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面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双平面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 2014年5月收治的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40.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爆炸伤2例,砸伤2例。清创后皮肤缺损4.5 cm×2.0 cm~20.0 cm×10.0 cm,平均8.7 cm×5.8 cm。胫骨缺损6.0~20.0 cm,平均11.0 cm。所有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双平面截骨骨搬移。3例骨缺损位于胫骨近端,在远端进行双平面截骨,向近端行同向逆行骨搬移;6例骨缺损位于胫骨中段,分别从胫骨近端和远端进行截骨,由两端向中央行相向骨搬移;3例骨缺损位于胫骨远端,在近端进行双平面截骨,向远端行同向顺行骨搬移。3例先行皮瓣转移术闭合伤口,1例胫骨部分短缩后伤口直接闭合,其余8例搬移过程中,伤口保持开放,直至断端对接。记录骨搬移时间、延长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延长区固化时间、缺损端对接后愈合时间、外固定时间和外固定指数。采用Ilizarov方法与应用学会(ASAMI)评分标准进行骨愈合和功能评价。

结果

外固定架拆除后随访(30.0±5.6)个月(12~36个月)。所有骨缺损和皮肤均顺利愈合,无感染复发或截肢。骨搬移时间(55.4±26.2)d(30~125 d),延长指数(5.0±0.6) d/cm(3.9~6.3 d/cm),创面愈合时间(3.6±1.4)个月(1.5~6个月),延长区固化时间(10.9±3.8)个月(4~18个月),缺损端对接后愈合时间(8.4±3.8)个月(3~16.5个月),外固定时间(12.5±4.1)个月(5~18个月),外固定指数(1.2±0.3)个月/cm(0.8~2个月/cm)。按ASAMI评分标准:骨愈合为优7例(58%),差5例(42%);功能结果为优9例(75%),良3例(25%)。

结论

双平面截骨骨搬移能明显缩短骨搬移时间和患者佩戴外固定架的时间,是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积水(PTH)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重型TBI患者183例(中型103例,重型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5例,女58例;年龄6~91岁,平均48.23岁。根据是否并发PTH,分为PTH组(34例)和无PTH组(14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TBI伤情分型、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硬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DC)后硬膜下积液(SE)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 2015年1月行DC后发生SE的56例sTBI患者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2~76岁[(36.1±1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2例,高处坠落伤7例,击伤4例,重物砸伤3例。发生减速性、加速性及挤压伤分别为45例、8例和3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
目的评价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会议论文汇编中所有关于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
期刊
目的探讨微创单髁置换术(UKR)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骨坏死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0年6月采用Oxford 3代假体行UKR及完整随访的402例患者(440膝),其中男165例(177膝),女237例(263膝);年龄(58.3±4.7)岁;体重指数(BMI)(24.14±3.75)kg/m2。左侧232膝,右侧208膝。骨性关节炎427膝,股骨内侧髁特发性骨坏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