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幼年型粒层细胞瘤八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1999至2018年收治的8例JGCT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

结果

7例女性,1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大8岁,最小2个月。JGCT表现为粒层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弥漫性或滤泡样增生,瘤细胞常出现黄素化,一般不见Call-Exner小体。细胞核具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常见,罕见核沟。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CD99、α-抑制素、Calretinin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阴性。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年,均健康存活。

结论

JGCT为一种少见的肿瘤,细胞异型性较明显。睾丸JGCT预后良好;卵巢JGCT的预后可能取决于临床分期和年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NTRK重排间叶源性肿瘤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新加坡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从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5例手术切除标本,采用EnVision法检测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相关基因并对NTRK基因重排进行克隆性分析。结果该组5例患儿,3例男性,2例女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集的14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活检标本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胃肠道症状,血清学检测均显示抗壁细胞抗体阳性和/或抗血清内因子抗体阳性。12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贫
该例患者女,31岁。反复血压升高、下肢麻木乏力3年,外院CT血管造影提示腹主动脉肿物。多次行腹主动脉内肿瘤切除术,术后多次复发。北京协和医院会诊切除肿物,大部分由轻度异型性的软骨细胞及蓝灰色软骨基质构成,局部可见高度异型的肉瘤成分,二者界限清晰。诊断符合高分化软骨肉瘤,部分可见去分化成分。
期刊
胎儿肺间质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新生儿期的肺间质性肿瘤,此例为新生儿,女性,主因全身黄染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胸腔见一巨大肿物,其内可见散在蜂窝状空腔。临床诊断:右侧胸腔占位,遂行手术切除。大体检查可见一切面蜂窝状肿物,光镜下主要见未成熟的气腔样结构及因水肿增宽的间质间隔,间隔表面衬复立方上皮,间质内见未成熟的间叶细胞,未见核仁,诊断为胎儿肺间质肿瘤。
期刊
胃肠道间质瘤(GIST)转移至浆膜腔者非常罕见。现就1例原发于胃的GIST且胸腔积液中查见GIST肿瘤细胞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胸腔积液涂片的细胞学形态、细胞块及相应组织学切片的形态特点,总结GIST在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学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期刊
非小细胞肺癌可以转移到身体的任何部位,大约2/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发现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是胸膜、对侧肺、骨、肝、肾上腺和脑。但转移到胆囊者罕见。该文报道1例70岁男性患者,肺腺癌转移至胆囊,其临床表现为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期刊
胃母细胞瘤是发生于胃部的一种罕见、具有独特特征的双向分化肿瘤。该文报道1例发生于胃窦胃体交界处的胃母细胞瘤。患者女,53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发现胃窦胃体交界处隆起性病变伴溃疡形成,临床拟诊"胃肠道间质瘤"行"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大体见附部分胃黏膜灰白灰红色结节样肿物一个,体积5.0 cm×4.2 cm×4.0 cm,切面灰白,半透亮,局部囊性变。镜下观察瘤细胞密度不均,细胞密集区肿瘤细胞呈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quired aplastic anemia,AAA)和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efractory cytopenia of childhood,RCC)的骨髓组织病理学区别,为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诊AAA和RCC的病例,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消化道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鼓楼医院诊治的8例肝脏转移性消化道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表达特点。结果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6岁。原发于远端食管1例,原发于右半结肠1例,其余6例均原发于胃。4例患者治疗前血
目的探讨发生于乳腺的皮肤小汗腺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原发于乳腺的小汗腺腺瘤的病例,查询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并结合文献作出总结和分析。结果小汗腺腺瘤生长在真皮内,境界清楚,多呈囊实性。肿瘤通常由两类细胞组成,可以表达细胞角蛋白(CK)5/6、CK14、p63等标志物。结论乳腺皮肤小汗腺腺瘤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多种其他良恶性肿瘤,有时治疗差异巨大,需提高警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