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选举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age88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杨老师和黄老师围绕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中“人大代表为人民”这一话题作了展示课。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模拟选举投票这一学习活动形式。这说明我们的一线老师已经开始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不应只是静坐听讲,死记硬背……更应该是实践活动、体验感悟的过程。如何让诸如“模拟选举”的活动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生动地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模拟选举实现任务驱动,在解决问题中主动探究学习
  “人大代表为人民”一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选出的代表”,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选举的人大代表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基于教学目标,黄老师在导入新课后组织实施了“知选举资格”“晓选举办法”两个环节,在学生了解基本的人大代表产生方式后,提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模拟选举吧!”伴随欢快的背景音乐,同学们依次上台,在大红的投票箱里投下“神圣的一票”。杨老师则通过活动一,带领学生“走近人大代表”,进而开展活动二,引导学生了解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杨老师实施了“活动三”,即实践演练,现场投票。
  两位老师都将“模拟投票”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环节,相较于整节课学生坐在教室枯燥地听讲人民代表选举的程序与过程,能动起来不失为是一种进步。但是,听课的我有一种直观感受,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情态还是没能突破“知识本位”的藩篱站在执教者的立场,我十分体认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专业发展中触碰到“天花板”的困境。这节课怎么教?先进理念只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是一线老师“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
  我们不妨把格局再放大一些。投票只是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模拟举办一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全班同学都是选举委员会成员,我们该怎么操作呢?如果说之前在课堂上我们要教授学生知道关于人大代表选举的相关知识,现在则是要共同举办一次“模拟选举”。
  试想,如果学生完成了这一任务,将不仅能知道相关选举知识,而且是在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实际操作,不就实现了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吗?这不就是课程专家所提倡的使知识应用化,让知识“重生”,为知识“正名”的具体实践吗?
  在注重知识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把知识一一罗列,死板硬灌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情态必然是死记硬背,被动接受。任务驱动的模拟活动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给予必要的帮助与点拨。学生的学习情态就可能转向主动探究,生动活泼。
  当然,组织一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对于学生而言的确是一个宏大的任务,可能许多学生会一头雾水。此时,老师的帮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凡事要讲个规矩,关于人大代表选举我们国家有没有具体的法规呢?如果有,我们是不是可以依据法规来办事呢?”老师的话语为学生完成任务提示了路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即法治观念的潜移默化的渗透。老师进而适时呈现三个法规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你觉得我们要完成组织选举的任务,主要依据哪一个法规呢?”六年级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名称,是能够通过思考辨析找到正确答案的。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选举机构,第三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第四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第五章各少数民族的选举,第六章选区划分,第七章选民登记,第八章代表候选人的提出,第九章选举程序……聪明的学生立刻就有了组织选举的思路:要划分选区,进行选民登记,再提出候选人,然后进行投票……
  通过老师的“供料”,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推动学习的深入、任务的完成。这是课堂模拟活动突破传统“先教后学”“先学后用”模式的“边学边用”,或说是“现学现用”。当然,课堂模拟活动还能促进学生的另一种学习模式——“急用先学”“为用而学”。
  在选民登记时,老师可虚拟出这样一些角色:A.20岁的外国留学生汤姆;B.卖羊肉串的35岁新疆维吾尔族阿姨;C.小学文化的45岁建筑工人王某;D.退休环卫工人张爷爷;E.因刑事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五年的陈某。他们能够获得选民资格吗?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们或翻看教材,或要求老师提供选举法第七章选民登记相关条文。他们会依据相关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等,以及教材知识窗的相关法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会得出答案。
  如果说课堂教学中象征性的“动起来”投投票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模拟组织一场选举则是任务驱动下解决真实问题的“沙场演兵”,教学效果高下立判。
  二、模拟选举强调情境活动,在真实环境下深刻认知社会
  在模拟投票环节,杨老师在黑板上呈现了若干当红娱乐明星的图片:“选民们通过投票直接选出的代表,这种方式属于直接选举。这些明星大家都不陌生,现在请大家投票选出你最喜欢的偶像。”背景音乐响起,每位同学一张选票,进行投票。活动体验结束后,杨老师:“我们每位同学手中的选票都代表了自己的意愿,刘力的爷爷手中也有选票,不过跟同学们的不同,他手上的是选人大代表的选票。为什么爷爷认为这张选票的分量不轻呢?”……
  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大家能够体谅杨老师这一设计的初衷:迎合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程度。但是,大家一致认为,姑且不谈将所谓“颜值高”的明星偶像作为选举的范例是否合适,将这样的情境与人大代表选举類比本身就是不严肃的。黄老师则在模拟投票环节则采取淡化了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投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一人一票,投票入箱的过程。   我认为随意替换情境和淡化情境的设计都值得商榷。诚然,模拟是对真实事物或过程的虚拟。但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活动注重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在类似人大代表选举的模拟活动中,对于社会真实情境的重现度直接关系着活动教育的有效性。
  从改进的视角来看,黄老师不妨立足学校所在的溆浦县双井镇双井居委会,让学生认识到,溆浦县人大代表与双井镇人大代表都属于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产生的“直接选举”的范畴。而怀化市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代表乃至代表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则是经过各级人大代表逐级“间接选举”产生的,由此拓展到溆浦县18个镇、7个乡都是如此。
  对于本課而言,“同”课之所以能够“异”构,其根本在于教室里的学生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不同地区的学生都是从其生活的场域出发探究社会。虽然场域各有差异,但“殊途同归”的是通过课堂教学都能实现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人大代表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这也进一步说明,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下开展模拟体验活动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意义上“活化”教材中概括性的知识,学生在真实而又复杂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这种运用必然伴随着体验感受,反过来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真实情境下模拟实践活动的要义就在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和听课学生私下交流中,六年级孩子表示,道德与法治课让他们提不起兴趣的一个原因是一节课讲授的内容太简单,满足不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我们的模拟活动情境能更多体现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背景,那么,将对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构成一种挑战。
  如果活动情境再真实具体一些,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不也是一种挑战吗?在这样充满挑战的活动中,学生会恹恹欲睡吗?当投票结果出来以后,明明票数高的却不能当选,这是什么原因呢?选举到这里该怎么办呢?毕竟是针对小学生的模拟选举活动,教学只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究之窗,真正深刻的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他们去解决。
  三、模拟选举蕴含德育引导,于潜移默化中强化价值认同
  模拟选举活动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的国家机构,政治制度的基本运作方式,本身就蕴涵着对小学生而言比较上位的政治认同教育。德育课程就是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通过事实认同、情感认同进而上升到价值认同,为其政治认同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要在课堂模拟活动中实现政治认同的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极其重要,这也是小学德育课程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意义所在。
  模拟选举活动选区的划分,溆浦县18个镇、7个乡,武昌区14个行政街道一个都不能少,不正是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中“人民至上”的“民主”价值吗?在人大代表候选人的确定上,相关规定、操作对少数民族代表特别的安排……不正是体现了“文明”与“和谐”的价值取向吗?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从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后,历经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2010年、2015年六次修正,不正是体现着我国依法选举,并不断根据新变化、新情况修正法律,寻求“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吗?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需要少年儿童能够记忆背诵,更要在类似的模拟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发现、感受、体验这些价值观的践行。只有这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学生才会实现对我国政治制度深层次的观念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这才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模拟选举活动德育引导的意义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张选票都是沉甸甸的?”在课后交流中,我就这个问题问了执教老师,老师也说不出所以然。有的老师居然还不知道我们选出的人大代表做了什么!老师在这种“无感”的状态下进行的课堂教学,难免只会让学生感觉投票就是走过场,哪里会产生对政治制度的情感认同呢?
  我作为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小学校长和武昌区人大代表,对此有过直接接触和经历。正是在几届人大代表的直接关心下,我校新校区规划、建设的步伐才得以推进,学校辖区居民渴望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呼声才得以落地。在我看来,选出为民发声、为民办实事的那张选票确实是“沉甸甸”的。
  为了设计好这节课的模拟选举活动,我还专门请教了武昌区人大谭艺琴副主任委员。谭委员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让我感动不已。当然,我并非要求执教老师明确知道基层人大代表具体做了什么事。但是,只要有心,我们是能够找到有利于教学的资源的。在武昌区人大官网,我查到这样一些资料:刘成奎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百万大学生留汉工作的建议》;陈露露代表提出《关于专项整治未成年人骑行共享单车上道路的建议》;刘成奎、梅青松、张晓鸽代表提出的《关于缓解武昌区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建议》……原来,人大代表为我们的福祉增进,关切回应做了这么多努力,直接与我们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这样的选票难道不“沉甸甸”吗?我还特意浏览了湖南怀化市人大网站,同样切实感受到我国人大事业的巨大进步!
  此次听课,恰巧也是2020年美国大选即将揭晓的日子。这场“热闹”的美国大选不仅纠正了国人对于美国“一人一票,总统直选”的政治制度理解的偏差,还科普了“美国特色”的“赢者通吃”的 “选举人制度”。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充满自信呢?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随着体育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对“体教融合”的政策相应出台,体教融合下的体育课程向项目制体育课程转变,对学校体育的开展指明方向并对社会上培训机构或者俱乐
[摘 要]智障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和审美情趣,顺其自然,才能使其从无为达到有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国公民。特殊教育学校的《绘画与手工》教学通过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作品的制作,促进学生的手眼协调,引导学生去观察美、表现美,最终促进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结合实践阐述在《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怎样从简单的一个小小的“点”开始,让生活走进绘画与手工的课堂,使智障学生得到美的体
2011年11月30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处副调研员崔英华代表黑龙江登上领奖台,当她手捧奖牌时,深知它的重量——这是黑龙江省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粗放型的出口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从宗教改革到现代主义,从1914年的军国主义到纳粹恐怖,从战后的分裂到持续寻求和平的努力,德国以文明和暴虐这两种方式强势介入现代历史。当屠杀犹太人的残暴行径被不断言说,
资本市场是要素市场的基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各项功能,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良好对接,推动我国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一个高效、健
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线上,是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学校替代传统课堂教学的手段。针对理工类专业实验教学主要进行动手操作、远程实验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
本文论述了最佳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的一种简便方法——交叉弦线法,并用实例对其应用作了说明。
土地在金融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和相关的房地产往往被用作抵押品,既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润滑剂,但也可能是加速器,催生资产泡沫、放大金融风险。
本文利用欧几里德演算法,通过一次性剔除公因子,给出了一种能同时辩识系统结构和参数的递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