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养老旅游融合发展探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养老问题、农村精准扶贫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可通过建设乡村型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地,实现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和养老旅游的融合发展。在论证三者融合发展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养生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机构设施、专业人才、政策体制等方面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西安市长安区;养老旅游;乡村型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160-03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老龄人口比重增长迅速,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约4.37亿,占总人口的30%,养老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如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形势严峻的老龄化、农村精准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旅游业可以发挥协调作用,通过建设乡村型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地,实现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养老旅游融合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新型旅游模式,是指在乡村地区,依托具有乡村性的景观、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以其作为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生态养生旅游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亚健康群体的增加而兴起的旅游形式,是一种基于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观光、体验、避暑、避寒等方式,以达到愉悦身心、康健体魄等目的的深度旅游体验活动。
  养老旅游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1],是指老年人季節性离开常居地,到环境优良的目的地,停留半个月到一年,进行疗养、度假、观光、休闲等活动[2]。养老旅游是养老和旅游的新型融合,不但能提高养老生活质量,也能减缓社会养老压力,同时可缓解目的地季节性旅游设施闲置问题,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二、三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三者关系密切。乡村旅游是城市化驱使的产物,是旅游者对原生态淳朴生活的向往;生态养生旅游是恶劣生态环境和亚健康状态驱使的产物,是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和健康生活状态的向往;养老旅游是人口老龄化驱使的产物,是旅游者对舒适怡然老年生活的向往,三者的旅游目的地均是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活节奏相对舒缓的地方。
  2.三者融合条件良好。一是乡村旅游与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大多保持了原生态的环境和丰富的养生旅游资源,适宜开展生态养生旅游。二是生态养生旅游与养老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地环境污染少,气候舒适,适合老年人养老。而老年人心态较平和,相较于中青年旅游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同时,老年人一般较重视养生保健,适合开展生态养生旅游。三是养老旅游与乡村旅游。乡村地区自然环境良好,生活节奏较慢,是老年人理想的养老地。而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大部分曾在乡村生活,对乡村环境有亲切感和归属感。因此,老年人是乡村旅游重要的客源之一。
  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养老旅游三者关系密切,融合条件良好,三者融合发展不仅具有市场开发可行性,也能满足老年人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二)必要性
  1.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推动养老社会化改革。根据联合国标准,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1亿,2017年达到15 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见下页图)。同时,劳动年龄人口(16~59周岁,含不满60周岁)连续六年净减少(见下表),这意味着我国人口的赡养负担越来越重,未来的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
  现阶段,主要养老模式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生活习惯差异、工作压力等原因,家庭养老功能将不断弱化。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我国养老机构总数超过14.46万家,但与老龄人口总数相比,仍存在巨大缺口。社区养老起步较晚,资金投入不充分,发展模式不完善。因此,老年人前往乡村地区进行生态养生旅游养老,无疑可以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2.满足老年人需求。老年人的旅游动机大多是怀旧、求美、求廉和康养,乡村地区地域辽阔、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可适度进行养花、种菜等体力劳动,有利于老年人强健体魄。同时,乡村地区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能被大部分老年人接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舒缓的生活节奏能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满足其追求闲适、自然、康乐生活的需求。
  3.实现旅游扶贫,平衡地区经济。通过鼓励老年人到乡村地区进行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可以缓解乡村旅游设施季节性闲置问题,避免单一化的休闲观光模式,促进农村人口就业,提高收入水平,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平衡城乡经济差异,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乡村和缓解城市养老压力的结合。
  三、西安市长安区建设乡村型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地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毗邻西安主城区,在西安所有外围区县中与西安主城区的联系最便捷,交通条件优势突出,景区可进入性强。长安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为其提供了西安都市圈居民这一稳定的一级客源市场,更可使其与邻区、邻市、邻省开展互换式养老旅游,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甚至可以和沿线地区、国家合作开发乡村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客源条件可观。
  2.气候适宜,环境良好。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降水约600mm,湿度69.6%。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5.25%,沣河、■河等主要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保持国家II类标准,连续几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排名全市第一,城市绿化率达到34%,宜人的气候和优良的环境适合老年人居住。   3.养生旅游资源丰富。长安区养生旅游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齐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长安区温泉资源丰富,水质好,水量大,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山崩地貌类型齐全,保存完整。区域内有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长安是古代东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人文景观内涵丰富,遗址保存较完整,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资源,同时也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类旅游资源,如长安古乐演奏、民间社火表演等。
  (二)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制约。我国作为一个注重亲缘的国家,养儿防老、孝道等观念根深蒂固,将父母送到养老院被视为不孝的行为,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仍被公众广泛认可和接受,从而制约了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
  2.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机构设施不健全。乡村养老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对旅游地的基础设施、休闲文娱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要求较高。长安区养老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或偏陈旧,休闲娱乐设施较少,全区共有三甲医院1家,区属医院24家,民营医院22家,医疗保障体系较薄弱,这些均制约了养老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3.专业化养老机构较少,专业人才欠缺。资料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长安区已建成养老机构34家,占西安市养老机构总数的31.19%,建设床位8 444张,占西安市总建设床位数的32.49%。与其他区县相比,长安区养老机构数量较多,已初具规模,但与快速增长的养老市场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且多数机构设施较简陋,养老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有过护理专业培训或取得護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比例较低,不能提供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因此,专业化养老机构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制约长安区乡村养老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4.社会福利不健全,缺乏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养老属于异地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医疗养老体系。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养老金标准和医疗保险标准存在差异,造成异地就医无法报销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能进行网络化管理。乡村养老旅游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同时要处理好与当地农民的关系。而长安区对当地乡村养老旅游产业发展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支持,政策保障不足。
  四、发展对策
  (一)明确目标客户,打造特色养老旅游产品
  长安区乡村养生养老旅游市场的目标群体包括三类:第一类是西安都市圈居民。长安区毗邻西安主城区,无论是区位、自然环境、费用等方面,都是西安市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旅游地。第二类是陕西省及邻省居民。陕西省内其他地区,以及邻近的河南、内蒙古、四川、湖北等省份,可以与长安区开展互换式养老旅游,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第三类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居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长安区可以与沿线地区、国家合作开发乡村养老旅游。针对目标群体,长安区可开发以下特色主题型养生养老旅游产品。
  1.生态养生养老旅游产品。长安区地处秦岭北麓,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具有丰富的生态养生旅游资源,可以在太乙宫、滦镇、子午峪等地开发森林浴、森林健步道、太极等生态养生养老旅游产品,使老年人康健身体、防治疾病。同时,可在杨庄、王莽等地开发赏花养老旅游产品,使老年人获得美的体验。
  2.温泉养生养老旅游产品。长安区温泉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温泉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治疗老年人常见的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可开辟针对老年人的温泉专区,结合中医理疗、推拿、针灸等方式,满足老年人保健需求。
  3.宗教养生养老旅游产品。长安区拥有兴教寺、香积寺等佛教古刹和南五台这一佛教圣地,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可针对老年人开发宗教养生养老旅游产品,使老年人参加各种佛事活动,达到养心养性的目的。
  4.农事体验型养老旅游产品。老年人离开熟悉环境进行异地养老会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为消除这种异地感,可组织老年人参加农事体验活动,如与当地村民一起收割庄稼、放养牛羊等,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也可唤醒青春的记忆,一举多得。
  (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目前,乡村养生养老旅游仍处在初始阶段,人们对这一新型养老方式了解不足,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
  首先,应针对长安区各类主题型养老旅游产品,打造主题形象,如生态养老旅游产品突出“绿色、健康、避暑”的主题,温泉养老旅游产品突出“养生、保健、长寿”的主题,而宗教养老旅游产品则突出“养心、养性、怡情”的主题等。其次,在媒介选择上,选择老年人接触较多的视听广告和报纸广告,也可通过当地的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组织进行宣传。同时,养老旅游者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能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也可利用专业养老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宣传。再次,在宣传时间上,选择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特殊节日,激发尊老美德,吸引子女为父母购买乡村养生养老旅游产品。
  (三)开展异地互动式养老
  异地互动式养老是指将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机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与其他地区养老机构实行对接,老年人可以申请到其他地区指定养老机构养老度假、治疗疾病等,让老年人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在不同地区进行置换式旅游养老[3]。长安区政府应该积极组织本地区专业养老机构加入全国异地互动式养老系统,特别是和云南、海南、广西等地养老机构联系,利用他们颇具规模的冬季“候鸟式”养老旅游市场,尝试吸引较成熟的养老旅游者来长安区进行避暑养老。
  (四)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当地政府应加大投入,也可借助社会资金,引导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建设乡村养老旅游度假村、养老旅游社区、乡村养老院等,也可联合当地农民开展乡村宅院养老模式,在满足养老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另外,要合理规划建设老年人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修建康养为主题的公园、广场等。在养老住所附近设立医疗点、开办超市,方便老年人就医和购买生活用品。   (五)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
  乡村养生养老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人才,将其他地区成功、先进的养老旅游机构管理理念引入长安区机构建设中。其次,培养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可以与西安市设有旅游管理、护理、老年服务等专业的高校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旅游服务、医疗护理、家政陪护、心理辅导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养老旅游服务水平。
  (六)加强政策支持
  乡村养生养老旅游产业是新兴产业,具有关系民生、带动性强等特点,政府应当重视并引导其良性发展[4]。首先,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兴建养老设施,提供养老服务,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养老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再次,异地医疗结算问题是制约老年人参加乡村养生养老旅游的政策门槛,政府应尽快实现“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的联动机制,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如上海、宁波、杭州三地已全部实行专网互通和医保委托报销,这一经验值得借鉴[5]。最后,促进养老、医疗、旅游、文化、教育、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完善养老旅游服务产业链,从而实现长安区乡村养生养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人口休闲养生养老旅游意愿日趋强烈。西安市长安区交通便利,养生旅游资源丰富,是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和养老旅游的理想目的地,但同时存在着传统观念、机构设施、专业人才、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长安区应明确目标客户,打造特色主题型养生养老旅游产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及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增强政策支持,健全鄉村旅游地医疗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使长安区建设成特色乡村型生态养生养老旅游地。
  参考文献:
  [1]  周刚.养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554-558.
  [2]  王慧叶.乡村型养老旅游目的地供给及其优化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7.
  [3]  吴洁.基于老龄化社会的伊春森林避暑养老旅游开发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4]  黎莉,陈棠,王珏.佛罗里达经验对海南“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4,(2):29-33.
  [5]  李东,吴定伟.对广西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1-6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广告蓬勃发展的今天,广告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随着营销方式的发展变化,开始注重与消费者的平等沟通与对话。微电影广告利用时长优势,用完整曲折的故事和情节,将品牌理念或产品内涵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以影视特有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感,潜移默化地以品牌核心价值观影响受众群体,在广告中表情达意,以情动人;在故事中巧妙营销,广而告之。微电影广告的故事性、艺术性与广告性的合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以201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2016年度河南省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有效性进行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有效性较低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偏低;外部环境中的商品房销售额比重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有效性有负向推动作用,社会保障支出额比重、金融相关率和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比例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有效性有正向推动作用,最后,以河南省全省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标准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其产物“校园贷”近年来问题频发。以理查德·塞勒的“心理账户”为理论框架,以天津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的实证研究,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贷等网络借贷问题的认识,分析网络借贷心理账户与大学生心理症状、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互作用机制,从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多个层面提出可行性方案,引导大学生进行信贷决策,规避高风险校园贷,培养风险意识和诚信意
期刊
摘 要:发展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贯彻绿色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银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对地方经济的绿色发展能起到重大作用。从战略规划、银政合作、方法创新、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总结湖州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实践经验,并基于湖州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案例,提出保障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湖州银行;改革实践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选取2015年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通过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统计分析并建立 Logistics 回归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养老保险参与意的愿影响,发现受教育程度、退休与否,以及是否从事农业对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并提出推进社会保障完善的相关建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家装就是借助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工具,解决传统装修存在的问题。通过去中介化、去渠道化、透明化以及标准化,优化并整合装修产业链,颠覆传统装修的用户体验,让装修变得简单、透明、便捷,性价比更高。它改变了与用户的对立关系,打破了冗长的供应链环节,倒逼提升服务效率,将成为未来装修界的主力军[1]。  关键词:“互联网+家装”;PC端;二维码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岳滩镇为例,了解偃师市岳滩镇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其环境保护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给出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污染防治;环境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技术在明显地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部分大学生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更有甚者影响到了自身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基于此,质量依据巴图模型,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巴图模型;网络游戏;原因;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
期刊
摘 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对收集到访谈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处理,提取重要概念和范畴,最终提炼出餐旅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升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职业基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提升能力等四个方面,研究成果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餐旅专业;实习效应;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红色旅游的兴起,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保障。红色旅游将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将革命教育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将历史传承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乡村红色旅游在创新的过程中快速发展。北京市门头沟区马栏村是一个传统的红色村庄,建有继承红色革命传统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以此村庄为例,对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