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统领 展支架教学之美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5年华东地区优质课汇报展示活动中,来自苏州市立达中学张燕老师的“合理的膳食”一课,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策略值得学习推广。
  这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张老师从学生的知识体验为出发点,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与“反思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
  【片段一】导课——矛盾中激发求知欲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
  两张色彩鲜明的图片,展示幼儿品种多而量少的午餐、相扑运动员量多而品种单一午餐,矛盾中引发学生产生对“食谱的合理性”的质疑,学生小组据“写出自己的一日三餐食谱”任务进行交流讨论。
  【赏析】张燕老师以“写出自己的三餐食谱”,对比以往常见的过程教学以“阅读材料模式”开启探究,孰妙?课中可见,学生看到图片时,都仰着笑脸,惊奇、疑惑,彼此迅速交流起来,教师成功地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他们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对自己食谱合理性的理解,解决自身问题的迫切性、认知的矛盾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片段二】突出重点——“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
  在“小小营养师”环节,循着教师搭建的“自己的三餐食谱”“蔬菜有营养吗,必要吗?”“菜渣有营养吗?”三个支架,学习小组根据教师引导,联系青少年“爱荤不爱素”和 “鉴定维生素C的实验”的操作,获取“蔬菜有营养”的体验,通过i Pad查阅资料丰富认识,思维到达“合理的食谱应荤素搭配营养全面”最邻近发展区。
  在“当当小医生”环节中,张燕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有些同学暴饮暴食”“有些同学饮食过于精细不吃粗粮”两个案例。
  【赏析】本片段教学中体现了张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自行判定并寻找论据,促进了学生间的智力激荡。认为“这样的饮食不合理”“这样吃符合我们的口味、营养更高”的小组在陈述完论据后一度不知如何有效反驳对方,教师适时提出了“合理性是吃得爽,还是吃得健康”,推进了学生思维到达“三餐合理、饥饱适当”“粗纤维重要性”支架目标。教师以“引导者”角色保持中立,让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做中学、教中学”,实现对“合理膳食”的深化理解。支架式的推进,一步步提升学生的认识,逐渐建构了合理膳食的概念。
  【片段三】突破难点——为学生反思性学习搭桥铺路
  教师搭建“①对照金字塔反思食物种类;②对照资料反思食物的量;③对照信息库反思能量摄入”三个支架, 帮助学生运用已建构的知识来修订“一日食谱”,再以“你修订后的食谱是不是适合所有人群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带入“为特殊人群设计合理膳食”和“为爷爷奶奶设计一日食谱”的思索。
  【赏析】张老师没有采用任务驱动法简单地处理该难点,而是引用了“反思法”。实际上,张老师的这种教学策略是“元认知理论”,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让学生解决学生问题”的高要求,在突破了“修订和完善一日食谱”的教学难点同时,也实现了能力目标和“形成自觉关注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健康意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节课的成功还在于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法。一是课堂组织上,充分运用分组讨论法为学生架设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合作、表达、分享过程中得到成长;二是知识构建上,时刻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既搭“大支架”,又搭“小支架”,学生在教师层层引导下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三是案例选择上,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将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展现。同时,贯彻了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教师从传统的“学科主义教育”走向“用人文主义提升学科教育”的成功案例。
  (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一中)
  责任编辑 程 璐
  E-mail:2448096342@qq.com
其他文献
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宜春市财政拨付资金640万元,启动实施了中小学生阳光心理建设工程。  宜春市中小学生阳光心理建设工程被列为2016年重大民生工程,率先在中心城区启动实施,将覆盖中心城区43所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按照一个场地、一种布景、一组家具、一套设备、一套软件、一套器械、一套资料、一块牌子、一支队伍、一套制度的“十个一”标准建设中小学心理辅导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话题,已经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然而现实却往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我们为此努力了很长时间,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管他们成绩不错,但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没有养成
期刊
精彩回放:  下面是对第二道助学题的实践和反思。  师:同样是比例尺,比比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我们小组对比发现这里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生2:比例尺都是用来缩小生活当中的物体的。  生3:我想给你补充,比例尺不都是用来缩小的,也有用来放大的,虽然我没找到实例。但是我能举个例子,比如说2:1表示如上距离2厘米,实际距离1厘米。  师:你们有没有找到像这样的放大比例尺?(学生齐答没有)
期刊
编者按:南丰县创立活动教研制度已经13年了。10余年来,活动教研制度在南丰县教研室以及有关领导的主持和推动下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从主题活动到课题活动,从关注教学模式改革到激发教学个性的形成,从实行终结性评价到实施过程性管理,从聚焦课标到聚焦课堂。可以说,活动教研在南丰县已经愈加成熟、愈加坚实了。特别是近年来,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环境中,活动教研更是如沐春风,它同时也为南丰县的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条创
期刊
不少专家学者们说:“语文老师教学要有大语文观,大语文教学要有语文意识。”那么什么是语文意识呢?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很容易跑野马。按照常理来说,语文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素材遍布,信手拈来。事实上越是熟悉
期刊
精彩回放:  一、 组内交流  师:课前,我们每位同学对小数的性质进行了预习,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预习单的第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再进行全班交流。  二、全班交流  1.交流“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说明并验证小数的性质”。  王雅婷展示:  王雅婷:我用的方法是给小数加上一个单位“元”。比如0.79和0.790,在这两个小数后面加一个单位“元”,那么就变成了0.79元和0.790元比较大小,我们可以将0.
期刊
《音乐会》一课,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三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在逐步增强。这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本单元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通过情景创设、律动参与和图谱的使用,引导学生看图聆听,感受、表现音乐,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全国小语会会长陈先云也提出了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点。小语界对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在形成的基本共识是阅读教学要围绕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选择教学内容,要走出内容分析的逼仄,克服重意轻言轻用的弊习,要从内容分析理解转向着力揣摩表达,学习语言文字运
期刊
2015年上饶市第二届全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小学科学“教学能手”比赛在风光秀丽的三清山脚下的玉山县逸夫小学举行。  “白天与黑夜”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教师从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模拟昼夜交替游戏,使学生认识到昼夜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再通过阅读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道路的艰辛,潜移默化渗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
期刊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认识的运算律,与交换律、结合律相比较,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更抽象,形式多样,加之它属于“计算”范畴,内容单调,课堂难以生动有趣。这样使得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成为大家公认的“一杯白开水”。然而,细细琢磨,特级教师张炜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并非如此。张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着力凸显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在不露痕迹“深度卷入”中敞开思维,产生联想,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