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喝水趣多多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生活教育主要在进餐、盥洗、如厕、喝水、睡眠、整理、来园、离园等日常生活环节中实施,强调做中培养,真实情景中练习,以此帮助幼儿不断积累共同的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笔者所在园结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理解,通过实践研究认为:喝水环节作为生活教育的重要环节,其理想状态应集中体现在“科学”两个字上,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幼儿知道喝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喝水的基本常识,喜欢喝白开水;二是幼儿能逐渐做到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主动喝水,适量喝水;三是幼儿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能安静、有序地喝水,及时喝水,保证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在引导孩子科学喝水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一、将喝水融入环境创设之中,营造科学喝水的氛围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充分运用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通过在幼儿活动室、走廊和盥洗室的合适空间创设“科学饮水操作台”“今天喝了几杯水”等环境,营造科学喝水的氛围。还投放“一天喝水记录表”张贴“科学喝水量表”等,运用操作统计、观察判断等策略,引导孩子学习根据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赋予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给简单的生活环节增添情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提取生活经验。
  二、将喝水融入科学探究之中,了解科学喝水的学问
  为了让幼儿的喝水量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如:“喝多少记多少”“哪个多,哪个少?”充分引导孩子们讨论:喝水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如果喝水不足会出现什么情况?用什么样的方法能简单、准确地记录每个小朋友喝水的情况?指导幼儿设计“一天喝水记录表”,将自己的喝水量记录在表格中。教师提醒幼儿喝水后及时记录,重点关注幼儿的实际喝水量与记录情况是否吻合。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喝水情况,如涂色、粘贴或绘画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花瓣、水滴等,体现记录方式的多样性。
  孩子们的记录表张贴在室内外的环境中,幼儿在了解自己喝水情况的同时,还可以观察、了解同伴的喝水情况。我们还为幼儿提供科学的喝水量表,指导幼儿将一天的喝水量填写到“喝水对比表”里,用等于(或大于、小于)号比较出自己一天的喝水量和科学喝水量的关系。家长们通过环境中记录表的展示,不仅了解幼儿每天在园的喝水量,还能相应调整孩子晚上回家的喝水量,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喝适量的水。
  通过这些科学探究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科学喝水的许多学问,知道关注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与异常,及时补充水分和调整喝水量。如:感到自己的嘴唇发干就要多喝水;运动出汗后、午睡起床后要多喝水;夏天出汗多要多喝水;空调房间里干燥要多喝水;感冒发烧要多喝水;看到自己的小便发黄时要多喝水。
  三、将喝水融入区域活动之中,增添科学喝水的乐趣
  任何设施都有教育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拓展教育的时空,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局限于特定的教学时段,使教育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伴随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我们尝试将喝水环节与幼儿的区域活动有效结合,促使教育和生活的自然衔接,进一步提高幼儿喝水的兴趣,进而促使幼儿主动喝水。
  案例一:泡茶咯(中班)
  教师整合中班主题《家乡美名扬》的资源,开发了区域游戏:“泡茶咯”。 我们和孩子一起搜集有关茶道资料,观看录像。把泡茶的步骤流程图呈现在区域墙面中,为幼儿营造喝茶的环境,并随时记录下孩子们的发现与兴趣点。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泡茶也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我们江西也有丰富的茶资源;各种各样的茶具很可爱很实用;喝茶好处多等等。当然,在游戏中教师也会引导孩子科学喝茶,做到茶要清淡,不宜浓;要少量,不宜多。通过区域游戏,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还尝试了不同的喝茶方式。
  案例二:“饮品吧”(大班)
  虽然我们不提倡幼儿经常喝饮料或用饮料替代白开水。但是在特殊的季节,如干燥的秋、冬季,还是可以给幼儿添加水果茶或花草茶,与白开水交替给幼儿喝。为此,教师结合大班主题《中国娃》,发挥家长资源,收集了一些适合幼儿泡水饮用的中草药,分别用山楂片、菊花、金银花,还有柠檬片泡水,把泡好的不同口味的水倒入凉杯,让幼儿自己倒着喝,幼儿品尝的兴趣浓厚,也增添了喝水的乐趣。
  四、将喝水融入评价监督之中,提高科学喝水的意识
  一次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喝水。我站在一边,帮助女孩子们梳辫子。这时,霖霖拿着杯子去接水喝。不一会,我听到了几个孩子的对话:“霖霖只接了一点点水喝,还拿一根吸管插到自己名字的纸杯里。”“他这样也算喝了一次水呀!真赖皮!”“就是,不能算。老师说了要喝满一杯水才能插一根吸管表示喝了一次水的。”随后,又有几个孩子说:“不能只喝那么一点点,喝水少了会上火的。”接看听到霖霖应对说:“哼,我的身体超级棒,少喝点水也没关系。现在我又不口渴,等我口渴了再喝。”“老师、妈妈都说过,我们每天要多喝水。看,我一次都喝一杯呢!”豆豆说。雨涵说:“我一次还喝两杯呢!”很多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看了看霖霖,他似乎觉得小朋友说的有道理,又似乎觉得老师在看着他,于是又接了一杯水喝起来。
  从以上的幼儿对话可以看出,大班幼儿还没有完全做到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来适量喝水。只是意识到大人要求多喝水,在成人与同伴的监督下才会按照要求去喝水。霖霖认为自己口渴了再喝水也是可以的。面对幼儿的这种表现,教师需要及时介入,正确引导,注重发挥同伴和集体的评价监督作用,在同伴和集体的影响下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并逐步学习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喝水量,为幼儿身体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将喝水融入家庭教育之中,转变科学喝水的观念
  我们还吸引家长参与到科学喝水的活动中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饮水小常识的资料,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教师将饮水常识以主题墙的形式进行分享展示,在帮助孩子内化经验的同时,家长也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的简单关系,改变了家长普遍存在“宁多勿少”的矛盾心理。以往家长们从不担心幼儿喝水过量,唯恐喝水不足。不少家长认为幼儿在园的喝水量不够,因为他们觉得班上幼儿较多,教师不可能一一关注,幼儿一旦生病家长就认为幼儿在园水少喝了。现在家长们都明白,喝水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增加或减少自己的喝水量,使之符合身体需要。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悟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科学喝水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的老师得到知识和责任的提升,让我们能更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多看、多思、多做,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充分关注幼儿的生活现实,从中提炼教育的价值。
其他文献
2015年江西省通过层层选拔,择优选取了8项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作品,参加全国第十二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这些优秀的实验作品,对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提供了一些思路与方法,同时指出了实验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笔者一直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取,实验条件的改善,实验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处理以及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等方面都可以改进、创新。  一、创新实验的建议  建议1:减少污染排放,体现绿
期刊
编前语:长期以来,艺术类考试常常被认为是高考落榜生的无奈之举,是有别于正统高考的旁门左道。学生的特长发挥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一些“艺考”的闪亮之处总被人们的有色眼镜所蒙蔽。作为一所市直普通中学,新余六中正视学生的特色专长,合理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开设了美术、编导、播音主持、空乘等高考艺术课程,开辟出一条走艺术特色的办学之路。新余六中的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也刷新了人们对高考
期刊
早期阅读是教育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幼儿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为其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为此,如何加速儿童语言发展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提高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也给学前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新方向,我们课题组始终围绕着思考“为什么做”“如何做”“做得如何”三个问题,来开展课题研究。  一、思考“为什么要做”——研究缘起与前期研究成果  “十一五”期间,笔者带领部分幼儿园以分
期刊
名师赵谦翔提出了绿色诗歌的概念。他说,绿色诗歌是相对于传统的灰色诗歌教学而言的。灰色诗歌教学只注重答题,只关注考试,只研究答案,让诗歌变成了“死歌”,课堂沉闷,诗歌鉴赏变得了无生趣。而绿色诗歌鉴赏注重审美素养,是催化诗意人生的教育教学。赵老师是如何带领学生发现诗歌意趣的呢?我们以他的“唐诗鉴赏”课为例,跟随他一起寻找诗歌的意趣。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唐诗鉴赏课。  (师板书:唐诗鉴
期刊
作文难教人所共知,很多教师承认自己对作文教学无能为力,但是也有很多教师不甘于现状,对作文教学积极探索,他们中有的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无锡市著名特级教师吴勇是“童化作文”的倡导者,在童化作文教学研究方面风生水起,近年来成就卓著。吴勇老师的作文教学深得“分解”技法精髓,他把作文教学之难在分解中突破与消解,谱写了作文教学的传奇篇章。本文赏析他的《调皮的故事》习作教学片段。  【片段一】分解难点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特级教师徐斌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时,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选取三个教学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1】 学习数位顺序表  (教师让学生在各自课前准备好的空白卡片纸上分别写上“个、十、百、千、万”等。)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几个数位?  生:个位、十位和百位。  师:你
期刊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聚焦的热点。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的是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要,能够通过这些能力解决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怎样的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牛献礼的“植树问题”一课,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片段一】自主学习中,获取数学信息  (师出示题目:学校操场边有9棵树排成一行,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同学们又在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摆一盆
期刊
作者简介  王建荣,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校长。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近20篇,先后主持了八项省、市级规划课题,出版了个人专著《绿叶对根的情意》。  提到小学数学,常听到一些学生说不喜欢这门功课,追问原因,他们大都回答道:数学太枯燥,没意思!没味!数学还有味道?如何让儿童眼中的数学有味道,常常让笔者思考再三。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
期刊
去年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中小学美术教师汇聚沈阳,参加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三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现场优质课竞赛可算是美术教育界的“奥林匹克”,也是全国各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最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近几年来,“欣赏·评述”课在众多的一线教师眼中,由最初的“不敢触碰的美丽”逐渐变得炙手可热,在各级的评优课、公开课都能看到其身影,教师们也逐渐摸索出这个学习领域的教学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直到现在仍没能得到一个明确答复的问题: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关于好课的标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即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上好一节课,老师有时在课堂上绞尽脑汁却未必然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润物细无声”“春风吹又生”的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润物细无声”  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者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