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图在地理学习中核心作用的体现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对地理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凡具有一定空间区域分布规律的任何事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展现,它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且“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图在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地理学习中学生若以地图为依托,就能将广大地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直观地呈现在面前,可便捷地去了解它们,也能逐渐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所以,地图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从这个方面说,地图作为地理学习工具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地图在学生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地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自己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方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当前地理学科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借助形式多样的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地图能够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在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时,首先借助地图能看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形成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概念。地理位置对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很大。由于纬度位置不同,则所得到的太阳光热便不同;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则所受到的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便不同。这对气候、土壤、生物以及经济活动等都有莫大的影响。然后运用各种专门地图,则可分析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环境各个要素,各个生产部门,以及各种资源和主要城市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例如,在七年级《地理》第一册的《东亚》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学习:①通过读《东亚》地图,得出该分区的纬度位置约为10°N~58°N;相对位置为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岸。为典型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②通过读《东亚主要物产的分布》图,了解其经济作物以及主要矿产的分布。丰富的资源和物产为东亚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样前后紧密联系,学生就会对东亚丰富物产之前因后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所以,借助地图形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概念,形成各种地理事象特征的空间表象,在地理学习中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地图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
  地图在地理学习中还可以展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等。诸如地球上各个大洲、大洋、湖泊和国家的大小、形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岸线长度和类型;任何一条河流的流向和流域范围;任何一条山脉的高度和走向等等。例如,在中国地形的学习中,首先借助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既而能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可得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最后,将知识在地图上归纳、总结,使几页书的知识只汇集成一张地图。由此可见,应用地图既可使我国地形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可以使知识得以高度的概括和浓缩。
  四、地图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相互联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例如学习新教材初中《中国地理》的“西北地区”一节内容,由于该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而教材对此的阐述比较简单,所以只凭书本上简单的叙述,很难掌握。学生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可先阅读“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从图中能发现,该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什么该地区植被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接着通过阅读“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少,这就为本地区植被的变化找到了根源。但新的疑问又出现了:该地区降水量为什么变化这样大呢?如果再去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答案就很容易找到了。由于该地区东西跨越的经度很广,东部距海近,水汽较充足,因而降水丰富;越往西距海越远,水汽不易深入,因而降水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结论:水是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命脉。由此可见,地图有助于阐明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成因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五、地图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养成较高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各种符号体现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可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能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例如,如果有两张不同的城市景观图片,它可以提供有关一个城市的起源、气候、地形和当地文化的线索,然后给出一些问题:为什么在该地形成城市?两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如何?城市的规模有多大?城市位于哪个大洲?学生则可根据这些问题,会在两个图片上找到答案并提供论据。最后,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两个城市的具体地点。这时学生得到的就不仅是地理知识,还有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锻炼,且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地图的直观性决定了它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与教师如何借助地图去教学直接相关。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地图在学生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逐步提高他们运用地图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对比和推理的能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脑、手、眼、口等并用,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中作为地图的必要补充——板图、板画也较为形象直观,在课堂上,教师如能边讲边绘,讲绘结合,则既可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弥补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等的不足。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就会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总之,不管是地图册、课本中的插图,还是板图、板画,只要以图为核心去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则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良民,袁书琪,关伟.地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陈尔寿.教学思想录(中学地理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创建高效科学的生物课堂,本文对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生物课堂;互动教学  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是现代
期刊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学校教育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就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只有在课堂优化上多下功夫,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期刊
【摘要】 笔者在近五年的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英语学困生进行长期探索后,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即教师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同时入手,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词汇策略指导,在教学中探究出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热情的方法,以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策略  一、诊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的困境  据笔者调查,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诸多,在这些因素中,有下列
期刊
【摘要】 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对应认真对待历史教材中的每一项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它们的内涵,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丰富多彩文学艺术史是整个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何把握好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让光辉灿烂的文化给学生全新的洗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中学历史;文化史;文学艺术
期刊
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
期刊
【摘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必经之路,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尝试。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去反思,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  【关键词】 物理教师;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学习目标的转变是课改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
期刊
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一个主要途径,而阅读本身也是学习外语的目的之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  首先,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词汇。词汇量制约着我们的外语学习,也必然极大地影响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词汇十分贫乏,由此导致了阅读的困难。  同学们可从以
期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让很多人认为学习应该与苦相伴,苦学成为学习的常态,教师和家长也是习以为常,默然认可。难道轻松高效的学习对学生真是一个梦吗?固执的我有不同的想法,课堂学习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作为少年时光的宝贵记忆,为什么就不能充满乐趣?如何让学生既轻松又高效地学习地理,一直是自己的追求。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不浓,主要原因是地理课堂的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扼杀。为了
期刊
【摘要】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然而近代以来日本曾两次大规模地入侵中国,对中国奉行战争政策,其原因有: 日本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弱肉强食的国际化背景; 战争冒险的一再成功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  【关键词】 近代日本;连续发动侵华战争;军国主义  日本与中国虽有远古友好,但近代以来却纠葛不断。从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开始,中国就不断遭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蒙受巨大的灾难,并一步又一步的打断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