67%, 低于对照组的 4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6.239, P=0.012<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癌痛护理干预措施 , 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下降 , 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疼痛治疗认识水平 ,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癌痛护理;恶性肿瘤;疼痛程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建立病历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6.3±6.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6例,专科8例,本科12例,本科以上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4.8±6.8)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5例,专科9例,本科11例,本科以上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然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用药、饮食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帮助患者认识癌痛症状。
  1.2.2观察组。采用癌痛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在患者入院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然后针对患者实施癌痛护理,主要包括:①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对患者发放癌症疼痛教育手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认识癌症疼痛症状和相关的治疗知识,患者根据手册填写自己对癌症疼痛的认识。②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期间进行用药指导,并在患者用药后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现象,并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预防,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严重疼痛,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药物使用依从情况分为完全依从、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依从)/总例数×100%。疼痛治疗认知水平评分越高越好。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护理后疼痛治疗认识水平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6.61±1.82)分,对照组为(6.46±1.5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24±0.35)分,低于对照组的(4.57±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23,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治疗认知水平评分为(25.41±2.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5±2.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74,P<0.05)。
  2.2两组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用药完全依从12例,依从15例,不依从3例,总依从率为90.00%(27/30);对照组患者中用药完全依从8例,依从12例,不依从10例,总依从率为66.67%(20/30);观察组患者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28<0.05)。
  3讨论
  近些年,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且患者患病后的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产生较大的威胁。其中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感剧烈,让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针对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癌痛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其具体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在本次护理研究中,本院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癌痛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24±0.35)分,低于对照組的(4.57±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23,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治疗认知水平评分为(25.41±2.32)分,高于对照组的(18.45±2.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74,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总依从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28<0.05)。观察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39,P=0.012<0.05)。说明在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许多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对癌痛的认识不足,因而精神承受较大的痛苦,为此,需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提高患者对癌症疼痛的认识,降低身体的抵抗程度,在积极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人员,缓解疼痛程度,降低用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癌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梅.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1):50,55.
  [2]纪京绪,杜彩云.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129-13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护理后的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怀孕期间的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意义。结果:为有效保护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及时发现、治疗和护理孕期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显得十分重要。结论:本文分析了怀孕期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延长妊娠周期,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使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对病情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120例,遵循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病情状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PBS评分较护理前、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病情管理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输液时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选取输液患儿6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30例为控制组,双号30例为试验组。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个组别干预情况及总满意率。结果:两个组别穿刺所需时间、液体残留量、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满意率等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P<0.05)。结论: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存在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风险管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风险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样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对这70例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产妇行传统产后随访,对研究组产妇开展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5例产妇在产褥期各项心境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35例产妇在产褥期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84.34±2.57)分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科室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NRS评分、PSQI评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接到患者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以及致死率、伤残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静脉治疗患者实施护理标准流程(SOP)前后的护理质量。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静脉治疗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实施SOP前);另外选取我院同期入住的400例静脉治疗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实施SOP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导管维护、敷料固定、穿刺部位、钢针使用等错误率以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受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影响程度。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甲状腺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前、术后1h的生命状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麻醉前、术后1h的MAP、HR水平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