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影响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三个理论认识问题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人们在理论上对发展第三产业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具体包括:一是不能正确把握价值规律的内涵,认为第三产业不能生产价值,从而存在着轻视第三产业的问题;二是不能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从而存在着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自觉性不够,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不能正确把握政府在发展第三产业中的角色定位,从而存在着对第三产业扶持引导不够的问题。不从根源上改变这些错误认识,就不可能出现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第三产业 理论认识 价值规律 趋势 政府作用
  
  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经进入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各级党委政府也都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措施能否化成各级干部工作中自觉的、主动的行动,而不仅仅是消极地、被动的应付,又直接关系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成效。但是,在当前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中普遍存在着对第三产业排斥,对产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和不能正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的现象,这些也成为了影响和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内涵——解决轻视第三产业的问题
  要放手发展第三产业,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其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问题,是正确地评价其地位作用,并重视它、发展它,还是忽视它、轻视它,甚至歧视它、打击它,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到经济决策和执行当中,形成截然相反的两种局面。但是在我国,轻视第三产业的思想认识并非现在才有的,而是源远流长。古代,由于受儒家义利观的深远影响,长期存在着重农轻商,乃至抑商的现象。在思想观念上,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在政策措施上,统治者通过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商人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治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对商人的穿衣、建房、乘车作出歧视性规定等等政策措施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限制商业的发展。
  清末,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的威慑和冲击下,我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一批仁人志士也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认识到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威力,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建设强大的国家,只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这种实业救国的理想也未能完全实现。但是,这种对于工业化的憧憬和向往却深深地影响了后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们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很长的时期内,甚至提出了很多超出历史阶段的目标和措施,如大跃进等等。后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也主要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目标,主要也是工业现代化为主的一个目标。这种对工业化的热情,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后。
  198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导报》接连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介绍第三产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目的就是解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与人们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时想开拓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当时北京有一个回城女知青自谋职业,办了一个“大碗茶”公司,在天安门卖凉茶,安排了一批农友就业,被报纸传为佳话。下半年,形势大变,北京一些权威人士严厉批评第三产业的概念“不三不四”、“莫名其妙”、“非驴非马”,是“渗透着资本主义本质的概念”,发表多篇文章,横加贬斥,之后,第三产业的概念在报刊上销声匿迹。直到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提出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和时任的总理发表一系列讲话才发生了改变。1985年4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第三产业的概念才开始为人们所认可,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对第三产业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解决就业等初级层面上,在价值观上还没有充分的予以认识。
  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价值是物化到商品之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流通等环节是不产生价值的,只是地主和金融、流通等资本家与商品生产的资本家分割剩余价值。多年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把这一理论奉为信条,轻视第三产业和从业人员服务人员,认为他们是不创造价值、不创造社会财富的“非生产人员”,是靠物质生产部门的布施养活的,因此指责他们“吃农民的饭、穿工人的衣”,而又“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做工”。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服务人员获得工农生产的“饭”和“衣”,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而是向对方提供服务产品为代价的。服务人员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做工,就如同工人农民一不会教书、二不会治病一样,是社会分工、各司其职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理由要加以非议。事实上,服务人员创造性的劳动不但能够使人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具有使用价值,而且从性质上看也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能创造价值。如餐饮业,消费者到饭店里吃到可口的饭菜,经过了加工,包含着厨师、服务员以及经理等人员的共同劳动,还包含着他们的脑力劳动,包含着组织的才能和服务的技巧。如果说价值都是生产蔬菜的农民创造的,饭店都是在从商品的剩余价值中进行分割,那么就无法解释同样一盘菜,在高档饭店里就卖那么高的价格的道理。正如曼昆所说的:“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1]。物品与劳务都是产品,都是财富,生产商品与提供服务也都是产业。我们在享受到同样多的商品的情况下,优良的服务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满足我们更高的消费需求。比如:在家里就能喝到送上门的牛奶,看到送上门的报纸,就能上网、看到好看的电视节目等等。
  因此,要对第三产业真正重视起来,还是首先要在理论上突破陈旧价值观的束缚,树立正确的产业观、产品观和财富观,真正认识到第三产业不但从使用价值上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是创造价值的产业;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劳务,同样也是社会的财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与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一样,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从事第三产业并不低贱,不应受到人国家和社会的忽视、轻视,更不应该受人歧视。
  二、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趋势——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进行经济决策,从事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如果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清楚,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经济决策,甚至有可能做出一些逆经济规律而动的决策来。
  产业的发展与演变,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却总为层层经济迷雾所笼罩,经过了多代经济学人的努力,才日渐清晰。早在十七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海员的收入要比农民的收入要高4倍,以从事海上运输为主的荷兰要比从事农业的法国富裕等等)总结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的结论,从而第一个发现了产业间的不同特点。
  十八世纪,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也作了类似的论述:“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际贸易上。这种顺序是自然的。”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两名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当时把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矿业称为“第一产业”,把制造业称为“第二产业”。经过研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阿伦•格•费希尔认为第一、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因此他将第一、二产业之外的所有经济活动都称为第三产业,于1935年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为经济学的研究开拓了视野,为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继承人)(Cllin 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基于他所收集的20多个国家各部门多年的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验证了配第的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经过了克拉克的充分论证,足以让人信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开始,著名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致力于对各国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在其著作《现代经济增长分析》、《各国经济增长》中,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产业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在变化,其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下降,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值份额与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上升,但在这两个部门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工业部门在产值份额持续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服务业部门在产值份额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呈现上升幅度较大的趋势。”这些研究一是从投入结构发展到产出结构;二是使结构变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有利于对结构变革规律的把握;三是分析了其演变的原因:一是需求诱导;二是对外贸易;三是技术革新。
  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钱纳里,基于他对101个国家从1950年到1970年间统计资料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构造出的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的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化结构”。许多国家就拿着这张表与自己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的演变)过程“是否正常”。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学者拿着来对照我们改革过程当中经济结构是否出了问题。从其研究中成果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各个国家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的比重都在增加;二是经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中这两个比例更高。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根据经济学的分析论证和统计学的统计分析,可以证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第三 产业必将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拉动GDP的最大产业,同时也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这也是各国长期经济发展中显现出来的一个规律,那么我们国家是不是会因为我们的国情的“特殊”,其经济的结构变迁就可以不符合上述的规律呢?结论是否定的,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的规律。我们应当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势而为,自觉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也与党的十七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要求相一致的。
  三、正确认识政府角色定位——解决缺乏支持引导的问题
  对于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我国政府在其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既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会产生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基础,那么,我们只要去全力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与之相反,有人则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是自发的,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予以规划、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就更需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这就涉及到一个理论上的古老的争论,也是经济学发展三百年以来发展的一条线索[4]:自由主义经济学与国家干预学说之争。
  1.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完全以个人欲望的满足为依据,提出了追求自身最大投资利益的“经济人”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自由主义学说体系。关于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亚当•斯密说:“对于私人利润的考虑是资本所有者决定投资农业、制造业,抑或某种批发零售业的唯一动机。”[5]假若劳动、土地或资本在某一行业比另一行业获致较高的报酬,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把它们从报酬较少的行业转移到较高的行业。原来供过于求的行业提供的较少报酬引致部分业主向报酬高行业转移,直到所提供的报酬与其他行业大致相等为止,而原来供不应求的行业因为新的业主的加入而报酬降低,直到与其他行业报酬大体相同为止。这也就是经济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让“看不见的手”,也就是价值规律来配置市场的资源,从而把资源引导到最有效率的产业。
  而对于政府的作用,斯密把他定义为“守夜人”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发挥作用的目的是如何保证企业和个人的天赋自由权得到充分实现。取消国家的干预,天赋自由才会得以实现,社会经济才能有效地运行。他说:“凡是一种学说,如要对于特定产业,予以异常的奖励,违反自然趋势;以社会上过大部分的资本,拉入这种产业,又或要对于特定产业,加以异常的限制,违反自然趋势;强迫一部分原来要投在这产业上的资本,离去这种产业,那实际上,都是颠倒他所要促进的大目的。那只能阻碍社会富强之进步,不能使它增加。”这种学说,反对国家的干预,反对对于特定产业的异常奖励和限制,主张异常的奖励是在颠倒本来所要促进的目的,从而主张让资本在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
  依此推论,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无须格外操心,只需要按照斯密的观点做到维护和平,建立一个维持严密的执法体制,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就可以了。
  2.国家干预学说。对经济自由主义相对的理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这种学说主张,个人欲望某种程度上要服从社会利益、社会需要。这时候,国家的角色就不只是“守夜人”了,而变成了社会经济的调节者、干预者、引导者、管理者。相比之下,这两种角色有着巨大的反差。
  3.政府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对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上两种学说虽然有争论,但是大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两种学说的一致性,即两者都是产生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理论,即使是国家干预学说,也只是相对于经济自由主义那种自由放任政策的一种修正,(由守夜人变为调节者)它所主张的干预也是一种间接的、宏观的调控措施,与我们国家过去所实行的那种国家计划完全不同,也遇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无论从指导思想、政策措施,还是调控手段上都有很大不同。
  那么,在我们国家,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的确定应当考虑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要考虑到我们的目标建立并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国家在制定发展和三产业的政策措施时必须遵循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的要求和规律,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自我调控机制的作用,否则,我们就会背离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被过去的实践所否定的老路上去。也就是说,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国家只需要做好维持好市场的秩序,提供公正的司法,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公共事业这三件事情就可以了。因此对第三 产业发展的方针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
  二是要考虑到我们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远没有健全,许多体制和机制还需要改革完善,甚至需要攻坚,这些也不是市场所能扮演的角色。具体需要国家做到:把握发展大局、加强规划引导、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政策支持。
  (1)把握发展大局—把握战略,处理关系
  把握战略,就是要把握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大战略。处理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正确处理政府指导与市场化、社会化推进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包括一些企业都让我们政府去成立,去具体运作,而是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搭建平台。
  (2)加强规划引导—找准优势,合理规划
  找准优势,就是要求政府应当努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完全放任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政策引导作用、排除障碍作用。各地区可以通过对本地区比较优势的找到自己的主导产业(从静态角度来分析,指发挥现有的优势),也可以通过动态的分析找到自己要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不能只注重当前的比较优势的发挥,还要着眼产业的长远发展。即在国际交往中,不仅要考虑静态比较优势(如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本要素比较富裕地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更要从动态中考虑比较优势转移和发展。合理规划,就是要合理规划全市应当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在哪里布局,怎样去引导(重点扶持哪些园区)等等。
  (3)深化改革开放—消除垄断,扫除障碍
  政府应当深化改革,在市场准入上为第三 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目前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政策还不够开放,许多服务行业都由国有企业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垄断经营,如铁路、通讯、电力、民航、邮政、金融、城市公用事业等等。从实践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凡是越是政企不分,垄断越严重的行业,其发展的速度就越慢,其所提供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差距就越大。如铁路行业,目前还是政企不分,垄断经营,其发展的速度也最慢。现有铁路运行里程平均到每个中国人身上只有55毫米,其三十年来也只增长了60%,与GDP、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翻几番的速度相差很远,以致于每到节假日铁路总是一票难求。要破除垄断,需要国家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逐步放开市场准入,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加大政策扶持—打下基础,推动起步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第三产业的投入还很少,基础设施仍很落后,应当加大投入。建设好第三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必要的公共设施,这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往往是单个的资本无力完成的,必须由政府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只有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政策的扶持,才能促使我们国家和当地第三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2]何正斌.经济学300年[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3]牛竹梅: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4][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其他文献
目的确定女贞子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测定折干率,并测定不同生长期的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结果与结论综合考虑女贞子折干率和齐墩果酸含量,初步确定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女贞子
本文简述了激电勘查评价油气田的基本原理,在采用加拿大TSQ-4大功率激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华北、西北等几个油田的应用实例,总结出该方法成本低、见效快,机动、灵活、适用于复杂地形条
本文从我国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大环境入手,从高职院校预算管理角度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适应新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的对策和建议。本文
对云南省元江中上游1∶5万土壤测量所圈定的20个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其中甲类异常正确评判率为100%,其它几个综合评判值较大的异常经查证均发现了不同规模的矿床
俺大队是个山丘地区。全年种花生一千九百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花生苗全八成收”,这是突出全苗对整个花生生产的重要意义,苗全苗旺,花生增产才有保证。但
期刊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愈演愈烈,给我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泥岩填土路堤强夯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频率的天线,探地雷达可以探测出强夯作用影响的深度和范围,有效地指导了施工。
吉林省中部大面积森林覆盖区,分布着大面积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岩类,受传统成矿理论的束缚,这一地区成为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的"处女地".1∶20万化探扫面之后,相继开展了不同方
<正>1984年我们在全区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公顷亩产400公斤以上高产方,422公斤高产地块;1987~1989年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单位又在莒南、临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