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滋养与生命的丰盈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深山石缝中的一粒种子,如无特殊机缘,我是不可能走出大山,进入城市尤其是北京这样的文化大都市的,更无可能由一个农民之子進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我将改革开放比成东风,将高考制度比成移栽,将老师的培养比成哺育,将朋友家人的关爱比成阳光雨露,于是我这颗微不足道的种子才没被置弃,以至于晒干枯萎,而是被裹挟着进入大都市的文化圈,有了不断成长的机会与可能。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回首往事,在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感恩——感恩那些让我知晓知识力量与精神价值的人与事,以及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机缘。
  艰难的追梦之旅
  人的出身就是个谜。我不知道有何理由,不同人出生在不同的国度、省市、城乡、家庭,因千差万别,也就有了不同的起点甚至命运。出身高贵者可能很难理解生于贫寒者,一个人的辛苦劳顿几乎是命定的,像背负大壳的虫子,他很难有翻身机会。
  1962年12月3日,我生于山东蓬莱县(现为蓬莱市)村里集公社(现为村里集镇)上王家村。这个小村离蓬莱仙阁虽只有80里,但却是典型的山区,是个被称为“南山”的封闭所在。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交通还极其不便,不少女性仍穿大襟布扣衣服和绣花鞋。纯朴古风中透出封闭、保守和落后。
  我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数代甚至十几代都在乡务农,过的日子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和年复一年。与土地为伍,像黄牛般在田里耕种,对于我家来说是永恒的命运。我上面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虽然学习都好,但初中毕业很快都回家务农了。究其原因,一是家里穷,需要他们回家干活以帮贴家用;二是由国家整个形势决定的,学习再好也没用,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与他们毫不相干;三是身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何况他们又没什么理想抱负。
  我身下还有个弟弟,所以我基本属于家中最不受重视的孩子。但与哥哥、姐姐、弟弟不同,自小我就不愿干农活,反倒对读书、学习充满兴趣。关于这一点,最直接的原因恐怕要归功于母亲。母亲识字不多,但非常敬重老师,喜欢文化人,她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识文断字和有文化的人才明理。她曾用一笔画出一个“鹅”字,内嵌“先生”一词,形象生动,仿若能够飞起来。这个意象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对知识、文化、先生、鹅,以及天鹅都产生了无比崇敬之情。母亲还有个特点,她不让我帮她干活。一旦帮她干家务,她就不高兴,还极不耐烦地说:“走、走、走,有空读书去,一个大男人老围着锅台,围着家转,会有什么出息?”而一旦我捧着书,哪怕不认真读,母亲见到也会喜笑颜开,那种欣慰和喜悦仿佛要满溢出来。因此,我的读书、爱书以及走上学术之路,最早的源头是母亲,是一个没多少文化的母亲对于知识、先生的向往之情激励着我。
  二哥在家中最早与书结缘。在劳作之余,他常借书来读,尤其是沉溺于小说。曾记得,他借读的小说有《渔岛怒潮》《高玉宝》《桐柏英雄》等,我都曾偷偷取来拜读过。因二哥担心借的书被弄脏或丢失,往往读完就藏起来,我要费半天时间才能找到,这就更激起我的阅读欲。直到今天仍忘不掉当时找书、渴读、担心、害怕的情景。还有,在乡下寂寞的长夜,在剥花生和玉米的困意中,二哥常给我和弟弟讲《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等小说,这让我最早领略了小说的神奇与魅力。是二哥在不经意间点燃了我热爱文学的那盏“心灯”。
  上小学前,母亲得了重病,于是,这个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八口之家陷入了绝境。不过,家里有沉重的阴霾,它被深深刻在父母和哥姐脸上,家外却是阳光灿烂,是个快乐的天堂。尤其是在我上学读书后,有同学、玩伴特别是知识的滋养,家里的不快也就有了洗刷之处。由于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所以走出大山,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一个美梦。有时,我看到一望无际、平如地毯的山间麦浪,耸动鼻子尽情吸吮着麦子与大地散发的芬芳,就有一种希望油然升起:如果天地用一种神力将我托起,轻置于铺满金光的麦芒之上,然后,我就可以乘势而飞。也有时,躺在田间地头,看到绽放的棉花,与高天飘浮的白云相辉映,自己也仿佛化身成仙,随着棉花和白云一同飘到山外的世界。还有时,做梦也全是山外的人与事,变幻的色彩与故事,让我的人生一下子光彩照人起来。尤其是高考制度恢复后,不时听到有人考上大学的消息,走出大山的愿望就愈加强烈。
  小学、初中有好几位老师对我产生过影响:王春雨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刘炳华老师有着母爱般的情怀,孙同茂老师常给我补习数学,这是我能继续升学的关键。1977年中考我取得了优异成绩,并有幸成为村里集中学刘有兴老师的学生。刘老师让我当班长,并给予我更多信任和期望。1978年我又考入全县仅有的两个重点中学之一的蓬莱二中,于是离高考成功只有一步之遥。那时,一个中学只有十几人或几十人能考上重点中学,我们村只有我一人考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进入重点中学后,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仅半年时间就成为班里垫底的,最后在1979年高考时名落孙山,连个中专也没考上。后来,我又回到原来的村里集中学,班主任还是刘有兴老师。对我的高考失利,刘老师没另眼相看,反而关爱有加。1980年,我又没考中,刘有兴老师就劝我改考文科,并给我不少鼓励。今天,我有所醒悟:我的这个人生转折离不开刘有兴老师的指点,尤其是他像父亲般没嫌弃我,他的眼里满是关爱。还有我的家人,在我两次高考失败时,他们没有怨言、骂声,更多的是安慰与宽心。大哥还一如既往为我上学借钱,二哥、三哥、姐姐、弟弟都将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给我。母亲于1975年去世,姐姐给了我母亲般的关爱,她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要想开,不要做出傻事,像有的高考落榜者那样轻生自杀。父亲则默默承受我的失败与沮丧。
  1981年我又连考不中,心情仿佛是掉进深潭的月亮,满是空洞与悲凉。此时,我遇到一位素不相识者,他看了我的成绩单,鼓励我重整旗鼓,再接再厉,并以言相激。他说:“我女儿高考成绩不错,但为考上名牌大学,她不想进一般大学,准备继续复读。”这话让我重获勇气和信心,回到蓬莱二中继续复读,并于1982年考上山东师范大学。这年,这位陌生人的女儿也大获成功,以全县第二名、蓬莱二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竟然比我高出30多分。今天看来,如无这位陌生人的关心与鼓励,很可能就没有我的高考成功,更不会有我后来的成长。值得提及的是,从认识我开始,这个陌生人与他的妻子一直关心我,并给予我经济、心理、精神上的帮助。这使我多年的冰冷、孤独之心得到温暖,对于世界、人生和人性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有趣的是,这对夫妻后来成了我的岳父母,从此我与他们一家人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与缘分。   高考制度为我这个农家子开启了宽阔之门,老师以神圣之手牵引着我的梦想与希望,家人是我不断跨越障碍的有力支撑,陌生人用大爱给我以力量和信念。于是,我走过千山万水,度过无数劫难,实现了自我超越。如将高考前的路途比成攀崖,多少农家子在这条路上跌落,我最好的发小王有杰在连考不中后自杀身亡,而我则是这些攀登者中少有的幸运儿。
  喜获生命的花开
  当年,我大学志愿报考的是法律系,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著名法官或律师:戴上假发,敲着镇木,以富有激情的辩论惊倒四座。为此,自己还在私下里反复练习口才。然而,事与愿违,我却被录到师范大学,而且是中文系。这种失望不亚于高考失利。不过,毕竟考上了大学,而且是全国重点大学,所以没实现当律师和法官的不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进入大学后,有三件事最让我惊异:一是学校每月发给生活费22.5元,基本是免费吃饭。这让我们这些师范生倍感安慰与喜悦,也对国家充满感恩之情。当走进学校食堂,看到可供选择的食物丰富多样,我一下子被惊呆了:自小到大,除过年过节,很少吃饱过肚子。节日吃的饺子也多是黑面的,这也是在高强度高考下营养不良导致成绩下滑的主因。而今,包子、饺子,馒头,米饭都是雪白的,油条如金子般灿烂,辣椒炒肉丝和水煮肉片令人垂涎欲滴。所有这些,我们都可自主选择,充分享用。所以,进大学食堂第一天,我仿佛进入梦境,也如入天堂,知道在那个落后偏僻的穷山村外,还有这样一个用美食铺就的辉煌道路。二是开学第一课,请的是古典文学庄维石老先生授课。此时,庄先生早已退休,但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请他上一课,这是中文系的保留项目。当满头白发、清气矍铄的庄先生不带讲稿,古典诗词却出口成章,我被其博雅和风采所震动。后来,这一形象一直成为我学习的榜样,也成为我为学生授课的典范。三是山丰海富的学校图书馆令我震撼,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偷二哥借来的书贪读的情景,也成为我酷爱书籍、耽于阅读的开始。以后在北京图书馆、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图书馆看到更多书,并充满热爱与沉溺其间,都与初人大学被其图书馆的书震撼有关。大学仿佛是个滑冰场,它让我有了别样的感觉:穿上冰鞋,滑翔、旋转、舞动、跳跃,再加上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园之美,这使我有了说不出来的欢愉,也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慰藉与超越。
  大学期间有个两难选择:一方面,我是中文系学生会干部,为组织工作用去大量时间,在成就感之余又常有失落;另一方面,我想报考研究生,有一种强烈的继续深造的愿望。当时,我的师友、校友,也是刘有兴老师之子刘同光来信,极力劝我考研,从而改变了我弃政从学的志趣。20世纪80年代初,考研并未成风,参考者不多,招生名额更少,成功率相当低。加之考研者往往早有准备,我直到大三才下定决心。于是,我进入十分艰苦的备考状态:每天只睡五小时,除下午雷打不动的锻炼身体,其他时间都全身心投入学习。以一个后起者拼命向前追赶,我比高考前更努力,付出更多,最后竟考上朱德发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这是一种弯道超车,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我在弯道超过很多人,成为那个胜利者。这次我不仅走上学术人生之路,而且重获自信。这是我后来不断进步、超越的关键。
  可惜的是,我没能很好地握住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机会。第一,我的兴趣太过广泛,书法、拳击、武术、围棋等都成为我的爱好,尤其是围棋用去我很多时间。像进入迷宫,我被围棋等爱好牵引,达到不能自拔的地步。第二,由于恋爱了,女友又在北京名校读研究生,往北京跑的时间较多,有时一放假我就急不可待乘车到北京。第三,也可能考研拼得太猛,一旦考上就松了劲,这让导师颇为不满。朱德发老师在我入学时,就给我提出非常明确的目标:三年时间,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冲出山东,第三年走向全国。然而,两年过去了,我在专业上并无多少起色。好在最后一年我开始发力,很快将硕士论文写完,结果得到朱老师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后来,我将硕士论文投到名刊《文学评论》,做梦也没想到竟有一节被发表出来。这让我兴奋不已,对于学术研究也增加了不少信心。
  跟朱德发老师这三年,我受到的最大影响是学问人品的合一。从学术上说,朱老师十分勤奋,有积极进取的雄心,富于创新意识,尤其是对于前沿问题颇为敏感,这成为我之后学术研究的向度与准星。从人品上说,朱老师身体力行,甘为人梯,关心弟子,有父亲之风,甚至远超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关于这点,不只是我一人,所有的朱门弟子多达百人都有同感。他时不时来电问寒问暖,常过问早已毕业的弟子的科研计划,对弟子的身体健康关怀备至,还不忘关心弟子的家人孩子。亲情因有血缘关系,其热爱之情多出于本能;老师与学生则并无血缘,却如火如光似灯,是靠精神的传承照亮学生内心,这种付出完全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奉献。朱德发老师是个榜样,在三年时间及之后数十年里,他如太阳般将我的世界人生照亮,不论是白天还是暗夜。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四年时间,我一直在济南工作。这样,夫妻两地的分居生活十分不便,也相当难熬。开始,我对北京并无兴趣,因它太大,又过于喧闹,还人生地不熟,而我在济南则分到两室一厅的新房。因此,在北京与济南两地间进行抉择,让我大费周章,有难解的心结。当时,我有许多奇思异想,如放弃拥有的一切,做个自由人,只身到北京做个北漂。对我的想法,家人开始不同意,岳父建议我考博,但我兴趣不大,有点一意孤行。最后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做了让步,但提出:让我先考博,如实在考不上,再按自己意愿行事!我觉得岳父说得在理,就同意了。因我做事认真,经充分准备,最后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林非先生的博士。于是,我的學术人生之路从此基本确立下来。
  如沐春风化雨
  如果说上大学是我人生的一级跳,跟朱德发老师读硕士是我的二级跳,跟林非先生读博士则是我人生的三级跳。刚到北京确实有点茫然,这种茫然不仅指学业上的选择,也包括适应城市之变。比如,我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时,考的是鲁迅研究专业,林非老师一直在此方面给我授课,我们拟好的博士论文题目是“鲁迅的潜意识心理研究”,进展也非常顺利。但林先生有所不知,在研究鲁迅尤其是其潜意识心理时,我一面从鲁迅那里获益匪浅,得到深刻的省思与批判意识,但也常有孤独虚妄之感,尤其是活得并不快乐,甚至有些消极悲观。仿佛整个人生被裹上厚厚的黑布,不要说夜晚,即使在太阳高照的白天也是如此。所以,读博于我既是一次质的飞越,也让我陷入难以排解和自拔的境遇。又如在济南,周边都是熟人和同学,到北京后则人生茫茫,尤其是在北京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比较疏离与隔膜,这让我常感到有些透不过气来。   好在读博时我读了很多书,被知识的海洋深深吸引。又好在林非先生是美食家,常带弟子下馆子,我这个农民之子由此真正领略和享受到了美食。是林老师让我从天下美食中得到体悟与提升,也让我感受了他的宽广视域、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不要说三年博士,即使我1996年博士毕业至今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是由林老师和肖师母请我们这些学生吃饭,他们虽只有那点微薄的退休金。学生要请他们,他们却坚执不允!除非赶上教师节和老师过生日,他们才不再坚持。林先生的大方之家在学界也是出了名的,出版社出版他的著作,他竟几次都不要稿费,如出版社坚持,他就提出将钱捐献给希望工程。林老师还有个特点,除了学问、人情、音乐,他把许多东西都看成身外物,没任何收藏之好。还有,林老师性格温和,在严肃认真的前提下,一直保持如水般的圆融通明,仿佛是面光亮的镜子,既照亮别人,更反观自己。朱德发老师对学生容易发火,这成为督促学生努力上进的动力;林非老师则从不发火,多年来没有批评过我。这倒不是因为我做得多好,而是林先生有着极大的包容心与忍耐力,以及待人处事的独特方式。林非先生更多的是以欣赏的态度待人,包括他的所有弟子。林先生经常表扬学生,在外人面前更对学生夸赞不已。以我的感觉,林先生对学生有些溺爱,我就是在林非先生的夸赞与溺爱中成长的。这让我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定论:溺爱对于教育和孩子是有害的。我敢说,在整个学界,像林非先生这样欣赏和溺爱弟子的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至少也是少见的。林非先生与肖凤师母还有一个优秀品质,那就是纯粹。他们没有世俗的功利,对于文化、学问、文学、艺术和真善美是那样的执着与向往,很少贪恋钱财和权力;他们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待人以诚、心地纯良,没有攻击性,更不势利和见风使舵。是青年朋友的良师益友;他们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是真正的伉俪情深。每次过马路,他们总是相互扶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请饭时,肖师母总是斜挎钱包,也总是代替林老师张罗和提前付款,唯恐被学生抢了先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夫妇是心心相印的。这一年多,林先生住院,师母每天往返于家和医院,对于80多岁高龄的她来说,其辛苦可知!然而,林非老师和肖师母坚持不让学生去医院探望,处处为学生着想,这让弟子为之动容。
  今年,朱德发老师与世长辞,据他女儿讲,朱老师两年前已查出癌症,但除了女儿,朱老师没对任何人说过,包括他的众多弟子,而是一如既往,甚至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写作,直到今年春天他还写出了关于郭沫若《女神》的长文。其实,在我的两位恩师身上,更多的是高风亮节,是一种如金不换的高贵品质。
  在准备博士论文的最后时刻,有一天,在林非先生家里,我终于鼓足勇气,说出自己想更改博士论文题目的想法。我这样说:“林老师,我想换个论文题目。”林老师不经意问我一句:“你怎么想的,我们准备和谈论了这么长时间,你想换什么题目?”在林先生认为,即使换题目,也不会逸出鲁迅研究。当我说想换林语堂的论文题目时,林先生非常惊奇,他张着嘴长久地看着我,仿佛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然后,他有些不信地问:“你说什么?”当确定无疑我想写林语堂的论文题目时,林先生沉默了。此时,我将早已备好的较为详细的论文提纲给他,并表示:“林老师,这是我的提纲,您看看。如可行,我就换林语堂的论文题目。如不行,我还是做鲁迅的。”在我有选择余地的语气中,显然透着坚定和执着。林先生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好吧,放在这里,我看看,再给你答复。”回到学校,我心有忐忑,但也安宁,因为我不认为老师会同意,只是一试而已,否则我今后会后悔。试想,哪个老师能让你改变专业方向,去写一个并不相干的论题,更何况林语堂是个边缘作家,一个当时在学界尚未被解禁的作家。但于我,是多么想做林语堂的研究论文啊!除了它将成为国内第一本关于林语堂的博士论文,主要因为我对林语堂更有感觉。如果说读鲁迅作品有所得时,总有一种暗调和悲观袭上心头,读林语堂作品正相反,它让我有一种冲破乌云密布和重见天日之感,是在沉重大地上的一次飞升。换言之,读鲁迅更多的是压抑、痛苦、悲伤和阴冷感;读林语堂则如沐春风、其乐融融,有一种被温暖抚摸和阳光照亮的感觉。进而言之,读林语堂的作品如大光照临,亦似受了天启般地受用。
  出乎我的意料,没过几天就接到林老师电话。他有些兴奋地说:“兆胜,你的论文提纲我看了,我觉得可行,相信你一定能写好!我同意你改题目。什么时候来家里,咱们再详谈。”这让我喜出望外,高兴得难以自已。如果说,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出彩;那么,林先生让我更改论文题目一事,就是我人生最好的出彩。当冬去秋来,鲜花开放,当礼花在暗夜缓缓升起和绽放,那是一首诗,一首美轮美奂的诗。林非先生能让我更改论文题目,我将之视为人生中难得的一次生命绽放。这是因为:做林语堂的论文题目是我梦寐以求,也是发自内心的,这对于我的学术将会更有意义。还有,林非先生以难得的宽容与理解,为我打开了一扇学术人生的大门,也铺平了我今后二十多年的林语堂研究之路。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主席、北京大学的严家炎教授给我的评语是:“这或许标志着林语堂研究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当我的博士论文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文库”丛书时,林非先生更加高兴,并为我写了长序,对论文更给予高度赞扬和真诚鼓励。多年来,我写了百余篇关于林语堂的论文,出版了十多部林語堂的研究著述,回想起来,都离不开林非先生当年那个“因”。如无他的宽容大度和高瞻远瞩,我如何能有研究之树上的果实累累,以及生命之花的绽放?
  还有我的散文研究和散文创作。在研究林语堂之时,林非先生还希望我多研究散文,有时也动笔写写散文,这样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研究视域,并有所实践和体悟。因此,除了研究林语堂,我在散文研究和创作上多有努力,至今已出版多本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如果说林语堂研究是我的一只翅膀,散文研究和创作则是我的另一只翅膀,二者合力才使我飞得高远。今天,当我不断喜获丰收,成果不断推出,我就感念林非先生的指点和栽培:是他(还有师母)用辛苦的汗水与智慧,将我这棵并不成熟的小树培育成材。当我在各大学讲课,开始带博士研究生,我也有了自己的一片阴凉,让后来学子从中受益。其实,这都要推到之前的那个“因”——林非老师、朱德发老师,还有那么多在我学术人生道路上的贵人。   今天,我已克服鲁迅研究以及长久以来的孤独寂寞与生命悲感,获得了一种花开的美好感受。不过,我知道,这不能只归功于林语堂,也有鲁迅的巨大功劳。因为如无鲁迅的孤独寂寞和悲剧感,我就难以理解人生的真相,也就不可能进入林语堂的“一团矛盾”,更不能体会林语堂超越悲剧的努力与创造。学术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涡流,它需要在不断旋转、缠绕中实现突破、超越,获得新的轮回。2003年至2010年是我人生的火焰山,两个哥哥、姐姐与父亲都先后离世,于是他们一下子抽走了我人生的希望。当了解这一情况后,我的两位恩师——朱德发先生和林非先生——都千方百计为我宽心和排解,这对我走出困境、重获信心相当重要。在此记下两位恩师在我最困苦时所给予我的推力与支撑。
  生命之蝶舞
  常言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几年,我对于学术、世界人生有了更多的认知和理解,内心也起了一种微妙但深刻的变化。这颇似太极,它让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飞扬,也进入一个生命和精神的翔舞状态。我慢慢认识到,只知“知”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只听“有声之声”,更不能无视落花流水以及境中花、水中月的意境。生命的超然有时只在一个“悟”字。
  早年喜读激扬的文字,像梁启超的超拔俊逸、才华横溢,鲁迅的深刻峻急,尼采的怀疑精神和超人境界,甚至李敖与董桥的放任自流;中年喜爱孔子、庄子、屈原、李白、韩愈、徐渭、宗白华、林语堂、茨威格、纪伯伦的浪漫作品,因为其中有充沛的真挚感情与心灵奔放;近年来更喜欢普鲁斯特、托尔斯泰、老子、白居易、老年苏东坡、梁漱溟、钱穆、王鼎钧等人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在一般人看来或许是平淡甚至絮叨的,在我看来却充满生命的低吟浅唱、轻歌曼舞,尤其是其中寓含的对于生命孤寂的悲而不伤。钱穆的学术人生是贯通在一起的,即使晚年双目失明,也仍保持对于学术人生的熱度——那种不温不火的生命的感触与心会。我希望学术人生从高扬的调子上降下来,回归生命的常态,特别是知不足后的自信、微醺般的快乐、超然物外的自由。换言之,学术人生如何消解与幻化天地自然人生的悲剧感,进入一种生命的醒觉状态,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这就好像生命的流水,一条河自高天而下,作为瀑布的奔放激扬固然是一种美,但经过长途跋涉到了人海处,一条河流就会舒缓下来,以一种命定的方式融入大海,其中有悲情,但却并不伤怀,而是一种由“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超然。其实,这种“无”本身是另一种“有”,因为在哪一天,这些海水就会化为水气、雾和雪花,向天空和大地飞扬、飘落,变成生命的真正喜悦与妙曼舞蹈。
  我常喜欢将一些感悟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连接我、心灵与世界的关系,也成为学术人生的法门。我写道:“一个是人之道,一个是天地之道。二者可进行融通,真正的道并不孤独,道不远人。”“要游于道,不能让道挡住人生之路。”“人生一定要通达,有化解之功!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蝶化的过程。生命是有分量的,有时很重,有时很轻,但关键在一颗心。”“道之修行,不可太过执着,否则就会凝固。道如云,有山根在,但却潇洒自由、随心任性。似水流,有天地根,但随意赋形。”“凡是被拘囿,不论是痛苦还是欢乐,前进抑或后退,乃至成败得失,都是失之于道!道如光如花,自然明灭凋零,亦如风,来去自如。”“我平时多静心,听大地发出的声响,而不是人的喧嚣!一个智者,更多做一个静默的听者,一如一块山中的石头。”“一块砖头无法与金砖相提并论,但因为砖块垒积的高楼却比金砖还有价值。世界的分别心是因为我们加上了个人判断,谁能保证我们的判断无误?这也是我说的对人对事对世界要包容、融合、喜悦、谦卑。如此,眼中所见多是美好与喜悦。”这些文字是学术与人生、心灵与世界碰撞后的落蕊。
  由一般性读书,变成好好阅读生活和天地这本大书,是我近年来的心会。年轻时因爱好广泛确实耽误了不少美好时光,这曾让我后悔莫及。如今,我有了新的体悟:天底下无废物,天生我材必有用。所有的东西都含有道,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是能否悟得天地大道。如今,所有的爱好都有助于我的学术,反过来学术研究也都能升华我的人生,因此学术人生成为我的整个生命和生活的图式。比如书法,它的天地之道、忌俗、书正以及创新等,对我的学术研究都有帮助和启迪;围棋中有两只眼即可成活,这对于学术论文的选题、结构以及通透都有启发。围棋布局时的一个妙招,到了中盘和后盘很可能成为败笔,反之亦然。因此,学术研究是一个充满变数甚至神秘的过程,决非可简单进行预设甚至套用的。如有人间我研究林语堂有何心得,我说:“林语堂为文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是神龙见尾不见首。如在《悬崖一枝花》一文中,整个文章的大部分与主旨无关,都是讲人工的艺术不如自然的好。快到结尾才说,悬崖一枝花就是这样:你看它也开,不开也开,自然之美也。这让我想起韩愈的不少文章也是如此。基于此,我研究林语堂很少用概念和理论去套,那是形式主义研究,我称为广场太极舞,是一种没有生命参与的僵化研究。我研究林语堂重在心灵对语和灵魂贴近。”同理,好的太极一定不是广场太极拳,也不固定在哪家哪派哪式,而是一种融会贯通、广取众长后的创新。关于此,甚至连太极高手自己也不知道哪一个招式会如何变化,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还有,当看到和真正理解了一滴水的力量,这不仅是指水滴石穿,更是它的坚韧与自足,我就会以之参透学问,进入新的境界。比如,学术研究除了观点创新,钢铁般的意志甚至充沛的体能也非常重要,这是保证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能尽善尽美的关键,这是水滴石穿和热锅中的一滴水可长久不灭所给我的启示。一滴水微不足道,但其神秘的圆融的结构与无坚不摧的力道就是一种天地大道,以之入学问道必会使学术进入“化境”。
  学术研究反过来也会助益人生,会锻造和焯火人生。以读书为例,它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丰盈的内蕴。我将读书至少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精读枕边书,诵读快乐书,阅读专业书,浏览闲杂书,品尝趣味书,赏玩艺术书。比如,夜深人静、万籁俱静和孤独寂寞时,闻闻书香,翻翻书页,就会感到琴瑟和鸣,字迹是人生轨迹,那个余字只跟着一个句号占尽一行,这比人生还要孤独寂寞,但却那么的悠闲自适自足。因为一个字被所有字留在后面,与一个空洞的句号站在一起,相互扶拥。人生更多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否则何以会发出“得一知己足矣”的感叹?认识到这一本相,就不会变得孤独寂寞,反会获得某种醒觉与超然,这是悟道的关键。我常从学术研究中体会静心之妙,于是让自己感到八风不动、安定如山。通过学术锻造的心灵仿佛是面镜子,它外可映照天地外物,内可反观自己的身心,于是获得了一种少有的通彻明悟。读大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严重失眠,这为自己的人生投下了难以言喻的阴影,也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尤其是通过静心体悟天地大道,我彻底治愈了失眠。如今,我找到了睡与醒的开关,也能体会到好的睡眠与美梦的意义,尤其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人生幸福感。如一个武林高手,我以丝绸为学术兵器,舞动着太极般的美妙人生。以往,我们总对“黄粱美梦”不以为然,甚至多有批评。其实,通过学术研究,我会获得一份理性和清醒:“无”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有”只是暂时的,甚至是梦中事。理解了这一点,以“黄粱美梦”的方式过人生岂不充满智慧?否则就不可理解,何以古人认为中国人的智慧在于:睡中睁一眼,醒时闭一眼。另外,在阅读和研究曾国藩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此著名人物竟是在第七次才考中秀才,其父更是在第十七次才考中秀才,即使如此,曾父却改写了曾家五百年内无秀才的历史纪录,成为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这让我更加坚信:对比曾氏父子,我的四次落考又算得了什么!于是,多年压在心中的耻辱与重负一下子被挪开了,我进入了一个逍遥自适的境界。
  我藏书甚富,可谓“坐拥书城”。不要说从事学术研究,就是进入房间都会被我的书架与藏书震撼和熏染,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美好感受。我曾用“书的姿容”和“温润如玉”来形容它们,也会从中感受到古人所言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是真谛。有时,我被一本装帧素雅的书吸引;也有时,在阳光照耀下我用手细细抚摸那些纯实木书架,久而久之,书和书架都会光彩照人。这让人自觉不自觉地生出这样的感喟:人生是如此的辉煌壮丽,它简直妙不可言,然而人生苦短,我们恨不能长生不死。我从喜爱杂学到挚爱杂项收藏,于是构筑起自己的“沐石斋”,一个以木与石为主的驳杂的“物”的世界。通过研究文学中的“物”、物性以及天地之道,我学会了与“物”相处,也学会了“自己与自己玩”的人生方式,于是快乐与悠然、幸福与超然、自得与了然不期而至。
  时下,许多人的学术和人生还处于分离状态:学术研究越来越专业化和专门化,它几乎与人生无关;许多人的人生过得不好,不要说难以使之成为学术的支撑,更不要说将人生当成一门大学问来做。另外,在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人学与天道等方面,学术研究都会自设壁垒,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好的学术犹如美好的人生,不分古今中外和东西南北,而是在融通中创造,在返本中开新,在继承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中国立场与中国心,更要有人类关爱与天地情怀,在积极向外国、天地万物学习的同时,确立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更充分地发挥自我的创造性智慧,形成健全优雅的中华大美文化。
其他文献
聚焦,也许,往往代表着现实的一种失焦。  时隔百载,“五四”运动从历史现场的轰轰烈烈,隐退成现世时空的平淡背景,它的焦点性已经在众声喧嚣中,在大众视野里,变得不再那么耀熠。百年“五四”之際,重提这一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既是对一个历史焦点的定格,更是对“五四”开创的“新传统”的致敬。而以“一个人的五四”切入,则让“五四”精神的重温变得更为清晰,更为可触。  2019年第2期的手记,玲玲就曾对“一个人
期刊
摘要:薛忆沩的小说是在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小叙事与宏大叙事之间的对话与驳诘中,完成着对历史错位的思辨与对个体生命及其精神世界的人性解读的;并尝试以其个体哲学来解释并承担着当代中国人普遍的精神困境与憋屈。他的小说揭示的是,个体记忆中的甜蜜与忧伤,期待中的诱惑与焦虑,共同构建了我们当下市民化生存的意义。  关键词:薛忆沩 小说 记忆 意义  薛忆沩从甫一进入文坛始,就确立了他小说创作的最实在的姿态—心
期刊
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续修六经,讲学河汾,重新发明了失落已久的先秦原始儒学,开唐宋新儒学之先河。门人薛收、魏征、杜淹、陈叔达等参与了唐初开国创业,和达成贞观之治。1989年4月,笔者两赴山西省河津(隋龙门)县、万荣(隋汾阴)县考察文中子王通遗迹。王通故里万荣县通化乡有文中子祠、墓遗迹,当地有王通后人数家,家藏明代敬忍居所刻《文中子中说》整套印版。王通隋末隐居避乱讲学之黄颊山,为吕梁山
期刊
温儒敏,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在基层工作多年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先生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1年留校任教,从事现代文学、文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研究与教学。现任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至今100年了。百年来的中国社会,始终处于空前未有之“大变局”,发生着沧桑之变。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期刊
摘要:微信平台所催生出来的十三行汉诗(手枪诗),是近年来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的“格律体新诗”,十三行汉诗与当代自由诗产生了较大的审美碰撞,其发生、成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关系密切,因数字隐喻的文化感受等原因,使读者对十三行汉诗与十四行诗产生对比讨论的兴味,本文就十三行汉诗在承续传统、吸纳西诗元素以及诗体革新等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证确立了十三行汉诗的“汉诗性”。  关键词:十三
期刊
摘要:贬谪文学源出辞赋,贬谪赋盛于中唐。中唐贬谪赋的题材内容涉及政情人事、社会风习、贬途贬地风景,尤以个人感喟最为丰富。贬谪赋好用骚体,悲伤与激愤并存,哀婉与劲健同在,或情由衷发,或托物寓讽。贬谪影响及于辞赋实因赋家身份地位的剧变而引发特定的创作心理与方式。  关键词:贬谪 中唐 賦 柳宗元 刘禹锡 韩愈  贬谪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政治现象,中唐尤然,据尚永亮先生《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
期刊
2018年9月,从遥远的广东汕头发来一封邀请信,内容是2018年12月14日至17日,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和广东省档案局将联合召开“张竞生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联系人李彬老师来电话说,这次会议邀请了一些学界大腕;此外也邀请了我,原因是在新时期我研究张竞生起步较早。大约在27年之前,我在《人物》杂志和台湾《联合文学》先后发表了一篇长文《“性博士”传奇——平心论张竞生》,这篇文章在当时产生
期刊
科幻小说与其他文类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审美较之于思想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它更多采取更为直白的赋形方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从而通过虚构文本来呈现出某种特定的世界观念与认知,这无疑使得科幻小说在注重个人、欲望、情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主流中顽强地承续着宏大叙事的底色。王晋康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一波中国科幻浪潮中的元老,他对于新兴科技尤其是生物科学的文学性思考使之具有难以替代的意义。正
期刊
李宏伟的“小说”无法用既定的题材与体裁分类法进行归总,我认为他的写作是一种“例外写作”。当然,如果就人物与情节设定而言,也完全可以作为“科幻”来解读。李振显然明了这一点,所以他首先就亮明了自己的论说——“基于误读的误读”——在他的阐释中李宏伟关于现实、现实呈示、真实之间发生了纽结,而经验、抒情、语言则彼此涵化,二元逻辑的建构坍塌了,元与元之间淡入又淡出。毋庸讳言,科幻文学时下正成为一种热潮,这使它
期刊
少年时读《论语》,开首便是“学而”篇。其首章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我这个小小乡村少年的体会,前两句并不难懂——那时节我白天上学,傍晚回家干点杂活,晚上做作业、写毛笔字,功课并不紧,还有闲时间看看小说,想象古人的生活或外面的世界,当真是很快乐的事啊,并且在僻远的乡村,偶尔有远嫁外乡的姑姊们带着丈夫和孩子归宁,往往惊动一村人都来看望说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