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依据素质教育的思想,让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著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实施分层教学既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成绩.
  【关键词】 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及形成分层的原因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分层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百分之八十到一百之间的优秀学生,成绩的获得都源于他们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能以端正的态度去学习。对于这类学生,我以为应当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培养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成为"小教师";而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虽然能听懂老师的讲课,但是,课下却不认真复习、预习,所以往往进步差强人意。这样的学生,我们则应在课堂上加强对他们的训练,课下的作业及其预习、复习情况也要进行着重的检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好的成绩。我重点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他们思想上没有认识,他们很迷茫,更确切地说,他们没有学习的目的(以张鹏程、赵洪文、林威等为例),甚至还有的学生对英语根本就不感兴趣,即使知道学英语的重要性,但是还是不愿意学习英语(以李响为例);针对他们,我会在课下给他们辅导、补课,并对这些学生进行"手把手"式教学。
   这样就分出了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并且分成了A、B、C、D四个组,这就形成了学习的群体。当然这样分层只是英语学科分层,只是英语知识水平的分层,并没有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品德因素在内。所以这样分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的互帮互学形式,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出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的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和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最早应源于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主张;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性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也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即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前人的分层教学理念。
  具体来讲,"分层教学"主要基于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三人理论之上。
  1.个别差异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心理方面包括智力、兴趣爱好、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情绪状态等的差异,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其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宋朝的张载也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是分层次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3.可接受原则
  分层教学法也符合教学的可接受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多层次教学法同样把学生是否接受理想教育作为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主张照顾学生的个别特点,给予额外的帮助,使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对不同学生的目标要求
  任课教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教学目标如:认知目标、能力目标、社会心理目标等。
  D层学生要求掌握拼读单词规则,拼写单词,朗读对话,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根据一些提示来背诵对话,从而减低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的自卑感,逐步树立他们学英语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C层学生要求能正确掌握英语基本语音知识和中学常见的英语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名词单复数的应用、特殊疑问句、被动语态、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另外,熟悉掌握l000个单词。能独立理解日常交际对话和运用有关句型和用语。能看懂145-200字的短文,大概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情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B层学生能预习单词和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牢固掌握初中所学的语法知识,对新学的语法知识能迅速理解并掌握運用。背诵对话并能进行角色扮演,流利地朗读课文,阅读理解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充满成功感。
  A层学生要求在掌握单词、课文,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能听懂课堂用语,能用全英回答问题。能用英语写作文,归纳短文中心思想,灵活应用英语。充分肯定他们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成就,令他们认识到无论普高还是职中,一样可以学好英语。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和英语学科应达到的目标进行分层。
  (1)备课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要求。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既然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家庭影响层次有别,教师备课就不能按照一种模式,只备一个教案,其余问题全靠"临场发挥"。若是如此,分层教学就失去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尝试采用了"一大多小"教案分层备课的教案。即一个大教案,2-3个小教案。大教案针对一般学生而言,小教案针对个别学生(后进生、优生、特长生)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多备一些个别学生参与的活动。这样的备课,既能抓住人多数中等程度的同学,又顾及了个别差生和特长生,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
  (2)作业分层:
  A组同学成绩优异,要求不仅掌握知识点,还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适量布置提高性作业。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B组成绩较好,要求能掌握知识点,并做简单的应用.
  C组成绩中等,要求能基本掌握知识要点。
  D组同学成绩较差,要求作业落实知识点,以基础性作业为主。作业求精不求多。
  (3)评价分层: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由于分层目标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因而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可在教学进程中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提问、朗读课文、角色扮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C、D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4)阶段调整,激励进取
  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本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他们略作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升高到高一层次,对有后退的,在本层次学习仍跟不上的则降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为避免落差太大,我们通过平时的加减分,如听写,课堂回答问题,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周周练和月考进行全方位评价。D可以调整到C组甚至到B、A组,同样A也可能降到B、C组,这种评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实施分层教学后,优秀生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全面。
  通过实验,四个层次的试验组都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
  A层学生能很好地达到认知目标,能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A组的学生在同级同学当中有了一种优越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较好地完成了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
  B层学生基本能达到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有的学生还能根据所学的句型自编对话表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从D层升上来的,他们的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上的中上水平,这份自信也促进了他们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
  C层的学生能达到:
  (1)能认识并拼写对话中要求掌握的单词,能基本认知文章中的单词、拼写要求重点掌握的词组。对常见的语法知识仍有遗忘,需反复操练和教师的提醒,但已基本掌握,能把各语法区分开,如不再会把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要求与被动语态的要求混在一起。生词量不超过二十的短文理解正确率能达到60%。
  (2)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能主动学习,关心和了解外国的文化、社会情况等,学习对话时,能把过去所学的内容,用英语回答教师的提问(只限于简单句)。
  D层学生基本达到认知目标
  能拼写简单的四会单词(指字母量不多的单词),并能朗读对话,能力目标方面,由于设立了奖励措施(比如每背诵一篇对话则在期末加2分作基础分),学生积极性较大,能主动找教师背诵对话,这也体现在考试中能基本完成对话填空这一部分知识上。
  四、优化教学,实现差异发展
  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论述的: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而中学生在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则更为明显,但"差异"并不是等于"优劣","差异"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只有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才能变"同步发展"为"差异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分层教学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争取了学习的机会,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他们的潜能、自信、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增强了学习兴趣,課堂上也敢大胆提问和发言了。实施分层教学以后,绝人多数同学能大胆发言,尤其是D组的学生,他们处于同一层次,不会有自卑心理,教师设计的问题低起点、步子小、台阶密,理解起来容易;分层次布置作业,B组的作业坡度较小,相对容易,消除了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少了。有些同学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有一位同学主动要求从A组调到B组,他说:"在A组,他没有自信,不敢同答问题",到了B组,由于有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成绩提高了,他自豪地说"我也能学会,我也能学好"。分层教学使学困生增强了自信,促进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分层教学使优者更优。在安排座次上仍然分组座,目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互相竞争的环境。在教学上,教师多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精当点拨、合作学习为主,这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强了,课上敢于向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两个班的学生争来争去,甚至敢于和老师较量一番。现在A组的学生深有感触的说:"分层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能的新大地。以前老师的满堂讲解束缚了我们的思维,现在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课本,而是大千世界,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我们自主讨论的机会多了,课堂活跃了,我们自主探究知识和方法,使每一节课过得有声有色,我们与老师关系密切了,学习更带有"人情味了"。现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这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送给学生,让他们去掂量,怎么把这些"砖瓦"利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让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的网络。
  五、结论
   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充分体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后,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分层、评价,检测的分层,各层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空间学习,使"学困生"走出低谷,看到希望,中等生不再满足及格,积极进取,优等生勇于竞争,尽展才华,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于明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 《课程设计基础》(钟启泉、李雁冰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3] 《21世纪素质教育探索之路》(阎立钦、崔相录、余瑾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蔡克勇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其他文献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 这说明课堂提问的引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能否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设置准确而巧妙的问题,对激发
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春节即将来到,各个餐饮酒家都拿出了自己特色宴席.峨嵋酒家推出了金鸡报晓团圆宴,以下介绍的就是组成此宴席的八道创新菜品.
琴歌rn李?颀rn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面对这一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大多正努力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情境,希望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常常看到有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来有“开门七件事”之称。油,是其中之一。是每户人家一天生活中必需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油,统指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
期刊
“情人节”当日意大利威尼斯餐厅准备了罗曼蒂克的西式晚餐套餐.情人们将在烛光、轻柔的音乐及美食的陪伴下在这里度过一个非常值得回忆的情人节之夜.
●“不速之客”非“盗贼”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前天深夜,邻居王大爷家遭不速之客偷窃,物品被翻得七零八落,存折首饰全没了踪影。  此题要求我们判断例句中“不速之客”的使用是否恰当。显然,这里是将其理解为“盗贼”之意。果真这样吗?  “不速之客”语出《周易》:“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对于其中的“速”,孔颖达疏云:“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据《周易》所载,“不速之客”与舜教
期刊
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比喻  比喻靠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喻体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以达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之效。但古典诗歌中常用抽象的事物作喻体,来描摹具体形象。例如秦观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来比喻零落自在的“飞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步骤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也是最能集中、直接地体现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关键。  一、领会教材内涵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  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因为实验教材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体现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
齐己的“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  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这“一枝”扣紧了《早梅》的“早”字,突出了梅花报早春的英姿。诗句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开,
期刊