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遇到当代 一样擦出火花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落幕。以历史回顾展、学术提名展以及全国征集作品展三个部分,展示了近30年来工笔画领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让观众了解到国内工笔画的创作现状。此次展览展期不长,人气却不小。既有“外行看热闹”,也有“内行看门道”,工笔画似乎也一改传统的面孔,重新加入到了“小鲜肉”的行列……
  “中国工笔画作品展”每3年一届,本次展览延续了上届“工·在当代”这一主题,旨在继续深入探讨工笔画艺术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思考其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意义所在,并关注其在创作语言、文化传承上的发展和面对的挑战。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徐里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通过这届展览,我们更加认识到,‘工的意义远在技艺工整之上,当代工笔画家在作品中追求更多的是当下语境的文化情怀、生活意趣和态度省思。”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说,“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不仅关注到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在题材上能够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同时立足于当代文化语境,呈现了工笔画领域多元化的探索。展览三部分交互,相对完整地呈现出当代语境下工笔画发展的全貌。”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则对“工·在当代”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看法。首先是对“工”的理解,其作为工笔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同时也是在当代比较匮乏的工匠精神;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工”能够提供一种美学维度,在“工”的精神层面获得更多感知,从而更好地实现展览的社会文化价值;再次,“工”要落在“当代”,工笔画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这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横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在展览主题和入选作品方面都体现出了对“创新”的追求。展出的作品既有展现传统风格和技法的创作,也有展现工笔画领域多元化探索方向、例如含影像与装置等因素的独特作品。
  问题:此次展览究竟“厉害”在哪儿?通过展览,我们又能看到工笔画在当下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其市场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呢?且听他们对《中国收藏》记者的问题给予解答。
  曾健勇(“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学术提名部分参展艺术家):
  “如果转型成功,工笔画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
  此次展览和我们印象中的官方传统画种的展览很不一样,它很开放,并且开放的程度可能艺术家还跟不上。以前总听到艺术家在抱怨这种绘画展览的许多限制,而这次可能艺术家自己的开放程度还达不到展览的主旨——它希望更加拓展工笔画的边缘。总策划人范迪安认为,工笔画的当代性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文化课题,希望工笔画更走向当代。
  此次展览更多的是通过每个艺术家个案的方式向大家充分去展示,并且是把问题提出来,涉及面很广,地方的工笔画家都会关注到,我想这个转变对以后的影响会比较大,可能也是历史性的。对于此次展览提出的“工笔画艺术的当代转型”问题,我认为背后大概还有这样一个逻辑:我们中国画家如何利用本土的资源去做中国的当代艺术?我们有丰富的工笔画资源,这也是我们中国的语言,如果转换能够成功,它在国际上是很有竞争力的。所以这个展览的提倡有这种正面的作用。而这个转型的问题也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我在找中间的一条道路,因为往一边走多了可能就变成传统了,往另一边走多了可能就变成模仿西方的当代艺术。
  其实我没有一直在画工笔画,可能是我用的材料和画的技法与工笔画有重叠的地方,有时候被归为水墨,有时候被归为工笔。我所看到的现在更加符合工笔画定义的作品,大部分的语言还是没有更好地突破,可能还是因为工笔画定义的问题。本来是可以取消“工笔画”的,但因为多年来的约定俗成,工笔画这一画种还是存在,如果取消就没有这个领域了。若符合这一画种的定义,那么风格、语言就固定了,一旦超出就不算工笔画,而一旦算工笔画,在语言上就会没什么突破,所以这也有点奇怪,像个悖论。我们有时候会被归纳为工笔,有时候是水墨,有时候又属于当代艺术,可能这种问题在国外是不会碰到的。不过这对我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创作,比如后来我也有做立体和空间的作品。
  据我了解,工笔画的市场可能比水墨还要好一点,因为在工笔画的数量和中国人的接受程度方面,情况都要更好一些。我一开始是与美国、欧洲那边合作,之后也有與内地、香港和台湾合作,到后来,内地的藏家会比海外还多一些。我们的当代艺术占领着一个主流的媒体,但是传统画种的区域特别广,一个地方的文化馆、从业人员都有画水墨、书法、国画或工笔的,他们做了这一行,周围就会有一些喜欢、欣赏、收藏的人去关注最高级别的这种展览。像此次展览去看的人就很多。现在当代艺术展的观看人数和这种展览的观看人数,在量上面相差是很大的。
  柳晖(南京六尘艺术馆馆长):
  “对工笔画的偏好成为了一种趋势。”
  “工·在当代”展览作为由中国美协和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展览,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的工笔画专题方面的展览。从展览的人员和作品呈现上来说,体现了目前工笔画的水平和发展现状。
  我认为本次展览体现了一个特点,就是从专家的学术观到部分作品,体现了对当代工笔画的探索,从表现形式到技法等等,扩大了工笔画的外延,或者说在重新架构和定义工笔画。和过去的工笔画大师相比,当代的工笔画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元素。
  目前国内当代绘画市场包括工笔画市场仍然偏冷,但从趋势上来说,普通消费者会偏向装饰性强且价位不是很高的作品,收藏者则可能更注重艺术家本身的发展定位和作品本身的学术性。但总体来说大家对工笔画的偏好,成为了一种趋势。由于这个时代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以及艺术的商业化,对现在的画家来说创作和宣传都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没有一定个人语言和面貌不行,没有市场化的宣传也不行。
  但就作品而言,我个人觉得,过去千年的传承既是财富也是壁垒,绘画本身是思想性和技术性的综合呈现,当代工笔画家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自身的积累和创新。
  彭薇(青年艺术家):
  “工笔技法是一本‘字典’。”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画家就是工笔画家。对我来说没有工笔画或者写意画这种概念,都可以画。我所有的创作方式是根据我的内容来走的。我觉得工笔画只是一个技法,技法就是工具,是一本字典。比如说法文的时候就要翻法文字典,英文就要用英文字典,它没有过时或不过时这一说。
  我想工笔画技法永远都面对挑战。一个技法就需要你去改变它,就像石涛讲的“笔墨当随时代变”,虽然是笔墨,但你要变化,而且这个挑战不是指你面对工笔画的挑战,而是挑战自己。你要借助工笔这个技法,画出更有意思的东西,找到更有意思的语言。
  我在必要的时候会用到工笔这个技法,在不必要的时候绝不会用。这对于我来说非常个人化。我参加了“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前几届。他们也想引入一些新的观念。工笔画不再是那种平面绘画,他们的策展方式也在改变。
其他文献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3月12日  展览地点: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看展关键词:“性感”的历史  本次展览名为“一段内衣简史”,自去年开始在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开展,呈现了200余件男女内衣,并由此回顾300多年的内衣设计史,揭示这一性感服饰在时尚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内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衣物,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塑造理想体型,打造时尚基础。此次展览中的展品除了內衣外,还包括时装
期刊
最近,一批被质疑为现代仿品的藏品却进驻浙江美术馆,引起收藏圈的广泛热议。这批藏品出现在该馆举办的“汉风藏韵—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中。  作为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举办的展览,其规格自然不会低。此次活动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浙江省文化厅、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佛教造像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共舟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协办,浙江美术馆、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承办。  展览展出118
期刊
一边是近些年来,申遗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在另一边,很多成功申遗的项目却濒临灭绝,其中缺乏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是当前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尴尬,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现在针对非遗保护的相关培训,内容有同质化的倾向,甚至引发了一些专家的质疑。这种说法立即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避免“人亡技绝”迫在眉睫  据悉,截至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
期刊
提到经商,在当年丝绸之路的商贸繁盛时期,粟特绝对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民族。甚至有人认为,粟特人,天生就是为经商而生的。  据记载,粟特人的生活范围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尚河流域,他们分散生活在一些绿洲上,成为若干独立王国,如以撒马尔干为中心的康国,以布哈拉为中心的安国,以塔什干为中心的石国等等,在中国史籍还有史、何、米、曹、穆、毕等国。这些国家的人来华后,往往用自己国家的名字为姓,汉文史
期刊
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鸡日。千百年来,鸡被人们赋予了诸多神奇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蔚为大观的鸡文化现象。  | 由祭祀发展而来的崇拜文化 |  在古代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丰富的陶鸡,以灰陶鸡与红陶鸡尤为普遍,它们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殉葬明器,揭示着鸡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南京博物院藏汉灰陶鸡、东汉绿釉陶鸡和六朝红陶鸡等不同时代、造型各异的陶鸡,从侧面反映了鸡已普遍存在于古人的生活中,并且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  在我
期刊
相信一些长期关注《中国收藏》杂志的读者朋友们一定还记得,之前我们编辑部曾经设计推出过一位虚拟人物形象代表——小藏君。不过想想,这家伙似乎“修身养性”了很长时间没有跟大家见面了。既然今天讲述的是丝绸之路,作为一名喜爱艺术收藏和人文历史的“翩翩少年”,小藏君对这种有着浓厚历史意味的题材又怎能沉得住气?所以,本刊记者特意搜罗了部分年轻读者群体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跟着小藏君一道来揭晓答案吧。  问:丝绸之路
期刊
1910年1月15日,有一位来自远洋那头的澳大利亚人,仅带着仆人与两驾骡车,就这样只身骑马西行,前往大漠昭昭的西北——他就是清朝灭亡前最后一位走入河西走廊的外国人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  莫理循(1862年至1920年)被称为“中国通”,曾担任《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17年。1912年,他应中国政府的聘约担任了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置有房产,当时的外
期刊
辞旧迎新之际,2016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在此起彼伏的槌音中落下了帷幕。  回眸过去的一年,艺术品市场可用“冷中有热、亮点频现”来形容。一直处于深度调整的市场,在2016年里虽有不少惊喜爆出,但整体处于平稳状态。不过,相较于前两年,过去的一年诞生了多件高价拍品,在惹人眼目的同时,也让市场出现了区域性热闹,并再次证明:好东西不愁卖!市场需要好东西!  去年什么艺术品卖得最贵?什么艺术品好卖?它们的身价
期刊
始于张骞出使西域,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后因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被海路取代,至宋元时期,已成为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以上是我们通常对丝绸之路最为直观的理解。  所以今天的故事,要从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往事讲起。  倾力撰稿的作者中,既有长期致力于此的学者、研究人士,也有重返丝路的亲历者。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切入点?  因为人
期刊
去年冬天,机缘巧合,我有幸跟随纪录片摄制团队的朋友到浙江宁波进行前期“踩点”,寻找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在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  这是我第一次来宁波。好在因为身怀工作任务且日程安排紧凑,虽说此行也是以游览、寻访为主,倒是避免了平时旅游中“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尴尬;并且得益于有专业研究人士的陪同,从大小博物馆到一众寺庙,再到上林湖越窑遗址……短短三天时间中,见到了诸多文物的“真身”,听到了不少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