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优秀品格培养策略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格作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品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教育方向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思想道德教育也逐渐转向优秀品格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和优秀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品格现状进行剖析,探讨当代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策略,进而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优秀品格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66-02
  品格作为个人、家庭和民族成功的关键,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带来了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拜金、享乐主义滋生,思想混乱、见利忘义等道德下滑的现象日益严重。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受到强烈冲击。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德育工作对社会政治的繁荣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格,注重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但近年来随着高校发生一件件令人痛心的案件,如复旦投毒案、大学生赌球贷款案等,使人们不得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的反省。面对当前大学生品格和道德缺失等问题,高校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问题。
  一、品格培养的内涵和原则
  (一)品格培养的内涵
  品格教育作为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优秀的品格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高尚的品格能够感染人和教育人。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将品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品格有好坏之分,因此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性。品格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设定教育目标,进而达到品格培养的效果。大学生品格培养也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良好的品格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外在的环境或力量塑造的,而是通过自身的领悟来实现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文化传递,而是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和社会的现实,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进而让人真正地具有自我意识。品格培养也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能够在内在价值的支配下,让大学生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正确的反思,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责任,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体会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的品格培养是从学生最关心的生活问题入手,通过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世界和人生,进而发掘学生的潜能。
  (二)品格培养的原则
  品格培养首先要遵循平等性的原则。这是优秀品格形成的首要条件,关键在于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平等待人。在品格教育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为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环境,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友善,同时受到启发和感染,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平等原则下的品格培养,教师和学生是真正的朋友关系,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格,形成优秀的品格。其次要遵循一致性的原则。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的思想品德是一个整体,因此不能分开某一部分来教育。因此在品格培养中要运用综合的方式,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各种作用力的推动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最后要遵循参与性的原则。参与性也就是在品格培养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身于各种教育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参与来培养优秀的品格。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视野更加开拓,思维也变得逐渐活跃,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增强自身的智慧,领悟品德知识,践行道德行为。
  二、大学生品格培养的现状
  品格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的品格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倾向,大学生的品格发展也受到了外界一些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受到严峻的挑战。
  (一)重专业知识,轻品格培养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大学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优秀品格的形成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不利的。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均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使得大学生以分数评判早已成为一种惯性思考方式。在高校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但高校却从未出现过学生道德品格竞赛的活动,这使得学生在主观上忽视了优秀品格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导致学生只关注考核的成绩,在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无疑是学生道德缺失的表现。
  (二)重德育原则,轻道德品行
  德育原则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理论界定。高校德育教育只注重课堂的理论学习,将德育的模式看成是道德的概念和命题,将道德的教育理解为学生课堂中对道德理论知识的读读记记,最终更是以分数来评定学生的道德水平。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学生品格的好坏评价标准更应该查看学生是否践行道德,如果脱离了实践,很难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重外在表现,轻内在修行
  大学生优秀品格作为道德内在化的一种表现,在现实的背景下,大学生受到利益的驱使,逐渐表现为见利忘义、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没有真正地把道德作为自身的一种内在修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的价值逐渐凸显,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受到动摇,出现了一些道德缺失的现象。据某就业指导中心的一项调查《2015年用人单位选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招聘的毕业生到岗率不到65%,有两成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到岗率不到45%。《中国青年研究》对892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有85.84%的大学生曾经发生过作弊的行为,成绩中等以上的作弊者更是占据了81.23%。   (四)受知识传授的影响,忽视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作为情绪态度的一种体验,是处理道德关系时的心理活动。高校德育教育受到知识传授的影响,忽视了学生情感教育和道德意志的形成。道德情感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意志,只有注重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内涵,才能通过道德情感来培养其优秀的品格。情感体验作为当代大学生优秀品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优秀品格培养策略
  爱默生曾说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是由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丰富的物产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人民的素养、道德和品质决定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其优秀品格的形成不仅决定着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我国国民素养的重要方式。
  (一)加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作为民族精神被代代流传,这些优秀的道德规范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学习和发扬这些优秀的道德规范对于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身体力行,提高自身素养,帮助大学生以优秀的传统道德作为自身行为的基本准则,在道德的认知中提升道德体验,在不断践行传统道德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品格。
  (二)坚持践行“三贴近”原则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务院明确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大学生优秀品格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践行“三贴近”的原则,也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往的道德教育采用死板的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只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在培养优秀品格中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品格的形成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品行在生活中能够赢得尊重和信赖。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体验项目,这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人格的升华,丰富自身的道德经验,培养道德情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品格。学校还可以针对大学生展开课外实践活动,如教师的日常工作处理、勤工俭学等,还可以展开各种兴趣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社团组织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主要途径。通过社团活动能加强大学生的日常交际,加深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切身的体验感受社会、考察社会,进而提升对社会的感性认识,这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深刻的影响作用,也有助于其优秀品格的形成。
  (三)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
  品格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起职责。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共同推动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学校应当与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建立良好学校环境的同时,正确对待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在实践中组建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间的规定,进行广泛宣传,在学校建立家长意见反馈信息中心,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员参与到讨论中,通过信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实现沟通。学校也可以与社会机构组建一些活动,如走入社区、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增强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意识。把社会活动和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联系起来,发挥社会活动的影响力。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空间,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展开各种形式的活动,利用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大学生优秀品格形成的过程中做出重要的贡献。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在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和品格不良发展的严峻形势下,高校必须找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以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为核心,通过理论传输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进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玉霞.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塑造——以会计专业为例[J].征信,2015,12(08):66-69.
  [2]张艳.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1,21(06):81-85,55.
  [3]于唯德.从“有意味的形式”到“有教育思想的品质”——试论传统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特质对当代大学生情性的陶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23(05):426-430.
  [4]翟明戈,刘俊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学生品格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4):76-79.
  [5]张黎明.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16(12):182-18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高压变频调速一体机在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成功应用的实例,详细叙述了高压变频调速一体机在刮板输送机上的应用,并论述了其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节能和提高自动化
如果说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角度来认识国画的心境,那么我们不妨以较细微的体察来解读国画的思路,以便能从中完成对国画作为一种文化本体的把握.
“职工食堂”是个总能令人回味的话题。著名作家叶延滨曾经说过,食堂是中国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有庞大的食堂阶层。虽然社会构成里,有各种各样的单位,但也并不是
转变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多年来,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依然摆脱不了以分数论英雄,凭升学率看业绩的评价教学质量怪圈。不少教师为完成学校下达的升学率指标,让学生陷入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之中。这不仅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悖于教学改革的初衷。那么,如何在打破应试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呢?本人以多年教学生涯中就如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谈些粗浅看法,以供同
春意盎然,百花吐艳.伴随着暖暖春意,承载着首都广大职工梦想、工会历史使命的北京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
摘要:对于公安机关已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在受理审查起诉时,一律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有的地方甚至将检察机关没有重新办理取保候审评价为司法不规范,笔者认为此种做法不妥,并从取保候审的性质、法律严肃性、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及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检察机关;重新;取保候审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8-0158-01  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正> 如果心平气和地对待古人,尊重古人而不迷信古人,那么仔细推敲,则不但《历代名画记》所引顾氏《魏晋胜流画赞》是伪,其它两篇,即《论画》与《画云台山记》亦伪。[1]其中
体育新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登上现代体育教学的历史舞台,它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点,又为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界定为“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作为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技能为实现健康目标的主要载体,离开了技能,体育教学就失去了目标实现的可能和价值,所以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体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