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不移改革开放

来源 :上海人大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如何、下半年怎么促進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7月21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扩大)举行代表分组会议,800多名市人大代表围绕龚正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上半年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和评议。
  疫情大考上海交出高分答卷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城市的一次大考。“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上海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守住了城门,也守牢了国门。”钱耀忠代表说。
   “可以说,上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高分答卷。”在市人大代表张宇艳看来,首先,疫情信息发布很透明,没有漏报也没有隐瞒;其次,防控工作非常精细,不少干部冲在一线;最后,整个疫情过程中,不论防控压力有多大,都没有选择封闭城市,体现了上海的担当。“这次疫情大大触动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加速建设,再穷不能穷卫生,上海出台了公共卫生建设20条等举措,把很多原来模糊的、笼统的内容细化了,我看到了很多干货,就连薪酬待遇问题都写了进去。”
   不少代表提到,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在社区防疫工作方面可圈可点,在境外输入病例阻断方面也为全国承担了很多。在湖北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上海还派出医疗队支援,转运了大量救援物资,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
   市人大代表朱涛深有感触,上海的防疫措施让他感觉很安心。“看到上海采取的有力举措,我们公司也有了信心,2月9日就有80%的员工复工了。”
   一边是疫情防控,一边是复工复产,戚建豪代表认为,疫情期间,上海在防控与发展的两难选择时做出了两全决策,动员了整个城市人民,并不断调整决策,率先复工复产,体现了管理者的能力和智慧。
   市人大代表张文宏说,这场疫情防控战背后有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战努力,更有社区干部的默默付出,以及各行各业的支持和努力。今后出现散发性病例的可能性难以避免,他建议,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上海要做好详细的预案,且上海要有能力自己来搞定,而不寄希望于别的城市来驰援。“我们要有底线思维,时刻做好有新发病例的充分预案准备。”
   一些代表提到,疫情暴露出医疗卫生人才在落户、编制等方面存在问题,科研、薪酬、评价机制等方面政策落地还不够,造成人才难留,建议完善有关人才政策,培养一支医术高超、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骨干队伍,储备一批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今年的疫情对上海的城市治理水平也是一次大考,世界银行高度评价上海防控工作,并向全球分享上海经验。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代表们认为,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离不开人的参与,但也不能依靠“人海战术”,还需要科技赋能。
  复工之后改革创新没停,还加速了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二季度实现正增长。这张成绩单让代表们感叹:上海经济已从疫情下的停摆状态走出来,这个工作成绩来之不易。
   这几个月来,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复工复产复市方面的努力让企业感受颇深。来自企业的王鲲代表说,疫情期间推出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很有获得感。比如,“一网通办”有一个功能很便利——远程就能核验法人身份,疫情期间,这对企业注册来说便利了很多。
   企业政策不在多,在精准,且能落实到位。郭康玺代表提到,经过这次疫情,一下子突破了很多制度壁垒,建议一些好的做法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另外一些做法还有改进空间,比如政府出台的助企惠企政策,在实际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强对扶持政策的研究和跟踪评估,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细化相关政策,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危机中遇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在疫情冲击中,一些领域逆势增长,新动能在疫情倒逼下持续释放。在黄有方代表看来,现阶段的重中之重应该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可靠。而上海应该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做好全球战略研究和提前布局。
   作为今年全市重点课题,上海正深入研究、强化“四大功能”。正在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引起代表们的关注。杨惠根代表说,上海在光子和微纳电子、人工智能、脑与生命等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组建工作,特别令人振奋。而他所在的极地研究中心也有望与高校达成进一步合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王振代表说:“这些年,我们抓住科技进步的契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方面发展得非常快,在城市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应用。现在看来,科技成果的大量应用有力支持了防疫工作,接下去要加快关键核心布局,做好技术攻关。一个好的现象就是,复工之后改革创新没停,还加速了,几个重点项目没停,力度还更大了。”
   代表们认为,要加强基础性软件、芯片等方面研发,补好短板。在强调原始创新的同时,也要更加支持和包容科学家,并注重实际应用,加大产学研对接。在科研立项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改革评选规则,彻底改变“看来头”拿项目的问题,让那些虽是“小字辈”但确有创新思想、创新价值的项目脱颖而出。
   越是困难挑战前所未有,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代表们表示,上海要加大临港新片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加大在“放管服”等方面的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增强自身能力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大开放,拥抱全球。
  保企业就是稳就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少代表提到,保企业就是稳就业,企业是就业的源头。
   “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短期生存和疫后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一些代表认为,必须高度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要重视产业园区房租减免政策落地难问题,统一房租减免的政策口径和操作细则,避免房租减免政策在执行中走形走样。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稳就业”。王宏志代表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尤其是给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压力,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和引导,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大环境下,也要注重吸收国外回流人才。    一些代表认为,各大高校应做好毕业生稳就业预案,通过组织开展线上招聘会等方式,与有校招计划的企业无缝对接,避免就业信息不对称。建议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高校可适当扩招,拓展硕博连读机制,新增就业岗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还有代表建议,市、区人才部门应在网上和网下帮助企业提供招聘信息,搭建求职者和企业的信息互通平台,最大化“保就业”。
   许鸿蕨、郭丽娟等代表建议:要精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特别针对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生代互联网企业,做好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员工开展在线培训,稳企业、保就业;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出台相关个性化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体灵活就业、尽早就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充分倾听民意建设人民城市
   居民收入保持增加,今年年底可望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上半年完成37万平方米、1.7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民生数据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引发了热烈讨论。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鲜明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报告中处处体现了人民城市这一理念。”潘鑫军代表说,疫情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后,尽管各项工作都面临很大压力,各级政府还是把民生事项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旧改等工作推进力度很大,老百姓反响也很好。
   疫情防控常态化当下,上海将更加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让与会代表们很有感触,纷纷建议:要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在破解“老小旧远”难题、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持续用力,坚决兜牢基本民生的底线。
   旧改推进到现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为支持各区更好解决资金平衡、降低成本等问题,上海出台了“预供地”、贷款贴息等一批政策。魏伟明、杨佳瑛等代表建议:尽管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压力大,但希望继续加大旧改投入,创新模式,统筹好资金实现平衡,以此加快旧改进程。
   在吴祖强代表看来,建设人民城市关键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说,前段时间连续暴雨,有些小区经常出现严重积水,市民反映很强烈。这些问题在今后城市建设时都应充分考虑到。
   还有不少代表指出,上海的城市治理可以再精细一些。赵爱华代表说,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但定时定点投放和上班族上下班时间还是存在一定矛盾,有条件的小区可以考虑增加投放次数,方便不同人群。
   陆方舟、陆强等代表建议,要搭建更多人民有序参与的平台,“开门”向群众问计问策,紧紧依靠人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人大代表更要带头做人民城市的建设者、推动者,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一道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不论是建设人民城市,还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都要求政府部门在规划时就要充分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许丽萍代表说,规划是建设之源,如果规划不能广泛汇集民意,体现人民的意愿,就不能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内涵,有时甚至会造成市民对政府的误解。
   許丽萍代表以正在推进的长护险制度为例提出,长护险充分体现了城市温度,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但在适用范围、评估标准一致性、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引发了一些争议,政府部门只有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总结完善管理办法,才能真正将好事办好。
  “两张网”要与市民生活深度融合
   代表们在评议中认为,要深入贯彻落实并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依托“两张网”建设,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来攻坚突破,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两张网”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作。在上海的疫情防控中,“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崎代表说,“两张网”好不好,数据准不准是基础,现在有些数据报上来时就是错的,极大影响了使用体验。杨昕巍代表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两张网”好,接下来应考虑如何让“两张网”与市民生活深度融合,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建设成果。
   陆晓炜代表说,当下“两张网”建设有些像“拼图”,不断纳入更多应用场景,积累更丰富多样的数据,并形成良性循环,“模块多了,用的人也多,数据量自然也大,未来能深度加工、并让人更为受用的公共产品也就更多”。
   赵惠琴代表认为,“两张网”建设的背后更牵引出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的办事流程再造和制度化变革,以此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从而推动更为具体的工作,如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商务区建设等。
   有代表建议,“两张网”工作要继续加大政府数据贯通的力度,协调好政府内部各部门关系。还有代表提到,“一网通办”的开发与使用仍存在脱节现象,应该更加充分考虑到基层需求,进一步优化升级。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校内上机实训”二维模式存在的不足,基于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教育理念,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学科的发展和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竞赛的特点,提出了“课堂教学+校内上机实训+学科专业竞赛+资格/水平证书”的递进式、分层次的课程体系,采用“课、训、赛、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
期刊
國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要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快推进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以什么样
期刊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于8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作为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有幸全程列席了本次会议,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是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一次难得而又难忘的经历。   本次常委会会议历时四天,审议表决的事项多达十一项。在闭幕会议上,我还近距离聆听了栗战书委员长的总结讲话,并参加了财政部刘昆部长所作的“我国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专题讲座。虽然会期不长,
期刊
“十四五”规划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上海向全面建成“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未来的上海将发展成什么样,代表们有着自己的愿景。   为做好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扩大)(即“小人代会”)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副主任徐泽洲、沙海林、蔡威、高小玫、肖贵玉、莫负春和秘书长赵卫星分别召开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期刊
7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为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八章76条,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贴近实际,适用于包括武汉市境内的汉江干流及其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汉江是沿岸地区人民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条例》单设一节,突出了对饮用水水源实行特别保护
期刊
人大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7月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修改完善多项履职规范,优化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密切与各区人大工作联动,各委员会加强协同配合,常委会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一个坚持:保证正确政治方向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始终,保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中央关于人大工
期刊
“杭州51岁女子离奇失踪遇害”案所引发的舆论反映逐渐演变为真相公布后的泛娱乐化解读。移动互聯网时代,任何一起个案的舆论走向都可能让人始料未及。的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舆论调侃动机是不必的。但从另一角度看,相较于明显的恶意和善意,没有立场的无意识、不加思考的集体调侃,反而更值得警惕。因为它意味着对于公共事件严肃性的审视,已经被条件反射式的调侃所代替,每个人首先去找“噱头”,而自动放弃了价值立场、善与
期刊
最近,市委召开了十一届八次全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李强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五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必须坚持科技赋能,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必须坚持建章立制。这“五个必须”既是对全市工作
期刊
7月30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新建化工产业集聚区、工业集聚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与长江、嘉陵江、烏江岸线保持相应距离,禁止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条例》还建立起“约谈限批”制度,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期刊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聚焦“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民生关切和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了4项执法检查,聽取审议4项计划预算报告,听取审议11项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开展监督专题调研5项,审查60件规范性文件;同时,常委会扎实履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职责,听取讨论3项重大事项报告,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