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亲子互动与容易伴发病态的家庭结构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关系是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发生得最早,在出生前就已经产生,并且会陪伴我们终身。在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妇女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中我们都会提到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都非常好,非常健康。
  一个人和家庭的联系,不仅仅有生物学上的基因遗传、还有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潜能、人际关系等都带着家庭的烙印。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第一重要的,可以称之为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所以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作为家庭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希望能为天下的母亲献上一点心意。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讲亲子关系,主要是指家庭里面的互动模式。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所接受的家庭互动模式会给他/她带来哪些影响?哪些会导致他/她在成长方面出现困扰?为何母亲的心身健康也会受到互动模式的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领域很多,比如临床上有亲子心理咨询、亲子心理训练、心理矫治方面的治疗等,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很多理论,我想从家庭治疗方面谈几种理论和方法,建议大家学习和参考。
  1大家知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常常和家庭有关系。有时候,被我们认定为病人的那个人可能是个小孩,但家庭治疗师并没有对小孩做什么,而是让家长做出改变,孩子的症状就会改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治疗在发展早期,被用来治疗精神科的障碍。如今在发达国家,家庭治疗是青少年儿童精神科最重要的心理干预方法。从重性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到儿童品行障碍、情绪障碍,都在大量地使用家庭治疗。
  2我举个例子来讲,在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者就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有一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模式比较有特点。比如家庭中父亲母亲的角色颠倒了:母亲很厉害,父亲却懦弱、被动、逃避、没有担当、不负责任。也就是说父母亲的角色和大多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里的模式不太一样,分工不均衡,甚至是角色颠倒,这个叫婚姻偏斜。
  3还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模式叫做婚姻分裂,是指父母亲之间发生争斗、吵架甚至打架,互相争夺孩子对自己的孝顺、忠诚,也常常在孩子面前暴露他们的分歧矛盾。最常见的就是这样的场景—闹矛盾的夫妻质问孩子:“你想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这样的处境对孩子来说非常惨烈,是具有摧毁性作用的,因为它让孩子的忠诚和孝心发生冲突。婚姻偏斜也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不是以这样激烈的形式出现,子女很自然地被控制在夫妻中强势一方手上,会制造孩子内心冲突。
  4我的德国老师提出一个理论,叫做派遣理论。父母亲养育孩子就好比培养战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兵的时候就是派遣。孩子长大后离开家执行任务、完成使命,去延续生物学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社会理想,这里面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偏差的情况。
  ◎ 一种是过分要求,超过了孩子的禀赋、能力、素质,简单说就是揠苗助长。
  ◎ 另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冲突,家长派遣给孩子很多任务,父亲说一套母亲说一套,孩子不知道要完成哪个任务。或者母亲就说出了很多的任务,一会儿要当明星,一会要当科学家,一会要当官……这个叫任务冲突。
  ◎ 第三种是孝心冲突。这是离婚分居、不和谐家庭最大的问题。孩子被划线站队的时候不知道对谁好,结果两边受气。
  ◎ 第四种是派遣不出去,临门一脚踢不走。母亲过于溺爱孩子,没有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学会慢慢放手,把孩子正常派遣出去执行任务,这个叫派遣失败。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即将上大学、工作、或是结婚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精神科方面的疾病。我们常常提到的啃老族、宅一族就是派遣失败的表现,我们的术语叫做“心理分化程度太低”。我们了解到,有的家庭孩子直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没有和母亲分床睡觉,这样的孩子生病几率是非常大的。或者说,这种处境和亲子关系模式是一种高风险的模式。
  ◎ 第五種情况是孩子从小被忽略、忽视,或者受到养育者的明显虐待。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被爱、被期待是什么滋味,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有什么任务,这叫做派遣不足、派遣模糊。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则容易抑郁,自暴自弃,变成反社会、边缘人格,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在中国,有一个得到认可的家庭治疗流派叫做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的米纽钦创建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特别强调家庭里子系统的作用。子系统由家庭中的个人、两人或更多一些人组成的家庭中的小团体,如夫妻子系统(丈夫与妻子)、亲子子系统(父母分别与孩子)、同胞子系统(孩子之间)。每个家庭成员都可能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子系统中拥有不同水平的权利,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互动。刚才我提到的这些情况,被称为病态三角化。结构式家庭治疗将整个家庭系统作为治疗对象,把个体关系置于关系之中进行理解,注重对家庭结构的分析、解构和重建。
  六、七年前,美国有位虎妈很出名,虎妈是一位美籍华人,她写了一本极具争议的书《虎妈的战歌》,书中记录了她如何用严苛的家教方式来教育两个女儿,比如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参加任何竞赛都要获得头奖,不准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等。虎妈绝对不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的孩子,认为当众指责孩子会让他们有所长进……两个女儿在妈妈的严格管教下,在学业、音乐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我去美国访学时做过一个英文的报告,讲的是这类虎妈“光荣骄傲”背后不为人知的悲惨事情。因为大家只看到了光鲜靓丽的家庭、人物,而不知道从独木桥上摔下来的那些需要心理治疗机构帮助的,默默无闻的孩子背后所承受的事情。所以我非常反对过分的养育和过分的教育。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要尊重青少年儿童心身发展规律,不要过分操控、包办代替。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总盯着自己的小孩,心理上纠结、含混不清。
  赵旭东,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擅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综合医院系统式心身医学服务,尤其是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夫妻关系、性心理问题、儿童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障碍的家庭治疗。
  国家卫健委疾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常委,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名誉主席。
其他文献
同事阿华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无论在哪个科室都非常受欢迎。因为,无论领导布置下多么繁杂棘手的任务,在大家一筹莫展,如狗吃刺猬—无从下嘴的时候,她已经想出既省时又省力的好办法,出奇制胜,让大家欢天喜地。在她的指点下,大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个个对她赞不绝口,夸她是“智多星”,并且大家都替她惋惜,说以你的聪明才智,与芸芸众生混在一起,实在是太可惜了,希望有贵人慧眼识珠,让你脱颖而出。遗憾的是,五六年过去了,
期刊
近年来,睡眠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热点,它不仅关系到群众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军事安全、交通安全、航空航天安全、工业安全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今,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睡眠科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基于此,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系,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生理和药理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12月16日至17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东区明道楼报告厅及东1号楼2楼西侧报告厅召开了
期刊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可能代表着人类最核心的思想形式。对过去、未来和自我意识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在精神上不断调整自己,从而接近期望的目标。然而这种能力却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息息相关。  何谓“心理反刍”  当个体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或者压力事件,自发性地反复思索当时的情绪、引发情绪的原因、事件后果以及意义等,而不是进行积极的问题解决时,就陷入了不良的反思過程—心理反刍。顾名思义,就像动物在进
期刊
26岁的小华是一名腼腆的男生,谁能想到正值花样年华的他已经被“精神分裂症”折磨了10年?在各地治疗了很多次后,父亲带着他慕名来到这儿,希望住院治疗。作为管床医生,我先向他的父亲了解病情。  “隔几天他就会出现晚上辗转不安,来回翻身、难受,痛苦的时候会拍打自己的头。”父亲说到这里,我心中一紧。  “他高二时候(2007年)出现了自语自笑,在当地医院用氯氮平治疗后好转,虽然偶见自语自笑,但是能在家里开
期刊
岁末年初,时光飞逝,2017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2017年年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办。此次共有30余家单位和媒体以及100多位老师参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常务副主任、北京妇产医院教授丁辉老师致欢迎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林英老师做大会总结发言,发言既肯定了过往一年的成绩,也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期望和发展目标。  五位重量级嘉宾进
期刊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叹曰:“未知生,焉知死?”  一语惊醒梦中人。  可是,孔子的弟子们记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你不可能不想到死,正如你不可能不死。  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延续,也在一呼一吸之间流逝。  正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即使,你并不想去看。  看还是不看,这不是个问题。问题在于,你怎么去看。  看得智慧,便成就了哲学,一门教人如何去死的学问。  看得通透,便
期刊
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快十年了,地震在每一个人心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管是直接经历地震的人,还是早期救援人员、后期援建工作者,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同时,5·12大地震也推动了心理援助与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当时国内外的心理援助专家、社会工作专家和志愿者陆续进入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为弘扬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助人自助”精神、推动心理急救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化,2018
期刊
刘叔70岁了,身体一直很好,与老伴一起生活,儿女也成家了,是邻居眼中的幸福典范。可是从去年开始,刘叔突然感觉身体不好了,头晕、干呕、睡不着觉,在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那为什么还会头晕呢?治疗了几个月,有一天头晕突然好了,家人也觉得刘叔病得很奇怪。  今年夏天刘叔突然身体又不好了,头晕、干呕,这次还吞咽困难、吃不下饭。去医院看病,做了全身检查,又辗转几个医院治疗,一直没好。最后,有个医
期刊
昨晚和阿莉聊完天后,我失眠了。  阿莉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做好朋友已经十年了,高中时她家就在我们学校门口,她回家比我们回宿舍还近,我经常去她家,和她的家人也很熟悉。上大学之后我们见面少了,但曾經的友谊一直没变,隔三差五的也会视频聊天。平时彼此诉说着开心和难过,聊过天之后内心总会比之前更舒畅,只是这次聊天让我内心沉重了许多,以至于失眠了。  阿莉大学毕业已经三年多了,27岁的姑娘,在我们那样的小县城
期刊
在许多大型综合医院门诊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类患者起早贪黑就诊于各家医院、各个诊室。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钱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最终却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即使有某种轻微的疾病也不能解释主诉症状的严重程度。这些人可能患的是一种心理疾病:躯体化障碍。这些患者往往具有多年就诊的经历、大量臨床检查资料、服用过各种药物、甚至外科手术治疗等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