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引爆学生的智慧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O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43-01
  
  在教改的洪流中,我觉得令人满意的语文阅读教学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巧设问题,引爆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的风采,课堂就像翻腾着浪花的海洋,像闪耀着璀璨繁星的夜空。所以阅读教学课上得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巧设问题,引爆学生的智慧。
  在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是常规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一节阅读教学课,更是可以帮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因为语文本身便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一个方块字,便是一种文化的诉说;一篇文章,便是一个宏大的心灵世界,可看的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感受文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如果能做到巧设问题,那就可以激活学生潜伏在意识里的智慧,唤醒学生的潜能。试想,课堂上以心灵碰撞心灵,以情感激活情感,用生命与生命对话,充满着活力与灵气,学生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忘却自我的参与者,那整堂语文课就会因此而美丽,生命将因此而灿烂。
  巧设问题的难度在于“巧”。我认为巧设问题首先需要教师的深思熟虑、精心设置问法。例如钱梦龙老师上《愚公移山》[1]涉及的几个问题:
  “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从哪里知道?”这就让学生自己解决了 “且”字的意思。
  “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怎么知道?” 这就让学生自己解决了 “叟”字的意思。
  “那個遗男有几岁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就解决了“龀”字的意思。
  “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却不直接问而是“拐个弯”,这就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愚公究竟笨不笨?”要求学生在课文里找依据。这样的问题就引起了学生认知的冲突,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争斗,在学习的同时,自我人格得到完善与提升。以上这几个问题问得非常巧,激活了学生潜藏的智慧,轻易地解决了这几个重点文言词,课堂灵动而又富有生气。
  又如宁鸿彬教《皇帝的新装》[2]时问: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骗了好多人,皇帝、大臣、骑士、百姓都是既受骗,又骗人,为什么这些人摆脱不了一个“骗”字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童话的主题和人性的弱点,使学生们横向地比对,深入地思考,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精心设置问法,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这体现了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新理念,教师的角色非传授者而是促进者,非管理者而是引导者,非居高临下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3]这“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4]
  再看某老师上《天上的街市》时说:请你说说牛郎织女在天上逛街时的情景。学生不说,老师只得点名,学生勉强回答了,大有隔衣挠痒之感。此时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都进入了死胡同。其实,只要稍微改动一下,换一种问法:如果你此时就在天上,或者你就是牛郎织女,那你能说说在天上逛街时的情景吗?学生依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肯定能说出在天上逛街时的情景及其奇妙之处。究其原因,这两种问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区别在问法精心设置与否。某老师的问法是让学生想象别人逛街时的情景,换了问法后就是让学生想象自己逛街时的情景,所问角度的远近不同,决定学生的智慧能否引爆,效果肯定就大不一样了。
  其次,要注意设置问题的切入口要巧。教学一篇课文,可内容理解、文章思路、文章特点入手,可从整篇或重点段落讲起,也可以抓文中词语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不管着眼点是重在篇的理解、段的讲析,还是重在点的品评;也不管教学的“切口”是粗是细,设计的问题都要巧。
  如上《最后一课》可以问: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讨论,朗读,最后教师点拨解决这个问题: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此问切入的角度巧。教师紧扣“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人物的思想,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探究人物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结构文章的方法、表现主题的方法。教师选点突破,多角度透视,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课堂就像一幕戏剧,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成功地引爆了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和品味、欣赏和享受,是情感的争斗、是智慧的爆发。这一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近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堂教学刮起了一阵拓展教学之风。在此,我想说说拓展教学中切入口巧的两例。
  如上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一课,在拓展部分问:“(1)课文第二段,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做了个梦,那她会梦见什么?(2)第三段结尾写到,从水罐里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那请你想象一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就引爆了学生潜藏的智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紧扣单元主题奇思妙想的要求。这种问法,是从文章的某一处具体的点着眼,由文意的空白处挖掘出更深的内涵,可以说是抓得巧问得也实在巧。
  又如上《窗》一课,在拓展部分这样问:(1)夺床位者夺得床位后,看到的只是一堵墙,那他会有什么想法?(2)如果又有一个病人住进了这个病房,故事又会怎样发展?
  这两个问题,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个维度来设计。不管学生是把夺床位者想象成原来那样自私冷酷,还是反省后有所悔悟,都会碰撞心灵,激活情感,自我完善人格。智慧被引爆的同时,更进一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现实中的语文课堂上,如果语文老师巧妙的设置问题,课堂就会像翻腾着浪花的海面充满着活力与灵气,引爆学生更多的智慧,焕发出更多动人的光彩,那就更好地“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参考文献:
  [1][2]参看《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新课程学科培训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66页.
  [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5页.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成效。
[摘要]一节成功的电教优质课不仅要具有精彩的教学内容,恰当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很重要,制作技术精良、画面清晰、思路新颖的作品会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  [关键词]视觉符号 选题 适度 简洁 摄录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39-01    电教优质课作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传播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主要靠视觉符号来传递教学内容,但是目前很多电教优质课
[摘要]职业计算机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要在这一方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新型教学模式 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38-01    职业教育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职业计算机教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树立图书馆服务的新观念,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资源共享。  [关键词]网络 信息 文献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40-01    一、网络建设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    (一)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定位  网络信息服务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化浪潮的
鹤岗分公司南山煤矿动力科坚持以科技兴矿,精细管理为主要工作部署,对大型设备的管理工作全面的分析和落实,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大型设备的管理工作上升了一个新台
为研究苹果汁的最适发酵工艺条件及醋酸发酵过程中总酸和总酯的变化,选择糖度分别为8、10、12和15°Bx的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时发酵产品的气味和酒精含量进行测定,并以影响醋
书家韦学东,号鹊园居士,安徽省阜南人。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喜欢并临习书法。他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硕士研究生、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书家历经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国学
[摘要]连接生活,挖掘情感之源;用心感悟,引领情感滋生;移情体验,诱发激情迸射;自由表达,鼓励自然抒情;让学生情动而辞发。  [关键词]连接生活 用心感悟 移情体验 自由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42-01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育家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则人尽皆知的故事能否给我们广大教师,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带来一点这样的启示:不要再单纯地教给学生去“记”知识,而是应尽量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