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的、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笔者以《卓尔不群的雅典》教学为例,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地去感悟历史、贴近历史。
一、何时创设教学情境——“巧”字的把握
情境教学法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辅助方法,需不需要用、何时用是教师在教学伊始应考虑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最初的史料,学习时应从目标要求和教材考虑:需要选取哪一部分的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生实际。
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在学习层面的需求。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妙”字的把握
笔者以《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为例,介绍几种进行情境教学的途径。
1.展示历史图画。
在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线索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历程时,通过展示三组历史图画来呈现。第一组:议事会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制约的图片。第二组: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图画。第三组:实行公薪制的图片。三组图画抛出后,学生积极观察、分析,通过三组图画重温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三个阶段:民主政治的奠基—形成—黄金时期。
2.表演历史剧。
针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可引导学生穿越历史,回到古代雅典波里克利时期,体会雅典公民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需要三位学生来表演:一位扮演当时的一位石匠,一位扮演其妻子,另外一位扮演监察员。大致情节如下:石匠带妻子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妻子被监察员拒之门外,石匠进入会场时,会场正在讨论放逐一位贵族,石匠不识字,让人代写选票,最终贵族被放逐,而石匠本人通过抽签当选为陪审法庭的法官。随之引导学生探讨:(1)石匠的妻子为何被监察员拒之门外?当时还有哪些人可能被拦阻?(2)公民大会在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中的地位如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设机构?(3)石匠还有可能担任其他职务吗?此时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激发,他们通过构建图表将民主政治的内容、局限性一一罗列,
这样,通过历史话剧的模拟演出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学习内驱力的推动下,为求知而快乐,为探究而兴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有效掌握。
3.朗诵诗文。
朗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关注的问题。
在介绍梭伦改革的特征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聆听历史,理解其内涵,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教材中资料卡片有关梭伦言论摘选的片段,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来体会这位改革者的改革宗旨。这样学生就容易站在改革者梭伦的角度来理解其宗旨。这样,通过朗读古诗文,体味作者的意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4.播放辩论视频。
在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教学处理上,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死的视频,让学生自己通过视频资料评判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的得与失。这段视频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庭审即辩论现场,这也是当时实施民主最惨痛最鲜活的例子。
观看完视频后,学生的情绪很激动,他们沉浸在自己是当时的一名社会青年的角色中,对于苏格拉底被判死刑难以接受,他们对当时的法官和陪审法庭人员的做法义愤填膺,对于当时的所谓的民主投票纷纷不满。这时再引导学生来探究此现象产生的根源,进一步加深了对当时参政方式弊端的认识。这样通过观看人类史上第一位为真理殉道的科学家的视频后,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的结论无须用过多语言来讲解,学生就已经记忆在心。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乐意学习,在探讨、争论、比较中提升能力,在模拟体验中观察历史、尊重理解历史意识增强,同时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进而使历史的思维意识得以活跃和发展开来。
一、何时创设教学情境——“巧”字的把握
情境教学法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辅助方法,需不需要用、何时用是教师在教学伊始应考虑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最初的史料,学习时应从目标要求和教材考虑:需要选取哪一部分的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生实际。
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在学习层面的需求。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妙”字的把握
笔者以《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为例,介绍几种进行情境教学的途径。
1.展示历史图画。
在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线索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历程时,通过展示三组历史图画来呈现。第一组:议事会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制约的图片。第二组: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图画。第三组:实行公薪制的图片。三组图画抛出后,学生积极观察、分析,通过三组图画重温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三个阶段:民主政治的奠基—形成—黄金时期。
2.表演历史剧。
针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可引导学生穿越历史,回到古代雅典波里克利时期,体会雅典公民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需要三位学生来表演:一位扮演当时的一位石匠,一位扮演其妻子,另外一位扮演监察员。大致情节如下:石匠带妻子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妻子被监察员拒之门外,石匠进入会场时,会场正在讨论放逐一位贵族,石匠不识字,让人代写选票,最终贵族被放逐,而石匠本人通过抽签当选为陪审法庭的法官。随之引导学生探讨:(1)石匠的妻子为何被监察员拒之门外?当时还有哪些人可能被拦阻?(2)公民大会在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中的地位如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设机构?(3)石匠还有可能担任其他职务吗?此时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激发,他们通过构建图表将民主政治的内容、局限性一一罗列,
这样,通过历史话剧的模拟演出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学习内驱力的推动下,为求知而快乐,为探究而兴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有效掌握。
3.朗诵诗文。
朗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关注的问题。
在介绍梭伦改革的特征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聆听历史,理解其内涵,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教材中资料卡片有关梭伦言论摘选的片段,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来体会这位改革者的改革宗旨。这样学生就容易站在改革者梭伦的角度来理解其宗旨。这样,通过朗读古诗文,体味作者的意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4.播放辩论视频。
在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教学处理上,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死的视频,让学生自己通过视频资料评判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的得与失。这段视频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庭审即辩论现场,这也是当时实施民主最惨痛最鲜活的例子。
观看完视频后,学生的情绪很激动,他们沉浸在自己是当时的一名社会青年的角色中,对于苏格拉底被判死刑难以接受,他们对当时的法官和陪审法庭人员的做法义愤填膺,对于当时的所谓的民主投票纷纷不满。这时再引导学生来探究此现象产生的根源,进一步加深了对当时参政方式弊端的认识。这样通过观看人类史上第一位为真理殉道的科学家的视频后,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的结论无须用过多语言来讲解,学生就已经记忆在心。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乐意学习,在探讨、争论、比较中提升能力,在模拟体验中观察历史、尊重理解历史意识增强,同时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进而使历史的思维意识得以活跃和发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