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方法比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本文从以电脑为师、以书本为师、以互联网为师三个方面论述了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授学生以“渔”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帮助 学生 网络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要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送人鱼,饱一顿;教人渔,益终身。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技校计算机教师,面对两三年后即将走向社会的技校学生,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方法,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面对新的知识和问题,能够有方法去掌握这些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旦碰到自己从没学过的东西就束手无策了。针对计算机的自身的一些特点,我发现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自己解决各类计算机问题的方法。
一、让学生既把计算机当成学习对象,也当成老师
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计算机本身有很多帮助及操作说明,利用它们能够很好地找到解决一些常见问题的方法,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技能,因此在学习中可以把计算机既当作学习对象,亦可把它当作一名老师向它求教。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操作步骤不很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从计算机上找到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由老师满堂灌。如讲到Excel的函数时,在讲授过程中,我并不直接把每个函数的操作方法给学生演示,而是有意无意地让学生看各函数对话框中列出的函数作用解说,各个参数框下应输入的参数解说,让学生通过看这些解说就能明白这个函数是用来做什么的,各个参数框的参数该如何准确输入。这样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计算机本身的说明,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一些函数的用法,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既学习又获得很大成就感;而一些理解力欠缺些的学生似懂非懂,想做题却总达不到满意效果。这个时候我再统一演示操作一遍,同时加上说明,通过点拨,学生们已懂的印象加深,本不太懂的也明白了那些说明的含义,理解了函数的用法。这样他们知道了函数可以这么学,并不太难,计算机本身就告诉你怎么用了。通过这种学习,举一反三,学生除了掌握几个常用的函数之外,以后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没学过的函数,也知道怎么去找到并使用它们。
对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求助于计算机本身自带的帮助系统找到解决的方法。如讲到Word的分栏时,有些同学分栏分错了,就需要把错误的分节符删除掉,这时候我就教他们打开Word帮助,告诉他们通过目录或者输入“分节符”搜索到删除分节符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通过电脑的帮助解决了删除错误的分节符这一问题。学生学会了寻求电脑帮助这一方法,并养成利用它的这一习惯,很多电脑问题就在电脑自己的帮助下解决了。熟悉了电脑这个最直接的教师,学生就找到了一个最方便的解决电脑问题的一个方法。
二、让学生别忘了求助于书本这位老师
人们常说“书籍是最好的老师”,但我发现,学生都不爱看书,通常发下的计算机课本根本没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管学过没学过的内容,只要是不会了,便束手无策,只等着老师来讲授,这样日子久了,学生都变成只会机械地跟着老师操作,不会自主学习了,离了老师便什么事都做不成。其实现在由省劳动厅组织新编的计算机教程对于技校学生的针对性很强,内容浅显、详细、图文并茂,是一本很好的学习参考书,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请教手上这一“默默无闻”的教师来自主解决一些电脑问题。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位老师的价值,我经常会在讲授新课之前出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出答案。如讲到word的查找与替换前,我拿出一篇文章,跟学生说:“看谁能最快算出文章中有多少个‘电脑’二字,并把‘电脑’替换成‘计算机’,最快的同学有奖”。接到这一带比赛性质的任务,学生都兴致勃勃。有的学生用眼睛一个个去算,算来算去又怕多算了又怕漏算了,算了还一个个去改。我见时机到了,提示道:“太慢了,太慢了,要用查找和替换,很快就算出来了,看看课本,怎么做”。这时学生在课本上找到了“查找和替换”内容,发现里面有很详细的讲解,还有实例,随着第一个学生自豪地给出正确答案,得到我的肯定之后,后面的学生一个个也做出来了,看到学生们兴奋的表情,我欣慰地笑了,当然也不忘了在学生高度注意之下重新操作一次!有时学生问我一些讲授过的操作问题,我总鼓励他们:“自己先在课本上找找”,对于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过不久学生总会笑着跟我说:“老师,我找到了,我知道怎么做了。”声音里隐藏不了的自豪。久而久之,学生都养成了好好利用手头课本或者其它参考书自己解决一些碰到的问题的习惯,不会一遇到些不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三、让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个“百事通”老师
有时候,我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但是学生跟我说:“这问题电脑里没有
操作说明,帮助也找不到,看书也没有操作说明,我们真没办法完成了。”这时,我想到了学生常吵着要上网,想到了互联网在学校、家庭、网吧的普及。学生都喜欢上网聊天和游戏,光靠堵和劝也不是办法,不该让他们只沉迷于聊天、游戏之中,该让他们注意到互联网另一有用的角色——问题百事通。互联网上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只要你能正确地找到。对于电脑知识,各种文章、课件、教程能找到很多,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候也要向这位百事通老师请教。像上面讲到“查找和替换”,前面的任务完成了,接着我要学生把所有的“计算机”字体格式设置为红色粗体,这属于“查找和替换”的高级应用,电脑里面没有应用说明,学生现有的课本上也没有详细操作说明,我想这时候可让学生请出互联网这个老师了。我让学生打开:http://www.baidu.com,然后跟学生说像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用到“word查找替换”做的任务是“字体格式”,则可以运用多关键字之间用“ ”或者空格来分隔,输入“word查找替换字体格式”,很快学生们找到《Word查找替换功能四则经典应用》等关于用替换来批量设置字体格式的文章,很多都有实例,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原来网上还能学到这些东西,学生发现了网络除了玩之外一个真正实用之处。我趁机把利用“*”“?”通配符搜索这些方法也教给学生,并跟他们说真正上网的高手,是能够让网络为自己服务,做网络的主人,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利用网络学习新的知识,让它帮自己解决问题的人,而整天泡在网上游戏聊天,那是网络的奴隶,是被网络愚弄的人!我不时地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找出来,有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教学课件自学一些新的东西,学生们既发现了自己处理一些新问题的一种方法,也发现了网络的真正实用之处,他们知道不用依赖别人自己也能学习东西解决新问题了,他们知道自己不再是网络的奴隶了!
通过以上各种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们掌握了很好地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能很好地利用电脑、书本、互联网来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不会一遇到难题、新问题就只会等着老师来解决了。
参考文献: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丁兴富.网络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3-15.
[3]Priscilla Norton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帮助 学生 网络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要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送人鱼,饱一顿;教人渔,益终身。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技校计算机教师,面对两三年后即将走向社会的技校学生,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方法,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面对新的知识和问题,能够有方法去掌握这些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旦碰到自己从没学过的东西就束手无策了。针对计算机的自身的一些特点,我发现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自己解决各类计算机问题的方法。
一、让学生既把计算机当成学习对象,也当成老师
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计算机本身有很多帮助及操作说明,利用它们能够很好地找到解决一些常见问题的方法,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技能,因此在学习中可以把计算机既当作学习对象,亦可把它当作一名老师向它求教。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操作步骤不很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从计算机上找到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由老师满堂灌。如讲到Excel的函数时,在讲授过程中,我并不直接把每个函数的操作方法给学生演示,而是有意无意地让学生看各函数对话框中列出的函数作用解说,各个参数框下应输入的参数解说,让学生通过看这些解说就能明白这个函数是用来做什么的,各个参数框的参数该如何准确输入。这样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计算机本身的说明,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一些函数的用法,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既学习又获得很大成就感;而一些理解力欠缺些的学生似懂非懂,想做题却总达不到满意效果。这个时候我再统一演示操作一遍,同时加上说明,通过点拨,学生们已懂的印象加深,本不太懂的也明白了那些说明的含义,理解了函数的用法。这样他们知道了函数可以这么学,并不太难,计算机本身就告诉你怎么用了。通过这种学习,举一反三,学生除了掌握几个常用的函数之外,以后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没学过的函数,也知道怎么去找到并使用它们。
对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求助于计算机本身自带的帮助系统找到解决的方法。如讲到Word的分栏时,有些同学分栏分错了,就需要把错误的分节符删除掉,这时候我就教他们打开Word帮助,告诉他们通过目录或者输入“分节符”搜索到删除分节符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通过电脑的帮助解决了删除错误的分节符这一问题。学生学会了寻求电脑帮助这一方法,并养成利用它的这一习惯,很多电脑问题就在电脑自己的帮助下解决了。熟悉了电脑这个最直接的教师,学生就找到了一个最方便的解决电脑问题的一个方法。
二、让学生别忘了求助于书本这位老师
人们常说“书籍是最好的老师”,但我发现,学生都不爱看书,通常发下的计算机课本根本没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管学过没学过的内容,只要是不会了,便束手无策,只等着老师来讲授,这样日子久了,学生都变成只会机械地跟着老师操作,不会自主学习了,离了老师便什么事都做不成。其实现在由省劳动厅组织新编的计算机教程对于技校学生的针对性很强,内容浅显、详细、图文并茂,是一本很好的学习参考书,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请教手上这一“默默无闻”的教师来自主解决一些电脑问题。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位老师的价值,我经常会在讲授新课之前出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出答案。如讲到word的查找与替换前,我拿出一篇文章,跟学生说:“看谁能最快算出文章中有多少个‘电脑’二字,并把‘电脑’替换成‘计算机’,最快的同学有奖”。接到这一带比赛性质的任务,学生都兴致勃勃。有的学生用眼睛一个个去算,算来算去又怕多算了又怕漏算了,算了还一个个去改。我见时机到了,提示道:“太慢了,太慢了,要用查找和替换,很快就算出来了,看看课本,怎么做”。这时学生在课本上找到了“查找和替换”内容,发现里面有很详细的讲解,还有实例,随着第一个学生自豪地给出正确答案,得到我的肯定之后,后面的学生一个个也做出来了,看到学生们兴奋的表情,我欣慰地笑了,当然也不忘了在学生高度注意之下重新操作一次!有时学生问我一些讲授过的操作问题,我总鼓励他们:“自己先在课本上找找”,对于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过不久学生总会笑着跟我说:“老师,我找到了,我知道怎么做了。”声音里隐藏不了的自豪。久而久之,学生都养成了好好利用手头课本或者其它参考书自己解决一些碰到的问题的习惯,不会一遇到些不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三、让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个“百事通”老师
有时候,我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但是学生跟我说:“这问题电脑里没有
操作说明,帮助也找不到,看书也没有操作说明,我们真没办法完成了。”这时,我想到了学生常吵着要上网,想到了互联网在学校、家庭、网吧的普及。学生都喜欢上网聊天和游戏,光靠堵和劝也不是办法,不该让他们只沉迷于聊天、游戏之中,该让他们注意到互联网另一有用的角色——问题百事通。互联网上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只要你能正确地找到。对于电脑知识,各种文章、课件、教程能找到很多,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候也要向这位百事通老师请教。像上面讲到“查找和替换”,前面的任务完成了,接着我要学生把所有的“计算机”字体格式设置为红色粗体,这属于“查找和替换”的高级应用,电脑里面没有应用说明,学生现有的课本上也没有详细操作说明,我想这时候可让学生请出互联网这个老师了。我让学生打开:http://www.baidu.com,然后跟学生说像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用到“word查找替换”做的任务是“字体格式”,则可以运用多关键字之间用“ ”或者空格来分隔,输入“word查找替换字体格式”,很快学生们找到《Word查找替换功能四则经典应用》等关于用替换来批量设置字体格式的文章,很多都有实例,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原来网上还能学到这些东西,学生发现了网络除了玩之外一个真正实用之处。我趁机把利用“*”“?”通配符搜索这些方法也教给学生,并跟他们说真正上网的高手,是能够让网络为自己服务,做网络的主人,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利用网络学习新的知识,让它帮自己解决问题的人,而整天泡在网上游戏聊天,那是网络的奴隶,是被网络愚弄的人!我不时地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找出来,有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教学课件自学一些新的东西,学生们既发现了自己处理一些新问题的一种方法,也发现了网络的真正实用之处,他们知道不用依赖别人自己也能学习东西解决新问题了,他们知道自己不再是网络的奴隶了!
通过以上各种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们掌握了很好地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能很好地利用电脑、书本、互联网来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不会一遇到难题、新问题就只会等着老师来解决了。
参考文献: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丁兴富.网络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3-15.
[3]Priscilla No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