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65年是初步发展阶段,新中国会展业在会展规模、办展形式、展览场所和展出范围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其发展雏形初步奠定;1966~1977年是曲折发展阶段,会展业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受到挫折,但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取得了较好的反响;1978年至今是迅速发展阶段,中国会展市场逐渐扩大,会展产业化进程加快,会展国际化趋势加强,会展体系进一步完善,较好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为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作出了贡献。透视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五方面的启示:会展业的发展需要正确政策的指引、需要积极扶植民间力量参展、需要对会展教育功能进行理性定位、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其他文献
冷战后美国国会出台的对华政治提案压倒性多数是不利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干涉中国内政的提案.在绝大多数对华政治提案的表决上,美国国会通过率极高,并且国会两党议员易于跨
从苦瓜种子的粗提物苦瓜子蛋白丙酮分级沉淀干粉中,用CM-Spehadex C-50和SephadexG-75分离得到了两个核糖体失活蛋白,α-苦瓜子蛋白(C-momorcharin,α-MMC和β-苦瓜子蛋白(β
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鲜明的文化发展意识、民族发展意识、史学批评意识、历史总结意识和自觉的会通意识等特点。该书的面世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历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意义和发展趋势,可以看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进入21世纪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最新研究和解读。
1949-1959年的中苏关系,经历了从走向结盟到“蜜月”合作再到出现公开分歧的发展历程。美国作为影响中苏关系的一个外部因素,其制定的分裂中苏关系的“楔子战略”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第一阶段以中国作为主要突破口,通过所谓“灵活”政策来阻止中苏结盟;到第二阶段仍以中国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强硬政策致力于分裂中苏的长远目标;再到第三阶段以苏联为主要突破口,通过“软硬分施”的策略来推动中苏同盟走向分裂。“楔子战略”的侧重点和实施手段不尽相同,效果也前后有别。
期刊
Using a net surface heat flux(Qnet) product obtained from the objectively analyzed air-sea fluxes(OAFlux) project and the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党和国家的历史转折,中国妇女运动领域开始拨乱反正,它始于以“四人帮”为对象的“揭、批、查”运动,经由中国妇女四大的推动,得到全面展开。拨乱反正以澄清“文革”前17年妇女运动的路线是非为核心,包括平反冤假错案、调整妇联组织、整顿妇女干部队伍、全面恢复妇女工作。随着拨乱反正的完成,妇女运动走出极“左”的泥潭,迈向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1951年陈云解决棉花“禁运”危机的谋略是:节流,全国大部分纱厂在一定时期内停工,节约出原料供应军品生产;统购,实行统一收购管理棉纱、棉布市场,由合作社牵头对棉花进行预购和包收;调控,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和棉布、棉纱销售价格,补收中间商存量的棉、布税,给予出售棉花者优惠政策,提高棉农售棉积极性;促收,动员全党全国掀起购棉高潮。在陈云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行政手段与调价措施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处理因“禁运”而出现的棉花危机的经济斗争取得了胜利,对新中国恢复时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1954-1955年,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实现了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接触,并最终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这对于冷战时期的中美双方具有特殊意义。根据两国解密的外交档案来看,中美在参加日内瓦会议前都曾有意识地就解决平民回国问题做了准备,新中国政府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争取了主动,最终促成这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外交谈判。谈判本身及最终协议的达成,对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以省级广播电视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为案例,分析了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负荷计算及设备选型的方法。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