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答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简单地说,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理答的各种方式中,发展性理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发展性理答,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过语言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再给予评价、引导、点拨,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它包括探问、转问、追问和反问这四种理答行为。巧妙运用这“四问”,优化发展性理答,才能为课堂插上隐形的翅膀,建构起深入思考、智慧对话的有效课堂。
一、探问:另辟蹊径,万紫千红春满园
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作出回答时,教师转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一种问题分解的策略。探问的方式主要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繁为简,或化虚为实,引导并促使学生另辟蹊径,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深刻为止。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
师:林冲的为人处世,究竟哪一点非比他人?于老师在读了两三遍时,读出林冲藏而不露。再读两三遍,就发现他的人品、为人,可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师把这个字写在一位同学的手心,鼓励学生也能读出林冲为人、人品最大的特点,读出这个字。)
学生默读课文,没有举手的。
师:要了解一个人,要看写他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林冲的语言、动作。再找一找,哪些词是写林冲的语言、动作的。
(学生找出了重点段,第三、四、七自然段,找出了关键词,再引导学生重点研读重点词句。最后交流所找的字。)
生:忍、让、谦、宽。
师:忍让,谦让,宽让,一个字:让。
当学生面对老师的问题束手无策时,原因可能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有思考价值,只有充分理解文本后才能回答。上述课例中,面对默读课文后“学生的沉默”,于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个人,要看描写他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林冲的语言、动作。再找一找,哪些词是写林冲的语言、动作的。这样,就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给学生搭好了梯子,让学生逐级而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首先找出了重点描写林冲语言、动作的三个自然段,然后聚焦重点段,找到了关键词,最终从不同角度找到了比较完美的答案。可见,探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适时探问,将问题合理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与文本深入对话,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了问题分解的策略,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追问:追本溯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里的追问有“问个究竟”“刨根问底”的意思,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时,当学生说出答案时,学生未必是真懂或懂得透彻,这时,教师有意来个“回马枪”,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追问能够帮助学生在迷茫时豁然开朗,在理解肤浅片面时追求深刻全面。追问是纵向深入式的,一般倾向于同一个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不被打断,也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
执教《如梦令》一课,在引导学生对词中描述的三个场景进行概括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来指导学生给李清照所欣赏到的美景命名的。
师:第三个场景怎么概括?(前两个场景分别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
生:一滩鸥鹭。
师:有不同的吗?
生:可以用“惊起鸥鹭”。
师:“惊起鸥鹭”和“一滩鸥鹭”哪一个更美?
生:“惊起鸥鹭”更美。
生:“惊起鸥鹭”让我仿佛看到鸥鹭在飞翔。
生:表现出了鸥鹭飞起来的那种美。
师:这叫动态的美。
师:不过,“惊起鸥鹭”是写人的动作的,要是描写景象的话,应该怎么说?
生:(恍然大悟)鸥鹭惊起。
(师板书“鸥鹭惊起”,生书空)
上述教学中,教师运用了“追问”这一理答手段。通过追问,学生的思考愈发深入和缜密。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惊起鸥鹭”比“一滩鸥鹭”多了动态美,在辨别中体会到“鸥鹭惊起”比“惊起鸥鹭”更有形象感。引导学生准确概括场景的过程也是解读词意和语言训练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过程。由此可见,追问可以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纵式思考,变感知为理解,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因此,我们应该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用敏锐犀利的眼睛,透过课堂纷繁现象,辨别学生对文本的接触情况是否“又快又好”。通过合理追问,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有效对话,最终走进文本,避免文本解读时的浮光掠影。
三、转问:巧抛绣球,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问经常出现在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替孩子回答,而是巧妙地“抛绣球”,用“谁还有补充”“谁有不同的理解”等将问题抛向另一学生,或是让学生自己转问同伴,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有时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讨论问题,使某种情感引发大家的共鸣,也会出现转问。请看人教版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达方式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爸爸还没有回来。”)
生:每一个时间的词语后都用了句号。按照常理,应该用逗号或顿号。
师:比较比较,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句子背后怎样的场景。
生1:巴迪坐在客厅里,焦急地等待着。
师:大家再想想,望眼欲穿的巴迪还会做些什么呢?(生思考)
师引:七点,巴迪——
生2:打开窗户探出身子张望,父亲没有回来。
师引:七点一刻—— 生3:楼梯口传来了脚步声,巴迪兴奋地冲到门口,打开门,原来是邻居,巴迪失望极了,跺着脚回到房里。
师引:七点半——
生4:巴迪打开门,坐在楼梯口,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回家的那条路。
师:巴迪等到“花儿都谢了”,但是——
生:(齐读)父亲还是没有回来。
师: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三个句号,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了这样奇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句子就叫“独词句”,我们可以在写作文时把这种方法“偷”过来哦。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抓住“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独词句,将这一独特精妙的表达方式作为训练点,通过转问,引导学生咀嚼、推敲、想象,并巧妙地进行引读,将那段慢镜头般的文字里的“像”一个一个打开,放大,使一个个生动的“像”连续地在学生头脑中播放,形成“境”,于是,孩子们“入乎其中”,形成了理解语言和把握意蕴的融合。合理而巧妙的转问,如转动的万花筒,使课堂缤纷多姿。
四、反问:引领反思,吹尽黄沙始见金
反问就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发问,引领学生进行反思,进而明确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调整。在教学中,当学生的见解有偏差时,教师常常会问“是吗”“真是这样吗”一类问题,或者仅仅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无声胜有声,同样能引起大家的思考。这种无疑而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具有“强心剂”的效果,更能激发他们静心反思、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有学生认为文末“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中的“,”“。”用得不够精妙,不能表达出作者在看到病房中父母执手而眠的场景,听到父母甘心为对方付出的朴素表白后内心的深深触动。课堂上,老师适时采用反问的理答方式,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问”出了无限精彩。请看教学片段:
师:真的是这样吗?(学生思考,沉默)假如请你给这两句话加上你喜欢的标点,你想用什么?
生1:“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觉得这样能表达我的激动,我的感动。真爱的确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是却能浸润人的心田。
生2:“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用两个感叹号表达对这种真爱的赞扬,这种感叹是发自内心的。
师:是的,因为懂得这种爱而感动,因为生活中拥有这种爱而激动。假如说他(指生1)的激情有十分,那么你的激情有百分。标点是有感情的。
生3:“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句是对爱的思考,第二句是肯定的回答。
生4:“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作者一开始对妈妈说的那句“真爱就像茉莉”不以为然,现在,她终于认识到了流淌在生活细节中的朴素的爱才是真爱,她对爱的思考、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用省略号能表达这个意思。
师:然而作者就用了平平常常的“,”“。”,为什么?
生1: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所以这个句子也不用华丽的标点来点缀,用朴实无华的“,”“。”就足够了。
生2:茉莉是需要人们细细品味的,真爱也是要用心品味的,“,”“。”是简单平常的,同样值得细细品味。
生3:真爱和茉莉一样是默默的,不张扬的,用“,”“。”更能体现这种爱的含蓄。
师:原来,平平淡淡才是真,爱到深处却平常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反问引发学生的深思,然后退一步,由“加上你自己的标点”到比较、品味文中所用标点的意蕴,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捕捉、强化与课文内容、阅读感悟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小小的标点感悟到语言文字里隐含的深意,捕捉到了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不仅升华了对爱的认识,形成的语感也是最敏锐、最深切的。如此以问促思,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便能积淀为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会听是金,会答更是金。”发展性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敏锐地捕捉课堂生成,根据学生的回答,巧妙运用“四问”,牵线搭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和最大限度的提升,使教学步入敞亮之境。发展性理答,为课堂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让学生在更辽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一、探问:另辟蹊径,万紫千红春满园
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作出回答时,教师转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一种问题分解的策略。探问的方式主要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繁为简,或化虚为实,引导并促使学生另辟蹊径,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深刻为止。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
师:林冲的为人处世,究竟哪一点非比他人?于老师在读了两三遍时,读出林冲藏而不露。再读两三遍,就发现他的人品、为人,可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师把这个字写在一位同学的手心,鼓励学生也能读出林冲为人、人品最大的特点,读出这个字。)
学生默读课文,没有举手的。
师:要了解一个人,要看写他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林冲的语言、动作。再找一找,哪些词是写林冲的语言、动作的。
(学生找出了重点段,第三、四、七自然段,找出了关键词,再引导学生重点研读重点词句。最后交流所找的字。)
生:忍、让、谦、宽。
师:忍让,谦让,宽让,一个字:让。
当学生面对老师的问题束手无策时,原因可能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有思考价值,只有充分理解文本后才能回答。上述课例中,面对默读课文后“学生的沉默”,于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个人,要看描写他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林冲的语言、动作。再找一找,哪些词是写林冲的语言、动作的。这样,就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给学生搭好了梯子,让学生逐级而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首先找出了重点描写林冲语言、动作的三个自然段,然后聚焦重点段,找到了关键词,最终从不同角度找到了比较完美的答案。可见,探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适时探问,将问题合理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与文本深入对话,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了问题分解的策略,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追问:追本溯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里的追问有“问个究竟”“刨根问底”的意思,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时,当学生说出答案时,学生未必是真懂或懂得透彻,这时,教师有意来个“回马枪”,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追问能够帮助学生在迷茫时豁然开朗,在理解肤浅片面时追求深刻全面。追问是纵向深入式的,一般倾向于同一个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不被打断,也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
执教《如梦令》一课,在引导学生对词中描述的三个场景进行概括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来指导学生给李清照所欣赏到的美景命名的。
师:第三个场景怎么概括?(前两个场景分别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
生:一滩鸥鹭。
师:有不同的吗?
生:可以用“惊起鸥鹭”。
师:“惊起鸥鹭”和“一滩鸥鹭”哪一个更美?
生:“惊起鸥鹭”更美。
生:“惊起鸥鹭”让我仿佛看到鸥鹭在飞翔。
生:表现出了鸥鹭飞起来的那种美。
师:这叫动态的美。
师:不过,“惊起鸥鹭”是写人的动作的,要是描写景象的话,应该怎么说?
生:(恍然大悟)鸥鹭惊起。
(师板书“鸥鹭惊起”,生书空)
上述教学中,教师运用了“追问”这一理答手段。通过追问,学生的思考愈发深入和缜密。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惊起鸥鹭”比“一滩鸥鹭”多了动态美,在辨别中体会到“鸥鹭惊起”比“惊起鸥鹭”更有形象感。引导学生准确概括场景的过程也是解读词意和语言训练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过程。由此可见,追问可以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纵式思考,变感知为理解,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因此,我们应该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用敏锐犀利的眼睛,透过课堂纷繁现象,辨别学生对文本的接触情况是否“又快又好”。通过合理追问,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有效对话,最终走进文本,避免文本解读时的浮光掠影。
三、转问:巧抛绣球,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问经常出现在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替孩子回答,而是巧妙地“抛绣球”,用“谁还有补充”“谁有不同的理解”等将问题抛向另一学生,或是让学生自己转问同伴,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有时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讨论问题,使某种情感引发大家的共鸣,也会出现转问。请看人教版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达方式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爸爸还没有回来。”)
生:每一个时间的词语后都用了句号。按照常理,应该用逗号或顿号。
师:比较比较,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句子背后怎样的场景。
生1:巴迪坐在客厅里,焦急地等待着。
师:大家再想想,望眼欲穿的巴迪还会做些什么呢?(生思考)
师引:七点,巴迪——
生2:打开窗户探出身子张望,父亲没有回来。
师引:七点一刻—— 生3:楼梯口传来了脚步声,巴迪兴奋地冲到门口,打开门,原来是邻居,巴迪失望极了,跺着脚回到房里。
师引:七点半——
生4:巴迪打开门,坐在楼梯口,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回家的那条路。
师:巴迪等到“花儿都谢了”,但是——
生:(齐读)父亲还是没有回来。
师: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三个句号,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了这样奇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句子就叫“独词句”,我们可以在写作文时把这种方法“偷”过来哦。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抓住“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独词句,将这一独特精妙的表达方式作为训练点,通过转问,引导学生咀嚼、推敲、想象,并巧妙地进行引读,将那段慢镜头般的文字里的“像”一个一个打开,放大,使一个个生动的“像”连续地在学生头脑中播放,形成“境”,于是,孩子们“入乎其中”,形成了理解语言和把握意蕴的融合。合理而巧妙的转问,如转动的万花筒,使课堂缤纷多姿。
四、反问:引领反思,吹尽黄沙始见金
反问就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发问,引领学生进行反思,进而明确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调整。在教学中,当学生的见解有偏差时,教师常常会问“是吗”“真是这样吗”一类问题,或者仅仅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无声胜有声,同样能引起大家的思考。这种无疑而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具有“强心剂”的效果,更能激发他们静心反思、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有学生认为文末“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中的“,”“。”用得不够精妙,不能表达出作者在看到病房中父母执手而眠的场景,听到父母甘心为对方付出的朴素表白后内心的深深触动。课堂上,老师适时采用反问的理答方式,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问”出了无限精彩。请看教学片段:
师:真的是这样吗?(学生思考,沉默)假如请你给这两句话加上你喜欢的标点,你想用什么?
生1:“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觉得这样能表达我的激动,我的感动。真爱的确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是却能浸润人的心田。
生2:“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用两个感叹号表达对这种真爱的赞扬,这种感叹是发自内心的。
师:是的,因为懂得这种爱而感动,因为生活中拥有这种爱而激动。假如说他(指生1)的激情有十分,那么你的激情有百分。标点是有感情的。
生3:“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句是对爱的思考,第二句是肯定的回答。
生4:“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作者一开始对妈妈说的那句“真爱就像茉莉”不以为然,现在,她终于认识到了流淌在生活细节中的朴素的爱才是真爱,她对爱的思考、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用省略号能表达这个意思。
师:然而作者就用了平平常常的“,”“。”,为什么?
生1: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所以这个句子也不用华丽的标点来点缀,用朴实无华的“,”“。”就足够了。
生2:茉莉是需要人们细细品味的,真爱也是要用心品味的,“,”“。”是简单平常的,同样值得细细品味。
生3:真爱和茉莉一样是默默的,不张扬的,用“,”“。”更能体现这种爱的含蓄。
师:原来,平平淡淡才是真,爱到深处却平常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反问引发学生的深思,然后退一步,由“加上你自己的标点”到比较、品味文中所用标点的意蕴,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捕捉、强化与课文内容、阅读感悟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小小的标点感悟到语言文字里隐含的深意,捕捉到了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不仅升华了对爱的认识,形成的语感也是最敏锐、最深切的。如此以问促思,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便能积淀为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会听是金,会答更是金。”发展性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敏锐地捕捉课堂生成,根据学生的回答,巧妙运用“四问”,牵线搭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和最大限度的提升,使教学步入敞亮之境。发展性理答,为课堂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让学生在更辽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