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让他们逐步学会有条不紊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1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数学问题
  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例如我教“10以内数的组成”,情境设计如下:
  师:你们到集市买过菜吗?
  生:“买过”或者“没买过”。
  师:你们爱吃鱼吗? 生:爱!
  师:为什么呢?因为鱼含有丰富的钙、铁、蛋白质等营养元素,这些对同学们长身体身体很有好处。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有关鱼的“游戏”好不好?(好)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让大家来数一数黑板上的鱼(出示7条鱼的教具),谁来数一数黑板上有多少条鱼?
  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7条。
  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是怎样数的吗?请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写出你们的算式,看谁写得最多、最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
  生:我把它看成3条鱼加上4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
  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我做到了:①在教学中既根据生活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情境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情境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②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合作)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如果能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2设计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拓展迁移思维
  教师提出有趣、合理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提高学生的拓展迁移运用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加法”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苹果”教具,问学生:你们都吃过苹果吗?
  生:吃过。
  师:如果你妈妈买回的苹果只有一个了,而你又想要把苹果与你的爸爸和妈妈分享,你会怎样分呢?
  生:小组思考后汇报,有的平均分三等份,有的分成四等份……
  师:提出分成四等份的情况,如果你爸吃了一份,吃了几分之几?(四分之一),如果你妈妈也只吃了一份,剩下的都让给你自己吃,你应该吃了几分之几?
  师:出示条件:有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块,小明吃了这个苹果的2/4,爸爸吃了这个苹果的1/4,
  师:看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比小明少吃了几分之几?
  生:小明与爸爸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几分之几还没有吃?
  ……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然后按照学生所提的问题一一解决。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得到分数的加法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其教学特点是:
  2.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2.4给学生设计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5设计问题情境的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中自主合作轻松地获取知识。
  2.6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为探究新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能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什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当“以人为本”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以知识为本,忽视学习兴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活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逐步养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尤其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者是社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尤其强调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关注。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秩序与道德伦理的改变,特别是大量独生子女的产生以及家庭问题的异常复杂化,当代中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目不忍睹的地步,这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学普遍缺失明确的信仰,
期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国际交流机会日益频繁起来。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作为国际交流主要语言工具的英语学科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性和实用性。所以,英语学习已与当今时代特征、基本国策,新世纪的公民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如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环境较差,社会生活环境单一,基础教育设施严重匮乏,家庭教育严重欠缺,导致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
期刊
【摘要】①要使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审美愉悦;②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③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愉悦;美的因素;审美引导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还可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
期刊
【摘要】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不少同学对于"“How”“What”“What a/an”在感叹句中的用法很头疼,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中考英语中如何去做有关感叹句的题型 。  【关键词】感叹句;“How”;“What”;“What a/an”名词;形容词;副词  1定义  感叹句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等情感。英语感叹句常用"what"和"how"引导,"what"和"how"与所修饰的词置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信息资源及共享技术的优势,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方法,解决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效率  2007年,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我校,其强大的使用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这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重视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本文结合一年级新课改的教学谈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
期刊
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和普通话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但在新课改之后却不大被提起了。近几年参加过多次语文教师培训,讲的全是如何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也观摩了很多语文示范课,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给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至于老师学生的板书是否规范、普通话是否标准则无人问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汉字书写和普通话也往往是一笔带过,集中精力去抓阅读,可能
期刊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领导则是指教师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引导和激励学生朝健康方向自我实现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和艺术。二者在教育教学目标、运行基础、行为方式、工作侧重以及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上都有本质性的差别。教师从课堂管理到课堂领导的行为变革是教师教学价值的回溯和延伸。  在教育改革浪潮澎湃的今天,课堂始终是教育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西方工业时代“科学
期刊
所谓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用心去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它也是鉴赏者面对能够引起审美感情的作品,二者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下面仅就《清明上河图》为例,对作品进行鉴赏,并且结合这幅作品来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